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工科培育优良学风的方法和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Method and Path of Cultivating a Good Style of Study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I: 10.12677/AE.2023.136516, PDF, HTML, XML, 下载: 263  浏览: 351 
作者: 吴陈成, 陈安琪, 张冬阳: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关键词: 优良学风路径和方法理工科Good Style of Study Paths and Method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摘要: 学风建设是高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方法。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的最终目的在于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入耳入脑入心,转化为青年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本文章分析了高校理工科的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培育优良学风的路径和方法。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yle of stud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he ultimate goal of cultivating a good school spirit and style of study is to put socialist ideology into the ear, brain and heart, transform it into the emotional identity and behavior habits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growth and success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yle of study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the paths and methods of cultivating a good style of study.
文章引用:吴陈成, 陈安琪, 张冬阳. 关于理工科培育优良学风的方法和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3, 13(6): 3274-327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6516

1. 引言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科技文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的优良学风是其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优良学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引导教师教书育人,构建学风形成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2. 高校理工科学院学风现状

大学的学风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其精神动力、态度作风、学习方法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学风。而对于当前大学理工科专业,受各种因素影响,在学风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 缺乏明确目标与理想信念

新时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目标不坚定,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在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学生的生活基本由家长与老师控制,将书本上的知识掌握牢固以此获得更好的成绩是大多数同学的主要学习生活。在此阶段,学生不用去过多地思考他们的人生规划。而到了大学,进入社会成为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中小学的学生可以简单的说出自己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大学生却要考虑到各种社会问题、行业问题以及家庭问题。理想与现实相冲突,树立什么样的目标,从事哪个方面的职业等等,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问题。另外,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网络游戏、小视频等,失去自制力,失去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能力,开始挥霍自己的大学时光 [1] [2] 。由于缺乏明确目标,许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只在考试前做突击学习,其余时间段得过且过,对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失去正确的认知,陷入迷茫的境地。

(二) 学习方法不当,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对于理工科专业而言,学生不能形成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未能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会带来后续专业课程难以跟上、期末考挂科等问题。理工科的学习,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相当重要。大学教师不同于中学教师,多数理工科大学教师有自己的科研项目,教学并非其重点任务,加上大学课程课时少、课程内容多,很多教师上课节奏快、复习少。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理解课堂知识,将上一节课的内容弄懂并对下一节课的知识做适当复习。可鲜少有大学生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上课走神、玩手机,课后作业抄袭网络或他人,这种情况在大一学生中表现明显,大二大三学生中有所减轻 [2] 。专业性课程又往往是系统的,后面的内容与前面的内容联系强,许多学生反映自己未能将书本前面的章节弄懂,导致在后面的章节中相当吃力。理工科专业是注重实践、注重拓展的专业,照搬中学时期一切从教材中来的学习方法只会让学生停留于书本,没法应用于实践、应用于科研,这对以后求职所需的专业技能也会带来一定不良影响。大一的课程是以后专业课程的基础,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等。而大一新生的学习习惯相较于高年级学生较差,这就会导致专业基础知识不牢靠,后续学习吃力,慢慢丧失学习兴趣。

(三) 学习功利化

当代大学生数量骤增,而有限的资源使得学习变得日趋功利化,人文精神缺失。受社会氛围、学校教育、家庭观念的影响,加之个别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强,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功利性学习,为追求眼前功效和现实利益而去学习 [3] 。其具体的表现为,第一,与理论性课程相比,更喜欢成效快、时间短的学习,比如为应付期末考到网上搜索“精华知识”、疯狂刷卷以寻找固定答题模式。第二,将学习时间分配到各种资格证书的考取上,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加深,导致似乎什么都会一点又似乎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地。第三,以绩点为导向驱动学习生活,不良竞争,忽视同学间学习方面的合作互助。第四,学习动机变成仅仅想找到好工作挣到钱,而不去思考自己的能力能为社会带来的贡献,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自己能力的深造。

3. 高校理工科学院培育优良学风的路径和方法

(一) 学生层面

1. 提升自身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是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阶段,如何实现思维转换是关键。身为大学生,需要提高自己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将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与使命,提高自身对于学习的兴趣,而非仅将其作为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在大学生活中,学生需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当代大学生应提高自身对于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不攀比、不盲从、不沉溺,以正面人物为自己的指导,在踏入社会前建立起健康的价值观。当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社会环境,便能更好地为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不被浮华风气影响。

2. 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应积极发挥示范作用 [4] [5] 。一个团体需要正向的模范人物,一个班集体拥有良好的班风对整个学校建立起良好的学风有重要作用。大一时期多数学校有晚自习的规定,一个班集体在一起学习,此时需要班干部带头,管理好晚自习纪律,带领班级同学在大一时期就培养起复习预习的学习习惯。另外,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更要起到模范作用,上课坐前排,认真听讲,与老师互动,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班级同学在课堂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后,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需要积极组织活动,凝练班级文化,理工生日常生活以学习科研为主,文娱活动较少,而班级体的活动则可以使同学更有班级归属感,彼此间互相促进,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推动校园学风建设。

(二) 老师层面

1. 提高自己的知识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现在社会发展很快,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才能教出高质量的人才。教师自身素质以及行为习惯也会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因此,要注重教师教风的养成,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4] [6] 。

2. 育人先育德,要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特别是理工科的大一学生,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老师要抓好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传授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就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动力,推动他们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学习。

3. 课堂教学的严格管理和课后辅导相结合。课堂教学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老师要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活跃课堂气氛,掌握学生状态,从而发现问题,好的给予鼓励,差的给予帮助 [6] 。因此课后辅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对那些学业困难的学生加强辅导,对民族生给予特别的关注,耐心帮助 [6] 。教师还应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更好地专注课堂,筑牢“课堂是第一主战场”的阵地 [4] 。

4. 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是教师群体特殊的一种,他们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6] 。学风建设是辅导员工作中的一项常态持久性的工作,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与日常事务管理、思想引导等职责相互交织、浑然一体,辅导员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承担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辅导员应在班会中加强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学校的归属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日常谈话中融入学校的校训,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宣讲,突出学风建设在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作用 [7] 。辅导员应通过学生谈心谈话,实时把握学生准确的学习症结、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重塑信心,走出低谷。对情况特别严重的学生,应该有目的地约谈家长,帮助家长清楚了解学校的管理规定,如实掌握学生情况,与学生、学校达成意见共识,监督、鼓励学生向好发展。

(三) 学校管理层面解决办法

1. 优化管理制度。健全的制度是优良学风的保障。一是要加强对老师的考核,课堂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主战场,要把对课堂的考核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改革,评价学生最后考试成绩的不仅仅是书面成绩,还要把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程设计、实践创新等纳入考核范围,从而使学生不死读书,读死书,从综合方面来考核,促进优良学风的建设 [8] 。三是学生生活的管理,学校管理层要制止杜绝夜不归宿的行为,开展“最美宿舍”评比,重视宿舍卫生,让宿舍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良好的宿舍环境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 [5] [8] 。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规范,可以从党建引领的角度发挥学生党员和教师的积极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凝聚所有学生营造优良的学风 [8] 。学校管理层要丰富拓展校园文化载体,开展党员故事分享会,抗疫英雄史的讲座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多多举办专业知识竞赛,开展各种形式的演讲活动,主题学习座谈会、主题辩论赛、微视频大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文化内涵。提供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根据各系具体情况,结合各专业培养方案,凝练学风特色,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例如为了让理工科的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组织致远笔记大赛,形成了全员参与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剖析目前学校学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学风建设活动仍作为强化优良学风的主要措施。一方面,由于每年的学风建设活动已然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能够让更多的同学深入了解参加;另一方面,在每年的学风建设实施期间,对学校整体优良学风的形成有所帮助,对理工科的学生更有所促进。在学风建设期间,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对以往学习知识的检验,也有利于查漏补缺,学习朋辈之间的优秀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校园文化离不开校园文化设施,学校管理层要对学校图书馆,自习室等公共设施进行改造扩张,确保每一个要学习的同学能有效利用 [5] 。

4. 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9]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优秀青年的培养需要优良的学风保障,而优良学风的形成和建设需要常抓不懈,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努力形成校园文化从外化行为到内化精神的良好氛围,促进优良学风的培育形成,提高高校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庄丽, 朱林. 从“三全育人”谈高校优良学风建设[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1, 34(12): 45-46.
[2] 周芳. 高校辅导员理工科专业学风建设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2): 11-13.
[3] 刘冰丽, 苏立宁. 大学生功利化学习倾向的影响因素与消解对策: 基于结构方程的分析路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6): 129-133.
https://doi.org/10.16227/j.cnki.tycs.2021.0372
[4] 辛红伟. “四轮驱动-八位一体”: 高校优良学风培育的路径创新[J]. 新西部, 2022(8): 105-107.
[5] 胡鹭宏. 高校优良学风培育的方法和路径——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J]. 梧州学院学报, 2022, 32(2): 97-103.
[6] 杜京芳. 影响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因素分析——以衡水学院为例[J]. 大学, 2021(52): 49-51.
[7] 刘升乔, 何雪娜. 大一新生优良学风建设实践路径构建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2(31): 157-160.
[8] 史颖, 王维. 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培育优良学风的方法与路径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1, 34(13): 31-32+35.
[9] 汪晓东, 王洲. 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N]. 人民日报, 2021-05-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