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之比较观
A Comparative View between Marx’s Theory of Alienation and Lukacs’ Theory of Materialization
DOI: 10.12677/ACPP.2023.126184, PDF, HTML, XML, 下载: 202  浏览: 345 
作者: 赵佳鑫: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关键词: 物化异化资本主义共性Materialization Alienation Capitalism Generality
摘要: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现象,与马克思异化理论具有某种共性。但面对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两人,他们的理论在表现形式、产生根源以及发展途径上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卢卡奇在深入分析马克思异化理论基础上,批判了物化现象,找到了它的根源所指,为人类寻求着摆脱异化的道路。
Abstract: Lukacs’ theory of objectification deeply reveals the phenomenon of capitalist society and shares some commonalities with Marx’s theory of alienation. However, facing two people living in different eras, there are certain differences in their theories in terms of manifestation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paths.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Marx’s theory of alienation, Lukacs criticized the phenomenon of objectification, found its root, and sought a path for humanity to break free from alienation.
文章引用:赵佳鑫.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之比较观[J]. 哲学进展, 2023, 12(6): 1084-108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6184

1.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产生渊源与时代背景

1.1. 产生渊源

“异化”一词最早可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找到其存在根源,柏拉图在书中用“alloiosis”表示人们的宗教祈祷活动,这是其最初含义。之后马克思又在著作中提到了“异化”,他用德文“entfremdung”和“entfemden”来表示异化,“entfremdung”是从《圣经》中翻译而来,其意思是对上帝的不信任。不难看出,早期的“异化”普遍具有神学思想,是解释神与人关系的词汇。

“异化”上升到哲学层面是从德国古典哲学时代开始的,十八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与法国思想家卢梭开始运用异化的概念来解释社会现状。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运用异化阐述了他以为的国家观。认为人们为了走出“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的困境,以契约形式转让了自身利益,形成了代表公共权力的政治体系即国家。他在《利维坦》中这样描述:“主权者不论是君主还是一个议会,其职责都取决于人们赋予主权时所要达到的目的,那便是为人民求得安全。” ‎[1] 霍布斯异化概念是通过转让自然权力形成国家权力,以此表达国家权力相较于“自然权力”的不同性质。然而卢梭却有着不同的观点,他在著作《社会契约论》中指出:“能以全部共同的理论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的自由。” ‎[2] 认为人通过转移自己权力形成的公共意志反倒造成了国家成为暴力机器,压迫人民,认为人就应该摒弃异化,回归到“自然状态”。之后许多西方哲学家对异化概念都有着自己的阐述。譬如费希特运用异化,解释“自我”与“非我”之间对立统一关系;黑格尔通过异化,对精神运动逻辑进行概括;费尔巴哈提出“爱的宗教”,建立“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基本观等。这些观点大都具有唯心主义色彩,未能走出历史范畴。直到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提出,才最终揭示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实质,确证了消除异化,让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满足劳动者的需要,是异化理论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1.2. 时代背景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总是跟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前进和变革展开的。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积累了大量财富,人们的贸易范围日趋扩大,商品社会也逐渐向着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但与之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却使以人为本的社会主题陷入了瓦解状态,社会的极大不公平现象和资本家对资本的狂热追求已然变得无法协调,社会秩序也随之被打乱。产业革命下,工人变得片面化、机械化,丧失了“人”的本真,成为了资本家的附庸,使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与日俱增,面对不断被打压的痛苦循环,无产阶级不得不采取暴力手段为自己征求利益。于是,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接二连三地爆发了工人起义。马克思在深刻认识到阶级背后的物质纠缠时,察觉到了生产领域中的异化现象,试图从异化角度来解决资本和社会中的种种难题。

2. 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产生渊源与时代背景

2.1. 产生渊源

青年卢卡奇崇拜康德、费希特,师从齐美尔和狄尔泰,最后通过研究黑格尔而转向了对马克思的研究。1918年,卢卡奇加入了匈牙利共产党,实现了一生中的重大转折,至此,他在政治立场以及思想、理论研究上走向了马克思主义。经过钻研革命实践和马列著作,卢卡奇写下了《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将物化理论贯穿其中。

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阐述对卢卡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卢卡奇开始对商品经济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并作了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了物化理论。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指出:“商品结构的本质已被多次强调指出过。它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仿佛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掩盖着它的基本本质、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 ‎[3] , p. 131)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能从商品运行机制中得到合理解释,这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本质上存在着联系。

除此之外,齐美尔的货币哲学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韦伯的合理化理论都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还将物化理论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加以分析,用黑格尔辩证法加以修饰,强调从社会历史的整体性上来客观看待物化现象。

2.2. 时代背景

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大爆发,前所未有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但同时也造成了私有制越发集中,工人与资本家矛盾越发尖锐等一系列问题。工作模式的改革促使工厂制度越发标准化,分工化。设备的改良也使工人的工作职能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缺乏自由自觉的意识活动,失去了创造性和自主性。工人们像一个个生产资料,禁锢在大机器运作上,失去了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心,呈现出一种由人变物的状态。

除此之外,卢卡奇的自身经历和家庭环境也造成了日后他对反异化的真切研究。在其经历了革命的失败后,卢卡奇立足现实,企图重新探寻改变世界的途径,他把目光投向现代主义艺术领域,苦心钻研黑格尔、马克思等人著作,并通过对《资本论》中商品拜物教的探究,对物化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文学领域大范围的对异化现象的批判,使他有了灵感,此后他便开始潜心研究异化和反异化的社会现象,揭露社会环境的腐败不堪。

3.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内涵

3.1. 马克思异化理论内涵

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生存现状进行了研究,揭露了异化劳动下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实质。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他指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4] , p. 156)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产品的创造是被迫的,不以人的主观性而创造出来的。劳动已经不再是满足自己而需要的,它变成了满足资本家的需要。分工是造成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的根源,它使人片面化,单单重复一种效率性的单一行为模式,使人失去了本真,成为了资本家的获利工具。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根源,是人的本质异化,对此他做了以下阐述。

首先,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创造出的劳动产品并不属于自身,而是属于资本家,马克思指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 ‎[4] , pp. 156-157)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劳动已然成为与劳动者对立的异己力量;其次,劳动活动本身发生了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 ‎[4] , p. 159)劳动者的生产行为是完全被迫的,劳动者感到的是束缚与压迫,因此劳动本身的行为发生了转变;再次,劳动者的人类本质发生了变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致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4] , p. 162)人的本质成了维持生命,这与人劳动为了自由活动的意识完全颠倒。

3.2. 卢卡奇物化理论内涵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认为物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必然的、直接的现实。物化现象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形式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商品的巨大堆积,商品形式的奥秘在于,它把人们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的物的性质,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采取了物与物之间的虚幻的形式,它被物化了。物化现象是由商品的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并且支配社会生产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在卢卡奇看来,物化的客观方面虽然都来源于劳动者的生产实践活动,但劳动者却无法享受自身生产的商品,失去商品支配权,服从外在的客观规律。原本属于劳动者自身的劳动力客体化为商品,劳动者的生产实践活动也必须服从与商品交换的规律。

卢卡奇认为物化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它不仅存在于政治经济领域,也存在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人们处处被它包围。首先,在政治领域,卢卡奇认为物化现象要求经济生产结果可以被精准计算,要求法律和管理必须在原则上能够根据固定的一般规则被合理地计算出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创造了一种同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在结构上适合于它的结构的法律、一种相应的国家等等。”( ‎[3] , p. 143)各种法规看似合理,其实都是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生产需要,为了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利益而采取的强有力的控制;在社会意识领域,卢卡奇认为,劳动者开始自觉或者非自觉的认同物化现象,这种现象慢慢成为了客观世界的反应,进而形成了物化意识,形成了对整个社会的共识。劳动者在商品经济下,失去了批判和超越的精神,沉浸在物的世界里,被资本家操作着,成为生产工具,要消灭这种情况,就必须清楚认识自身地位,唤醒无产阶级意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4.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差异性

4.1. 表达方式不同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第二,劳动本身和工人相异化。第三,人和人的本质相异化。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这四个方面的异化类别主要集中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领域,表达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本质冲突。

而反观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则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的商品经济将人数字化、主体客观化。人的数字化是指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产体系,这套体系具有专门化的解释,劳动者不假思索、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而使自身变成了抽象的数字。主体客观化是指劳动者在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变成了抽象的零件,沦为了消极个体,人与人关系逐渐冷漠,失去联系。不论是工厂制度还是政治体制,都施行由上而下的机械标准化,人们盲目、机械地服从,毫无主动精神,丧失了超越物化结构的意识和倾向。

4.2. 概念理解不同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差异在于对物化和异化概念理解的差异。从“异化”、“物化”的概念进行区分,可以看出物化不仅包括对象化的物化,也包括异化的物化,二者都具有积极含义。他肯定了人类劳动创造自身价值的过程。马克思认为对象化也属于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正是有了对象化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才有了存在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对象化也是劳动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因为对象化的存在,才有了人类社会和发展,因此对象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对象化转化为异化的活动中,劳动对象既包括主体的客体化,也包括客体的主体化,二者都能凸显出人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身创造的价值性。“他的主体的分裂维持着他——趋向于——受无限制奴役的残酷形式。他因而被迫成过程的客体,忍受着他的商品化和被简化为纯粹的量”( ‎[3] , p. 224)。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对象化是人类永恒的范畴,而异化则是一个短暂的历史范畴,他会在某个时间段被消除。

卢卡奇最初并没有明确对象化和物化的界限,他的“物化”概念较为宽泛,在内涵上不仅包括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也囊括了商品拜物教的内涵。卢卡奇的物化概念这样描述:“人自身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变成了客观的、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某种东西,变成了依靠背离人的自律力而控制了人的某种东西。”( ‎[3] , p. 227)卢卡奇没有对三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这与马克思存在明显差异。

4.3. 扬弃路径不同

马克思异化理论认为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私有财产既是异化劳动的再现,又是异化劳动的产生品。因此要想根本上扬弃异化,就必须彻底消灭财产私有制,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旧式的分工,必要时采取暴力手段,剥夺资产阶级财产。

卢卡奇则认为,物化使人的存在和历史进程丧失了内在总体性,导致世界和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崩盘,因此,扬弃物化有赖于总体性的回复。无产阶级作为物化的牺牲者与扬弃者,需要经过漫长的意识形态养成过程,因此卢卡奇将物化的扬弃最终取决于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和成熟。

5.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统一性

5.1. 有相似界定

异化理论和物化理论虽然产生于不同时期,但他们对异化和物化现象的介绍却异曲同工,二者都反映了人被物所支配和统治的生存困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劳动者为社会带来了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由物支配人的社会现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指出:“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 ‎[3] , p. 134)马克思也指出:“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4] , p. 156)物化和异化二者在概念表述上对商品拜物教理论和商品结构本质都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内容和表述上都侧重揭露劳动产品异化。至此,二者虽然在内涵主客观表述方面有差异,却在理论界定上存在相似之处。

5.2. 理论提出目的和最终目标相同

不论是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还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二者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同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都将矛头指向了资本家和资产阶级,并表示物化和异化都是暂时性的,他们最终会消失并达到人类的最终目标——人类解放。

从人类解放角度出发,卢卡奇认为要想摆脱资本主义危机,就必须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这是原动力。要实现人类解放就必须确立无产阶级总体意识,做到马克思思辨的辩证统一,这是一种总体性的方法。马克思也有着相同的想法,他认为实现人类解放,首先要建立共产主义,只有当物质极大富裕,才能为实现人类解放建立坚实的物质基础,消灭私有制,消灭贫富差距,实现对异化的扬弃。“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4] , p. 185)人类解放是实现人类自由发展的关键一步,将人类从自然关系中解放出来,不再受社会和自然的奴役与束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两种理论对于实现人类解放,指导现代人突破异化的束缚,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英]霍布斯. 利维坦[M]. 黎思复, 黎廷弼,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5: 260.
[2] [法]卢梭. 社会契约论[M]. 何兆武,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23.
[3] [匈]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M]. 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131, 134, 143, 224, 227.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56-157, 159, 162,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