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域下2022年度网络流行语探究
Exploration of 2022 Internet Buzz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DOI: 10.12677/ML.2023.116345, PDF, HTML, XML, 下载: 441  浏览: 747 
作者: 贾梦丽: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陕西 西安
关键词: 模因论网络流行语传播类型动因Memetics Internet Buzzwords Communication Type Agent
摘要: 文章围绕网络语言及相关热点问题,以“2022年度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从模因论视域对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复制传播类型、形成和发展的动因等进行综合分析与阐释,并对网络流行语背后可能潜藏的隐患进行反思,以期促进对网络流行语的正确理解与规范运用。
Abstract: The article revolves around the topic of online language and related hot topics, with the “2022 Internet buzzword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it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and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rep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type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motivations of online buzzwords, and reflects on the potential hidden dangers behind online buzzword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standardized use of online buzzwords.
文章引用:贾梦丽. 模因论视域下2022年度网络流行语探究[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6): 2559-256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6345

1. 引言

网络流行语是一般是指因现实社会事件而在网络上同时产生的热词,这些流行语往往具有时效性,在一定时间内具有非常高的热度。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创造并被网民传播,且大多数网民认可和使用的流行语,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网民的主体是年轻人,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思维活跃,善于创新与交流,并且熟悉网络环境,这也使网络流行语形成更容易,传播速度更快。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它是基于基因一词仿造而来,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而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从广义上来说,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 [1] 。语言模因按传播的力度可分为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弱势的语言模因,传播力度较弱,模仿传播的次数和范围有限,时效性短,流行一段时间一般会自行消失。与之相反,强势的语言模因被人们广泛地模仿传播,在一定时期内流行,甚至被固定下来长期使用。Dawkins (1976)用三个指标来衡量模因质量的高低:保真度(copy-fidelity)、多产性(fecundity)、生命力(longevity) [2]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表现值均比较高的模因才有可能获胜。由此可见,大部分网络流行语符合复制能力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形式简洁等强势模因的特点。

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模因本身则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可见模因与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运用语言模因论对网络流行语模因的特点、传播类型和成因进行阐释,能够进一步掌握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形成发展规律,促进网络流行语的正确理解和规范运用。

2. 2022年度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及特点

2.1. 2022年度网络流行语及其基本语义

文章选取《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与《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2年度网络流行语(见表1),并对其语义做出简要阐述。它们是由网友积极投票,网络平台基于大数据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筛选,并经过专家评议而来的具有社会性、创新性以及较高语言文化价值的词语。这些热词新语记录了社会焦点的变迁,勾勒出了语言生活的图景。

Table 1. 2022 Internet buzzwords of the Year and their basic semantics

表1. 2022年度网络流行语及其基本语义

2.2. 网络流行语模因的特点

2.2.1. 合理性

网络语言传达的信息要真实,意义与结构要合理,人们才乐于复制传播,从而形成网络流行语模因。一个新的网络语言信息,可能是来源于个人的创造,可能是借用的外来词汇,也可能是赋予旧词新义,但只有合理有用才能得到广泛认同被大众接受,进而拥有普遍性。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和复制、传播次数的增加,它就成了网络流行语模因。从语言的社会功能来看,无论是信息传递还是人际互动,都要求网络流行语真实合理,而合理的语言往往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与生命力,更能体现其社会功能。

2.2.2. 新颖性

网友面对社会热点事件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语言创新能力,对现有词语进行再次加工创造,使其产生新的形式或含义以此用来发表对事件的看法。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网友对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也使网络流行语模因具有新颖性的特点。它们大多来自于网友的独创,与人们求新求异、极力想获得身份认同的语用心理是密切相关联的,在复制传播中它们也有很大的语用价值。网络流行语模因丰富了说话者的表达方式,满足了网友们采用新奇多样的语言抒发强烈感情的诉求,也进一步增强了凸显程度的手段。

2.2.3. 经济性

从选取的网络流行语字符来看,主要为两字符或三字符,如“大白”“天花板”“拿捏”,至多不超过八字符,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由于网络流行语模因传播速度较快,这就必须要求其简洁才能活跃于网络平台。网友们为提高交流速度,在使用输入法的过程中对部分汉语词汇、英语词汇甚至是短语、句子进行缩略,如“嘴替”即“嘴巴的代替”。网友也倾向于使用短句、省略句,如“服了你个老六”“退!退!退!”,在句型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的经济性,这些无不体现网络流行语模因追求简洁精炼的特点。

3. 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传播类型

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网络语言一旦得以传播和仿制就具有模因性,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二是“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还有一部分则在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的组合作用下成为模因复合型网络流行语。

3.1. 网络流行语模因基因型

同一信息可以先后在不同的语境中以不同的形式传递,即内容不变但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复制,因此,这类以传递信息内容为主的模因叫作基因型模因。表达同一信息的网络流行语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的表现形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据此又可分为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和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两种方式。

3.1.1. 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

这类网络流行语模因不需要对内容做任何改动,就可以在合适的场合下直接传递,它包括各种引文、转述以及引用名言警句。如二十大主题词“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常常运用于文件、报告、宣传语、新闻报道中,给人以鼓舞和振奋。“踔厉奋发勇担当、勇毅前行促发展”等搭配一度作为新闻标题在网络新闻广泛流行传播;同样地,“中国式现代化”也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不同的语境中直接传递;“拿捏”在网络聊天中非常流行,常和一个简单手势的表情包配套使用,其搭配对象几乎很广泛,如“拿捏”人、“拿捏”事、“拿捏”过程、“拿捏”结果等,都是表示把握、掌握,对预期控制自如的意思;“精神内耗”指精神上、心理上无用的消耗,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一时间在网络引起共鸣;“沉浸式”指在活动中全情投入,过滤无关知觉,达成融合体验,获得充分的心理愉悦。比如:

(1) 经典名著怎么读?东馆推出RPR沉浸式阅读,体验意想不到的精彩。

——上海图书馆 2022-10-14

(2) “经典”与“时尚”结合:博物馆邀您体验沉浸式虚拟现实。

——博物馆 2022-02-01

(3) 觉得一天没做什么却很累?可能你一直在“精神内耗”。过于在意他人看法,别人一句话就在心里想半天;容易自我攻击,总是盯着自己的短处不放;习惯性拖延,一边拖延一边焦虑……

——人民日报 2022-07-27

3.1.2. 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

这类网络流行语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缩略、语音变化、语码混用等形式进行改动。但这些变化并不影响原始信息的传递,复制和传播的仍是之前的内容。异形传递可看作同义异词,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保持相同的信息内容。例如,“小镇做题家”是对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的概括缩写。同样地,“嘴替”即“嘴巴的替代”,指能够代替广大网友表达心声的人;“大白”是指身着白色隔离防护服、投身“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及志愿者。以上几例网络流行语模因都能使语言经济简练,便于广泛传播运用。

(1) 小镇做题家有什么错,努力从来不该被嘲笑!

——超级数学建模 2022-07-12

(2) “互联网嘴替”与“失语症患者”,存在于网络世界的两端。

——知著网 2022-07-12

(3) “大白”们,穿梭在小区间,驻守在检测点,执勤在风雨里,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滨江发布 2022-02-05

3.2. 网络流行语模因表现型

这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模因在表达不同的内容时,采用的是同一的表现形式,即形式不改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其特点是按需出发、形式相同、内容各异。又可将表现型模因细分为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和同构异义横向嫁接三种方式。

3.2.1. 同音异义横向嫁接

这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模因在保留原来结构的情况下,以同音异义的方式横向嫁接。例如,“栓Q”一词最初是某抖音用户在宣传视频的结尾对他人表示感谢,但其“thank”的发音酷似“shuān”。而后网友据此创造出同音异义词“栓Q”,由汉字和英文字母组成,含义、用法与之前大为不同,主要用来吐槽大无语状态或是非常厌烦的情绪。“冤种”一词来自东北地区方言,由最初指蒙受委屈而闷闷不乐的人,转变为指做傻事的人,即冤大头。常见的搭配有“大冤种”“纯纯大冤种”“职场大冤种”等,多用来自嘲既心酸又好笑的经历。比如:

(1) 这个世界请停止向我传播焦虑,我真的栓Q。

——小红书 2022-11-08

(2) 睡太少,困到天荒地老?睡太多,会影响智力?活活一个“大冤种”,是你吗?

——科普中国 2022-03-17

(3) 徐志胜分享“桃花坞”难忘时刻,“社交大冤种”没有技巧。

——新京报 2022-08-02

3.2.2. 同形联想嫁接

网络流行语的形式没有变化,但嫁接于不同场合导致产生不同的意义联想。“团长”原指军队中一个团级单位的最高指挥官,在新冠疫情期间被赋予新的含义,他们无偿组织团购和分发生活物资,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团长”;“退!退!退!”最初传达的是放下怨气、淡化矛盾的处事态度,后来在使用中用来描述排除生活中可怕事物、不顺利之事以及种种遭遇的愿望,成为表达反对、抵制、抗拒等情绪的热语;“服了你个老六”最初是游戏玩家常用的一句吐槽,如今已经从游戏圈扩展到日常交际中,多用来嘲讽那些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获胜或玩阴险手段的人;“天花板”本指室内的天棚,现多指流行于不同领域无法超越的“最高点、顶峰”,如“颜值天花板”“演技天花板”“社交天花板”等;“烟火气”本义指“烧煮食物的气味”,时下流行的“烟火气”则指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与之相类似的“新赛道”指距离竞赛或速度竞赛时使用的新比赛区域,如今多指一切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以及新的努力、新的气象等。

(1) 大年初五迎财神,骗子退!退!退!

——禄劝警方 2023-01-26

(2) 中国喜爱有烟火气的生活,无论财富多少,有仪式,有人气,就充满乐趣。最有烟火气的生活,是人有亲友伴,心中有人情。

——光明网 2022-07-28

(3) 把数字建筑、“双碳”建筑结合起来,抢占新赛道、再造新优势,全力推动本行业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 2022-10-16

(4) 国产神剧天花板,评分9.5至今还在涨。

——Vista看天下 2022-10-11

3.2.3. 同构异义横向嫁接

这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模因的结构和形式都不变,但内容变了,为另外的词语所取代。例如2022年夏天,“雪糕刺客”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一些雪糕没有明码标价堆放在一起,只有在付钱时才得知价格,其中有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的,仿佛遭遇“刺客”。这一表达形式很快就被复制和传播,在不同的场合出现同构异义的模因现象,除了原来的“雪糕刺客”,还有“水果刺客”“蛋糕刺客”“蔬菜刺客”……都是用来吐槽某些商品以远超预期的价格突然“刺”消费者一剑,使其钱包和心理受到伤害。“一种很新的xx”搭配也非常流行,它作为模因先在音乐评论区传播,用来表达对作品中融合过多音乐元素的无法理解,渐渐传播到其他领域,被到处复制。比如说“一种很新的团建”“一种很新的结婚方式”“一种很新的年货”……可以表达一种不理解、不欣赏的态度,甚至含有一种委婉的批评意味;也可以强调事物、情况的新变化、新发展。比如:

(1) 漫说水费刺客:家庭用水如何不辜负每一分钱?

——中国水星 2022-11-11

(2) 我好像在过一种很新的宿舍生活……

——中青校媒 2022-11-24

3.3. 网络流行语模因复合型

经过研究发现,一些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形成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其表现为某类模因的多次作用,或者异类模因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组成复合模因进行复制与传递。例如,“PUA”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了由异形传递到同形联想再到异形传递的过程,第一阶段“PUA”是“Pick-up Artist”(搭讪艺术家)的简称,选取首字母进行缩略而成,缩写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有力,促进其广泛传播;第二阶段原指男性为了增强异性交往中的魅力而学习提高情商、增加互动的技巧,经过同形联想传递后泛指人际关系中一方通过洗脑、打压的方式,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思想控制的行为;第三阶段网友们故意将“PUA”说成“CPU”或者“KTV”“PPT”“ICU”等,经过异形传递后降低了“PUA”的使用难度,同时也增加了“PUA”概念的传播度。

4. 网络流行语模因产生与传播的动因

Blackmore (1999)认为,模因得以成功复制有两方面值得注意:其一是模因宿主(人)对信息的感悟和选择,以及导致宿主做出选择的环境因素;其二是模因自身的特性和表现方式为模因的被复制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3] 。何自然(2014)认为,从下面五个方面大体上能确定一个语言信息如何成为流行语,以及这个语言信息为何会流行起来:作为信息主体的人的心理意向;模因潜势信息选择的语境条件;主体期待发挥的语用功能;复制方便模仿记忆的信息表征;公众人物效应与媒体炒作 [4] 。文章将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根据2022年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深入探析其复制传播的动因。

4.1. 语义磨损现象

一个词反复使用以后,语义似乎会被磨薄了,然后需要另外的表现方式来加厚,才能达到原来的语义厚度,这就是语义磨损现象。例如当某个人在某方面能力特别突出时,大家往往会夸赞其“厉害”“优秀”,但当这类词被重复次数多了,大众就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同时这种称赞义的程度也会大大削弱,网友们就创造出了不同领域的“天花板”来强调其能力突出。“PUA”在频繁地使用中语义被磨损了,含义正在淡化,就有了更为复杂花哨的“CPU”“KTV”“ICU”等。我们之前常说的“新起点”“新征程”变成如今“新赛道”的过程中,也是经历了这种语义磨损现象。

4.2. 语言自身的运用与表现形式

“烟火气”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是“烧煮食物的气味”,当下通过隐喻进一步引申指“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这是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旧模因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自我更新,进而在人们言谈交际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结果,即语言自身的运用促成新的模因。有一些网络流行语模因具有固定的表现形式,如“一种很新的x”“xx刺客”等,在传播使用过程中结构不会发生变化,只需根据语境替换“x”中的内容即可,这种固定的形式也使其更具保真度、多产性与长寿性。尤其“xx刺客”这一表现形式使用频繁,其产生也与认知隐喻有关:外表普通而未明码标价的高价商品如同具有隐藏性的刺客。随着消费权益保护意识的提高,网友们更青睐使用这样形象贴切的语言、简单方便的结构来表达消费心态。

4.3. 相对自由的网络环境与网友旺盛的表达欲

网络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实时交流互动的平台,尤其是具有重大影响力和震撼力的事件的发生容易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如“小镇做题家”的风行就与某明星考编事件紧密相联,网友可以畅所欲言,表现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022年7月有博主上传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一时火遍全网,“二舅”遭遇不幸积极生活的故事“治好”了博主的“精神内耗”,也引起了广泛讨论与共鸣。网络环境的相对自由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表达欲与创作欲,网友们求新求异的心理也直接促使“精神内耗”“冤种”“栓Q”等鲜活的、能够引起大众情绪共鸣的词语成为网络流行语。

4.4. 教育和知识的传授

在教育和知识传授过程中,我们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新鲜词语以及它们所表达的信息在交际中又复制、传播给另外的人,当这些信息在不断地复制、传播的时候,网络流行语模因也就形成了。教育和知识传播来自社会与网络,人们在一些社会事件中学会了某些新词语或者经历了新词语所代表的事物之后,这些词语在网络世界的语用中得到复制和传播。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人们亲切地称医护人员为“大白”,称无偿组织团购和分发生活物资的人为“团长”、这种说法在人们交往中广泛传播,成为了网络流行语模因。再如英语的“PUA”,是“Pick-up Artist”(搭讪艺术家)的简称,当网友学会“PUA”所表达的意义,用其代指情感、思想控制的行为在汉语语用中出现之后,它便成为一种模因现象被不断地复制和传播。人们一旦将通过教育或知识传授学来的新的词语或外来词语引进自己的语言中并能满足交际的需要的话,新的语言模因就会被广泛接纳和复制。

4.5. 名人效应的促进与网友的跟风使用

“一种很新的xx”出自短视频平台的音乐评论区,最初网友用来表达对某歌手的作品中融合过多音乐元素的无法理解,近几年因国内大量的选秀综艺节目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评委们常用“一种很新的xx”调侃某些不可思议的表演、超出常规的节目。随着节目热度的升高以及媒体的积极报道,网友们也开始跟风使用这种用法来调侃日常生活中的新奇现象。“冤种”一词来自东北地区方言,最初是一些东北的博主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用此口头语进行自嘲,因而带起了流行。目前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博主、网红大V觉得某些语言现象有趣开始玩梗,自创故事情节比如故意将“PUA”说成“CPU”“ICU”,用“我真的栓Q”来吐槽遭遇的大无语事件,用“服了你个老六”感慨遇人不淑……在赚取流量的同时,也引起一大批网友的跟风使用。

5. 结语

文章在以2022年度网络流行语为例,在语言模因论视域下探析了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基本语义及特点,重点分析了复制传播的类型与动因。研究发现,网络流行语模因具有合理性、新颖性、经济性等特点;在传播类型上分为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两大类,可进一步分为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与异形传递、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同构异义横向嫁接以及模因复合型等不同的类型;网络流行语得以复制传播是由语义磨损现象、语言自身的运用与表现形式、相对自由的网络环境与网友旺盛的表达欲、教育和知识的传授、名人效应的促进与网友的跟风使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网络流行语模因能够引起人们对时事热点的关注,促进社会交流缓解负面情绪,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等,也能造成语言原始含义的消解和误读,产生交流屏障和失语焦虑以及影响规范漠视主流价值等消极影响 [5] 。网络流行语的两面性需要辨证看待,正确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何使网络流行语的语言表达摆脱“过期死”的困境,如何使网络流行语朝着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并经久不衰?同样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 2005, 4(6): 54-64.
[2] Dawkins, R. (1976)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3] Blackmore, S. (1999) The Meme Mach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4] 何自然. 流行语流行的模因论解读[J]. 山东外语教学, 2014, 35(2): 8-13.
[5] 凌云. 2010-2019年网络流行语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