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俄汉对比研究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Based Visual Analysis of Russian-Chinese Comparative Studies
DOI: 10.12677/ML.2023.116326, PDF, HTML, XML, 下载: 291  浏览: 470 
作者: 张 越: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 海口
关键词: CiteSpace俄汉对比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Russian-Chinese Comparison Visual Analysis
摘要: 借助CiteSpace这一可视化软件,对CNKI上2002年至2022年国内有关俄汉语言对比的416条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所得数据对年文献发表数目、主要研究作者及单位、关键词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俄汉对比语言研究的基本现状。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研究机构和人员间沟通少;跨领域研究数目少;定量研究缺乏。该文总结发展态势、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为未来研究助力。
Abstract: With the help of CiteSpace, a visualization software, the 416 domestic documents on Russian-Chinese language comparison on CNKI from 2002 to 2022 were analyzed visually, and the data obtained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annual publications, main research authors and units, and key words, so as to arrive at the basic status of Russian-Chinese language comparison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low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low number of cross-sectional studies; lack of quantitative studie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research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frontiers to help future research.
文章引用:张越. 基于CiteSpace的俄汉对比研究可视化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6): 2430-243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6326

1. 引言

在全球交流加深的背景下,语言研究被研究者提上日程,外语和汉语对比研究有利于改善因语言差异引起的影响外语教学的难点,有利于了解他国文化促进国际交流。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俄语专业和俄汉对比课程。我国在俄汉语言对比领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受苏联语言学界和教学界的影响。70年代后,俄汉对比研究成果逐渐壮大,运用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方法,论文涉及的范围逐渐扩大。我国部分俄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成果逐渐走向国外。本文试图运用CiteSpace对本领域2002年至2022年国内俄汉语言对比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究发展和研究成果,总结当前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促进未来该领域的研究。

研究发现,国内较少对俄汉语言对比研究进行科学的系统地综述,尤其是对最新的研究,而且大多数研究都使用了非常主观的个人统计分析方法。因此,本文使用分析工具CiteSpace,从发表文献量、作者、发文机构和关键词等方面回顾了过去20年来俄语和汉语的比较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并预测了未来的研究趋势,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些参考。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本文以CiteSpace为主要分析工具,将近20年来俄汉对比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文献输入软件中进行运作,并根据所得图像,在相关文献的指导下,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状况有深入的理解。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是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博士与大连理工大学WISE 实验室联合开发的科学文献分析工具。它以知识域(knowledgedomain)为对象,以图像的形式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从而揭示科学结构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 。自CiteSpace问世以来,它一直备受众多研究人员的青睐与推崇,并于2004年9月13日首次发布,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后,它的版本进行了更新,本文使用的版本CiteSpace 6.1.R6。

2.2. 数据来源

笔者采用主题词检索方式,用“俄汉对比”或“俄汉比较”作为主题词在CNKI上进行检索,设置时间为:从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时间跨度为20年,并进行人工筛选,选择出俄汉语言学对比的研究,共获得416篇有效文献,经过剔除会议信息、期刊简介、学界动态等关联不紧密的内容后,我们得到了这些文献。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研究成果可分为三个主要板块,包括年度趋势、研究人员和机构、研究热点,这些板块共同构成了研究的全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人员和主要研究机构得到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而且简要分析了机构与机构、机构与研究人员之间的关系。此外,文章将研究热点分为传统语言学角度、翻译学角度、文化语言学角度三个部分。

3.1. 年度发文趋势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是评估某一领域研究状况的重要指标,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已发表的文献统计中得出。图1是年发文数量统计图,总体来看,国内俄汉语言对比研究呈现出上升趋势,根据上升趋势节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2002年至2008年这段时间内,进入了第一阶段,增长相对缓慢,前几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仅为63篇,这表明在此期间对俄汉语言对比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俄汉语言对比研究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即从2009年到2013年,最高年发表文献数量达到31篇,是上一阶段平均文献数量的三倍,这表明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对俄汉语言对比的研究更加重视。第三阶段是平缓发展阶段,即2014~2022年。尽管到2022年,文献数量趋于下降,但年文献发表数量仍在25篇左右波动,而且这种变化趋于平稳。这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正在趋于稳定。总体来说,俄汉语言对比在国内发展已经引起重视,对该视角的研究已经逐渐增加了。

Figure 1. Statistics of Russian-Chinese comparative research literature at CNKI from 2002 to 2022

图1. 2002年~2022年CNKI俄汉语对比研究文献统计

3.2. 主要研究作者及单位

作者和机构合作图谱用于探索某个研究领域学者或机构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该领域的主要科研人员或机构,从而为评价科研人员或机构的学术影响力提供新视角 [2] 。

首先使用CiteSpace软件得到图2“国内俄汉语言对比研究的作者和机构合作共现知识图谱”。图2中每个圆圈代表发文作者或发文机构,圆圈大小与发文量有关,随着圆圈尺寸的扩大,所涉及的发文量也随之增加。如图2所示,国内俄汉语言对比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为张志伟、汪成慧、孙敏庆、周民权、原伟等。主要研究机构为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等。虽然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的圆圈在图中较小,说明这些研究机构发文量较少,但总体上,从圆圈大小和其分布情况看,俄汉语言对比研究取得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此外,图示作者与机构之间或机构之间的线条的粗细,揭示了他们联系的紧密程度,随着线条的粗度增加,这种联系也会变得更加紧密,反之,线越细,联系越少。首先,从作者与机构的连线可以观察到:张志军的主要发文机构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汪成慧、孙敏庆、周民权、原伟、祝晶、郑巍的主要个人发文机构分别是四川文理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琼州学院。

从机构与机构之间可以观察到,机构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主要以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之间的关联为主。从整体上看,各研究机构的分布比较松散,节点间连线也比较少,而且连线只存在于发文量比较多的单个节点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本研究领域作者间、机构间联系不紧密、缺少沟通与协作。作者在CiteSpace上推导出有关数据,画出表格组成表1,以便于读者深入了解。该表只涉及发文数量排名前七位的作者和机构。就第一次出版的年份而言,张志军,汪成慧,孙敏庆,郑巍和祝晶等人的研究年代相对较早,在2009~2013年间。这一结果还证明了前一节所述趋势,即2009年这方面的研究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从机构的首次发文年份来看,哈尔滨师范大学是发文最早的机构,于2009年发表。此外,从表1可知排名前7的发文机构均为高校,且多数为师范类院校和外语类高校。

Figure 2. Knowledge map of author and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in domestic Russian-Chinese language comparison studies

图2. 国内俄汉语言对比研究的作者和机构合作共现知识图谱

Table 1. Number of publications by lead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in descending order)

表1. 主要作者及机构的发文数量(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3.3.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就是对本文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进行高度总结,理解关键词就能把握本文的重点。如果某个关键词在该领域内反复出现,那么可以推断该关键词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焦点。作为CiteSpace可视化视图之一,聚类视图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注重反映聚类之间的结构特征、强调关键节点的重要联系。通过观察与分析聚类图谱,还能明显揭示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期为本领域研究提供借鉴。图3是俄汉对比语言学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在其他设定方式相同的情况下,节点类型被“关键词”所取代。以图3左上数据的Q值和S值为基础,对图谱绘制效果进行评估,S值作为平均轮廓值,Q值则作为模块值。陈悦等人认为,在图谱中,Q的取值区间为[0, 1],当Q值大于0.3时,表明聚类结构呈现出显著的特征;而当S值为0.7时,则表明聚类效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S值 > 0.5时,表明聚类结果较为合理。

图3所呈现的是八个不同的聚类编码。随着聚类序号从零开始升序排列。这八个关键词的聚类规模,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为:#0俄汉对比、#1翻译、#2汉俄对比、#3对比、#4文化、#5语义、#6民族特点、#7恭维语。

作者经分析后,综合图3把俄汉语言比较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划分为如下几部分:第一,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展开对比研究;第二,从翻译学的角度展开对比研究;第三,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展开对比研究。

对于传统语言学视角下的研究,主要引入了“隐喻”和“偏误分析”两个出现频率极高的研究关键词。

隐喻:隐喻研究主要涉及动词、形容词、名词、空间维度词的对比。如哈尔滨师范大学的何丽佳在其硕士论文中从动词的词汇意义出发,对俄汉语旋转类动词的界定与分类、语义成分、词汇化模式、隐喻化等问题细致描写与系统对比 [3] 。侯伟玮、张志军通过对比“甜”与“苦”的词典释义,探究在俄汉两民族语言中对这两个词的隐喻认知的异同 [4] 。张志军和苏珊珊通过实例对широкий/узкий与“宽/窄”由始源域(空间域)向数量域、评价域、程度域、声音域、抽象范围域等目标域跨域映射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俄汉语空间维度词的隐喻认知基础、认知及其域跨域映射异同 [5] 。

偏误分析:偏误分析研究主要涉及词汇、语法等,常用来解决外语学习者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导致的易错处。叶列娜在其硕士论文运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考察中高级汉语水平俄罗斯学生理解及掌握复合趋向补语的情况,统计及分析学生汉语复合趋向补语的运用表现 [6] 。江敏在其论文中描述“是”字句的结构特点及常用语义关系,然后尝试在俄汉两种语言对比的基础上揭示出留学生“是”字句语法偏误的原因 [7] 。

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而言,对比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语言学基础,从而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对俄汉语言进行比较的研究被广泛地应用于翻译领域,包括公示语,政论语篇等。例如刘丽芬从公示语的功能角度对比分析俄汉公示语的语言特点,提炼出一定模式,模式包括对应与不对应。该研究可规范我国公示语俄文译写,为俄汉公示语撰写与互译提供参照,为俄汉对比与翻译教学提供借鉴 [8] 。刘海亮通过俄汉对比分析,针对访谈类文本的特点提取出翻译方法,在翻译实例中对比分析俄语、汉语中的区别和差异,以便于明确各部分的分析重点,最终得出访谈类文本的普遍性翻译方法 [9] 。

文化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语言能够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的核心内容即为研究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王思源和张力心首先解释了“стыд”的词典释义,又从谚语俗语对其民族文化观念进行对比分析,折射两国人民在认知和思维上的异同 [10] 。左洪语从“道路”的观念入手,从宗教、道德以及政体三个角度分析对于俄汉两个民族而言的丰富内涵 [11] 。

Figure 3. Cluster analysis chart of keywords for domestic Russian-Chinese comparative language analysis

图3. 国内俄汉语言对比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

4. 总结

本研究以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为基础,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2002~2022年俄汉对比语言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探讨这一问题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为未来俄汉对比语言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显示,在这20年中俄汉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文献数量呈现出波浪增长之势,研究的热点也逐步由其理论研究向理论实践研究过渡,同时也出现了和其他学科相互交融之势。针对俄汉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三个建议。在发展的方向上,俄汉语言对比研究今后的发展应该更重视与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其他领域相结合;为了推动本领域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语料库工具、数据统计工具以及其他定量工具的运用,将实证研究和定性研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更高层次的研究成果,以提高文章说服力;在研究人员方面,各大研究者要加强交流和沟通,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推动俄汉对比语言学研究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陈悦, 陈超美, 刘刚渊,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2): 242-253.
[2] 王志伟, 牛文惠, 刘磊.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视觉修辞研究(2009-2018) [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9, 35(8): 80-86.
[3] 何丽佳. 俄汉语旋转类动词群的语义对比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4] 侯伟玮, 张志军. 俄汉语中“甜”与“苦”的词典释义及隐喻用法对比[J]. 林区教学, 2014(4): 49-50.
[5] 张志军, 苏珊珊. 俄汉语空间维度词широкий/узкий与“宽/窄”隐喻义对比分析[J]. 中国俄语教学, 2017, 36(2): 15-19+37.
[6] 叶列娜(DAVYDOVA ELENA). 基于对比的俄罗斯学生汉语复合趋向补语运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7] 江敏. 对外汉语中的“是”字句及偏误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 2009.
[8] 刘丽芬. 俄汉公示语模式化研究[J]. 外语学刊, 2016(6): 85-89.
[9] 刘海亮.《普京访谈录》(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9.
https://doi.org/10.27123/d.cnki.ghlju.2019.001357
[10] 王思源, 张力心. 语言文化学视域下“стыд”观念俄汉对比分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 5(1): 193-195.
[11] 左洪语. 语言文化学视域下“дopora/道路”观念的俄汉对比[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