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契合性研究
A Study on the Fit of Harmony Thought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Marxism
DOI: 10.12677/ACPP.2023.125163, PDF, HTML, XML, 下载: 249  浏览: 414 
作者: 沈晓梅: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金华
关键词: 儒学马克思主义和谐契合性Confucianism Marxism Harmony Fit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儒家思想为统治基础,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某些方面的共通性,为马克思主义能顺利扎根于中国土壤铺平了道路。在和谐观方面,中国儒学的和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念存在契合之处,具体表现在: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都认为人能顺应、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并生;在人与人关系方面,都强调友爱、平等的人际关系;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都追求身心和谐的状态。
Abstract: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has long been based on Confucianism, and the commonality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Marxism in certain aspects has paved the way for Marxism to take root in Chinese soil successfully. In terms of the concept of harmony, the idea of harmony in Chinese Confucianism and the Marxist concept of harmony are compatible, as shown by the following: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oth believe that man can conform to and transform nature and live in harmony with it;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man, both emphasis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friendship and equality;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himself, both pursue a state of harmony between mind and body.
文章引用:沈晓梅.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契合性研究[J]. 哲学进展, 2023, 12(5): 951-95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5163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存在耦合之处。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儒家思想为统治基础,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通性,为马克思主义能顺利扎根于中国土壤铺平了道路。“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彰显着我国儒家传统的和谐观,显示了“和”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和谐观与中国儒学和谐观在一定程度上的契合性,也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现代的、外来的文化,在中国有了相应的受众。

本文将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进行比较,在二者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的阐述中,寻找出中国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和谐观方面的契合之处。

2. 人与自然的和谐

2.1. 儒家:崇尚天人合一

儒家认为,人和自然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相互对立的,而是有着密不可分、难以割舍的内在关联。它们共同处在一个充满生意的生命洪流之中,永不停息、一气贯通。《论语》中,“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1] (p. 52),孔子讲求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把人和天关联到一起。孟子说,“知其性,则知天也” [2] (p. 289),就是说只要懂得了人的本性,就能知晓天了。他认为天有善恶之心,人性是天赋予的,因而具有善端,以此得出天性、人性相通的结论。孔孟都反对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而是认为天道、人道一脉相通,天人应当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儒家追求的目标。在这里,天指自然之天,人即生民,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共生。

既然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那么,人就应当积极认识自然,努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认识自然方面,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他通过对万物的观察,认识到自然界是存在规律的,这并且个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应当遵从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 (p. 5),按客观规律办事,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如果人违背自然规律,那么便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1] (p. 29),得罪了天,求神拜佛都是没有用的,在此体现了遵从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天人合一也强调“天人相分”,人与天各有其分,应当相互配合和补充。人虽要遵守客观规律,但也可以在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以改造自然,适应自己的活动。

2.2. 马克思主义:主张人与自然辩证统一

马克思也一直强调人类自身同大自然的一体性,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在《手稿》中提出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是现实的、真实的,同其他动物一样,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是从自然中产生的,人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自然。除了物质生活外,人类的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仍然是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3] (p. 56),因为精神生活也是由人所创造,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为了更好地生活,人必须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在自然中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以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料,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类的存在物”。人不像蜜蜂、大象、老虎一样,属于自然界普普通通的一员。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4] 因为人不仅和蜜蜂一样有生命,而且会动用头脑思考,在头脑中就具有了房子的雏形。因此,虽然自然对人类有着天然的限制,但人们并不满足于被动地顺从自然,他们用自己的自觉的活动,将自然界对象化、人格化,从而实现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的统一。“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5] ,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前提下,人也会运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环境,创造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条件。

由此可见,中国儒家承认天和人的统一,人类要了解和尊重自然,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自然。马克思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一方面,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要以自然为基础,要遵循自然;另一方面,人要努力提升自己,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克服个体的偏狭与孤立,使自己在自然中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者都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认为人能顺应、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并生。

3. 人与人的和谐

3.1. 儒家:推崇相互关爱、友善平等的人际关系

儒家文化注重对人与人的关系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与人的和谐发展。“礼之用,和为贵” [1] (p. 8),礼制的推行,是将“和”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人伦境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p. 76),把“人和”看做是事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仁”是儒家和谐观的范畴之一。“仁”的最高层次是“爱人”,也就是所谓的“仁者爱人”,实现对人的普遍之爱,是实现人际和谐的至高层次。“仁者”要达到“爱人”,首先要从“亲亲”开始。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2] (p. 2),“仁”以“孝悌”为本,从关爱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开始,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姐妹,然后将这份爱延伸到其他人。对待朋友,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 (p. 5),对朋友诚实讲信用,热情地对待朋友。对待除亲朋好友之外的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p. 16),也就是推己及人,把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看做自己的亲人一样来尊重爱护。爱亲人、爱朋友,乃至于关爱社会所有人,便达到了博爱,达到了“仁”的境界。同时,爱是相互的,“爱人者人恒爱之” [2] (p. 186),如果人人都如此,就能实现普天下人人相互关爱,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

此外,儒家还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过这个“平等”,并非社会地位上的平等,而是指人格的平等。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个善端,人通过学习伦理道德知识,求知行善,便可以发扬善端,扩充善性,将其发展为仁义礼智四德。既然人皆有善性,那么只要求知行善、抵制诱惑、清静自守,便能养成崇高的人格,这就是儒家常常提倡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基于此,孟子又提出了从凡夫俗子到圣人的可能性是均等的,因此,他拒绝了其“冠不正”反对与之相交的偏狭观点,而是倡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 (p. 225),既要尊重贤者,又要包容所有人;要赞扬善良的人,要同情无能的人。

3.2. 马克思主义:强调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人际关系

马克思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观,来源于他对资本主义社会里那些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批判。他认为,人际关系并不是抽象的,而是一种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人际和谐从根本上来说,是以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和谐。由于在人类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与生产力落后时期自发组织起来一起进行生产生活相比,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等级差异和血缘关系,人对物的依赖要比人对人的依赖更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化,只能通过物与物来衡量。物与物之间价值导致了人们利益的矛盾,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体制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人的异化,使人自私、心胸狭窄,加剧了人与人的对抗,是人与人不和谐的根源。

对此,马克思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只能寄托于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要不断实践、彻底革新,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全面的、丰富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全面发展了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了集体的财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6] (p. 422)。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但每个人都需要在社会中发展,所以人们需要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个人的发展建立在他人发展的基础之上,同时也促进了他人的发展;他人的发展也可以推动自己的发展,即人与人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对方的发展。马克思曾提到,团结合作,可以将所有人的力量和能力结合起来,完成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合作使人们能够扬长避短,形成个人所难以实现的力量和能力,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只有在这种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中,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才能真正地消失,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个人的利益之间,个人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之间,才能获得高度的统一。

由此可见,儒家和马克思所强调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助、友爱、合作、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下,人人都能享受到社会的关怀,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最终达到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彻底消除,在“自由人联合体”中真正达到各尽所能、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真正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 人与自身的和谐

4.1. 儒家:主张涵养道德以实现身心和谐

儒家的天人合一,除了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之外,也可以看作是人达到身心平衡之后的一种和谐状态,是人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身心和谐,这里的“身”指身体乃至于生命,“心”指人的思想情绪,指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儒家认为人应该通过道德人格的成就,追求身心和谐的状态。

儒家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1] (p. 129),将人的生命、现实的人和事放在首位,体现了鲜明的人本主义立场。而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个体通过自然的人文化,化天性为德性,从而到达文明的境界,实现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人只有德佩天地,成为圣人后,才能全面发挥自己天赋的本性,然后发挥天下人的本性、万物的本性,使其“各遂其性”,从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也” [7] (p. 206),帮助天地培育万物,和天地鼎足而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与天地相互协调,人的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和潜能全部得以发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实现。

成就理想的道德人格,追求内圣外王,成了人存在的价值。而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主体修身养性,向内探求。“全部道德生活的实质就是如何克己修身,反求诸己,成己成人,修己治人。” [8] 儒家提出“为己”、“成己”的的道德涵养目标,即主体进行自我完善,实现德性。德性的修养方法有内省、慎独等。关于主观内省,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有云“行有不得折皆反求诸己,其身正则天下归之” [2] (p. 150),当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时,他就会反省自己,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得到世人的认可。关于“慎独”的说法在《中庸》中有所提及,“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7] (p. 46),即使在只身独处时也要小心谨慎,要使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大学》中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7] (p. 19),财富可以修缮华丽的房屋,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心胸宽广,身体自然也就安适舒坦。通过德性涵养,个体实现了自我价值,达到了身心的和谐。

4.2. 马克思主义:强调消除异化以到达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

马克思用“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 [3] (p. 78)来形容人达到的身心和谐的状态。他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的对象化过程,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就要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创造性地对自然界进行加工,进行自然的人化。这是人与动物本质的区别,人不仅要维持肉体的需要,还要在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中,尽情表现自己的心声和才智,实现身心的和谐,达到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

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的劳动就变成了一种“异化”的劳动,人的生产劳动成了某种异己的东西,使劳动者的身心受到摧残和压迫,人为了赚取那一点仅仅是维持肉体和繁衍需要的微薄工资而被迫劳动。劳动者的身体因为资本家极大限度地赚取剩余价值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劳动者精神方面的追求因为物质的匮乏而难以顾及。劳动活动被贬低为与动物一般的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存的手段,人的本质因此与他类的本质相异化——人的本质被贬低为动物的本质。因此,为了消灭这种异化的状态,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复归” [3] (p. 78)。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私有制被消灭,剥削消失,同时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劳动成为人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人可以“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 [6] (p. 537)。人有充裕的时间提升自己,使自己的才智、体力、个性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完成人性的复归。

由此可见,儒家认为人应该通过追求道德人格的实现,达到天人合一即身心和谐的状态;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剥削才能消失,人才能实现对自己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性才能得到复归。二者提出了各自的方法与途径,以实现个体身心和谐这个共同目标。

5. 人与自身的和谐

综上所述,中国儒学的和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具有相似之处,具体体现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都强调人能顺应、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并生;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都强调友爱、平等的人际关系;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都追求身心和谐的状态。

儒家的和谐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其与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念内在的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提供了思想源泉与发展动力。二者相互契合,与当代文化不断融合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52, 29, 8, 2, 5, 225, 129.
[2] 万丽华, 蓝旭. 孟子 [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6: 289, 5, 76, 16, 186, 150.
[3]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56, 78, 78.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202.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85.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422, 537.
[7] 王国轩. 大学∙中庸[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206, 46, 19.
[8] 张岱年, 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