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turning Migrant Workers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OI: 10.12677/ORF.2023.132131, PDF, HTML, XML, 下载: 202  浏览: 358 
作者: 王恒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劳动力回流地方政府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Labor Return Local Government
摘要: 安徽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地区的发展日益向好,吸引着大量外出劳动力回流。文章选取家乡产业发展环境、家乡生态环境、家乡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就业环境、城市融入感与家庭因素六个影响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权重,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解释这些因素对劳动力回流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家乡产业、家庭因素与城市就业所占的权重较高,更容易左右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意愿;家乡环境与城市融入所占的权重较低。可见,外部环境是外出劳动力回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文章通过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入手为地方政府吸引劳动力回流提出相关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Anhui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s getting better day by day, attracting a larg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back. In this paper, six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turn of migrant workers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hometow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hometow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ometow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urban employment environment, urban sense of integration and family factors. AHP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weight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rder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xplain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return of migrant work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metown industry, family factors and urban employment account for a higher weight, and it is easier to influence the return intention of the migrant labor. Hometown environment and urban integration occupy a low weight.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consider the return of the outbound labor force. Therefore, by creating a good employment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local governments to attract the return of labor force.
文章引用:王恒辉. 安徽省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J]. 运筹与模糊学, 2023, 13(2): 1294-1300. https://doi.org/10.12677/ORF.2023.132131

1. 引言

2023年,党中央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二十个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乡村振兴战略统领我国的“三农”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完美的路径,优化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发展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国家政策、资金、专家人才等也逐渐偏移到农村地区,引起了农村劳动力的关注,使得回流趋势进一步加大。

以安徽省为例,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省常住人口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增加了160万人。2013年安徽省首次出现外出人口回流现象,2021年已连续第8年持续回流,回流人数增加到9.7万人,对本年的常住人口增长贡献率上升为97% [1] 。回流是农村劳动力基于自身全方面考虑的一种理性选择,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空间。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回流趋势的到来不仅给劳动力本身带来了积极的效应,而且给城市与地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影响政府的管理与地方政策的制定。

安徽省政府为应对农村劳动力的回流趋势,迎接这一机遇和挑战,首先要明确影响劳动力回流的因素,对症下药,积极改变管理策略,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发展新型产业,努力抓住回流的机遇。因此,本文期望使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确定因素之间的相对权重,分析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帮助地方政府抓住劳动力回流的机遇,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回流趋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 文献回顾

目前对于劳动力回流影响因素的研究整体上可以分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大类。外部因素指的是受到经济态势的发展、政策环境与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与政府的行为息息相关。内部因素指的是个人特征与家庭环境对回流产生的影响。

在外部因素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影响最大的是产业层面,依次是生活层面、生态层面、治理层面和乡风层面 [2] 。地区生态、产业、文化、人口、组织等五大方面的改善增加了居民留乡发展的意愿,产业兴旺推动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退耕还林、保护农田等措施使得生态环境逐渐优化,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各方面促进了农村地区生活富裕吸引外出劳动力回流 [3] 。在就业收入方面,部分学者认为目前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务工收入差距越来小,而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回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生活成本估计值每增加1元,劳动力回流的概率也会增加0.3% [4] 。收入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在城乡转移的影响因素,通过进城务工可以积累技术能力并且获得高收入,而农村劳动力回流也会考虑收入因素。若劳动力在外收入越高,他们越不倾向于发生回流迁移,还指出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意愿 [5] 。在城市因素方面,农村外出劳动力如果不能在城市获得预期的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居住安排和发展机会,他们会被迫放弃其乡城迁移决策返回流出地 [6] 。

在内部因素中,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我意识和家庭意识的逐渐增强,使得他们知道不能以提高收入为单一目标,思想方式的转变促使劳动力回流 [7] 。在家庭因素方面,家庭的重要性与回返移民和往返移民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回流移民的家庭重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同时朋友对于返回的重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8] 。已婚和家庭规模对突尼斯的迁移劳动力回流后从事自我经营(创业)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 [9] 。劳动力回流同样关注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因素,于水发现对当地教育、基础设施较满意的农民更愿意回流 [10] 。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劳动力回流意愿的因素,但对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隶属关系较少。劳动力回流意愿的影响因素不是单一发挥作用,而是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劳动力的回流抉择。因此,本文选取对劳动力回流意愿影响较显著的六个方面构建层次结构中的指标层面,分别是家乡产业发展、家乡生态环境、家乡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就业环境、城市融入感与家庭因素。

3. 实证分析过程

3.1. 层次分析法概述

结构模型往往不是分析问题的最终结果,而只是建立定量模型的初步过程。建立和明确系统的结构,只是为进一步运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系统决策所作的基础工作。实际上,解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就是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的初始过程。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实用的多层次权重解析结构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首先要将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将各类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最终归结为最底层相对于最高层相对重要程度的权值活或相对优劣次序的问题。

3.2. 构建层次结构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安徽省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的层次结构,将回流意愿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和决策对象按照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与方案层。文章将目标层确定为劳动力回流意愿,准则层确定为A1家乡产业发展、A2家乡生态环境、A3家乡社会保障体系、A4城市就业环境、A5城市融入感与A6家庭因素,方案层确定为B1返乡与B2留在城市。绘制层次结构图,见图1

Figure 1. Hierarchy diagram

图1. 层次结构图

3.3. 构建判断矩阵

文章将准则层确定为A1家乡产业发展、A2家乡生态环境、A3家乡社会保障体系、A4城市就业环境、A5城市融入感与A6家庭因素,根据Saaty对于指标之间比较量化值规定,依次在因素之间进行比较,构建目标层和指标层的判断矩阵,见表1。具体比较过程为A1相比于A2较强重要赋值为“5”;A1相比于A3稍微重要赋值为“3”;A1相比于A4同样重要赋值为“1”;A1相比于A5稍微重要赋值为“3”;A1相比于A6介于同样重要与稍微重要之间赋值为“2”以此类推,具体矩阵图见表2

Table 1. Quantified values of comparison between indicators

表1. 指标之间比较量化值规定

Table 2. Judgment matrix of target layer and index layer

表2. 目标层和指标层判断矩阵

3.4. 计算过程

1) 计算各要素权重与最大特征值

文章在确定目标层和指标层判断矩阵之后,选择和积法计算各备选元素的权重。分析计算结果发现,A1家乡产业的算术平均值为0.2891,A2家乡生态环境的算术平均值为0.0506,A3家乡社保体系的算术平均值为0.1028,A4城市就业环境的算术平均值为0.2849,A5城市融入感的算术平均值为0.0861,A6家庭因素的算术平均值为0.1865,见表3。可以得出,家乡产业发展所占的权重最高,其次是城市就业压力,两者更容易影响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意愿;家庭因素与家乡社保体系也能够有效影响农村劳动力回流意愿,但是,家乡生态环境与城市融入所占的权重较低。

根据运用和积法得出按列归一化得出的结果,运用公式 λ max = i = 1 n [ A W ] i n w i 计算最大特征值。计算后最大特征为6.0853。

Table 3. Results of column normalization obtained by sum-product method

表3. 运用和积法得出按列归一化结果

2) 一致性检验

计算出各要素权重与最大特征值之后,开启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C I = λ max n n 1 (1)

查找对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计算一致性比例CR:

C R = C I R I (2)

如果CR < 0.1,则认为判断矩阵可以接受;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修改。

由上文可知最大特征值为6.0583,操作步骤(1),计算CI = 0.1166,下一步查找一致性检验RI值,阶数为6,RI值为1.26,最后计算一致性比例,CR = 0.09253。由此可CR < 0.1,则认为判断矩阵可以接受,可以进一步分析结论。

4. 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家乡产业与城市就业所占的权重较高,更容易左右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意愿;家乡环境与城市融入所占的权重较低,可见,对于劳动力而言外部环境对其决定的影响较低。结合安徽省产业发展、家庭特征等实际情况,下文进一步分析实证结果产生的背后原因。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强调要让农业成为有潜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要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保障农民的权益,将农民收入的提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吸引了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前,安徽省由于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产业规模小、产业种类单一等原因使得税收收入水平迟迟无法提高,造成政府预算不足,仅有的一些预算往往还向产业转型偏移,导致就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等方面往往受到忽视,迫使当地的劳动力外出就业提高就业收入,改善家庭物质条件。自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开始全面实施,安徽省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与生活富裕等方面取得了有效的进展,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生态与生活环境,开始吸引外出劳动力的大量回流。产业兴旺优化了当地的产业发展环境,支持发展新型农村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让更多的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在农民,同时随着农业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农村,产生了很多产业强镇与农村产业园,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回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同时,安徽省的外出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江浙沪等发达地区,有一些农村劳动力在外遇到了较好的发展机遇,并在自己的努力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较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地区依旧从事较为底层的工作,例如司机、餐厅服务人员、建筑工人等等。这些外出的农村劳动力虽然在城市中能够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就要面临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提高,个人的相对经济效益下降,家庭的生活水平迟迟无法提高等问题。面对高昂的房价与物价,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一直处于租房状态,一家人挤在十几平米的房子中,迟迟不能实现安稳的定居,无法获得满意的生活状态,城市融入感较低,加速了劳动力的回流速度。

安徽省产业发展背景与外出劳动力特征有效解释了产业发展环境与城市就业压力对于农村劳动力回流意愿影响较大的原因。家乡产业发展环境与城市就业压力与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息息相关,地方政府应该从这一角度出发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回流。

5. 结语

地方政府应该与农村回流劳动力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拓宽劳动力利益诉求渠道,准确、及时了解回流劳动力的需求,明确当地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动因,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提高政府应对成效。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产业发展环境与城市就业压力所占权重较大,地方政府应该从这两方面出发,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营造良好的回流环境,保障劳动力回流后的就业问题。

在产业发展方面,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加强特色产业发展,抓好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做好对口帮扶,引导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帮扶与支持,聚集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构建综合性的产业集群,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其次,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农村地区特有的土地、森林、湖泊等资源,发展农村产业,培育农村品牌,实现农村地区差异化的产业发展。通过乡镇、村与企业联动行动,建设产业强镇,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在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力的就地就近就业。

在就业环境方面,地方政府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增收,强化各类稳岗补助政策的落实,加大对中小企业、工厂的扶持力度,稳定就业岗位,保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完善农村劳动力工资支付监测预警机制,维护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权益,常态化监测产业内部工资发放情况。同时,促进农业产业经营增收,吸引更多劳动力在农业产业进行创业,带动农村产业就业增收。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培育工作,支持农村地区组建家庭农场、成立农民合作社,鼓励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成立企业,在农村地区形成规模化农业,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更多劳动力参与经营、就地就业,提高农业产业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本文虽然从六个方面出发探究了影响安徽省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因素之间的权重,但是,影响因素的选择依然存在片面性,无法全面解释安徽省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的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学习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东方财富网. 安徽2021年人口增长人口回流起重要作用[EB/OL].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5102374094089.html, 2022-05-10.
[2] 王馨胤.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四川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 2020.
[3] 洪洁.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基于推拉理论视角[J]. 经济研究导刊, 2022(24): 41-43.
[4] 石智雷, 杨云彦. 家庭禀赋、家庭决策与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J]. 社会学研究, 2012, 27(3): 157-181+245.
[5] 王心蕊, 孙九霞. 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回流迁移研究——影响因素与代际差异[J]. 旅游学刊, 2021, 36(4): 58-69.
[6] 任远, 施闻. 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迁移的影响因素和回流效应[J]. 人口研究, 2017, 41(2): 71-83.
[7] 徐乃田, 吴鑫鑫. “以人为本”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决策微观机制理论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8): 1-2.
[8] Gillespie, B.J., Mulder, C.H. and von Reichert, C. (2021) The Role of Family and Friends in Return Migration and Its Labor Market Outcomes.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41, 115-138.
https://doi.org/10.1007/s11113-021-09650-x
[9] Mesnard, A. (2004) Temporary Migration and Capital Market Imperfections. Oxford Economic Papers, 56, 242-262.
https://doi.org/10.1093/oep/gpf042
[10] 于水, 姜凯帆, 孙永福. “空心化”背景下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11): 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