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研究
The Design of English Homework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Double Reduction”Policy
DOI: 10.12677/AE.2023.138814, PDF, HTML, XML, 下载: 303  浏览: 1,344 
作者: 罗朝元: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双减”政策初中英语作业设计“Double Reduction” Policy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Homework Design
摘要: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双减”政策的出台有效减轻了初中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对于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笔者从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双减”政策对于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影响,提出了作业设计的优化对策,期望作业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
Abstract: Home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serves as an extension and supplement to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has effectively alleviated the homework burden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ich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sign of English homework 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level.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homework design in middle school,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on the design of English homework, and propose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homework design, aiming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ducing burden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assignments.
文章引用:罗朝元. “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研究[J]. 教育进展, 2023, 13(8): 5207-521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8814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教育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具体要求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在减少作业数量和时间的同时,如何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来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 [1] 。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促进他们的快乐成长。在初中阶段,英语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其作业设计也需要相应变革。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突显,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因此,英语作业的形式必须发生改变,不再局限于书面作业。作业应真正以学生为本,采用差异化和趣味性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科研能力,实现作业的真正价值。因此,探索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研究是非常必要且具有重大意义的。优化作业设计势在必行,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更有效的学习体验和成长。

1.2. 研究意义

本论文旨在分析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探讨“双减”政策对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影响,并提出优化作业设计的相关对策。通过这些对策,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作业环境,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并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此外,本论文还旨在为一线初中英语教师的备课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现状

2.1. 作业类型

当前初中英语作业类型丰富,包括试卷习题类作业、抄写背诵类作业、调查实践类作业和合作表演类作业等多种作业类型,但还是以书面作业为主 [2] 。书面类作业为主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书面作业更方便进行检查和进行评定。第二,目前的考试还是以书面形式为主。英语作为一门综合运用的学科,仅仅依靠笔头作业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种局面导致了学生面临的学习困境,他们可能掌握了一些知识,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无法流利表达,形成了所谓的“哑巴”英语。

2.2. 作业数量

作业负担过重的直接表象是“题海战术”,而“题海战术”的简明表征是作业数量过多,重复性过强,缺乏典型性 [3] 。这一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首先,应试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教师往往采用机械式的知识训练,过度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这种作业设计模式使得学生在大量繁重的作业任务中苦苦挣扎,占用了他们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而减少了他们参与体育锻炼和其他文艺活动的机会,对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其次,一些英语教师在备课时更加关注如何上好课,而对作业的设计准备较少。久而久之,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完成英语作业失去了兴趣,认为没有必要去完成作业。

3. “双减”政策对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影响

3.1. 对作业数量的影响

“双减”政策指出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严重的作业负担会给学生带来生理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压迫,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杜绝“题海战术”,让学生接受科学合理的作业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4] 。作为初中的主要学科之一,英语作业在学生的课后任务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作业并不是越多越好,特别是对于英语学科而言,过多的机械重复会导致学习效果适得其反。因此,适量才是最佳的英语作业安排。教师应当精心规划作业的数量,确保作业的合理性和可承受性。防止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 [5]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中等学生的水平来预先完成学生的作业,这样一方面可以准确把握作业的总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地筛选题目和规划作业设计 [6] 。预先完成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所面临的难题和困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题目和作业要求。

3.2. 对作业内容的影响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看似是减少课后作业量,但实质上是通过优化作业内容来提高作业的效益和价值,从而以少胜多。优化作业内容的关键在于多样性设计。一方面,作业内容应与课堂知识相符,巩固刚学的内容。同时,应适度增加难度,设计更高层次的题目,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英语作为一门需要思维性的学科,作业内容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作业缺乏思维性,就无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仅停留在表面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设计思维性的作业,如用英语做课前展示、进行角色扮演等,以增加学生对作业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内容设计,可以提高作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3.3. 对作业难度的影响

作业的难度是指根据学生目前的实际能力水平而言,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标准。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同样的作业可能易如反掌,但对于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说可能非常困难。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设计具有一定层次性的作业 [3] 。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注意避免过于困难,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导致作业时间的无限延长,无法达到减负的效果。然而,作业也不能过于简单,否则学生会停留在舒适区,影响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该设计一定难度和层次的作业,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给学生创造多次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作业氛围。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挑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4. “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对策

4.1. 加强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的联系

为了更好地贯彻减量提质的要求,促进学生学习的减负和提效,笔者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顺序设计了三类作业,以加深与课堂教学的联系。下面以人教版初一下册Unit 10的一篇题为“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的阅读材料设计的作业为例,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是课前预习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有效展开自主学习。有效的预习作业应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与学生的学习同步,能够展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推动学生的学习进度 [7] 。预习作业的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课前对基础目标内容有所了解,并对发展性目标进行前置思考。课前,老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全国各地的生日食物,标记生词和重点内容。这样的预习作业不仅能够准确评估知识、技能和水平的掌握情况,还能让学生带着真正的理解和思考进入课堂。

其次是课堂检测作业,可以帮助教师更明确地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在课堂上可以对单词掌握情况、文章理解程度以及阅读整理情况进行检测。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上的讨论和学习,设计一个关于生日食物的思维导图,并进行展示。这些检测作业能够直接反映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情况,并进一步整理和提炼知识要点。

最后是课后延伸作业,旨在巩固和提高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尤其是在文章学习结束后。通常选择与本文有更多相似之处的文章,如同一主题或同一体裁的文章。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两个地区的生日食物进行比较,并写下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这三种作业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形成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有机整体。在减少低效作业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以上的作业设计,不仅加强了作业与课堂教学的衔接,而且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了学习效果。

4.2. 丰富作业类型

主作业可以按照操作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习题类作业、实践类作业和教学类作业。

首先,习题类作业是目前初中英语作业的主要类型,也是最常见且操作便捷的一种作业。以现在进行时的习题为例,要求学生用所给的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The little girl __________________ (draw) a picture now。习题类作业设计和完成都很容易,而且与考试评估方式直接对应,因此备受教师青睐。然而,习题类作业容易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只是学会了机械解题而无法真正运用英语。因此,习题类作业可以作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手段,也可以作为帮助学生发现学习漏洞的方式,但不能成为唯一的作业类型。

其次,实践类作业包括调查、制作、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实践类作业具有习题类作业无法比拟的功能,它直接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真正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类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技能,并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8《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可以设计为实践类作业,用英语描述自己制作食物的过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最后,教学类作业是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互换,让学生从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包括讲解单词短语、语法规则、布置作业和解答问题等。学生学习英语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需要展现充分的主动性。教学类作业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尝试。教师在了解自己所教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引导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天然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学习,可以尝试让基础较好的学生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简单明了地向他人解释英语知识,如何设计作业来评估他人的英语学习情况,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学科知识和关键能力,实现促进自身学习发展的目标。以人教版Unit 9 Why do you like pandas?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书本上面的内容后,经过练习,作为小老师上台。学生可以选择一个重要的单词或短语,如“panda”,设计一个简短的讲解视频或PPT。在讲解中,解释“panda”的意思,介绍其特征,并给出相关的例句。这样的教学类作业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课文内容,同时培养他们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解答和讲解的能力。

4.3. 提高作业趣味性

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兴趣,只有基于兴趣,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融入思想,并成为学生所拥有的能力。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作业的设计应基于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实践英语,开展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8]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内容中,当学习到外貌描写方式的时候,在Section B 1c的听力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设计开放式的作业。可以提问学生关于他们崇拜的人的形象描述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开放式地设计作业,而不要求明确的形式,只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点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擅长画画的学生,他们可以用图画来展示,并配上相应的英语词汇,例如“short hair”、“of medium height”、“He wears glasses”等。而喜欢语言表达的学生可能会以短文或感想的形式呈现作业,而喜爱音乐的学生可能会借助英语元素改编甚至创作一首小歌曲,来描述崇拜对象的特点。这种充分结合学生兴趣点的作业形式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所长,在作业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这样的作业不再枯燥,而是具有独特风格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4. 优化作业评价机制

作业的评价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通过批改和评价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明确教学中的盲点和不足之处,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9] 。同时,学生通过作业的批改和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习中的错误,并获得教师的指导和鼓励。相较于教师,学生对自己的了解更为深刻和全面,他们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哪些方面最为欠缺,以及如何学习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进步。而如果由教师来评价作业,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很难对每个学生的作业提出针对性的评价。因此,在作业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评价作业,这样他们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需要进行补充和强化等。为了增加评价的可信度,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对作业内容进行评价。学生小组的自评不仅让他们对学习负责,还能促进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4“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中的英语写作为例,学生完成了关于他们心中最好的电影院的命题作文后,可以让他们自我评价作文,然后由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并对作文进行修改。最后,选出优秀的文章,教师进行修改和粘贴,让全班同学共同学习。通过这种新型的作业评价方式,学生的作业质量会有所提高,这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还能够运用学生在相互欣赏过程中所学的目的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此外,教师也应定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单独的书面评价,解释和鼓励其中的内容,纠正一些严重的语言和语法错误。

5. 结语

总之,“双减”政策的实施在我国教育领域引发了重大变革。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这个历史时刻,应该以此为契机,探索优化改革初中英语作业的道路,使作业能更好地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服务。这种改革应该能够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最终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为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张振梅.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实例分析[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1, 6(22): 54-56.
[2] 邵长香.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现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烟台: 鲁东大学, 2012.
[3] 肖正德. “减负”背景下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究[J]. 课程•教材•教法, 2014(4): 50-55.
[4] 周洪宇, 齐彦磊. “双减”政策落地: 焦点、难点与建议[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3(1): 69-78.
https://doi.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211022.001
[5] 张玲.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有效性设计探究[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1): 203-205.
[6] 褚志远. “双减”视域下的“作业之变” [J]. 江西教育, 2022(32): 32-33.
[7] 郭艺萍. “双减”背景下, 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探索[J]. 福建教育, 2022(14): 29-31.
[8] 鲁风利.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的作业优化布置策略[J]. 新课程, 2022(9): 4-5.
[9] 温紫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布置改进策略[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11, 13(6): 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