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助推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Boost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摘要: 每一个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他们思想成长的进步影响着国家发展的进程,而思政课程的深刻学习是加强全国中小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强化思政课程在中小学各学科中的关键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要充分利用思政教育让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合理搭配信息技术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检验,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深中小学生对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此来促使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Abstract: Every student is the flower of the motherland, the hope of the nation, the progress of their ideologi-cal growth affects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profound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key position of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annot be ignored,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make teachers’ teaching serve students’ learning, reasonable collo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chanism to timely test the students’ learning results, under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 people, cultivate th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deepen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in this way,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can be improved.
文章引用:黄仕兴. 思政课程助推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J]. 教育进展, 2023, 13(5): 2694-269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5425

1. 引言

思政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学生进行德育学习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而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时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思政课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随着思政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渐渐地扫除了大多数人们内心认为思政课程只是一门不重要的副科这种固执的观念,思政课程在学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也在不断显现,在中小学这个学生重要的人生成长阶段里,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精细的引导,在他们纯真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颗真善美的种子,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 研究背景及现状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 。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将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及思想融入到课堂中的各个教学环节,而非仅限于单一的传授学科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掌握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创新方法以及思想工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放眼世界,思政课程在时代的浪潮中迎来一次又一次的变迁,并且在不断改进中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一直予以加强,也由此给许多中小学教师以及学生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思政课程的教育有较强的普遍性和亲和力,发展好思政课程,可以促进中小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汲取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优秀潜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中小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思政教育,在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学习仅仅是存于表面,对诸多知识点的理解多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形成了读“死”书和“死”读书的景象,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思政课程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功能,不重视在思政课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实际上,它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以及立德树人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还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发展教育过程,因此,思政课程的深刻学习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显得至关重要。该课程是否能真正影响学生,使学生受益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所扮演的引路人角色。马克思曾经说过,“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教师正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实践的主导,保质保量实现思政课程任务的关键环节便是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思政课程教师应清晰定位好自己的职业角色,并落实其中的责任与担当,思政课程的真正核心在于讲好道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点间的逻辑性和讲课的方式,遵循思政课程教育规律,做到把道理讲活、讲深、讲透彻,让学生的内心得以真正领悟,用真理中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去指引学生,在沟通学生心灵的同时帮助学生启智润心,从而培养学生拥有体现出思政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的独立辨析能力。

3. 思政课程建设措施及优点

强化思政课程的建设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评价机制。教师应该对学生在思政课程上的学习成果及时进行检验,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并将其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评价机制,鼓励教学评价方式的多种多样、教学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并对评价方式加以修改和补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并积极调控把握好评价的大致方向、评价环节及评价结果,对各环节做到及时反馈,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学生在教学评价过程中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即时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优势,便可以及时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做好相应调整,进一步对思政课程的实施效果加以提升,此种情况下可以强化学习氛围,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可以得到充分彰显 [2] 。强化思政课程的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门门讲思政”的思政育人格局正在渐渐形成,思政课程作为一门具体的课程,教师需要注重其内涵式及外延式的建设,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讲好思政,直击学生们的心灵,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判断、反思和实践,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及方法论去面对一系列生活问题,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中小学生对某些具体问题的正确认识能力及深度思考能力 [3] 。

强化思政课程的建设要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将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并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好个人的远大理想和奋斗方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踔厉奋发谱写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丽篇章。

强化思政课程的建设有助于加快科研进展及立德树人目标。在发展思政课程时,应讲好科学事迹并阐述相关科学精神和伦理,努力在各门学科中挖掘其中的德育闪光点,一些伟人的杰出事迹不仅对中小学生有很大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奋斗热情,从而促进学术研究的进步与发展。思政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发挥隐性德育功能,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用“真、善、美”的眼光科学地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把学生塑造成为具有睿智行动力、拥有高尚情操、德才兼备的时代弄潮儿。

强化思政课程的建设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指的是人自身有目的、有计划地去积极主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提升教育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4] 。思政课程中涉及到政治、经济、品德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其内容是博大而精深的,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就要满足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间的差异,在进行教学时与学生共同制定自主学习策略,并基于教学目标对学生加以指引 [5] 。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位,才能使他们自主投身到学习中来,思政课程正是在其中发挥这种作用,学习并非是一种短暂的状态,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思政课程的学习同样也是任重而道远,在思政教学中对中小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困难中磨练坚强意志,树立他们远大的个人奋斗目标,促使学生们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让学生学习时在内心深处产生与这个时代的强大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 结语

思政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推动思政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建设一支高质量师资队伍,教师应根据各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在其中融入思政元素,在授课时将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并利用信息评价机制对学习成果及时进行检验。例如在语文课上讲解著名人物时,可以介绍最美教师张桂梅,张桂梅在从教时所展现出来的在教育事业上的执着奋斗与不畏艰难,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与包容,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了许多大山孩子改变命运,通过介绍张桂梅的伟大事迹及其在社会上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小组讨论对于张桂梅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看法进行评析,引导学生学习张桂梅的优秀品质,树立榜样,有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指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从而提高其主观能动性 [6] 。

参考文献

[1] 陈娟, 黄德春. 高校青年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工作路径探析[J]. 药学研究, 2021, 40(12): 837-840.
https://doi.org/10.13506/j.cnki.jpr.2021.12.015
[2] 潘淑婷. 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与实践[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 7(19): 107-108.
[3] 刘玉秋. 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课程内涵式建设路径探析[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3(1): 74-78.
[4] 范洪卫. 思政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1(31): 105.
[5] 胡映. 高校思政实践课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思考[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4(4): 132-134.
https://doi.org/10.16104/j.issn.1673-1883.2012.04.039
[6] 李旭. 课程思政引领下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升的探究[J]. 科教文汇, 2022(23): 61-64.
https://doi.org/10.16871/j.cnki.kjwh.2022.2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