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顺应论视角下警察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以警察执法话语为例
A Study of Police Pragmat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Taking Police Enforcement Discourse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ML.2023.114244, PDF, HTML, XML, 下载: 358  浏览: 565 
作者: 周云凤: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天津
关键词: 语言顺应论语用身份建构警察执法话语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Pragmat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Police Enforcement Discourse
摘要: 身份被认为是一种语用资源。随着交际目的的变化,交际者会通过话语构建不同的语用身份。本文基于顺应论,以警察执法话语为语料,探究了警察语用身份的建构及其顺应性。研究发现,在工作过程中,警务人员根据特定的语境,建构了执法人员和教育开导者身份,以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帮助更多人远离犯罪。
Abstract: Pragmatic identities are used as resources. Pragmatic identities vary because of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contexts and needs. Based on linguistic adaption theory and data drawn from police enforcement discourse,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study of pragmat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dynamic adaptability in constructing pragmatic identity. It is found that police struct the identities of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and educators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mmunicative contexts at work, so as to better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 complete their own work, and help more people stay away from crime.
文章引用:周云凤.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警察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以警察执法话语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4): 1805-181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4244

1. 引言

身份原本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社会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属性,如一个人的年龄、性别、出身等,或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或地位,或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Stryker, 1987) [1] 。随着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于身份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新观点认为交际者有多重的社会身份,在某一交际环境下交际者从多重社会身份中选择甚至建构某个特定的身份进行交际,这种身份可以称之为语用身份。语用身份是指语境化的、语言使用者有意或无意选择的自我或对方的身份,以及说话人或作者在其话语中提及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他者身份(陈新仁,2013) [2] 。不同于社会身份,语用身份只在交际中存在,交际进行了,语用身份才会被选择与建构。并且语用身份是一种资源,为了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顺应不同的交际语境,交际者会不断选择或是建构语用身份。

2. 文献综述

语言学领域有关语用身份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所建构的语用身份的类型、采用的建构方式以及实现的人际功能等。一些学者仅基于语用身份论视角展开研究。谈谷雨(2022)从语用身份论角度探究并发现了TED英语演讲者采用显性、隐性和认同三种话语策略建构了除其默认身份的多种变异身份,以更好地向观众解读演讲内容,实现劝说等交际目的,同时增进与观众的情感联系 [3] 。杨仙菊(2021)以电视剧《小欢喜》(2019)中的教育话语为语料,分析并揭示了家长在同孩子互动中建构的学习引导者、智慧陪伴者、家庭冲突调停者以及控制者等不同的语用身份。发现家长通过改变话语内容、说话方式、言语行为、称呼语以及语气来建构不同的身份从而达到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化解家庭矛盾等目的 [4] 。何荷和陈新仁(2015)依据语用身份论,分析了淘宝美容彩妆类店铺商品描述中店主如何使用称呼语,探讨店主通过使用称呼语所构建的不同的语用身份,发现其形象的构建不仅要顺应买家个人情感需求等,还要受到形式需求的制约 [5] 。袁周敏(2013)探究了商务会话中咨询顾问的身份建构。商务会话一般包括咨询启动阶段、问题构建阶段、问题解决阶段与会话结束阶段。在会话的不同阶段,咨询顾问会建构专家身份、同伴身份和销售代表等不同的语用身份,实施不同的人际功能,从而实现不同阶段的交际目的 [6] 。

还有学者结合语用身份论和语言顺应论、评价理论等其他理论展开研究。徐敏和陈新仁(2015)从语用身份和语言顺应论视角,探究了教师课堂话语中身份建构的类型、建构过程中采取的话语策略及其语境顺应性 [7] 。刘畅和潘海英(2017)基于语言顺应论,研究了医生在参与遗传咨询过程中所建构的语用身份及其建构过程的动态顺应性 [8] 。张润晗(2022)基于语用身份和定位理论,发现在网络语境下,教师为实现高质量线上互动以及促进学生学习,在课堂中建构了权威型、博学型、同伴型和友善型的教师身份 [9] 。缪海涛和胥瑶瑶(2020)在评价理论框架下,对2016年美国总统电视辩论词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拉里和特朗普如何通过使用不同的态度资源来构建不同的身份。研究发现,希拉里构建出一个亲民的女政客、有能力的未来领导者等语用身份;而特朗普则构建起一个有实力的专业商人、具有潜力的未来计划者等形象 [10] 。任育新(2013)基于语用身份论,采用话语分析方法,对博士论文开题中的建议话语展开了分析。考察了专家在话语中所建构的个人身份类型、采用的建构策略以及身份建构的动因 [11] 。陈新仁(2018)在批评语用学视角下,基于语用身份论,对房产广告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发现,潜在购房者被房产广告商比较高频率地建构为“自然环境爱好者”、“成功人士”、“恋家者”、“崇尚个性者”及“运动爱好者”等,借此通过顺应目标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促销房产的目的 [12] 。

除此之外,有学者进一步缩小了研究范围,考察了语用身份磋商的问题。袁春波(2020)以《红楼梦》为语料,探究了语用身份磋商互动的过程,发现语用身份磋商是在交际需求的驱动下发生的,是通过话语实现的,其结果取决于交际者对交际语境的顺应 [13] 。

可以看到,关于语用身份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教师话语、商业话语或是公共演讲话语中的语用身份建构。鲜少有研究关注警察执法话语中语用身份建构的问题。

3. 理论依据

语用学家Jef 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中提出顺应论,Verschueren指出,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不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Verschueren, 1999: pp. 55-56) [14] 。这里的所谓“选择”包含以下三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即可变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可变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决定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可能选择的范围。商讨性指的是语言选择不是基于机械的或固定的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来进行(袁周敏、陈新仁,2013) [15] 。语言的顺应性则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特性(Verschueren, 1999: pp. 59-61) [14] 。

语境关系顺应指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交际语境顺应。其中包括对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物理世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何自然、于国栋,1999) [16] 。

4. 语料与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bilibili推出的警务纪实观察类真人秀《守护解放西第一季》中警察执法话语为语料来源,基于语言顺应论,探究执法话语中警察建构了什么语用身份并执行哪些人际功能以及警察语用身份建构的顺应性。

5. 分析与讨论

冉永平(2007)认为交际中必然存在自我身份和他人身份的再现,以及与身份相匹配的语言形式,如领导、权威专家、平民等之间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语言选择的差异,反过来,语言选择也能体现各种身份地位等非语言因素。警务执法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话语建构了不同的语用身份 [17] 。

5.1. 警务人员身份建构及其人际功能

(一) 执法人员

警务执法话语中警务人员通过使用一系列专业行话建构其执法人员身份。行话大多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此处所探讨的专业性行话则是职业行话中的一种(孙汉军,2003) [18] ,是警务人员执法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专业性用语。

(1)

(语境信息:当事人蓄意拿走一金银首饰店的一条项链,但问讯开始之前不承认自己是刻意的)

警务:现在知道为什么把你传唤过来?知道吗?

当事人:知道。

警务:时间还记得吗?今年1月13号晚上,你在那个金银首饰店搞了个东西。

当事人:我就在那里正好看一根项链,我小孩子就走了,不见了。我,当时,我,就是我现在去想,不记得是交给他们手里了呢,还是放在那拖把上面呢,还是拿走了出去去追我儿子,情况就是这个情况。

警务:那你不对,你讲的不对啊,你要想清楚了,你这个表述和我们掌握的证据出入很大嘛,完全不一样啊,我先把监控给你看一下好吧。

当事人:我不是不承认没拿那个链子呢,我就可能是我拿了那个链子就出去追小孩去了,就拿走了。

警务:拿在手上啊?

当事人:嗯,对,应该是的。

警务:不是装在口袋里?

当事人:那这么长时间我不记得了。

警务:慢慢想,慢慢想……

例(1)中,当警务人员对当事人进行问询时,使用了“传唤”,“掌握的证据”等专业问讯话语,这些专业话语组成了一套完整且专业的问讯程序。问讯是警务人员执法工作中的一部分,进而体现了警务人员执法人员的身份。经过警务人员的问讯,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了维护。

(二) 教育开导者

警务人员在执法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当事人不懂法律,或是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又或是年纪太小,涉世未深。此时警务人员在执法的同时,也会通过话语建构了教育开导者的身份。

(2)

(语境信息:当事人吸毒被抓)

当事人:不是说吸这个可以减肥的吗?

警务:谁跟你说的?

当事人:他们跟我说的。

警务:你这个不是减肥,知道吗?你吸毒是因为这个毒品把你身体里面的器官破坏了。然后你吃的东西消化不了,你身体不吸收,知道不?

当事人:我以后不吸了,我不想进警察局。

警务:抓你们主要是以教育为主,懂吗?能救一个是一个,知道吗?

例(2)中,当事人不能意识到吸毒的危害性,反而声称吸毒可以减肥。面对这种情况,警务人员说明吸毒可以造成体重下降的真正原因是吸毒会破坏身体器官,使得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不能被消化,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在这里,警务人员化身为教育者,向当事人普及吸毒的危害。而当事人在了解了吸毒的危害后,也表示不会再吸毒。警务人员的话成功将步入歧途的人拉回了正道。

(3)

(语境信息:当事人因为寻衅滋事,砍伤他人前来自首,且年龄未满十八岁)

警务:但是你也是一个独立体了,你独立体的话你为你做下的事情,你还是要承担你的责任了是不是?争取宽大处理嘛。你和你父亲有什么说的波,我刚才你爸爸在这里跟你做笔录的时候,我看你爸爸都在那里哭,眼泪都流出来了,为了你这个事,对吧。

当事人:特别后悔,不应该冲动。

警务:你是,现在你还小,晓得嘛?我也作为一个父亲,所以我特别能理解你爸爸的这种感受。这个事情出是出了,但是你以后的人生还有那么长,通过自己的努力,幸福生活还是有,你自己以后才是最重要的,以后做事情多靠思维,少靠动作,好不?

当事人:(点头)

例(3)中当事人年纪小,做事冲动,因为一件小事,同伴一邀约,就一起将他人砍伤。这件事情本质来说,还是因为当事人年纪太小,做事之前不仔细考虑后果,冲动行事。警务人员考虑到这种情况,对当事人展开教育,告诫其以后做事情前要多思考。当事人听后也表示以后不会再冲动行事。同时警务人员也对当事人进行开导,表示人生还长,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可以获得幸福。警务人员通过话语建构了教育开导者的身份。

5.2. 警务人员身份建构的顺应性

考察警务人员身份建构的顺应性需要分析身份建构过程中的语境制约因素。语境制约因素包括交际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心理世界。本文主要讨论身份建构过程中对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

(一) 对社交世界的顺应

社交世界主要包括影响交际者话语选择的社会因素。需要语言做出顺应的社会因素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几乎难以穷尽,顺应过程往往更加动态、更为复杂、更为微妙(何自然,2007) [19] 。例一中,警务人员通过使用“传唤”、“掌握的证据”等专业问讯话语构建了其执法人员的身份,表明其与当事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使得当事人能如实回答警务人员问讯的问题。

(二) 对心理世界的顺应

交流信息和表达情感是研究言语交际不可忽视的两大重要维度。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者除了关注信息的传递外,还要考虑受话人的情感因素(袁周敏、陈新仁,2013) [15] 。警务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或是说为了能够成功获取当事人信息,又或是了解事情原貌,会顺应当事人的情感需求,采取不同的话语策略而建构不同的语用身份。

(4)

(语境信息:当事人与家人在外旅游时走失)

警务人员:你叫什么名字啊?记得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吗?

警务人员:你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吗?是警察叔叔是吧。

当事人:(点头)

警务人员:对吧,是好人是不是?

当事人:(点头)

警务人员:不用怕好吗,知道吗?

当事人:(点头)

警务人员:你多大了?

当事人:我今年七岁。

警务人员:七岁啦。你是哪里人?

当事人:重庆。

……

例四中,当事人由于和家人走失,经过好心人报警,被带到警察局。但是可能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事人对于警务人员的询问并未做出任何回答。考虑到当事人可能对陌生人心存警惕,面都陌生的环境不免害怕,警务人员因此首先表明“你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吗?是警察叔叔是吧。”,然后引出“是好人是不是?”,从而使当事人放松过度的警惕,配合警察的询问,构建了执法人员的身份。

(5)

(语境信息:侵犯当事人的罪犯被抓住,案件被侦破,警务人员对当事人也就是受害者所说的话)

警务人员一: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对你的伤害很大,你是不是都不敢告诉他们,不敢告诉你自己的家人,亲朋好友都不知道,所以这样的伤痛只能一个人自己慢慢疗伤。别哭了别哭了,其实你还是很坚强的。

警务人员二:其实也不要那么悲观,你现在的心情我能想到。之前你知道我怎么样吗?我之前有200多斤,别人就老讲你这么胖,你还当警察,你到时候追得到人吗?你不信你看照片,这是之前长的,之前我就这么胖,然后你看当时别人怎么想的,这么胖,你当警察,然后别人喊我胖子,所以说你现在心情复杂我也可以想象,但是还不是人生这么多坎,你要这样想,你要是今后还活得更好活得更精彩的话,那不气的就是他。

例(5)中,虽然案件侦破,受害人还是遭受了极大的伤害,情绪低落,面对这样的情景,警务人员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一些鼓励的话对当事人进行开导,此时警务人员不再是执法者而是化身成为教育开导者,希望当事人能够尽快走出来,朝前看,获得幸福人生。

6. 结论

本研究在语言顺应论视角下探究了警务人员的语用身份建构,发现在工作过程中,警务人员根据特定的语境,建构了执法人员和教育开导者身份,以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帮助更多人远离犯罪。

参考文献

[1] Stryker, S. (1987) Identity Theory: Developments and Extensions. In: Yardley, K. and Honess, T., Eds., Self and Identity: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 John Wiley & Sons, Hoboken, 89-103.
[2] 陈新仁. 语用身份: 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J]. 外语研究, 2013(4): 27-32+112.
[3] 谈谷雨. 语用身份论视角下英语演讲者身份建构研究——以TED演讲为例[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3(7): 49-55.
[4] 杨仙菊. 家庭教育话语中父母话语实践与语用身份建构研究[J]. 外语研究, 2021, 38(2): 43-49.
[5] 何荷, 陈新仁. 网店店主关系身份建构的语用研究[J]. 现代外语, 2015, 38(3): 347-356+438.
[6] 袁周敏. 商务会话中咨询顾问身份建构的动态性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3(6): 89-96.
[7] 徐敏, 陈新仁. 课堂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建构及顺应性[J]. 外语教学, 2015, 36(3): 50-54.
[8] 刘畅, 潘海英. 语用身份的顺应性研究——以遗传咨询互动过程中医生语用身份为例[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 125-129.
[9] 张润晗. 网络课堂语境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J]. 外语学刊, 2022(2): 22-27.
[10] 缪海涛, 胥瑶瑶. 态度资源的使用对美国总统电视辩论身份构建的认知功能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20(6): 57-64+3.
[11] 任育新. 学术建议中专家个人身份建构的顺应性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6): 6-10.
[12] 陈新仁. 商业广告“身份套路”的批评语用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 2018, 39(5): 24-33.
[13] 袁春波. 人际互动中的语用身份磋商: 以《红楼梦》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43(2): 20-25+33.
[14] Verschueren, J.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Edward Arnold, London.
[15] 袁周敏, 陈新仁.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以医疗咨询会话为例[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 45(4): 518-530+640.
[16] 何自然, 于国栋. 《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J]. 现代外语, 1999(4): 428-435.
[17] 冉永平. 语用学传统议题的深入研究 新兴议题的不断拓展——第十届国际语用学研讨会述评[J]. 外语教学, 2007(6): 6-10.
[18] 孙汉军. 行话研究[J]. 中国俄语教学, 2003, 22(2): 29-33.
[19] 何自然. 语用三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