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探析
Analysis of Digital Village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OI: 10.12677/ASS.2023.126415, PDF, HTML, XML, 下载: 168  浏览: 294 
作者: 郝紫瑜*, 方小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关键词: 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大数据Rural Revitalization Digital Village Big Data
摘要: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大时代课题。随着5G、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动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为数字化乡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过程也显现众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关于优化数字乡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缩小数字鸿沟。
Abstract: Digital village construction is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building digital China, and a major topic of the times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ural governance.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5G, Interne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modern information skills and endogenous power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laying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villages. However,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lso shows man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process of digital village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optimizing digital village construction to narrow the digital divide.
文章引用:郝紫瑜, 方小艺. 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探析[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6): 3031-303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6415

1. 问题缘起及数字乡村建设现状

党和国家政府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国情农情,始终把“三农”问题置于重要地位,前瞻性出台相关政策和方案,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指明方向 [1] 。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 [2] 。而数字化改革实现地方整体智治带动社会各个方面改革 [3] 。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丰富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根据新时代国情农情展开调研论证,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条件适宜的乡村开展数字乡村试点。而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建设好数字乡村,有助于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大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数字中国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让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中国广大乡村地区落地开花,党和国家政府高瞻远瞩,蹄疾步稳,为数字乡村体系建设实操出台建设指南,2022年9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指出加快构建统一、融合、开放的数字乡村标准体系,优化标准,规划布局,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强化标准应用实施,以标准化建设引领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4] 。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截止2023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1.9亿,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有条件的行政村覆盖 [5] ,然而,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也暴露了顶层设计不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专业人才队伍缺失等诸多问题,严重干扰了数字乡村进一步建设。

2. 数字乡村建设存在问题

2.1. 顶层设计不完善

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先行地区的典型实践尚未成熟以及被总结和推广,很多实际情况尚未被比较充分地掌握 [6] 。而数字乡村建设的滞后,其很大原因在于顶层设计的不完善。国家虽然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支持数字乡村建设,如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在2022年出台《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为各地提供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标准,指明方向,但由于各地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迥异,加之对数字乡村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者存在片面截取相关政策和文件中的部分标准和内容,使得不同地区发布关于指导数字乡村的相关文件和细则等顶层设计存在差异性,进而导致数字乡村的建设形式、内容五花八门。由此可见,各地发布了关于数字乡村顶层设计文件差异性,极大影响了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亟需从国家宏观层面出台更加完善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2.2. 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

乡村基础设施供给和数据要素下沉力不足,制约了数字乡村的发展。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字资源多集中于城镇,真正下沉至乡村寥寥无几,农民的数字生活匮乏,而数字生活是建设数字乡村的根本宗旨和动力所在。农民购物、文化娱乐、旅游、教育、医疗、生活服务等各方面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事关乡村生活数字化整体水平的改善 [7] 。然而,各地对数字乡村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调动和整合数字化资源投放至乡村,致使乡村的数字建设和城镇的数字建设的差距愈发加大,诸如教育、医疗、养老、抚幼、文体等方面优质数字资源都集中于城镇,而广大乡村承接来自城镇转移的数字资源。同时,数字乡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各地数字化水平和财政供给,各地的数字化水平和财政供给能力存在巨大差异性,所建构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不一。总体而言,各地区的乡村数字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3. 缺乏一支专业专职的数字人才队伍

人才是乡村数字化和乡村振兴的原动力。当前乡村发展的症结便是缺乏人才 [8] 。数字治理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大量掌握数字技术的人才,但就目前而言,乡村数字人才建设滞后,数字素质亟待提高。首先,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执行者乡村干部的数字素质有待提高。乡村干部作为引领数字乡村建设的执行者,在数字乡村建设当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因培养体系不完善和数字乡村建设的配套软硬件往往未能及时更新,引致乡村干部的数字素质停滞不前,大部分数字乡村建设执行者对数字乡村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差强人意,影响数字乡村的建设进程。同时,当前数字乡村人才队伍的人员组成结构及其不合理,中年人偏多,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弱,对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化接受度有限;其次,职责不明晰。乡村干部身兼数职,既要为计生、综治、民政、城管服务,又要为数字乡村建设服务,分身乏力,难以专注投身于数字乡村建设,使数字乡村建设易出现中断,延续性差。最后,数字人才激励政策和体系不完善。各地制定政策时未能充分考虑人才队伍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未能建立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与长效激励机制,福利和工资待遇不够优厚,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导致数字人才流失严重。

3. 关于优化数字乡村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3.1. 党建引领数字乡村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数字乡村建设,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成为数字建设的“主心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党员干部,入户宣传政策,讲解相关数字乡村知识,进而带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数字乡村建设。首先,实践出真知。基层党委书记要下大气力去调研论证,带头深入广大乡村实践,调查乡情和数字化水平,上报决策中心,决策中心要以宏观视野研究制定整体规划,调配资源,因地制宜出台方案。其次,以实际行动促理论落地。以超高执行力、毫无保留严格落实数字乡村建设各项任务。最后,理顺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动一切有助于数字乡村建设的积极因素。以党组织引领,政府主导,市场为有力补充,充分利用政府所持有的优质数字资源和市场上较为成熟、成本低廉、质量可靠的数字资源,整合资源,形成资源合力,共促数字乡村建设。

3.2.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唯有配套设施的广泛就位,才能为数字乡村的建设巩固基础 [8] 。各地统筹协调数字资源,集中优势力量,突破难点,打通堵点。调动数字资源向广大乡村下沉,发力打造数字乡村“新基建”,构建城乡一体数字化基础设施网络 [9] 。首先,建设统一的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乡村数字资源治理和智能资源服务中心,打造乡村公共数据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 [10] ,联结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内置政府各部门的政务端口,如民政、综治、城管等业务窗口,实现政务一键通,同时接入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相关的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软件,如养殖、农作业等相关数字资源,实现全国农村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其次,赋能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如推动移动基站、农田水利、电力、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全面提升乡村的数字化水平,夯实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基础。

3.3. 建立一支专业专职的数字人才队伍,完善人才网支撑

建设一支专业专职的数字人才队伍对于数字乡村建设至关重要。根据乡村地区的特点以及当地农民的需要,科学推动智慧技术的精准下乡,促进数字技术在乡村社会的有效嵌入与合理应用,从而最大化发挥技术的经济功能 [11] [12] 。首先,加大数字人才引进力度,多渠道拓宽人才队伍,完善数字人才供给体系。一是鼓励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如以聘任或兼职形式外聘研究员或老师到村任职指导建设数字乡村;二是与高校签订合作培养协议。以高校为数字人才培养摇篮,定点培养,培育一批数字人才,引进一批数字人才。三是与数字技术企业的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企业人才下乡。其次,加强数字人才队伍的数字化培训,培养职业的数字人才。定期开展轮训,加强数字素养培训,更新前沿性的数字知识,促进现有劳动力数字技能水平的提升。

3.4. 健全完善保障机制,提高数字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

数字人才身份的定位不明确,以致数字人才队伍人才流失严重,人员组织结构不合理。破解这一局面的方法在于健全保障机制,提高数字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激发一线数字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持久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加以解决:其一,明确一线数字人才的身份和职责,比如可以由各行政区域把他们统筹纳入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而不是模模糊糊的角色定位,让他们觉得数字工作就是一个兼职,自身可被替代性,必须使其职业化和专责化,让一线数字人才对自己职业感到主人翁的地位;其二,设立数字人才保障专项资金,强化激励机制,确保专款专用。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一线数字人才身上,让他们确确实实的感受到这个岗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解决他们养家糊口的后顾之忧。在工资待遇方面,并且在保证基本工资待遇的前提下,增加一些绩效奖金,绩效考核越高,奖金越多,有利于激励一线数字人才全身心投入社区治理中。在福利方面,可以与政府工作人员同享的工会福利,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绩效排名,给成绩比较突出的人员安排外出学习、旅游的机会;其三,一线数字管理工作人性化,着重考虑一线网格员的工作负担和休息场所。数字工作安排避免一刀切,合理分配数字工作人员的工作,同时,在乡村中划分专门的场所供一线数字工作者休息、补充茶水、充电等,使一线数字乡村实践更加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Z/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2/21/content_5588098.htm, 2023-04-15.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Z/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2023-04-15.
[3] 孙久文, 张翱. 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乡村建设: 意义、挑战与对策[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60(1): 127-134.
https://doi.org/10.16783/j.cnki.nwnus.2023.01.015
[4]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Z/OL]. 中国政府网.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9/04/content_5708228.htm, 2023-04-15.
[5] 五部门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Z/OL]. 中国政府网. https://www.gov.cn/lianbo/2023-04/13/content_5751294.htm, 2023-04-15.
[6] 曾亿武, 宋逸香, 林夏珍, 傅昌銮. 中国数字乡村建设若干问题刍议[J]. 中国农村经济, 2021(4): 21-35.
[7] 苏岚岚, 张航宇, 彭艳玲. 农民数字素养驱动数字乡村发展的机理研究[J]. 电子政务, 2021(10): 42-56.
https://doi.org/10.16582/j.cnki.dzzw.2021.10.004
[8] 白永秀, 张佳, 王泽润. 乡村数字化的内涵特征、理论机制与推进策略[J]. 宁夏社会科学, 2022(5): 111-119.
[9] 罗正业. 加快建设乡村数字经济体系[N]. 经济日报, 2023-04-06(005).
https://doi.org/10.28425/n.cnki.njjrb.2023.002252
[10] 李优柱, 杨鸿宇, 姜庆志, 刘进思, 付辉, 杨珊珊. 我国数字乡村研究前沿热点与建设特征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1(3): 11-19.
https://doi.org/10.13300/j.cnki.hnlkxb.2022.03.002
[11] 袁宇阳, 张文明. 智慧乡村发展中的潜在风险及其规避策略研究[J]. 电子政务, 2021(12): 100-109.
https://doi.org/10.16582/j.cnki.dzzw.2021.12.009
[12] 赵星宇, 王贵斌, 杨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数字乡村建设[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6): 52-58.
https://doi.org/10.13968/j.cnki.1009-9107.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