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和创造性文本的合成力——《利用技术进行创造性文本翻译》评介
The Synthesis of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Creative Texts—A Review of Using Technologies for Creative-Text Translation
DOI: 10.12677/ML.2023.115277, PDF, HTML, XML, 下载: 265  浏览: 394 
作者: 桑 田: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吴伊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利用技术进行创造性文本翻译》机器翻译创造性文本Using Technologies for Creative-Text Translation Machine Translation Creative Texts
摘要: 以人工智能为手段对体现人类美学价值的创造性文本进行二次加工和二次创作的翻译,是否有效可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利用技术进行创造性文本翻译》(Using Technologies for Creative-text Translation)一书深入该新兴领域,汇编的文章探讨内容广泛,涵盖终端使用者对机器翻译创造性文本的见解与批评、机器翻译在创造性文本中的应用等范围。本文简述该著作所立足的背景、梳理文内的逻辑关系、标识所得的研究发现、总结该著作所传达的巧思,启发学者、译者、从业者对创造性文本的机器翻译引入进一步思考。总而言之,该书兼顾多个学科视角,彰显前瞻性,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引领未来考究思路,引介该书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可行的解题方向。
Abstract: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reproduction and recreation of creative texts that embody the aesthetic value of human beings are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search. Using Technologies for Creative-text Translation dives into this emerging field and compiles essays on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t covers the opinions and criticisms of end users on creative text transl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achine translation in creative texts.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k, sorts out the logical relations in the text, identifi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summarizes the clever ideas conveyed by the work, so as to inspire scholars, translators and practitioners to ponder the machine translation of creative texts. To sum up, the book takes into account the perspectives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shows foresight, summarizes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guides future research idea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ook provides feasible directions for stakeholders to solve the problem.
文章引用:桑田, 吴伊绚. 机器翻译和创造性文本的合成力——《利用技术进行创造性文本翻译》评介[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5): 2038-204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5277

1. 引言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1] ,创造性文本的创作和翻译是人类特有的审美创造活动,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无可避免地受社会性各因素的引导和制约。自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大流行以来,一系列活动和会议被取消或推迟 [2] 或改为线上,导致专业翻译的就业前景下降,翻译人员不可避免地被迫在不熟悉的领域中摸索,其中口译员受到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大。反观当下,虽然众多工作逐渐恢复,但线上办公、虚拟会议已逐渐成为新的趋势,为更多人选择1。尽管技术实现了虚拟会议,但每个人对远程口译的有用性仍然有不同的看法 [3] 。相比之下,创造性文本翻译更倾向于个人工作,依赖于线上资源,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远程翻译对该方向带来的影响较小,为此,在当前百变局势下,创造性文本翻译更可能突出重围。同时,科学技术在翻译产业中的孕育 [4] ,给文学翻译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如何超越传统的限制,借助机器翻译促进创造性文本翻译的蓬勃发展成了当下一个重要的课题。

该领域研究尚待深入,且亟需建构译者与机器间动态平衡,而《利用技术进行创造性文本翻译》(Using Technologies for Creative-text Translation)对技术与译者处理创造性文本的互动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作为翻译研究中一种有趣组合,技术和创造性作品分别代表着客观和主观、机器和艺术,不乏值得研究的问题。该著作由11位作者共同撰写,探讨了译者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对技术的主导态度、技术的有效性,以及关于创造性文本翻译的伦理等问题,是对前期创造性文本翻译的一系列研究和成果的展示。对未来研究机器辅助创造性文本翻译的业内人士而言,该书也有广泛且深入的参考借鉴意义。

2. 全书概览

该书由8章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二章)主要论述技术与文学译者的关系。第一章通过社会建构的技术观(SCOT),探讨了文学翻译中人与技术的动态关系,根据该框架,每一项新技术都要经过选择和演变,直到涉及其中的利益相关者同意或妥协,才能被社会接受。该研究将翻译者视为社会群体之一,从解释主义、建构主义角度解读150名受访者的叙述,发现文学译者并不排斥翻译技术本身。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普遍使用在线词典等通用资源,因为这些资源不仅不会损害他们的形象,反而会促进他们的工作;但是像机器翻译这样的翻译技术工具被认为是对翻译过程的破坏,不利于译者的自主性。在文学翻译领域,若想实现技术应用可持续发展,尊重文学翻译者的自我形象塑造是无可避免的。第二章分析了荷兰文学译者对技术的认识和运用。一般来说,译者对先进的翻译工具会感到陌生,但大多数文学译者对学习翻译技术表现出了兴趣,认为接受相关的培训会有利于他们使用这些技术。这些译者就翻译技术的局限性和期望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当下技术无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希望能开发出对译者友好的技术,致力于提供灵感和提高生产力。

第二部分(第三章至第七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文学翻译与技术之间的联系。第三章着重研究计算机辅助双关修辞翻译(PunCAT)的作用。作为一个交互式工具,PunCAT可从词汇和语义上对源文档中的所有双关语进行识别解释。该研究有9名研究生参与,分为两组,实验组借助计算机辅助双关修辞翻译工具进行英语–德语语言翻译,对照组则独立翻译,不借助该工具。研究发现,在这两种模式下通过对译者认知过程、工作方式和结果产出的观察和分析,与传统的字典搜索相比,该工具能通过扩展语义库,拓宽译者的选择范围,且有效地支持翻译过程,激发译者的头脑风暴,协助产生创造性思维。除此之外,它还有两个很出色的功能——可比对资源的集成,以及源材料中双关语的自动定位和解释,这极大提高了用户配对的效率。该研究认为,将计算机的发展与译者的实际工作过程、实际需求相结合,在解决这类特殊翻译问题方面,具有前景性。第四章围绕阅读实验展开,针对具有中级或高级外语水平的第二语言(L2)读者群体,检验神经机器翻译(NMT)引擎应用于双语电子书的效果。参与者被随机分配阅读由神经机器翻译的单语英语版本或双语–加泰罗尼亚语书籍,结果显示,阅读双语版本的读者对双语版本的反应良好,阅读体验显著增强。单语版的读者也对双语版表示兴趣。此外,研究还表明,对目标语言的熟练程度在阅读体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水平高的读者往往更喜欢阅读,并从神经机器翻译输出的文本中受益。尽管双语读者不一定比单语读者理解得更好,但根据读者的反应,神经机器翻译系统提供的翻译是有用的,输出的质量也相对令人满意。第五章提出假设“与人工翻译相比,在翻译习语和死喻时,机器翻译的输出会更准确”并加以检验。为此,研究者使用在《多里安·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前六章中发现的50个隐喻数据,将其翻译成西班牙语,对比谷歌翻译和人工翻译。实验结果表明,假设不成立,因为翻译系统只能识别并翻译出约1/6 (17%)的习语。在翻译词汇隐喻和多词隐喻时,机器处理隐喻的方式单一,但人类译者能根据不同的隐喻类型采取了替换等不同的方法,这支持了机器翻译在翻译选择上缺乏创造力和灵活性的假设。第六章讨论神经机器翻译的创造性和可用性。该研究分析了美国作家杰基·波尔津的小说《母巢》(Brood)的一段摘录,并使用谷歌翻译、DeepL和微软必应翻译器将其翻译成意大利语版本。该研究侧重于解决源文本的模糊性及其依赖上下文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对翻译片段的评估,三个神经机器翻译系统的输出揭示了人为干预的必要性,通过纠正错误、重新组织句子或模仿现实对话进行巧妙调整,从而与所描述的上下文相匹配。若想提高机器翻译系统准确、生动地翻译文学作品的能力,可收集和重新翻译已知的作品来训练系统对文学文本的理解,但这可能会导致语言的日益机械化和僵化,更糟糕的是,它可能会扩大“高级”和“低级”文学创作之间的差距,剥夺读者获取语言表达知识的选择,阻碍译者的工作。如果是从后期编辑的需要和要求出发,本章提出可利用机器翻译的原始文学素材来训练译者和学生的语言、后期编辑乃至文学鉴赏的启发性视角。第七章选取《尤利西斯》(Ulysses)中“太阳牛”一章为研究对象。由于该文本模仿早期英语散文风格,所以第七章主要探讨它四个仿作译本的互文性。为研究其文体模仿的翻译,作者开发了一种方法来分离那些文本元素,引导读者用互文阅读代替对源文本的常规阅读,并应用模仿的信号。研究者使用的电子工具适用于《太阳牛》(Oxen of the Sun)超文本(Oxen of the Sun Hypertext, OSH),其中包含来自模仿信号的标签,作为操作链接到段落的芬兰语和瑞典语翻译。在这些翻译页面上,读者可以进一步比较目标文本的另一种语言并吸收互文参考。案例表明,基于信号的方法可以隔离文本元素,观察人工翻译者的翻译策略,并在超文本与其假设文本之间创建契约,而其局限性在于,只有在重新创建将超文本链接到源文本中的假设文本,或目标文本中假设文本的选定标签时才生效。在这段精选文本之外,作者还建议,通过这种方法,翻译人员可以与机器一起工作,在实践中充分意识到文本中的互文元素。

第八章讨论了文学翻译技术中的作者和版权问题。该章认为,翻译记忆作为一个数据库,包含来自各种源文本,允许多方译者使用。然而,无论是翻译记忆数据库本身,还是源文本、目标文本、作者、译者、提供者,有关的版权声明是模糊的。版权的目的是认可文学家和翻译者的创造力,鼓励他们的主动性。计算机不需要谋生,更不用说获得补偿,但人类却需要借助版权以图谋生。作者从先前的研究和相关的法律出发,作者也认为机器翻译系统更强调创新性,而不是文本所有权。在全球经济中,文学及其翻译实际上处于知识产权的边缘,而版权制度还没有准备好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为了在数字文学翻译的趋势下保护作者和译者的版权,该研究建议签订翻译合同,协商翻译人员工作所涉及的时间和报酬,规定译者对翻译作品拥有版权,并且只能用于双方约定的目的。虽然在版权这个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但当务之急是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以便翻译作品能够支持有前途的技术发展,技术的进步可以促进文学译者的发展。

3. 理论和实践价值

在创造性文本翻译领域中,作者和译者相互作用,在动态过程中实现作品情感显化、审美升级。引入机器之后,是会迸发出新的火花?还是会带来隐性的忧患?该著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阐述。综合看来,该书有以下亮点。

3.1. 多学科视角

该书采用多层视角,不拘泥于文学翻译,而是将其扩展到创造性文本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之间的关系。通常,学者们将他们的研究局限于传统的翻译研究框架,并将翻译视为简单的词语和意义的转移。如果抱着这样一种有限的视角,很容易认为该书“偏离翻译本体论” [5] 。然而,若能够超越传统翻译研究的局限,会发现该书为技术和创造性文本翻译,甚至翻译一个整体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历史上看,文学体裁——小说、戏剧、诗歌和故事等虚构作品,向来是创造性文本的主要焦点,但创造性文本包括更广泛的非虚构文本、表演性作品,如演讲和宣传文章 [6] 。在许多领域展示人类智慧、情感和美学的文本都隶属创造性作品,所以该著作扩大了研究的可能性和受众群体。在将创造性作品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时,需要考虑五个普遍因素:现实、逻辑、道德、美学和语言 [7] 。在人机交互的背景下,该书的编者也通过这些因素强调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兼容性。在第四章,参与者愿意阅读更多机器翻译的双语版本书籍,表明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在帮助读者享受文本阅读方面的潜力,文中也解释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如何通过自动生成多语言版本来促进语言课程学习。此外,该书还强调了计算机辅助翻译(CAT)的伦理意涵(第八章),挖掘技术在具有人类美学和意识形态的作品中的应用,不仅涉及翻译作品本身的输出质量,还必然关乎道德和人权。正如第一章所言,应当反对的技术决定论,且技术创新所产生的任何道德或伦理问题都需要相关社会群体解决或达成一致,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3.2. 富有前瞻性

该书立足过往和现状,瞻望未来,通过捕捉最先进的技术及其在促进创造性作品的翻译中的作用,寻求解决具体而不是抽象的问题。这本书承认,这一领域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仍处于实践和研究的前沿。因此,它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可能的趋势,比如从整个翻译行业的角度,讨论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伦理和规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计算机辅助创造性文本翻译又作为人机交互的新兴领域,需要同时考虑人与机器、以及不同文化之间差异,这便使得相关法规变得复杂。尽管译者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但国际版权法并不足以适应多元文化世界的现实问题 [8] 。事实上,所有权和作者身份是翻译行业由来已久的问题,与其他非文学作品的专业译者一样,文学译者也面临着版权模糊的问题。除了法律和技术的角度,Chesterman [9] 认为,规范可以从一般翻译伦理的角度来分析,即研究译者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一名合格的译员,应该兼顾原文所传递的功能、色彩,在目标文本中保留情感共鸣,但随着机器翻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译者的声音和翻译风格从目标文本中消失了,作者的原创性也面临被剥夺的风险。该书提出文学译者使用机器翻译系统来翻译作品并不跨越任何伦理界限,但它确实存在风险,一是消除不同作家个性,二是使写作风格同质化。创造性文本翻译技术日益成熟,学者、译者、开发人员和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建立和提高道德标准的需求也将变得更为迫切。为使这一新职业蓬勃发展,公平对待所有利益相关者并遵守道德准则和规定至关重要。因此,对于研究者、译者、甚至政策制定者来说,如何在该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兼容的法规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4. 结语

创造性文本折射了人类所建构的艺术美,在翻译该体裁会与其他类型翻译有所不同,它更考验语言的流畅性和优美度,以及处理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旨归。在引入机器辅助翻译后,如何平衡理性与感性、美学与科技、译者与机器,让读者拥有对等的情感体验和美的感悟?针对这些问题,《利用技术进行创造性文本翻译》一书以兼顾实践与理论的方法给出了极具启发性的思考。当然,该书也存在些许不足。首先,该书的大部分内容都为定性研究。部分章节采用问卷调查来获取专业译者对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创造性文本翻译问题的意见(如第一章和第二章),或者在既定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双语和单语读者的阅读体验进行访谈(第四章)。虽然定性研究有利于揭示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有效性和有用性感知,但与定量研究相比,这种分析更为主观,所述结果可能会因受访者而异。鉴于对创造性文本翻译中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问题进行更全面的研究需求,应用定量的规范性分析可能有助于更好的判断,并为众多利益相关者带来更有力的实证检验。其次,部分章节的研究成果不显著,或研究设计存在问题,有循环论证之嫌。第四章讨论使用机器翻译进行复杂的语言学习,并揭示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如果一个学生有足够的能力阅读源文本,辅助翻译来获得提示,那么输出结果可能是极为可观的,但似乎在没有机器辅助翻译的支持下,这一结果仍然成立。换言之,直接比较双语读者与单语读者的阅读实验,或直接比较双语读者的阅读实验而不涉及任何机器翻译系统,该研究也可以得出同样结论。总的来说,瑕不掩瑜,本书所涵盖创造性文本中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前沿,可以作为感兴趣的研究人员、从业者、教师和学生的参考,并为探索新领域提供见解。

NOTES

*通讯作者。

1此处参考肯麦锡全球研究所发布的报告网页 (https://www.mckinsey.com/featured-insights/future-of-work/the-future-of-work-after-covid-19)。

参考文献

[1] 刘勰.文心雕龙[M]. 北京: 中国书店, 2018.
[2] Maffia, F., Fesenko, I.I. and Vellone, V. (2020) Covid-2019 Pandemic: Growing Wave of Cancelled Meetings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and Its Impact on Specialty. Journal of Diagnostics and Trea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Pathology, 4, 125-128.
https://doi.org/10.23999/j.dtomp.2020.8.1
[3] Olsen, B.S., Liu, H. and Viaggio, S. (2021) Diplomatic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In: Albl-Mikasa, M. and Tiselius, E. Ed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Routledge, New York, 67-79.
https://doi.org/10.4324/9780429297878-8
[4] O’Hagan, M. (2016) Massively Open Translation: Unpac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Transl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0, 929-946.
[5] 谢天振. 超越文本超越翻译[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6] Hadley, J.L., Taival-koski-Shilov, K., Teixeira, C.S. and Toral, A. (Eds.) (2022) Using Technologies for Creative-Text Translation. Taylor & Francis, New York.
[7] Ghazala, H.S. (2014) Creative Vis-à-Vis Non-Creative Translation of Short Story Juxtaposed. Arab World English Journal, 2, 17-35.
[8] Basalamah, S. (2014) The Thorn of Translation in the Side of the Law: Toward Ethical Copyright and Translation Rights. The Translator, 7, 155-167.
https://doi.org/10.1080/13556509.2001.10799098
[9] Chesterman, A. (2014) 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 The Translator, 7, 139-154.
https://doi.org/10.1080/13556509.2001.1079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