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理工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Talent Training Model under the Concept of “Three-Wide Education”—Taking the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Major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CES.2023.117261, PDF, HTML, XML, 下载: 181  浏览: 31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宋瑾钰: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三全育人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创新人才Three-Wide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Training Mode Innovative Talents
摘要: 依托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分析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一种复合型专业在“三全育人”理念和本科生导师制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改革、师资建设、实践环节改革、学生学习实践方式改革基础上,通过“四化三融合”的有效路径,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促进教书与育人的融合。
Abstract: Based on the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major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alent train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the composite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ree-wide education” and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reform of training programs, teacher construction, practice link reform, and the reform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practice methods, through the effective path to reform and practice the training mode of practical ability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talent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
文章引用:宋瑾钰. “三全育人”理念下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理工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7): 1750-1755.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7261

1. 引言

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领域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构建“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格局的要求 [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的有力抓手。高校要以新工科建设为龙头,系统推进“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全面推动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 [2] 。

创新型人才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抓住机会,如何找到新的模式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是当前新工科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3] 。

本文根据浙江理工大学办学定位,结合数字媒体技术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和实践真正体现教书育人本质,引导学生在创新中成长成才的本科生导师制举措。在现有导师制执行基础上,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保障、以导师的科研创新项目为载体,引导本科生全员全程参与导师项目,探索出一套“三全育人”体系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的有机融合。

2. “三全育人”和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2.1. “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全新时期发展起来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模式 [4] ,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模式。相比于“教育育人”,其内涵更丰富,孕育出了建设祖国的强大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等观点。2005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 [5] 。“三全育人”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学思政工作不落地,不满足新时代学生学习成长诉求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指导高校思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并且国内各高校和学者也都积极响应号召,在教育工作中积极实践。

2.2. 本科生导师制

导师制作为普通高校本科生的一种教育模式,在西方教育界备受推崇 [6] 。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将该制度视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特征开始实施。我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引进与探索导师制,浙江大学首开研究生导师制,到现在许多高校已将它推广为本科生导师制 [7] ,确立为一项基本的教学制度,这一人才培养制度的新变革带动了其他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制度方面的创新探索,从而形成了本科生导师制研究和实践的热潮 [8] 。

3. 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新工科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和综合性,在当前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上,与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数量上,学校培养的不同层次的人才数量不能很好地符合企业所需;在质量上,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较好的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虽然我们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强调通识教育和复合人才培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效果并不明显。

1) 从教育规律来看,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进而掌握专业的现代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只有知识和技术内化在学生身上,通过融合,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以提高,进而进行创新。但目前的培养模式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2) 复合型专业人才强调的是复合型、创意人才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课程之间彼此密切联系、存在交叉,而现有的课程学习仍然是条块分割、独立进行的。每门课程独立设置,每门课程的老师仍然是独立进行教授,只有到了学生那里,各门课程才汇聚到每一个个体身上,而每个学生能不能对所学的各门知识进行有效地融合,和每个学生的能力、主动性和付出密切相关,而且没有制度上的保障措施。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形式单一、缺乏统筹、教学效果不理想。

3) 浙江理工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自2017级本科生开始执行导师制,但导师制度的执行还是以科研项目为支撑,学生需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科研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由此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 [9] 。但是三全育人效果的保证与提升需要打通专业教师与专业思政工作者的桥梁,完善导师与思政工作者之间的有效交流机制,打造育人的立交桥是很有必要的。

4. 本科生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4.1. 构建“四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依托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本科生导师制的育人模式,针对复合型专业,在培养方案改革、师资建设、实践环节改革、学生学习实践方式改革基础上,通过协同导师、班主任、辅导员、本科生构成学习共同体,将“三全育人”理念全面融入本科生导师制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构建“四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丰富导师制内涵,促进教书与育人的融合。

具体措施包括:

1) 课程建设群组化:数字媒体专业是新学科,数字媒体领域的知识结合了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知识,主要课程可以分为计算机类和艺术类课程。艺术类课程为计算机类课程提供素材,计算机类课程中以游戏和动画设计课程展示效果明显,图形学、程序、算法、人工智能等为游戏和动画的设计制作提供工具和理论支持,所以从课程组成上,为课程交叉化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基础。

2) 实践体系层次化:把各门课程中部分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改革成项目的形式进行实践。这样,学生自己取得的成绩变得摸得着、看得见,允许学生创意性的完成实践内容。在项目的进行中,学生可以学习到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的内容,并在项目实践中应用。在教学课程之外,还可以探索出多条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组建学生创新团队,通过学生的传帮带,形成学习共同体加速学生成长;通过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通过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与多家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将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推向市场。

3) 本科生导师项目持续化:以导师项目为切入点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推行全员本科生导师制,对全部本科生进行科研素养的培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拓宽传统“课堂教学”的培养模式,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给学生更多一对一的教育和指导,从而形成良好的育人协同效应,真正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同时,在全专业范围内组成了以导师为核心的跨年级学习共同体,将创新教育和科学管理有机结合,并且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思想教导、专业辅导、学术引导等多方面的作用,融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求,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专业学习共同体化:通过将本科导师项目考核评价纳入学生的第二课堂学分,保证全员、全过程参与。在本科生导师制科研项目的引导下,教、学、研达到无缝对接,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师生的协同创新,促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由此,课程的交叉化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教学保障,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体系为学生的实践创新打好了基础,本科生导师制常规化拓宽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培养模式,形成了良好的育人协同效应。

Figure 1. Innovating system for talent students culturing

图1.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4.2. 践行“课堂教学–产学研项目–思政育人”三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构建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产学研项目–思政育人”三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Figure 2. Integr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proje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图2. “课堂教学–产学研项目–思政育人”融合

通过课程的群组化使学生不同课程之间的隐式联系显式化,通过教师的团队化使课程在到达学生之前进行一次粗粒度的交叉融合,便于学生学习吸收,为创新打好基础;通过多层次实践项目,使学生的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践联系更紧密;通过本科导师项目和学科竞赛等构建学生小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组织沟通能力;通过协同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构成专业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本科生导师制科研项目的引导下,教、学、研达到无缝对接,以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专业发展观,教师不断地提升教学能力和思政能力,通过协同导师、班主任、辅导员、本科生构成专业学习共同体,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师生的协同创新,促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在“三全育人”指引下落实学生学业长效指导,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同时,根据本学科发展现状,充分利用研究生教育资源,构筑起以导师为核心,硕士生、高年级本科生为支撑,低年级学生为外围的“生态圈”,目前在数媒体技术专业有包括游戏设计与开发、虚拟现实与应用、前端设计与开发、三维建模、影视后期、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在内的学生小组10余个。在改革实践中,达到教书与育人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融合。

同时,每学期都组织师生座谈会、经验分享会、促学计划等学生活动,加强学生与教师、同辈和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认可度和专注度,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学术成长。

5. 总结

在积极响应“三全育人”要求,着眼于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立足于当前新工科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有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组成方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科研、实践、管理、服务”等与实践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要素,通过“四化三融合”的有效路径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将“三全育人”和本科生培养模式有机融合,以第二课堂学分要求为抓手,动员全部本科生参加本科导师项目,思、教、学、研无缝对接,构建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实现了师生的协同创新,促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各类奖项20余项,本科生发表论文达10余篇,软件著作权30余项。就业率、深造率也得到稳步提升,2023届考研报考成功率达43%,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基金项目

浙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资助项目,浙江省一流课程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 彭锋, 陈伟炜. 中医药院校二级院系“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20(51): 27-30.
[2] 焦连志. “新工科”建设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J]. 现代教育科学, 2021(1): 123-128.
[3] 胡玲. 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 教育科学发展, 2021, 3(2): 53-56.
[4] 王卫卿. “三全育人”背景下“五位一体”导学机制建设策略探究[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0(1): 65-67.
[5] 刘向军. “学习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纪要[J]. 思想教育研究, 2005(2): 2-9.
[6] 李兆英. 普通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35): 181-182.
[7] 杨仁树, 王家臣, 刘波, 等. 以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抓手提升“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 高教文摘, 2018(12): 55-57.
[8] 谢懿, 王静, 冉戎. 科教融合视角下“双一流”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践研究[J]. 新课程教学: 电子版, 2020(17): 135-136.
[9] 宋瑾钰, 舒挺, 孙麒, 霍戌文. 本科生导师项目下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 2021, 8(51):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