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经典电影人物形象解析
Analysis of Classic Film Charac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analysis Theory
DOI: 10.12677/AP.2023.137339, PDF, HTML, XML, 下载: 377  浏览: 699 
作者: 张 琳: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海 西宁
关键词: 精神分析理论电影人物解析Psychoanalytic Theory Movie Character Analysis
摘要: 精神分析理论与电影联结紧密,几乎同一时期诞生与发展。弗洛伊德在《心理分析入门》一书中,认为电影是直接与精神分析对应的文化形式。近年来,与精神分析相关的电影不胜枚举,在影坛上掀起一股热潮,这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本文旨在通过精神分析理论对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野牛比尔”、《惊魂记》中的“诺曼”及《水泥花园》里“杰克”三个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剖析,探讨促进个体健康人格发展的经验。
Abstract: Psychoanalytic theo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film, which was born and developed in almost the same period. In the book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Freud believed that film is a cultural form directly corresponding to psychoanalysi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films related to psychoanalysis, which has set off a boom in the film industry, among which there are many classic work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three typical characters of “Buffalo Bill” in the film “Silence of the Lambs”, “Norman” in “Soul Shock” and “Jack” in “Cement Garden” through psychoanalysis theory, and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healthy personality.
文章引用:张琳 (2023). 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经典电影人物形象解析. 心理学进展, 13(7), 2751-2756.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7339

1. 引言

1895年,弗洛伊德在《歇斯底里研究》论著中首次运用“精神分析”一词,该书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诞生;同年,电影艺术诞生,这一巧合似乎预示着电影与精神分析间的不解之缘。早在20世纪初期,许多西方国家就已出现心理电影并持续发展;1975年,文艺评论界正式提出“电影精神分析学”术语,《电影艺术词典》将电影精神分析定义为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电影现象的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有意识运用于电影中,电影中涉及精神分析学相关概念,无疑推动了心理电影的发展及电影与精神分析的融合(吕丽霞,2016)。电影精神分析理论与意识形态批评关系密切,对当代文化理论、女性主义批评、观影关系理论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的文化变迁、市场经济发展、素质教育推行、道德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关注健康人格健全发展尤为重要。电影精神分析不属于教育学,但我们可从精神分析角度探讨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为有效实施人格教育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使人格教育不停滞在行为现象的“表面价值”上。本文围绕精神分析理论分析电影《沉默的羔羊》《惊魂记》及《水泥花园》中的精神障碍人物,探讨精神分析学在具体实践的应用状况。一方面,借助电影的相关理论更好理解精神分析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典例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健康人格培养发展的启示,具有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2. 理论背景

电影精神分析学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与拉康镜像分析理论为基础,根据无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镜像理论以及释梦理论,象征性分析电影文本,探寻深层次无意识文化心理(舒也,李蕊,2015)。

2.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早期将人们心理层次分为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本身,其中潜意识观点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运用自由联想、释梦、临床观察等分析潜意识,即人们觉察不到的、以性为中心可引发个体知情意行的本能驱力与冲动。他将性本能看作个体的原始冲动、基本欲求与内在行为倾向,其目的是通过消除性兴奋状态给个体带来“力比多”愉快(郝敬习,2009)。后期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心理结构。“本我”即无意识,来自个体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来自个体所处环境与后天经验,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来自社会伦理文化,遵循道德原则。“三我”并非静态,而是持续处于能量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能量主要源于“力比多”,即包括性快感在内的个体寻求快感的冲动。力比多支持本我的欲望与冲动等,超我代表的社会规则与本我对立,二者通过自我得到动态平衡。当“三我”和谐统一状态时,个体内心诉求得到满足,形成适应社会的健全人格,但多数会发生冲突状态。其中,本我的本能冲动、自我的调控与超我的压抑冲突最主要,这往往导致焦虑。此时,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发挥作用,主要有投射、退化、合理化、补偿、压抑等方式。

2.2. 拉康镜像理论

电影精神分析另一理论支持是拉康的“镜像理论”,即在个体自我意识产生、形成及与外界建立主动联系的系统性过程中,外界始终发挥着决定性影响。这种影响借助外界的“镜子”(照射身体的镜子、他人的言语、对待自己的神情、态度与评价等)折射个体内部世界,最终塑造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我意识(王璐,2010)。拉康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进行哲学化延展,将“三我”结构演变为“镜像、主体、心像”结构。在个体形成镜像认知后,本体内真正的“自我”被“他者”替代(徐静宜,2018)。也就是说,当个体知觉到镜像反射的个体是自己时,也觉察别人眼中的自己与镜像中的自己一致,镜像就变成了眼睛,使个体知觉到他者想象的自我。镜像理论说明自我在认同过程中形成,即自我是认同自己镜像产生的结果。

3. 人物形象分析

精神分析类电影主要通过对精神障碍人物形象内在逻辑与层次的塑造来表达主旨,人物形象方面都具有相似的特质。《沉默的羔羊》“比尔”是典型的暴力血腥犯罪者,童年创伤事件导致他的主体性失衡,通过暴力手段宣泄内心欲望来获得快感。而《惊魂记》“诺曼”是伪装真实自我的双重人格患者,与外界接触冷淡,更追求自我认同;《水泥花园》“杰克”则是典型俄狄浦斯情结者,在家庭环境原始性欲的压抑下,寻求释放。总之,比尔、诺曼与杰克都或多或少未摆脱童年的心理阴影或俄狄浦斯情结的原罪,三者是精神分裂特点下探寻情感宣泄、自我救赎与主体认同的典型代表(王若熙,2020)。以下对三者的行为特点、心理模式与成因进行分析。

3.1. 《沉默的羔羊》“比尔”

电影《沉默的羔羊》是部不可多得的心理悬疑片,它以心理推理为主,生动展现了不同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与内心变化历程。野牛比尔因杀害女性和剥皮而臭名昭著,汉尼拔对比尔有一段描述:比尔的童年不同于普通人,从小备受母亲虐待的他厌恶自己的男性生理特征,想要变性,但被医院拒绝(王海莺,2011)。比尔内心受挫后转向其他出路,期望通过年轻女孩皮肤制成的衣服来成为女性,开始疯狂杀戮。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比尔的变性癖与暴力杀戮深受“力比多”影响,而人生来具有一种使人追求快乐、尤其是性快乐的本能,即“力比多”(赵云龙,赵建新,2013)。这些变态行为源于比尔的童年创伤,比尔幼年得到母亲关爱的需求没有满足,童年创伤难以愈合,阴郁的童年与可怕的环境使比尔内心逐渐扭曲,缺乏自我控制与变性失败的沮丧促使他采用极端方式“自我阉割”以满足潜意识中对母爱的渴望。他对母亲隐蔽、变异的性欲是他后来贪恋女性身体以及变性癖的根源,种种变态行为是他变异性欲与童年创伤释放和发泄的方式。比尔幼年时期对于女性的贪图处于隐晦状态,电第一位受害女性与比尔是邻居,这种与女性朝夕共处的亲密经历成为触发他创伤记忆的契机,他把对于母亲的情感转移到受害者身上,爱恨交织下将其杀死,达到另一种形式占有。初次作案使他身心体验到力比多的快感,同时他认为女性皮肤的衣服可满足他成为女性的愿望,于是不断搜寻年轻女性作为受害目标,对于力比多快乐体验的渴望也是他作案动力。

比尔变态行为背后隐藏着俄狄浦斯情结,母爱缺失使得他深陷于此难以自拔。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受到社会文明压抑,其中乱伦压抑最深。俄狄浦斯情结反映出子女对异性父母怀有一种特殊情感,对同性父母怀有敌意,潜意识期望自己能取代同性父母位置成为异性父母的伴侣(聂珍钊,2006)。对比尔而言,俄狄浦斯情结即弑父恋母心理的彰显,但童年母亲的虐待,使得这一情结异化,对父亲的憎恶和对母亲的爱恋都投射到对母亲的情感中。一方面是嫉妒贪图女性,另一方面是依恋女性,虽然比尔由于童年创伤怨恨母亲,但潜意识仍渴望占有母亲甚至自己也成为女性。电影中的飞蛾不仅是破案线索,还象征一种特殊意象—蜕变(温竹梅,2020)。比尔渴望蜕变为女性,饱受虐待的经历使他认为男性是被压迫、受虐的角色,而母亲代表的女性是强势、施虐的角色,他厌恶自己的身份,渴望成为女性获得新生。变性癖体现了比尔的被动、懦弱,变态杀戮是他主动压迫别人的行为,这与他精神上认可的女性特征吻合,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一种体现。

3.2. 《惊魂记》“诺曼”

《惊魂记》讲述了女主玛丽安携带公款潜逃,在汽车旅馆浴室中被人杀害,她的姐姐、男友以及侦探共同搜寻凶手——拥有双重人格的旅馆老板诺曼的故事。双重人格是人在不同时空下呈现出的彼此不同却完整的人格意识,其态度、情感及行为显著不同,甚至完全对立;双重人格的人往往察觉不到内心矛盾与行为的冲突,两种人格可互相转换,但往往强势人格主导其言行举止,典型例子就是诺曼(刘丽琴等,2016)。电影结尾我们得知,诺曼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惬意;但母亲情人的出现打破了一切,母亲的情感与爱不再独属他。他内心受到伤害,痛恨母亲的情人,继而开始痛恨母亲,先后杀死他们。弑母的罪恶和对母亲的思念处在他混乱的无意识中,独自身处破旧的旅馆中几乎没有得到社会支持,造成精神压抑,不断激发他出现后期怪诞的行为。他的人格逐渐分裂,时而是死去的母亲,时而是懦弱、处于母亲控制阴影下的店主儿子(杜吉萍,2009)。尽管母亲去世多年,他仍谎称母亲还活着,把尸体藏在阁楼里,无微不至地照顾,甚至自己化妆假扮母亲;多次阻拦侦探、姐姐等人接近阁楼,担心尸体被发现后自己无法将其留在身边。最后,诺曼强调母亲虽然继承父亲的遗产,但还是因父亲的死而备受打击,与其承认这一说法不如说接受财产和受到打击的是他自己。这无一不体现了诺曼对于母亲病态的依恋和保护,诺曼的成长遵循“俄狄浦斯情结”安排,父亲的缺失作为一种男性力量倒塌的象征,带给他第一次精神创伤。同时诺曼认为“父亲占有母亲”理所应当,父亲去世应该由他继承这种“占有”的权力,所以在“占有母亲”的意识下他对其“偷情”行为无法接受,在被侵犯、抛弃的恐慌下彻底崩溃(张颖,2006)。

依照弗洛伊德观点,婴幼儿期最初性欲对象是母亲,随着儿童的成长,这样的母子二元关系非常危险,需要第三方关系介入,将母亲的欲望引向别处,以打破这种关系,实现母与子分离。镜像理论对俄狄浦斯情结重新作出解释,拉康将第三方称作符号父亲,一般实现符号父亲功能最直接的人就是孩子的父亲。如果父亲缺失,那么只要母亲健康,能将欲望转移,也可起到符号父亲的作用。但诺曼的母亲是一个控制欲极强、把诺曼作为满足自己全部欲望的女人,对母亲病态的依赖使得诺曼无法与她真正分离。同时,他又恨母亲的禁锢,渴望摆脱母亲。符号父亲的缺失,乱伦的禁忌法则没有扎根于内心,母亲的欲望并未符号化,这是导致诺曼人格分裂最直接原因。而诺曼面前的玛丽安成为唤醒他作为独立主体、从病态关系中挣脱出来、与母亲完成真正分离的诱因(陈晓蕾,2019)。拉康认为行动从焦虑中取得确定性,是对焦虑的防御与转移。于是,玛丽安的死成为诺曼的行动宣泄。

3.3. 《水泥花园》“杰克”

电影《水泥花园》讲述正值青少年的姐弟朱莉与杰克在父母离世后乱伦的故事。杰克一家人居住在一幢偏僻、人迹罕至的房子中,几乎没有任何亲友来往。母亲去世后正值假期,这段荒岛般的客观环境下给乱伦发生提供契机;同时,压抑的家庭氛围也造就杰克与朱莉的叛逆不羁,最终导致姐弟俩乱伦。虽然杰克没有弑父娶母,但我们依然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俄狄浦斯情结的痕迹。杰克与父亲关系冷漠,处于青春期的他非常敏感,很讨厌父亲对他的冷嘲热讽,甚至得知父亲去世时,他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伤。在一个片段,杰克小时候假装生病来独占母亲的关爱,这体现他的恋母情节,而母亲对杰克非常疼爱,但母亲清楚杰克是趁其他人不在的时候回来独占她的爱,正是母亲对家庭有悖伦理关系的默许,使得杰克后面表现出对非正常关系的认同以及对正常伦理关系的背叛(张岳贤,2023)。

随着母亲去世,朱莉逐渐承担“母亲”角色,但杰克始终被依赖母亲的渴望折磨。杰克本身尚未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与道德意识,而家庭已经没有社会道德与伦理标准的约束。青春期的他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与兴趣,沉溺于身体的自我陶醉,并偷偷注意朱莉,渴望与她亲近。但朱莉男友的闯入,让他超乎寻常的嫉妒,明白承担起“父亲”的责任,坚守家庭秘密,排斥入侵者。虽出于现实需要,但他内心也渴望替代父亲地位,父亲与母亲的角色似乎让杰克与朱莉的关系走向不伦自然而然(夏翔凌,2009)。朱莉对杰克也从最初的反感,到注意他,到后来与他有肢体的接触,最后主动发生关系。显然,处于青春期的朱莉逐渐对弟弟产生了感情。当她感受到杰克对她的渴望、对男友的嫉妒,她感到莫名的喜悦,对杰克释放好感信号。虽然他们也有过挣扎和纠结,但本我最终打败超我和自我,在本我欲望的支配下发生乱伦关系(何其方,2010)。

4. 结语

戴锦华认为,惊悚片中角色内心的黑暗力量常源于其痛苦的童年记忆或者心理创伤。本文从电影精神分析学角度分析精神障碍人物的心理状态与成因,“野牛比尔”的痛苦源于童年创伤扭曲了他的内心,当他试图挣扎、自救时,发现这只是无谓的抗争。他没有选择理性的方式救赎,反而背离社会的伦理道德,形成了变态心理,甚至与整个社会产生对立(王蕾,2013)。于是,救赎变成了自我毁灭,他为了私欲迫害他人,最终也跌入地狱。诺曼双重人格是童年创伤造成,他为摆脱创伤、保护自己,创造母亲人格作为保护伞,进而缓解自我同一性冲突带来的焦虑和不安。杰克是许多处在青春发育期遇到身体和心理困惑的青少年代表,他战胜理性意志,发生背叛伦理的行为(刘胡敏,2016)。综观发现:首先,精神分析电影人物的塑造有社会文化功能与心理疗愈作用(卢佳,2012)。三者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我意识的觉察、解构与自我救赎的觉醒,社会文化环境与个体意志的矛盾冲突可能影响精神障碍发生,使社会给予这种问题更大的关注,对有效解决问题有所助益;这种矛盾冲突具有普遍性,人的一生中高峰与低谷都会存在,也警醒个体注重自我调整。其次在人格教育中,以上三者童年或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基本停滞甚至偏移,导致不良后果。父母是子女第一任教师,重视家庭教育环境,通情达理、富有同情心,采用理性方式教导子女平衡自我、本我与超我,培养健全自我。引导其建立健康的防御机制与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重视心理防御与疏导,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晓蕾(2019). 指向欲望的焦虑——精神分析视角下电影《惊魂记》中诺曼形象解读.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35(10), 80-81+84.
[2] 杜吉萍(2009). 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析美国影片《惊魂记》的人物诺曼. 安徽文学(下半月), (5), 192-193.
[3] 郝敬习(2009).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及其人性观.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31(3), 59-62.
[4] 何其方(2010). 被遗弃的小宇宙——《水泥花园》中杰克的弗洛伊德式解读. 牡丹江大学学报, 19(8), 71-72+76.
[5] 刘胡敏(2016). 论《水泥花园》中的乱伦.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7), 80-85.
[6] 刘丽琴, 程乐森, 高民, 刘亚林(2016). 《惊魂记》中的双重人格.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3), 109-111.
[7] 卢佳(2012).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 黑龙江高教研究, 30(1), 112-114.
[8] 吕丽霞(2016). 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美国心理影片解读. 电影文学, (24), 10-12.
[9] 聂珍钊(2006). 伦理禁忌与俄狄浦斯的悲剧. 学习与探索, (5), 113-116+237.
[10] 舒也, 李蕊(2015). 从文本分析到镜像分析——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的分析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9(2), 151-156.
[11] 王海莺(2011). 《沉默的羔羊》的人性困境与精神救赎. 电影文学, (6), 98-99.
[12] 王蕾(2013).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电影《沉默的羔羊》人物特色. 电影文学, (8), 113-114.
[13] 王璐(2010). 拉康镜像理论与弗洛伊德自恋理论的比较.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7(6), 62-64.
[14] 王若熙(2020). 电影中精神障碍类人物构建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工业大学.
[15] 温竹梅(2020). 从精神分析视角对《沉默的羔羊》中比尔潜意识的解读. 美与时代(下), (1), 114-116.
[16] 夏翔凌(2009). 水泥荒岛上的伦理错位——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水泥花园》. 新西部(下半月), (4), 134-135+138.
[17] 徐静宜(2018). 电影中的精神分裂人物形象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保定: 河北大学.
[18] 张颖(2006). 试析《惊魂记》的角色悖论兼及作者意图. 求实, (S1), 294-295.
[19] 张岳贤(2023). 《水泥花园》的伦理异化探析. 中国民族博览, (2), 16-18.
[20] 赵云龙, 赵建新(2013). 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 社会心理科学, (1),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