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韧性校园”建设的研究——以C大学为例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lient Campu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C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SS.2023.126422, PDF, HTML, XML, 下载: 170  浏览: 273 
作者: 张一男:中央财经大学保卫部、保卫处,北京
关键词: 韧性校园多元主体实践经验Resilient Campus Multiple Subjects Practical Experience
摘要: 当前社会处于不断变化的风险之中,新冠疫情的侵袭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对当前社会治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疫情过后,总结提炼疫情时期的治理方式是增加社会风险治理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校园作为承载个体与群体社会化过程的区域,具有社区的功能。文章以韧性治理理论为视角,以C大学疫情治理过程为分析案例,对当前高校“韧性校园”建设的困境进行研究,并分析C大学通过优化党建在校园治理中的角色、营造校园文化、多元联动增强服务能力等实践效果。
Abstract: The current society is at the risk of constant changes. The invasion of the new crown epidemic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difficulties to social governance and posed new challenges to current social governance. After the epidemic, summarizing and refining the governance methods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social risk governance. As an area carrying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he campus has the function of a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lience governance theory, the article takes the epidemic governance process of University C as an analysis case to study the current dilemma of “resilient campus”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s the role of University C in campus governance by optimizing the role of party building, creating a campus culture, and diversifying Linkage to enhance service capabilities and other practical effects.
文章引用:张一男. 高校“韧性校园”建设的研究——以C大学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6): 3076-308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6422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面临的风险呈现出由局部性转为全球性、个人性转为社会性、单一性转为多重性等特征 [1] 。风险社会的快速到来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叠加,使得整个社会的不可控大大增加。“与风险共处”意味着单纯自上而下的灾害管理模式亟需转型,应整合自下而上的过程,推动风险治理模式创新 [2] 。

韧性治理可以被视为在风险社会中,以公共权威为主导的多元主体通过紧密的合作网络,以及多种形态的互惠互益与合作伙伴关系,实施科学、敏捷、高效的风险应对政策计划和组织动员,以增强城市抵御风险冲击能力的行动和过程 [3] 。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过程中,给人们生命健康、财产、社会经济发展乃至社会治理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是风险社会的典型特征。高校符合社区的一般概念,是社区治理下的“共同体”。如何全面总结高校在防控新冠疫情风险中的经验和教训?本文以C大学为例,将社区韧性引入校园治理,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为理论视角,试图探讨韧性校园建设来回应风险治理的可行路径,为不断丰富社会治理提供可行的案例支持。

2. 韧性校园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校园治理研究

当前学者在校园治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进治理理论,强调在校园外部重构高校、政府及社会之间的关系 [4] ,同时,改善高校内部的组织结构 [5] ;二是从高校实践的具体方面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例如思政教育、数据管理、平安校园建设等 [6] ;三是从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差别角度切入,对高校治理提出策略性的建议 [7] 。

2.2. 韧性理论

韧性原本是一个工程领域学术术语 [8] ;与刚性相对应,韧性强调柔性、灵活和适应。在学术上“韧性”一词最早由生态学家霍林提出,指的是生态系统吸收变化并保持生存的能力 [9] 。随后,韧性逐渐向社会领域发展,意在强调社会系统面对风险时及时吸收、抵御和处置,并快速恢复、更新与发展实现新的系统平衡 [10] 。

“韧性”强调系统相对风险冲击的抗逆能力,以及快速恢复能力,或者是预判预防风险,进行提前干预和治理的能力。韧性治理理论定义更为明确具体,表示通过增强治理的柔性、弹性、适应性等以提升整个治理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因此,韧性治理被认为是风险社会中一种超越刚性治理的新的治理模式 [11] 。韧性治理必然与多主体间的合作共治、共同生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冲击有关 [12] 。

2.3. “韧性理论”与校园治理

社区是体现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场域。社区治理致力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3] 。社区治理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现代化政府治理,通过治理的调节功能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社会互动良好,以此全面提升社区的法制化、科学化、组织化、精细化水平的方式 [14] 。社区治理需实现在常态化治理过程中,承受风险冲击,并在非常态化的情况下,保障社会治理的功能 [15] 。社区韧性突出组织、社区文化和技术层面的韧性能力。

有学者总结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基层政府以韧性治理理论为指导,对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从不同层面对组织结构进行韧性构建,提升了整个政府组织和治理体系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取得了良好的治理能效 [16] 。有学者从韧性理论出发,探讨其应用于贫困治理合乡村治理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韧性治理是贫困治理和乡村治理能够而且应该共同遵循的治理逻辑 [17] 。

高校作为社区的一种形式,具有一定封闭的区域、固定的人口,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及密切的联系,具有社区的功能,在风险社会下遵循社区治理的方式进行校园建设。“韧性校园”是指在治理的过程中通过发挥校园的韧性,联合多个治理主体进行校园建设的方式。当前在“韧性校园”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实现多元主体在结构韧性、过程韧性、能力韧性和文化韧性上实现协同治理。“韧性校园”建设在组织上强调多元协同,建设与塑造校园特色文化、赋能科技促进校园治理水平技术。因此,提高高校治理协同的组织性、技术的智慧化、文化的力量性,是不断增强校园的应急治理能力,提升校园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方式,是“韧性校园”建设的重要维度。

3. 韧性校园建设困境分析:以C大学为例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对C大学疫情防控的实际工作,通过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形成对C大学“韧性校园”建设的认识。本研究将学生座谈会的记录作为补充材料,并对十名校内人员进行访谈,结合后疫情时代校园治理实际,试图分析韧性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下表1为被访者信息。

Table 1. Respondent information

表1. 被访者信息

3.1. 协同力量不足

校园治理需具备扎实的治理基础,包括科学规划、制度建设、道德教化、风险建设。高效管理者需要保持较强的风险学习能力。

在2022年5月23日学生线上座谈会上,XY同学说:每天被封在校内,生活上还是有一些不方便的,例如,洗澡、采购物品等等,但是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反应问题的渠道。

当问及疫情防控带来的工作改变

行政人员Ad回答道:疫情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每天需要报送表格,每个部门要的数据的口径都不一样。

当问及校园疫情防控组织情况时:

Db同学说:我还记得第一次大规模全校核酸的时候,那时候应该是大家都没经验,现场还是挺乱的,辅导员通知我们去,去了也没有人组织排队,现场都没有准备好就开始通知了。

这表明高校在风险研判、应急准备、指挥协调、物资供应、校园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首先,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预案;其次,平时整体演练不足,急时指挥协同分散,统一指挥缺失;最后,在高校内部没有形成有系统、有组织、有目标的工作体系。

3.2. 社区组织文化营造不足

大学校园文化既是一种组织文化,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其既有一般组织文化所具有的调节与规范成员行为的管理作用,也具有作为教育资源的激励与引导学生的育人功能。

当问及:疫情防控过程中理解的问题

GH同学说道:我们会有觉得学校没有为我们个体考虑的时候,但是想到疫情来势凶猛,确实不太容易。

在2021年12月1日学生线下座谈会上,LD同学反应道:我们学生不能在校外过夜,请隔夜假需要各种审批,但老师们都是在校外生活,然后入校工作的,师生地位显得非常不对等。对出入校的政策解读的也不够充分,就告诉我们学校就是这么规定的。

这体现出高校社区对文化培育缺乏重视。首先,没有达成治理目标的共识。在治理的过程中,没有平衡好管理和育人的关系;其次,没有形成制度性及非制度性的激励机制。在成员机械团结过渡到有机团结的过程中,需要有共识性的激励机制;最后,没有形成角色认同和团结。组织文化的情感认同具有凝聚人心、提升成员组织归属感的作用。对大学文化的情感认同体现的是学生对自己大学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与心理的归属感,对于培养学生于大学的忠诚与心理归属感具有重要作用。

3.3. 技术赋能有待加强

新冠疫情的影响带来了教学方式的被动变革。在线课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集中化和碎片化的整合性。与之相关的教学服务类活动也将多样化 [18] 。研究表明,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19] 。同时,研究者认为,线上教学方式在传递知识上更具有便利性,但在具体技能的培养上存在挑战 [20] 。线上平台系统使用的利弊也在进一步的讨论中 [21] 。

当问及:线上课程的优势和劣势时

ZC同学回答道:线上课程还是挺方便的,不用早起也不用赶时间,随时就可以拿出电脑上课了,刚开始上课的软件不太好使,流量多了就容易卡顿,有时候网络信号不好,会影响到上课的效果。还有就是考试不太方便,还需要双机位的方式,觉得有点麻烦。

这表明在校园治理中技术支持力度不足。首先,线上教学服务平台是“教”与“学”体验的基础,当前高校使用的线上平台提供方多为第三方公司,没有良好的评估机制,影响师生体验感;其次,师生对线上教学仍然需要一个熟悉和磨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开发线上平台活动,促进师生融入线上社区;最后,“教”与“学”主体视角建构困难。在线上平台建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主体间性,是当前校园治理智慧化过程的重要一环。

4. 多元主体共治下“韧性校园”建设实践分析

在风险社会中探索更有效的韧性校园治理机制,需要高校治理主体协同一致,在更深层次上把握风险治理理念和内涵,并通过在校师生社会化的过程,建构适应性管理及组织化学习的集体行动,在此过程中,增强高校个体与群体的风险评估能力、风险适应能力,建立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决策科学化的有效治理系统。

4.1. 优化党建角色,开启“韧性校园”全局治理之路

提高党建化解复杂矛盾的能力,优化党建角色。C大学在优化校园建设中党建统领角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局性、统筹性建设,在实践过程中打通校园建设与治理的各个通道。一方面,在校园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正确分析社会形势的基础上,及时制定有关校园治理的各项方针政策,统筹各种治理资源,集合校园治理力量。另一方面,党建在引领各项事务的基础上,积极动员多元主体的参与。C大学借鉴基层治理实践中措施,探索试行党建引领下的协同治理机制,在不同治理主体和治理层次之间形成管理合力。首先,重视学生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参与共治的力量,能够更好地协调好突发事件中各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其次,发挥教师的作用。一方面,重视专家学者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提倡他们将系统的创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校园治理的重难点工作中,将专家学者的力量整合进平安校园建设的系统中,提高校园治理理论的前瞻性、实践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学校鼓励教师团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形成高校治理的重要合力。最后,C大学着力提高后勤工作者的育人能力。发挥高校后勤人员的主动性,积极转变高校从“管理育人”到“服务育人”。

4.2. 营造校园文化,走“韧性校园”文化发展之路

建构师生主体间性,提倡育人文化。大学校园作为高校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连接人生不同阶段的关键节点,是走向未来社会生活的基础准备点。高校的校园文化在学生个体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教职员工在校园场域工作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交往具有很强的建构和互构性。C大学坚持建设校园育人文化,一方面,具有良好育人文化等高校能够帮助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树立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以实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符合高校育人目标;另一方面,建设校园育人文化提高了高校校园文化韧性,促进了“韧性校园”建设。

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创新校园特色文化。首先,打造学生文化信息技术平台。校园网络已经成为在校师生交流互动的场域,C大学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建设,为在校师生搭建线上沟通交流的桥梁。其次,建设智慧化校园文明。在校园网平台上,创新发展线上模式,C大学通过“一站式”宣传的方式,积极动员在校师生参与;最后,在技术层面做好文化教育服务。智慧化校园网络技术在做好支持线上教学科研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对校园文化的服务路径,对校园网络平台上进行的文化活动进行实时的分析,打造校园文化活动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

完善学生社区,打造品牌文化。C大学不断完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形成校园文化品牌。高校社区主文化作为校园主旋律,在各个文化因素方面影响集体成员行为。高校作为文化育人的集中场域,在校园文化“涵化”的过程中,C大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文化活动为依托的学生社区。通过持续性交往培育具有创造性和认同性的校园品牌文化 [22] ,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4.3. 内外联动建立协同机制,拓宽“韧性校园”服务治理之路

校园各治理主体要增强相互之间的认同度,促进治理要素在不同主体间流动、共享与融合,使相互协同、相互统一的治理要素贯穿到校园治理全过程和各环节。C大学在校园建设内部和校园外部建立了层层联动的协作机制,多元主体齐头并进服务校园建设,为校园带来了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力量、更好的服务。

内部建立集中统筹与部门联动机制。首先,C大学建立部门间协作机制。高校内部成立校园治理中心,统筹安排,有机协调,齐头并进;其次,加强师生协作机制,当前“个体化社会”中,个人通过社会化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式有所不同,师生作为建构与被建构的主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加强转化,以此来实现彼此的主体间性;最后,加强育人与管理目的协作机制。在重视“管理育人”的同时,实现了更高的育人目标。

外部建立校园治理的联动机制。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外部主体的联系,实现多领域的交流和共享。首先,升化高校与政府的联动机制。高校与政府之间不仅仅是资源给予与接受的关系。C大学在国家治理背景中实现“韧性校园”建设,升化高校与政府的联动机制,为社会治理提供高校经验。其次,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协作机制。校企共建的合作构建了校园治理利益共同体,提高了校园治理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最后,C大学加强高校与社会组织的协作机制。在“韧性校园”建设中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创新校园治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庄友刚. 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J]. 哲学动态, 2005(9): 57-62.
[2] 葛天任, 薛澜. 社会风险与基层社区治理: 问题、理念与对策[J]. 社会治理, 2015(4): 37-43.
[3] 容志. 我国城市韧性治理现状分析与完善策略[J]. 国家治理, 2023(2): 57-62.
[4] 盛冰. 高等教育的治理: 重构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 2003, 24(2): 47-51.
[5] 周光礼. 重构高校治理结构: 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J]. 中国高等教育, 2005, 26(19): 8-9.
[6] 包冬梅, 范颖捷, 李鸣. 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及其框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18): 134-141.
[7] 杨炜长. 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现实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 2005, 26(8): 51-56.
[8] 翟绍果, 张星. 从脆弱性治理到韧性治理: 中国贫困治理的议题转换、范式转变与政策转型[J]. 山东社会科学, 2021(1): 74-81.
[9] Holling, C.S. (1973) 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4, 1-23.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es.04.110173.000245
[10] Philippe, B. (2015) Resilience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emises, Debates, Agenda.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17, 374-395.
[11] 王胜梅. 韧性治理共同体: 未来城市治理的价值依归与构建路径[J]. 改革与开放, 2021(5): 36-42.
[12] 容志, 赖天. 基于韧性理论的高校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2): 44-59.
[13] 王木森, 唐鸣. 社区治理现代化: 时代取向、实践脉向与未来走向——十八大以来社区治理“政策-实践”图景分析[J]. 江淮论坛, 2018(5): 126-133.
[14] 袁方成, 王泽.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之路——一项历时性的多维度考察[J]. 探索, 2019(1): 117-126.
[15] 蓝煜昕. 社区韧性及其实现路径: 基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J]. 行政管理改革, 2020(7): 73-82.
[16] 邵学良, 张燕娣. 从弹性治理到韧性治理: 风险社会治理模式新转向[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2(2): 98-104.
[17] 苟兴朝, 杨继瑞. 贫困治理与乡村治理中的韧性治理: 逻辑、困境与对策[J]. 长白学刊, 2023(3): 109-120.
[18] Adedoyin, O.B. and Soykan, E. (2020) COVID-19 Pandemic and Online Learning: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31, 863-875.
https://doi.org/10.1080/10494820.2020.1813180
[19] Regmi, K. and Jones, L. (2020)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Factors-Enablers and Barriers-Affecting e-Learning in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 BMC Medical Education, 20, Article No. 91.
https://doi.org/10.1186/s12909-020-02007-6
[20] Pei, L.S. and Wu, H.B. (2019) Does Online Learning Work Better than Offline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Medical Education Online, 24, Article ID: 1666538.
https://doi.org/10.1080/10872981.2019.1666538
[21] Almaiah, M.A., Al-Khasawneh, A. and Thuni Bat, A.A. (2020) Exploring the Critical Challenge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Learning System Usage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25, 5261-5280.
https://doi.org/10.1007/s10639-020-10219-y
[22] 李成超.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刍议[J]. 中国高等教育, 2012(10): 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