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探析
Research Hotspot and Trend Exploration of Off-School Training
DOI: 10.12677/ORF.2023.133239, PDF, HTML, XML, 下载: 193  浏览: 311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赵书欣, 吴 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关键词: 校外培训双减义务教育Off-Campus Training Double Reduction Compulsory Education
摘要: 本研究通过梳理2010年至2023年校外培训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0年至2023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467篇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绘制,通过对年度发文量、研究机构和作者合作情况、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进而探寻我国校外培训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研究发现,2010年以来,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繁荣阶段;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缺乏合作交流,进行研究的多为师范类院校。因此,应促进作者及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鼓励其他类型高校参与研究,以推动我国校培行业更好的发展。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the relevant documents from off-campus training from 2010 to 2023, and uses the CiteSpace software to draw a knowledge map of 467 documents from the CNKI database from 2010 to 2023. Analysis of high-frequency keywords, and then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off-school training in my country.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since 2010, research on out-of-school training institu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bud stage, development stage, and prosperity stage; the lack of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and most of the research are teachers’ colleg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mutual cooperation between autho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encourage other typ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to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school training industry.
文章引用:赵书欣, 吴刚. 校外培训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探析[J]. 运筹与模糊学, 2023, 13(3): 2387-2395. https://doi.org/10.12677/ORF.2023.133239

1. 研究缘起

进入智慧时代以来,社会高速发展,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为了让孩子今后能够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校外教育。因此,校培行业快速发展,资金、人才等持续涌入,规模不断扩大。虽然校培行业繁荣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了家长的需求,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机构超纲教学 [1] 、收费过高、虚假宣传 [2] ,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发展,阻碍学校教育教学,而且严重扰乱了教育生态 [3]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密切相关,也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直以来,教育都是社会的热点,也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校外培训行业的治理和整顿。2010年开始,政府部门就不断出台相关文件用以治理校培行业乱象。2018年以来,教育部更加每年都将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其纳入工作要点,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明确指出要解决校外培训机构规模庞大、超纲教学、影响教育生态平衡等问题。“双减”政策的正式落地标志着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进入全新阶段,推进了校外培训行业的治理进程。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0年以来中国知网数据库里的467篇文献进行分析,并整理了2018年以来教育部发布的校外培训机构的文件(见表1),探寻校外培训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旨在为我国校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Table 1. Compilation of documents on off campus training institutions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8 (Partial)

表1. 2018年来教育部发布的有关校外培训机构文件汇编(部分)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库为研究数据来源,以“校外培训”、“影子教育”、“课外补习”、“课外辅导”为检索主题,时间范围选择2010年至2023年,文献来源选择CSSCI,检索日期为2023年4月2日,初步选取478篇文章,剔除通讯、资讯、无作者文章等无效数据后,选取467篇文章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计量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发文量、作者及机构发文情况和高频关键词来探寻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热点 [4] 。本研究所用到的分析软件为CiteSpace,它是陈超美团队所研发的,其在特定语言环境下可对所输入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 [5]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绘制,深入探寻我国2010年以来校外培训领域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热点。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年度发文量统计

Figure 1. Statistics of annual publication volume

图1. 年度发文量统计

通过对研究领域发文量进行统计,可以了解年度发文量、领域发展状况及该领域的总体走向。本文通过对选取的467篇文章进行分析,得到下图(见图1)。根据图1可以看到,2010年以来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2016年。此阶段的年发文量均在20篇以内,其中2015年发文数量最多,为17篇。第二阶段为稳步发展阶段,时间跨度为2016年至2020年。虽在2019年发文量有所减少,但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此阶段年均发文量为67篇。第三阶段为繁荣阶段,时间跨度为2020年至今,该阶段的年度发文量趋势呈直线式上升,其中2022年发文量达到顶峰,为159篇.该阶段繁荣发展的原因为2021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更多研究者把目光聚焦到校外培训机构上,更多关注校外培训机构的生存和治理问题。

3.2. 作者与研究机构分析

3.2.1. 作者合作分析

通过对所选取的467篇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得到下表(见表2)。由表2可知,薛海平(34篇)、李佳丽(11篇)、丁亚东(7篇)、马克·贝磊(5篇)等在校外培训方面发文较多,其中薛海平发文量远远超过其余作者,可见其研究较为深入,可以认为他们引领着该领域的发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校外培训机构相关的467篇文献的作者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Node Types”选择“Keyword”得到下图(见图2)。根据图片左上角的信息,可看到N = 281,E = 141。这表明在该图中共有281个节点,141条连线。其中薛海平与其他学者的连线最多。总体来看,作者之间合作较多,但仍有很多作者是游离状态,开展的联合研究较少。因此,在校外培训机构这一研究领域,应加强作者合作,促进思想交流,以此深入研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Figure 2. Author collaboration diagram

图2. 作者合作图

Table 2. Author publishing scale (Top 10)

表2. 作者发文量表(前10)

3.2.2. 研究机构分析

运用CiteSpace对2010年来校外培训的研究机构进行分析,节点类型(Node Types)设置为“Insitution”,时间区间设置为“1”,其余值不变,得到下图(见图3)。其中N = 236、E = 124,图中共有236个节点124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45。由下图可知,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开展校外培训领域的研究较多。其中,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合作较为紧密。但从总体上看,进行合作研究的机构较少,且进行研究的多为师范类院校,其他类型的院校参与较少。

本研究整理了2010年以来发文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见表3)。根据表3,可以直观地看到进行研究的多为师范类高校,其中首都师范大学是该研究领域的领军机构。因此,政府应鼓励其他高校参与校外培训的研究,促进高校的交流合作。

Table 3. Institution document issuance table (Top 10)

表3. 机构发文表(前10)

Figure 3. 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aboration graph

图3. 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3.3. 关键词统计

3.3.1. 关键词共现统计

本文以CiteSpace6.1.R2为研究工具,对校外培训领域进行研究,时间范围设置为2010年至2023年,节点类型(Node Type)为关键词(Keyword),得到以下关键词图谱(见图4)。其中N = 321,E = 550,这表明该图谱包含324个节点和363条连线。图谱密度为0.0107,这表明校外培训方面的文献紧密相关。其中节点大小显示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越大,出现次数越多。 [6] 通过下图可看到影子教育、课外补习、双减等为高频关键词。

3.3.2. 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可以可以直观反映研究重点和研究热点。因此,本研究整理了高频关键词(前十) (见表4)。根据下表可见,影子教育、课外补习、双减等为该领域的热点词语。“双减”关注的学段为义务教育阶段,目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校培行业进行整顿治理,实现校内校外同时减负的目标,进而改善教育生态。 [7] [8] 根据下表的关键词,可以看到关注的学段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课后服务和课业负担等同时出现,这与双减政策的要求是一致的,说明“双减”政策的出台助推了对校外培训的研究。

Figure 4. Keyword co-occurrence graph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Table 4.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top 10 in frequency)

表4. 高频关键词(频次前10)

3.3.3. 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到下图(见图5)。聚类分析是将意思相近的关键词进行归纳,帮助研究者更加直观的把握所研究领域的热点。根据图5可看到,Q = 0.642,S = 0.8901,Q值大于0.3,S值大于0.5,说明该聚类图谱符合要求且聚类结构是显著合理的。CiteSpace软件共提取了10个聚类标签,即#0影子教育、#1课外补习、#2义务教育、#3课后服务、#4学业负担、#5青少年、#6中小学、#7校外培训、#8补习教育、#9中产阶级、#10体育教育。通过对聚类结果进一步整理发现,我国主要关注中小学段的校外培训,聚焦学生学业负担,关注校外培训机构面临的挑战,进而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整治。

Figure 5. Keyword cluster graph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

4.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库的467篇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年度发文量来看,关于校外培训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2010年至2016年为萌芽阶段,在此阶段发文量较少。发展阶段为2016年至2020年,此阶段发文量有所增加,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至2023年,为繁荣发展阶段。该阶段内发文数量呈指数式上升。这与“双减”政策的落地密不可分。双减落地之后,更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校外教育问题。但总体来看,我国对于校外培训的研究较少,应继续关注校培机构的治理、改革等问题。

第二,校外培训的研究机构及研究者均应加强合作。我国对于校外培训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进行研究的人员较少,深入研究该领域的研究员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应鼓励更多学者参与研究,为校外培训行业发展增砖添瓦。同时,研究机构多为师范类院校,也应鼓励其他类型的高校参与研究,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第三,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研究者在进行校外培训的研究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公平等问题。这与“双减”政策的目标是一致的。

总体上看,近几年来我国对校外培训的研究更加深入,但是仍存在着不足,需要深入研究。未来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完善。

首先,拓宽研究视角,鼓励学者参与该领域研究。已有研究多是从教育学、管理学时间进行 [9] [10] ,且多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未来应从学科交叉、学科融合视角进行深入探讨,多进行实证类研究,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解决面临的难题。鼓励个人与机构参与研究,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会等形式促进研究者的合作交流。

其次,应深入分析校外培训问题成因,及时了解“双减”落地以来取得的效果。校培行业治理政策多次发布,但问题仍层出不穷,效果不尽人意,原因何在?如何因地制宜进行调整?“双减”出台一年多来,治理效果如何?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应及时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判,确保治理取得成效。在进行效果评定时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评价,确保结果全面客观。

最后,深化前沿性问题研究。“双减”虽然对校培行业进行整治,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也有一定外部性。如何正确处理培训机构与学校的关系,弹性工作制如何施行,培训机构如何有序退出市场,如何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双减”等问题均需要及时调整,这样才可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11] 这些均需要学者关注政策热点,探究能够真正实现校外培训治理的路径。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上海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C2022143)理论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祁占勇, 王书琴. “双减”政策执行的碎片化困境及整体性治理[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2, 21(6): 13-22+74.
[2] 校内减负 校外增负 你遇到过哪些校外培训乱象? [J]. 工会博览, 2021(11): 38.
[3] 吴遵民, 陈晓雨, 孟凡星. 关于我国校外培训立法的几点思考——基于“双减”政策落实与校外培训治理[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2, 34(5): 20-26+36.
[4] 唐果媛, 张薇. 国内外共词分析法研究的发展与分析[J]. 图书情报作, 2014, 58(22): 138-145.
[5] Chen, C. (2013) Hindsight, Insight, and Foresight: A Multilevel Structural Variatio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 Scientific Field.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5, 619-640.
https://doi.org/10.1080/09537325.2013.801949
[6] 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胡志刚, 王贤文.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2): 242-253.
[7] 宁本涛, 陈祥梅, 袁芳, 张耀贞. “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成效及生态复合治理机制透析——基于我国152个地级市“校外培训负担”现状的调查[J]. 中国电化教育, 2022(7): 50-57.
[8] 赵海霞, 杨力, 谢东. 精准扶贫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可视化分析——基于(2014-2019)CSSCI数据库的CiteSpace图谱呈现[J]. 邢台学院学报, 2020, 35(1): 5-16.
[9] 万迪欣, 井禹潮. “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3): 23-27.
[10] 刘彦婷, 栗庆阳, 丁晓茜. 我国校外培训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基于CiteSpace、Gephi及Ucinet软件的可视化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6(2): 96-104.
[11] 董艳艳.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展望[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2, 14(3):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