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融合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e and Research Tra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OI: 10.12677/SD.2023.134116, PDF, HTML, XML, 下载: 465  浏览: 1,29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康亚南, 刘 菱, 刘 飞*: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四川 自贡
关键词: 乡村振兴非遗文化研学旅行文旅融合Rural Revitaliz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e Research Travel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文化振兴也成为强烈的发展诉求,而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是推动文化振兴的强劲动力,文旅融合是实现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有效路径。针对这一融合路径从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三个层面进行剖析,深入挖掘核心内涵,突显价值定位。在破解融合发展问题时要牢牢抓住研学本质、培养人才、增强独特性、重视宣传,多方共同作用下促使非遗文化和研学旅行的融合得到良性发展,最终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has also become a strong development appeal. The living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strong driving force for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iming at this integration path, it analyzes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cultural value, social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 digs deep into the core connotation, and highlights the value positioning. Whe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irmly grasp the essence of research, cultivate talents, enhance uniquen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publicity. Under the joint action of multiple parties, the integr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e and research travel has a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ultimately promotes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文章引用:康亚南, 刘菱, 刘飞. 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融合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 可持续发展, 2023, 13(4): 1081-1087. https://doi.org/10.12677/SD.2023.134116

1. 问题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深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对于“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明确指出要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着独特的精神力量,发挥着为乡村建设塑形铸魂的作用。2021年4月文化与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坚持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遗文化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要充分发挥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让非遗文化保护成果为人民所享,为人民所用。2021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非遗文化保护传承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国民教育体系中,要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培训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鉴于非遗“活态性”的本质特征,生产性保护、活态化传承成为当前非遗保护的主流思想 [1] 。在政策支持和鼓励下,非遗旅行是一种有效的活态传承方式,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保护非遗的活态性 [2] ,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刺激旅游消费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也是守正创新,尊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积淀才造就了独特的非遗文化,然而继承与发展的缺乏,导致众多非遗被遗忘在时间的长河里,逐渐地淡出大众视线,有些甚至濒临失传 [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质的提升,对精神层面及教育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从而这种发展态势有了新的转折,人们在关注物质生产的同时,更多的是追求文化内核和精神文化价值 [4] 。

2. 文献综述

近年来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学旅行教育广泛进入大众视野,学术界关于两类研究也逐渐趋多,但目前国内学术界针对非遗研学旅行的研究相对较少,更多是对非遗文化和研学旅行剥离开来的研究较多:

在非遗文化研究方面,苏小燕以教育为切入点,深入研究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指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拓展国民教育的领域,是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5] 。王红英认为乡村振兴与传承保护非遗文化相辅相成,其多元价值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独特的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 [6] 。两者均认为要将文化遗产放置于时代环境中,紧密贴合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学旅行研究方面,余吕明认为研学旅行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学校应当从多方面考量并整合资源加强运行保障机制建设,形成新时期研学旅行的发展思路与方案 [7] 。岳平认为提升研学旅行的实效性,要利用好本土资源,精选和制定研学方案,多策并举 [8] 。

总的来说,大部分研究都分别围绕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以及研学旅行实效发展两条主线,从中提出其发展策略、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对后续相关研究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可能。以乡村振兴视域下,探究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融合发展的研究,是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的扩展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3. 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耦合的价值意蕴

3.1. 文化价值:树立文化自信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遗文化更是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充溢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展现出独有的文化魅力。在延续历史的文脉,坚定文化之自信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使非遗文化在保护传承方面呈现出崛起态势,而大众文化审美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有更高的期待和向往,在充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挖掘非遗资源,释放非遗文化潜力,对涵养乡风、充实人民精神生活有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了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功能价值。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一方面通过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耦合发展,以研学旅行为载体,公众能够接触真实的非遗生态环境,获得生动直观、全面系统的认识,改变了非遗文化关注力弱、没有传播载体支撑的现状,让非遗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另一方面非遗文化为研学核心内容,丰富研学旅行内容层次,使活动形式多元化,拉近非遗与公众的距离。借助有趣的课程设置,使非遗文化重新焕发光彩,充分利用好传统戏曲、民间美术等非遗资源,既增进对非遗的了解,深化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培养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能够提升民族自信心,增进民族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乡村是涵养中国农耕文化的沃土,非遗来自于这片沃土,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所蕴载的文化价值内涵,在保留原始风貌和生态肌理的基础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结合,更好地促进当代人的社会价值观念重构和情感认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文化力量 [9] 。

3.2. 经济价值:形成消费驱动力

非遗文化的经济价值源于两类文化产品和服务——非遗核心技艺产品(和服务)和非遗衍生产品(和服务) [10] 。“非遗 + 研学”模式在利用与旅游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中,通过两者耦合发展确保实现整个非遗文化保护更加高效化和精准化,研学旅行将非遗核心技艺产品(和服务)以更加生动的体验方式传播给学生,构建了非遗文化良好的体验场景,并以研学旅游独有的教育传递性,满足人们对富有个性化、深度化、特色化的文化产品的新要求,进一步扩大潜在目标消费市场。非遗衍生产品(和服务)相较于前者保留较少文化价值而更多具有经济价值,在与研学旅行耦合发展中,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都会发生改变从而使研学旅行行业产生变革和延伸,在市场驱动下,原有产业会继续向下深化发展形成新的产业链,市场竞争力提高 [11] ,比如利用非遗文化打造创意文创产品、利用研学旅行教学意义开展非遗文化与研学发展论坛,从而在多方面扩大非遗研学影响力度。其中非遗文创产品日益成为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拓展了非遗文化的消费场景,借助非遗文化内涵创作出高质量文创产品,结合历史内涵与时代审美,达到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满足人们高品质、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内驱力。非遗文化为研学产业特色化发展赋予了新动能,发展新颖的模式、独特文化内核以及富有创意的文创产业链,三方共同作用下,带动研学旅行发展,内容可塑性增强,形成良性消费驱动力使更多的人愿意投入到这之中。

3.3. 社会价值:塑造示范标杆

研学旅行保护和传播了非遗文化的价值内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突飞猛进,许多非遗文化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文化内涵 [12] 。而伴随研学热的兴起,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有了新载体。一方面将非遗文化通过商业化开发,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时提升其经济效益,并拓宽了非遗文化参与保护主体,提升了自身造血功能,形成多元利益共同体,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13] 。另一方面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价值观的形成。研学旅行恢复了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发挥立德育人的作用,创新其在当下社会中的价值内涵,使非遗文化更具有生命活力彰显时代价值,也能够避免在商业化开发中对非遗文化过度开发而造成的破坏,对其他地区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的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非遗热度的上升,吸引更多从业者的加入,不仅能发挥民间艺人活态传承的主观能动性也为传承人扩大人才储备队伍,推动非遗学科专业建设。新一代传承人为非遗增添新的发展动力,他们以更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传播非遗文化,传承人进一步深入和参与学校和企业的发展中,提升创新创造活力和传承发展能力。

4. 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融合发展的困境

4.1. 重游轻学背离研学旅行本质

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曾提到,要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但在实际研学旅行的策划中,大部分学校只是将研学旅行当做普通的春秋游活动,更多的是围绕着参观景点、合影留念等活动项目来安排,把研学当成了简单的一场“活动”,忽略了“课程”这一实质 [14] 。当前学校、教师甚至是学生等对研学旅行认识都比较片面,对研学旅行的认识不明确。研学旅行与普通旅行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具有教学意义,强调学习与旅游的有机结合。而学校主体缺乏对研学旅行教育价值的准确认识,对于研学旅行目标、主题等缺乏深入研究与思考,背离研学旅行本质的问题时有发生,将研学旅行陷入到“重游轻学”、“游大于学”甚至“只游不学”的怪圈 [15] 。因此模糊的研学目标以及主题等,就容易导致学生无法明确研学目的和意义,进而导致学生在旅行过程放任自我、缺乏自律意识和学习意识,研学旅行的教育意义大大降低,学生的获得感也大大减少。

4.2. 专业人才匮乏削弱研学效果

研学旅行 + 非遗文化是一场复合型旅行,需要大量相关的专业人才,其对研学旅行前期准备、行程规划、课程实施等环节都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研学导师在研学旅行中需求最大、要求最高的专业人才。研学导师不仅要掌握研学活动相关知识,还需掌握非遗文化的有关知识,将非遗文化知识融入到研学旅行过程中,做到研学与非遗文化的融会贯通。但实际情况是乡村相关从业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难以满足目前以及未来市场需求 [16] 。一方面,研学导师作为近几年才兴起的职业,并未被大众所熟知,加之有些地方对于研学导师这一职业并不了解,缺少培养,导致目前的研学导师队伍数量有限。另一方面,研学旅行 + 非遗文化同时要求研学导师也要掌握非遗的相关知识,将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活动进行结合,开发出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研学旅行产品。但是由于目前相关乡村从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非遗文化知识的掌握,专业性不强,难以开发规划出专业的研学活动,这就大大地削弱了研学活动的效果。

4.3. 非遗研学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同质化现象是指各地在非遗研学产品的开发、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当地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够,只是进行简单的复制,未能挖掘与提炼深层次的非遗文化内涵,忽略对个性特色的打造而出现的非遗研学产品相似度高,甚至相同的现象 [17] 。尤其是在非遗研学旅行的形式上,仍旧是以参观非遗文化产品制作流程、欣赏非遗文化的制作工艺品等观光游览为主,研学活动单一乏味、缺乏创新思维。这样的研学不仅形式单调,对学生或受众群体来说也并没有实际的收获,还会造成游客的审美疲劳,无法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在非遗文化产品开发中,多个地方在非遗研学旅行课程中都设计了相识度较高的项目,甚至出现了照搬照套的现象。这些产品开发都仅仅是浮于表面,未能挖掘出深层次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只让游客了解到浅层文化,并没有让游客体会到该地区独特的非遗文化。当游客多次参与这类项目时,对于非遗研学产品同质化现象的认识就会越强,从而降低对非遗研学旅行的兴趣,进而阻碍非遗研学旅行的可持续发展。

4.4. 大众认知度较低研学旅行意识淡薄

研学旅行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一种教育模式,非遗文化也是近些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所以部分家长和学生并不了解非遗研学旅行。再加上研学旅行的宣传深度、广度不够,导致学生家长们对研学旅行认知度比较低,单纯的将非遗研学旅行当作学校组织的集体旅游,认为研学旅行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从而对非遗研学旅行持消极态度,甚至限制孩子参加非遗研学旅行活动 [18] 。另外在升学压力之下,家长们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学业成绩来作为教学的评价标准,在部分家长心里参加研学旅行与孩子的学业成绩毫无关系,便不同意孩子参加研学旅行。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导致家长忽视其他的实践教育活动,面对研学旅行这种新兴教育方式也不愿过多了解,没有研学旅行的意识。而且由于一些研学旅行未能做到学习与旅行的紧密结合,只是单纯的带孩子游玩,与学习、教育没有任何联系,家长对研学旅行有了负面印象和认知,便更不愿意孩子参加研学旅行。

5. 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融合发展的优化策略

5.1. 明确研学目标主题,彰显教育价值

明确研学主题目标是研学旅行活动的核心,它影响着研学旅行活动的制定和开展以及研学效果。对此应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首先科学制定研学旅行的总目标,在总目标的统领下,教师根据学情、学生需求、具体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因素,多方考量下确定研学旅行的主题,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明确研学旅行课程目标,学校所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应该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使学生在研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高;最后坚持教育性原则,响应国家对研学旅行的教育政策,推动研学活动与学校课程内容相结合,使研学活动体现其教育价值。

5.2.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研学质量

推动非遗与研学旅行顺利开展,建立非遗与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才是重点。一方面,各高校对旅游专业进行分流,培养专业的研学导师人才,发挥教师在研学旅行中的引导作用,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对应的培训班,让更多对研学旅行有兴趣的社会人群加入进来,扩大研学导师的规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研学旅行指导师资源的作用,有针对性的开展乡村非遗研学培训,提高对非遗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非遗传承人有选择地进行培训,助推他们成为专业研学导师 [19] 。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研学导师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培养专业人才,保障研学质量是研学旅行发展的重中之重。

5.3. 深入挖掘非遗内涵,打造独特产品

非遗文创产品的核心是文化性,每一种非遗文化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只有立足文化的精髓,融合进现代生活元素,才能真正让消费者接受 [20] 。但是目前在开发非遗研学旅行产品时,大部分地方都只是从表面上进行设计和开发,并没有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设计出来的非遗研学旅行产品也都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性。要重点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将具有特色的非遗资源进行开发和设计,让研学产品与非遗文化相结合,比如将当地非遗文化元素融入文化创品,设计特色文创产品,增加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力量,广泛吸收各大网友对自己家乡非遗文化内涵的理解,打造迎合市场同时又具有特色的产品。

5.4. 加强研学宣传渠道,内化研学意义

在没有学生家长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研学旅行活动是难顺利开展的 [21] 。面对学生家长对研学旅行了解的不深,就要让他们认识到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研学旅行意义。一是加强研学旅行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的方式,重点突出非遗文化这一亮点,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对学生家长的吸引力。二是获得政府支持,开展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节日活动和重大庆典等活动,开展非遗文化宣传,并且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让家长们认识到研学旅行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从而获得理解和支持。三是打造研学旅行形象代言人,与大众建立起研学旅行与代言人的联系,同时还可借助代言人向大众宣传和科普研学旅行的教育意义,让学生家长更加了解研学旅行。

6. 结论

对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融合发展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方面以及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或是研学旅行的发展来说,都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实现也将起着重要作用。但在两者融合发展中仍存在着“重游轻学”的现象、专业人才队伍缺乏、产品同质化严重、对研学旅行意识淡薄的发展困境。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助力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的有效融合,并为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做出努力。

基金项目

2022年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研学旅行融合开发研究——以自贡市盐文化为例”(S202210622069);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自贡盐文化文旅融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研究”(YWHQ21-06)。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黄俊毅. 研学旅行、旅游体验与非遗保护——基于永春非遗研学旅行的实证研究[J]. 西部学刊, 2022(10): 133-138.
[2] 戴俊骋, 李露.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和地方建构[J]. 旅游学刊, 2019, 34(5): 3-5.
[3] 孟子敏.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旅游开发——基于RMP分析[J]. 社会科学家, 2022(1): 78-85.
[4] 景婧, 韩鹏杰. 乡村文化振兴与地方民俗发展——基于“三边民俗文化园”的考察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3): 32-39.
[5] 苏小燕.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24): 38-39.
[6] 王红英.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多元价值[J]. 人民论坛, 2018(7): 136-137.
[7] 余吕明. 研学旅行的价值意蕴与保障机制研究——以宁波市M学校的实践为个案[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 41(32): 22-25.
[8] 岳平. 多策并举提升研学旅行的实效性[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11): 105.
[9] 黄永林. 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基于乡村发展相关数据的分析[J]. 文化遗产, 2019(3): 1-12.
[10] 刘鑫.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及其合理利用模式[J]. 学习与实践, 2017(1): 118-125.
[11] 董鸿安, 丁镭.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少数民族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景宁畲族县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40(2): 197-204.
[12] 何昭丽, 米雪.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发展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 2017(5): 149-155.
[13] 陈联记, 王立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经营与开发原则[J]. 河北学刊, 2020(2): 207-213.
[14] 李臣之, 纪海吉. 研学旅行的实施困境与出路选择[J]. 教育科学研究, 2018(9): 56-61.
[15] 于书娟, 王媛, 毋慧君. 我国研学旅行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 教学与管理, 2017(7): 11-13.
[16] 谌春玲. 研学旅游市场的挑战与发展问题研究[J]. 经济问题, 2020(6): 88-93.
[17] 臧璐, 俞俊峰. 贵州省非遗传统舞蹈旅游开发的创新路径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18, 39(1): 67-71.
[18] 刘春艳, 王丽丽. 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科学咨询, 2021(1): 81-82.
[19] 胡晓琴. 嘉兴市非遗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现状分析及对策[J]. 大众标准化, 2022(12): 125-127.
[20] 郭智勇. “互联网+”背景下山东非遗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20(14): 114-115.
[21] 班振, 朱成科, 刘晨. 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J]. 教学与管理, 2017(6):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