韦努蒂异化论理论下《阿Q正传》日译本分析
Analysis of Venuti’s Alienation Theory in the Japanese Translation of “The True Story of Ah Q”
DOI: 10.12677/ML.2023.118486, PDF, HTML, XML, 下载: 328  浏览: 458 
作者: 刘宇楠, 李 飞: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阿Q正传》异化竹内好藤井省三“The True Story of Ah Q” Alienation Takeuchi Fujii
摘要: 文章借助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分析《阿Q正传》竹内好译本与藤井省三译本的翻译特点。通过对这两个日译本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藤井与竹内都对《阿Q正传》中的中国文化采取了尊重的态度,保留了原作的文化韵味;此外,译者在翻译称呼、骂言、四字词语以及惯用语时充分运用了异化策略,生动地突出了《阿Q正传》中汉语的语言特色。本文通过分析《阿Q正传》的日译文本翻译特征,以便为《阿Q正传》日译本的解读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并为将来文学作品的日本外宣提供一定借鉴。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akeuchi’s and Fujii’s versions of “The True Story of Ah Q”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theory of alienation.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two Japanese translations, it is observed that both translators adopt a respectful approach toward Chinese culture, thereby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work’s cultural charm. The translators ef-fectively employ the alienation strategy in translating epithets, curses, four-letter words, and idio-matic expressions, vividly capturing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Chinese in “The True Story of Ah Q”. By analyzing the translation features in the Japanese versions, this study offers a fresh perspective on interpreting the Japanese translation of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nd provides insights for the pub-licity of future literary works in Japan.
文章引用:刘宇楠, 李飞. 韦努蒂异化论理论下《阿Q正传》日译本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8): 3592-359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8486

1. 引言

韦努蒂是西方解构主义的领军人物,与此同时,也是美国翻译理论中最为活跃、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翻译不在于“求同”,而在于“存异”,并且主张凸显译者作用的异化翻译策略,而反对传统的以目标语言为目标的归化翻译策略,以此抵制西方欧美翻译的文化霸权行为。

《阿Q正传》是鲁迅所创作的唯一一部中篇小说,自1912年12月4日发表以来,便陆续被翻译为多种语言,获得了各个国家读者的喜爱。主人公阿Q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小说因以阿Q为代表的生动形象、辛辣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内容而享誉海内外。然而,国内关于《阿Q正传》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英译本,且多为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对《阿Q正传》的日译本及其文化韵味的异化翻译的研究尚且不多。故此,为探究《阿Q正传》日译本中的源文本语言特征、原文化保留情况,文章尝试借助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来分析两译本的翻译特点,以便为《阿Q正传》日译本的解读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并为将来文学作品的日译提供一定借鉴。

2. 译本选择说明

为了使研究更具说服力和科学性,本研究选择了由竹内好和藤井省三翻译的《阿Q正传》两个日译本。下面介绍选择这两个译本的原因。

鲁迅与日本有着深厚的渊源,日本学者对他的作品和思想进行了广泛研究。特别是《阿Q正传》的日译本数量众多,自井上红梅在1928年首次翻译该作品以来,已经出现了十几个不同的译本。在众多译者中,竹内好是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者和翻译者之一。作为日本鲁迅研究的代表人物,竹内好对日本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尤其在鲁迅研究和中国文学思想研究领域。丸山升曾评价竹内好于1955年出版的译本是迄今为止最高质量的小说译本 [1] 。藤井省三是日本当代著名的中文文学家和翻译家,一直致力于以鲁迅和莫言为代表的中国文学研究,对中国文学思想在日本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他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鲁迅的作品,并于2009年出版了《故乡/阿Q正传》的新译本。

竹内好和藤井省三都对鲁迅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原文的理解能力无可置疑。他们的译本都是优秀的作品,受到了专业译者和读者的赞赏,并在市场上畅销。此外,由于竹内好和藤井省三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以及译者的翻译目的和个人素养的差异,他们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必然存在差异。因此,研究认为,将竹内好和藤井省三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是可取的。

3. 韦努蒂异化论

1813年,在以翻译方法为主题的讲座中,施莱尔马赫指出:“译者要么让作者安居不动,把读者引向作者;要么让读者安居不动,把作者引向读者” [2] 。1995年,韦努蒂以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念为灵感,凝练出“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并在著作《译者的隐身》中进行了论述。所谓归化通常是指译者对源文本采取透明、流畅的翻译,尽量减少源文本带给读者的陌生感。与之相对,异化是指译者有意保留源文本的某些异质性,尽可能地保留源文化的特点和作者的独特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理解源文本的风格,有一种置身于源文本的感觉;简言之,异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源文化特质 [3] 。

韦努蒂认为,归化翻译法强调流畅性和透明度。他指出,归化翻译以目的语表达方式传达源语言的信息,充分考虑到读者对译语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意识,不至于影响读者的阅读,但却会导致源语言文化信息的流失,从而造成源文化的失语状态,无法实现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就英美文化而言,归化法满足了他们文化霸权的需要,反映了文化帝国主义和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同时也使得译者和译文处于一种“隐身”状态。因此,为了反对与抵制现如今的欧美国家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规范,韦努蒂认为译者在翻译中不应该处于“隐身”状态 [4] 。此外,他建议用异化翻译策略来遏制翻译的民族主义暴力。韦努蒂指出,异化法抑制目标语言的文化价值,强调源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把读者带出国门 [5] 。总之,异化法是反对透明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规范,是非透明的;其目的是为了表达和强调翻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反映外国的异质性文化,是一种战略性的文化干预,有助于抵制欧美文化霸权,促进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

4. 译本实证分析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其内涵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因此,在翻译《阿Q正传》时,要关注译者的语言表现形式和独特字句。下面选取《阿Q正传》中出现的称呼、骂言、四字词语以及惯用语的用例,从异化翻译理论角度尝试探讨译者是如何进行翻译的。

(一) 称呼

称呼是指称呼其名,有各种各样的使用形式,而且在不同的时代,为了保留原文特质,即使是同一个称呼,其叫法也相对有所不同。

例1:

“秀才”别称“茂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荐举人才的科目,二是指科目合格的生员,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称呼。相对而言,日本是没有“秀才”这个称呼的。对这句话的翻译,两位译者均采取异化翻译的方法,明确地向日本读者传达了封建时期秀才这一称呼,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源文本。

例2:

“地保”一词是指“从清朝到民国初年在各地方完成政府事务的人,大致相当于秦汉时期的亭长、隋唐时的里长、宋朝的保长” [6] 。在翻译这句话时,竹内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并在文章末尾处对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之相对,藤井则是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用日语中的词语替换。对于这种中国社会特有的职业,笔者认为竹内的处理更能保留源文本中的文化特点。

(二) 骂言

《阿Q正传》中有几个阿Q与村民打斗的场面,也有阿Q被比自己厉害的人骂的场面,主要是向读者再现清末封建中国农村地带的生活。其中,出现了很多具有中国代表性的骂言,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然而,由于中日两种语言在文化和语言习惯上差异较大,翻译成日语时,译者如何在保持原文语言特色的同时让日本读者接受也是一个问题。以下是从原文中抽取的含有骂言的例句。

例3:

无论在中国,亦或是在日本,狗这一动物都被视为人类的朋友。人类对其的潜在印象都是积极的,比如:提到狗,人们一般会联想到“忠心·可靠”等词语。但在汉语中也存在着许多关于狗的消极意义的表达,如“狼心狗肺·癞皮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对于这句话的翻译,两位译者均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其中藤井添加了“め”字,以表示鄙视骂人之意。这样的处理充分保留了源语言文化的信息,形象传达了中国农村地带的生活特色。

例4:

“秃儿驴”是生活中常见的谩骂语,出自《水浒传》的第四回中鲁智深对僧人的谩骂。这里由于钱太爷的儿子留学时剪去了辫子,被阿Q视作和尚般的存在,因此被谩骂成秃驴。从翻译策略上来说,在翻译“秃儿驴”时,藤井采用了归化的策略,把其所指的意思翻译了出来;而竹内则采用了异化的策略,直接保留了源语的特色,更为准确地传达了“秃儿驴”一词最初的语言表达内涵,表达了中日间语言文化的差异。因此,笔者认为此处竹内的处理更为恰当。

(三) 四字词语

四字词语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的特色之一,意思凝练、音韵优美,具有极强的修饰效果。然而,这仅仅四个字的表达却往往表达了很深的寓意,令诸多翻译者头疼。

例5:

“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儒家、佛教、道教三教;九流则是指儒家、法家、墨家等先秦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对于该词语的翻译,竹内译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直接翻译成“三教九流”,并加以注释,能够清楚地将源文化中的语言差异展现出来,并将作者的真实意图传达给读者。与此相对,藤井译则将其翻译成“まともな人”,因此可以说藤井译本并没有准确传达原作的真实意图。故此,笔者认为此处竹内的翻译更佳。

例6:

“不足为奇”作为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词语,具有非常典型的汉语特色。在翻译该词语时,竹内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将其译为“ともかくとして”,虽然增加了译文的流畅度,但却损失了源语言文化信息。与之不同,藤井在翻译时则是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将其译为“奇とするに足らざる”,保留了该词语的源语要素。因此,笔者认为此处藤井的处理更能体现汉语语言文化的信息。

(四) 惯用语

惯用语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是一个表示特定含义的固定化的词组。惯用语产生于人们的生活文化等,是人们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的一种反映。然而,由于中日两种语言在文化和语言习惯上差异较大,翻译成日语时,译者如何在让日本读者接受的同时,保持原文语言特色也是一个问题。

例7:

“引车卖浆者流”出自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魏公子列传》,指拉大车做小买卖的人,亦指平民百姓。在翻译该句惯用语时,藤井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将惯用语的意思解释出来;而竹内则将其翻译为“車夫馬丁”,使得译文更具有异域特色,且也保留了原文的文化信息,理解更为容易。

例8: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是中国的典故,是出自《淮南子》的古训,比喻事物具有两面性,有好有坏,都不需过分在意。因这个典故已经传到日本了,且广为日本读者熟知,能够为日本读者理解。因此,在翻译这句惯用语时,两位译者采取异化翻译的方法,明确地向日本读者传达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文化内涵。

5. 结语

韦努蒂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思维,在历史和政治的背景下对文化霸权提出质疑,其主张的异化翻译在翻译界开辟了新天地,给译者和读者带来了新体验,颠覆了传统的通顺和忠实原文的翻译理念,打破了限制。本文借助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分析《阿Q正传》竹内好译本与藤井省三译本在称呼、骂言、四字词语以及惯用语这四个层面的翻译特点。总体而言,两位译者在翻译时都对原文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保留了源文本的语言文化特色和原作者的独特表达方式。这给中国文化外宣提供了一定启示,即:在翻译中国文化作品时,需要注重软实力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的外化,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凸显中国的文化韵味,提升中国翻译的话语权。译者应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采取适当的“异化”翻译策略,突出汉语的语言特色,隐性传达中华民族优越的文化价值,进而达到吸引更多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李莹. 藤井省三的鲁迅作品新译——以《阿Q正传》为中心[J]. 外国问题研究, 2014(3): 32-36.
[2] Venuti, L. (2004)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
[3] 赵娟, 李红绿. 从韦努蒂的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看《清平调》中的典故英译[J]. 怀化学院学报, 2014, 33(12): 95-98.
[4] 李文革.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03-308.
[5] 王庆梅. 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汉语习语翻译策略研究——以《骆驼祥子》葛浩文译本为例[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3(6): 52-55.
[6] 倪晓鹏. 《阿Q正传》中的文化负载词日译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