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中式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New Chinese Style in Modern Interior Design
DOI: 10.12677/Design.2023.82077, PDF, HTML, XML, 下载: 251  浏览: 3,029 
作者: 赵 萍, 龚煜雯: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关键词: 新中式风格室内设计运用策略New Chinese Style Interior Design Applying Strategies
摘要: 新中式风格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在古代家具装饰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成为现代潮流的一部分。如今,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时代,对现代室内设计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新中式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变得尤为必要。设计师应积极探索新中式风格的发展,为其融入现代室内设计提供更好的方式,从而传承传统文化并提升室内设计的整体水平。
Abstract: The new Chinese style not only inherit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innovates on the basis of ancient furniture decoration.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interior design not only reflects the charm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becomes a part of modern trends. Nowadays, in the era of pursuing high-quality life, the demand for modern interior design is increasing.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new Chinese style in modern interior design. Designer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hinese style and provide better ways to integrate it into modern interior design, in order to inheri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level of interior design.
文章引用:赵萍, 龚煜雯. 浅析新中式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 设计, 2023, 8(2): 603-611.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2077

1.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深刻的内涵,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哲学可为我们答疑解惑,对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意义。因此,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希望居住环境既时尚又能体现中式文化风韵。为满足这种需求,设计师在室内规划中有意地融入中式元素,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期望,也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新中式风格设计概述

2.1. 中式风格与新中式风格

中式风格以宫廷建筑为代表,呈现出气势恢宏、壮丽华贵、细腻大方的大家风范,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在家居设计中,中式风格注重造型对称和色彩对比,主要采用木材作为装饰材料,图案多以龙、凤、龟、狮等传统图案为主,细节精美奇巧,能展现中华民族的家居风范和传统文化的审美意义。中式风格装修的主要特点在于优雅、庄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设计元素,强调空间的层次感,常使用简单、硬朗的直线条。

新中式风格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发展出的当代中国设计风尚,它既融合了中国传统古典美学,又体现了现代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中国风格主要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对当今时代中国传统风格文化的解读;第二,在充分了解中国当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当代设计。新中式不是对传统元素的纯粹积累,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创造出充满传统魅力的事物,使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应有的体现 [1] 。

2.2. 新中式风格设计的类型

2.2.1. 淡雅新中式风格

新中式风格的淡雅元素,带给人们亲切、舒适,又不失雅致的感受。该风格的空间线条利落硬朗,设计边界通常较为模糊。与传统中式风格相比,在空间细节方面,新中式风格会使用带有金属装饰的元素,但比例不多,一般只用来增加华贵质感和营造温馨氛围。在色彩搭配方面,新中式风格选用比较包容的颜色,如象牙白、米色、灰色等,以自然淡雅的蓝色和绿色作为点缀色,适当降低色彩的饱和度,营造出更为和谐的氛围。

2.2.2. 奢华新中式风格

新中式风格融合了现代元素,保留了传统中式风格的优雅和精髓,营造出精致、简约、轻奢的空间特色,同时也融入了古典风韵,让人们想象无限。设计师通常会将现代元素融入空间,创造出传统与时尚融合的反差美感,并展现强烈的个性。在材质运用方面,实木仍是主要材质,但也大胆使用金属、皮革、大理石等现代材料,将奢华和现代感融合在一起。

2.2.3. 文艺新中式风格

文艺新中式风格的家具不会使用昂贵的材料和工艺,它们保留传统的中式制式,加入时尚色彩和图案或通过磨损处理来彰显个性,同时还保留了传统中式风格的韵味,给人以朴实和文化底蕴的感受 [2] 。在材料选择上,不会采用过于精致和细腻的工艺,例如采用水泥墙面和地面而不是光滑的大理石,以体现自然氛围。当然,在创造质朴文艺气质时,原木材料的粗糙和未经修饰的状态也是绝佳的选择。

2.2.4. 庄重新中式风格

庄重新中式风格更多地从清代大气稳重的风格中汲取灵感。在此基础上,运用创新、简化的手法进行设计,在避免繁复的同时减少中国传统风格的沉重感,同时保留东方凝重沉稳的韵味。在色彩的选择上,通常会使用红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等比较饱和和厚重的传统中式色彩。木材和家具一般使用暗色调,如棕色或黑色,给人一种庄严和积极的感觉。在家具设计上,运用创新简洁的设计手法,在保持空间庄重稳定氛围的同时,减少了中国传统家具的厚重感。

2.2.5. 禅意新中式风格

新中式禅宗强调“少即是多”的空间哲学,追求简单纯粹的艺术表现。室内木制品、家具多采用天然木材的自然色,体现回归简约的禅意神韵。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有使用原木、竹、藤、棉麻、石板、细石等天然材料的倾向。这不仅完美地呼应了禅宗的简约氛围,也给居民带来了一种亲近自然的体验。在空间设计上,摒弃奢华华丽的陈设,追求简约典雅的中式家具、古色古香的格子门窗、典雅独特的布艺软装、唯美有文化的小景装饰,营造宁静舒适的空间氛围。

3. 新中式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 新中式风格色彩搭配的具体应用

中式风格的传统色彩以红、黄、蓝为主,同时添加黑白灰色调,表达了中式风格的庄重和优雅,带给人们稳重的感受。现代室内设计师常常以传统元素为基础,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来创造氛围,让人们在欣赏美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式文化的内涵。

新中式风格的“新”体现在房间的整体色彩搭配及应用上。新中式风格中采用了大量的白色,主要是为了平衡红色与黑色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同时白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常用的颜色。如图1所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白色往往与黑白灰搭配使用,营造出一种简单、大方、时尚、稳重的感觉。除

Figure 1. Living room color layout

图1. 客厅颜色布局

了采用白色之外,也会选用其他颜色来点缀空间,这样不仅能够丰富空间色彩感,还能让空间看起来更加宽敞。例如在新中式风格设计中,可以将墙壁刷成白色,然后将窗户漆成黄色或灰色;或者选择一些白色或灰色等浅色作为背景墙。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空间层次感,还能让人感到更加宽敞明亮。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结合起来,让整个空间既不失中式风格又不失现代元素,整体色彩追求与传统中国文化意境非常相似,但相比于传统中式风格,新中式的色彩基调更加现代、时尚、轻松和自然。

3.2. 新中式风格空间布局的具体应用

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注重合理的空间布局,常采用对称设计以创造方正古典的氛围。层次感设计强调整洁鲜明,通过木门、屏风和博古架等元素的巧妙运用,突出空间的层次感,使其丰富而不冗杂。通常通过对传统元素的结合与重组,实现空间的合理划分与布置,创造出美感丰富的室内空间。新中式风格是传统中式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保留其精髓,同时具有时代特征。新中式风格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利用不同类型的家具组合根据空间使用要求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空间。在传统中式风格中,家具和装饰

主要用于营造空间氛围和品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和舒适的要求越来越高,新中式风格的家具和装饰更加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 [3] 。此外,新中式风格的特色之一是留白,即简约的装饰与空间的自然留白相结合,呈现出中华文化古典的美感。

在新中式风格的空间设计中,色彩搭配也备受关注,通常会选择浅色系的装饰,以创造轻松舒适的氛围,并通过色彩的搭配来营造空间感。如图2所示,客厅的浅色装饰可以使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宽敞明亮。在色彩的选择上,新中式风格偏爱使用黑白灰等中性色,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Figure 2. Overall layout of the living room

图2. 客厅整体布局

3.3. 新中式风格家具装饰的具体应用

在室内设计中,家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中式风格设计中,摆放家具也非常讲究。通常采用古典和现代家具的组合,以增强东方魅力。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选择不同的家具风格和材质也是必要的。现代家居空间中使用的家具是随着时代不断演变的。因此,在室内设计中,正确选择和搭配不同类型的家具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同区域和功能区域也需要不同风格和材质的家具。例如,在客厅,沙发和茶几的摆放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客厅是整个家居空间中面积最大、功能最多的一个区域。空间大小也影响着家具的选择:在大空间内选择简约流畅、素雅颜色的家具,而在小空间则需要更为繁复、曲线复杂的家具。在开放式设计空间中,选择简约素雅的家具也是很合适的。

点缀新中式风格的装饰物常带有中国古典文化风味,如水墨山水画,以其独特的东方韵味和中式美学美感而备受欢迎。新中式风格也常采用这些物品来进行点缀,如瓷器、古玩、玻璃制品等。然而,新中式风格讲究简洁有序,不会将所有器具堆在一起,而是有选择性地添加元素以突出主题。

3.4. 新中式风格装饰图案的具体应用

在传统的中式风格中,装饰图案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中式风格的重要标志。中式风格的装饰图案,通常采用花卉、动物、植物等题材,通过简单的图案表现出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新中式风格中常用的装饰图案有:传统吉祥纹样、山水风景、花鸟鱼虫等。其中,山水风景是新中式风格中常见的图案,山水画中常常能看到山水画与亭台楼阁相结合的画面,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韵味。另外,传统吉祥纹样在新中式风格中也有很多体现,如太极、八卦等图案都是常见的吉祥纹样。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和文化意识的变化,新中式风格逐渐流行起来。在新中式风格中运用传统装饰图案也有一定困难,因为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和整体效果等多方面因素。新中式风格不是简单地将传统元素进行装饰,而是以传统元素为基础进行创新,使之符合现代人对审美要求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因此,新中式风格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而来。

3.5. 新中式风格软装配饰的具体应用

新中式风格中软装配饰的选择,会考虑整个房间的色调和氛围,同时还会考虑空间大小和个人喜好等因素。色彩上,一般以沉稳的深色为主,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布艺上,会选择图案丰富、颜色素雅的布艺进行搭配,例如棉麻、丝绸、棉布等。家具上,要以简约为主,中式家具一般采用雕刻、镂空等装饰手法。另外,在室内配饰上更注意色彩和图案的协调统一,营造出沉稳高雅的氛围。室内软装设计会更多结合业主自身的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 [4] 。例如业主喜欢看书和喝茶,那就可以把沙发摆放在靠窗的位置;业主喜欢安静祥和,那就把电视墙设计成一个小小的书房等等。除此之外,室内软装设计要具有艺术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还要注重美观性和艺术性。如图3所示,可以在床头放置一盆植物或者摆放一幅山水画等装饰画都能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Figure 3. Bedroom

图3. 卧室

新中式风格设计的线条搭配巧妙流畅,呈现出简洁而硬朗的风格。在新中式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简单的造型、线条设计和中式摆设,有着浓郁的中式气息。古典园林建筑的月洞门、圆形装饰和月窗等设计元素,因其简洁美观的特点,也被新中式风格所借鉴。在新中式风格的房间中,没有传统中式设计中的繁琐感,氛围轻盈舒适。

3.6. 新中式风格装饰材质的具体应用

新中式风格装修通常会使用传统的材料如木材、石头、丝、纱和墙纸等,辅助材料则采用油漆和石膏板等,在装饰材料方面则多采用纹理原木材质。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层面上应用,如乳胶漆和墙纸用于墙面装修,类似于木纹板的材料用于小面积或突出部分的装饰,而瓷砖和大理石则用于厨房和卫生间的墙面。木质吊顶、石膏线以及具有中国风格的铝扣板则用于天花板装饰,仿古地砖和大理石用于客厅和走廊的地面,而木质地砖或地毯则用于卧室的地面。在门的设计方面,深雕或浅雕花纹也是衬托新中式风格的重要元素。

4. 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4.1. 进行合理的加工提炼

合理提取和处理传统元素是运用室内设计的最有效方法。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文化特征各异:如图4所示,宋代以雅美为主,明代以复杂精致为主,唐代以典雅奢华为主。在运用传统元素进行室内设计时,必须根据具体环境和用户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5] 。设计师应当在充分了解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和重组来最大程度地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并保留传统文化元素。

Figure 4. Furniture of the Song, Ming, and Tang dynasties

图4. 宋代、明代、唐代家具

4.2. 注重空间的合理布局

适当的空间布局是新中式风格设计的必要条件,旨在呈现出层次分明的效果,以创造出整体氛围和追求艺术美的效果。该设计风格将传统文化符号融入现代生活方式中,以点缀描绘传统元素并贯穿于家居装饰中,从而呈现出高度的观赏性 [6] 。传统文化色彩的装饰物,如图5所示,屏风、台座等这些都是是新中式室内设计理念的重要体现。

Figure 5. Living room screen

图5. 客厅屏风

4.3. 运用科学的设计理念

在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应用设计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更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基于“天人合一”的原则,新中式风格的设计指导空间环境和功能需求的规划,包括色彩的选择和各个区域的装饰搭配,这也是艺术表现的一种体现。木材、布艺等装饰材料的运用展现了新中式风格的整体风格,室内布局、家具的设计与居住环境相应,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效果,这正是“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所追求的。

4.4. 注重图案的重组设计

在新中式室内设计中,对传统图案的整合与重组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图案,如代表吉祥的牡丹、莲花、太阳、梅花和竹子,以及不同含义的图案 [7] 。如图6所示,这些形式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图案重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对图案中的艺术结构进行适当的改变和夸张,以体现设计理念。同时,传统图案也可以通过抽象和变形进行处理,赋予其现代独特的意义,有效地连接了古今。

Figure 6. Living room mural

图6. 客厅壁画

4.5. 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现代室内设计中广泛采用新中式风格,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巧妙地融合,创造出一种时尚、现代和具备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8] 。新中式风格兼具传统古典的魅力和现代装饰风格的个性,完美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该风格不仅满足现代人对自然、形而上学的追求,也符合现代人对家居的要求。随着科技和文明的不断进步,新中式风格已经成为现代室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9] 。因此,创新性地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技术,以满足人们对空间和精神享受的需求,并通过家具布局和展示展现新中式风格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和审美理念,变得非常必要。

4.6. 注重烘托气氛的灯光

光线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若缺乏光线,人们将无法从事任何活动。就艺术设计而言,光线提供良好的光影对比和材质质感,使得一切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有层次。自照明灯具发明以来,照明一直是一种人工制造的手段,旨在满足人们的需求和作为一种装饰媒介。在室内空间中,如图7所示,照明是最能体现空间氛围的因素之一,适当使用可事半功倍。

Figure 7. Study atmosphere light

图7. 书房氛围灯

4.7. 合理进行解构与变形

通过对传统元素进行解构和改变,可以避免简单地加工和分析,并且可以使传统元素以新的方式展现出活力。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元素可以被抽象化或具体化,但不应该直接引用所有的元素。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细化,考虑时代背景,并避免不相关或不协调的情况。

5. 总结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新中式风格的运用是现代设计的一种大趋势,它不仅在视觉上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新中式风格不仅代表着传统文化和中国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世界潮流和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新中式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可以看出,新中式风格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人的需求,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东方美学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华部分,又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与生活方式。新中式风格融入现代室内设计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受众群体会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也会进一步提升。

注释

图1~图7来源:达人室内设计网https://www.wonadea.com/

参考文献

[1] 王雪松. 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和运用[J]. 艺术评鉴, 2017(4): 29-31.
[2] 张译尹. 新中式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居舍, 2020(18): 29-30.
[3] 林蛟. 新中式风格中文化元素的传承设计[J]. 经济师, 2023(2): 229-230.
[4] 刘冰欣. 室内设计在当代设计的延续和发展——以新中式风格为例[J]. 居舍, 2022(32): 25-28.
[5] 张微. 新中式风格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3): 150-151.
[6] 陈晓庆. 试探究新中式风格的室内软装设计与应用[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 50(10): 127-128.
[7] 钟妍. 新中式风格室内空间设计方案[J]. 上海纺织科技, 2020, 48(4): 74.
https://doi.org/10.16549/j.cnki.issn.1001-2044.2020.04.026
[8] 肖优. 新中式风格家装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23): 164.
[9] 于晓华. 新中式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 文化产业, 2023(11): 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