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构式“v一种很新的n”探究
Exploration of the Emerging Construct “v一种很新的n”
DOI: 10.12677/ML.2023.114209, PDF, HTML, XML, 下载: 278  浏览: 459 
作者: 焦千千: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网络语言新兴构式负面评价反预期Internet Language Emerging Constructs Negative Evaluation Anti-Expectations
摘要: “v一种很新的n”是在网络语境下流行的新兴构式,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中有大量的语料,本文主要对典型构式“v一种很新的n”的语义以及语用功能分析和探讨,该构式在语义上具有负面评价倾向,在语用上具有反预期的语用功能。
Abstract: “v一种很新的n” is an emerging construct popular in the online context, and there is a large corpus of it on online social platforms such as Weibo.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semantic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of the typical construct “v一种很新的n”, which has a negative semantic tendency and an anti-expected pragmatic function.
文章引用:焦千千. 新兴构式“v一种很新的n”探究[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4): 1555-155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4209

1. 引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对人们语言的表达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网络语言具有强大的创造力,新的表达形式不断地涌现,网络语言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简洁性 [1] 。“v一种很新的n”频繁的出现在人们日常的网络交流中,演变为新兴构式“v一种很新的n”,出自短视频平台的音乐评论区,最初用来表达对作品中融合过多音乐元素的无法理解,现广泛用于调侃某些不可思议的事物、超出常规的行为。“v一种很新的n”可以表达一种不理解、不欣赏的态度,含有一种委婉的批评意味;但有时也仅仅强调事物、情况的新变化、新发展,作为各种领域的新闻讲解开头语,吸引大家的注意。本文以构式语法为基础,对现代汉语新兴构式“v一种很新的n”进行探析。在语料方面,随机选取了微博、知乎、小红书等网络平台的语料,语料选取截止日期为2023年3月5日。

2. 构式的判定

“构式语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国外认知语言学家Goldberg (1995)提出:“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对 < Fi, Si > ,而其形式Fi也好,意义Si也好,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

后来,2006年又将构式定义调整为“任何语言构型只要在形式或功能的某个方面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或不能从其他己存构式中严格预测出来,就可被视为构式”,根据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可以知道:只要一个格式在形式上的结构关系不能由其组成成分得到预测,或者其整体意义不能由其组成成分的意义简单相加得出,我们就可以将之判定为构式。“v一种很新的n”有两种意义,一是表达一种不理解、不欣赏的态度,含有一种委婉的批评意味,二是仅仅强调事物、情况的新变化、新发展,第一类占大部分且符合“形式或意义不能从构式本身的组成成分或者其他已有构式推出”这一条件,所以“v一种很新的n”的可以看作构式。而第二类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构式,因为整个结构表达的意义是各个部分的组成意义,我们可以从线性的排列顺序得知整个结构的意义。因此本文重点讨论第一类构式。

黄思思、詹卫东认为,网络语言更容易产生构式且构式化的速度更快,构式的固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能产性的升高、图式性的升高以及组合性的降低 [2] ;辛仪烨认为流行语的扩散经历了“直接使用–语义泛化–格式框填” [3] ;俞燕、仇立颖认为框填式流行语是在平衡中对创新心理的满足,话语框架提供了更多创新的空间 [4] 。我们认为新兴构式“v一种很新的n”在扩散过程中逐渐固化,能产性、图式性不断提高,组合性不断降低,作为框填式流行语的一种,体现了语言使用的创新性。

3. 构式的组成成分

构式语法理论认为我们考察一个构式时,需要解析其中的构式语块,寻找构式理据,以更好地揭示构式义 [5] 。“v一种很新的n”是一个典型的图示性构式,词汇部分处于一种部分开放的状态,可以嵌入不同的词汇使构式意义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构式“v一种很新的n”中“一种”为量词,表示“一个种类”,与“很新的”相对应,表示开辟了一种新的类别。“很新的”中的“新”与“旧”相对,指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程度副词“很”修饰新,表示程度高。

构式“v一种很新的n”,“v、n”为变项,“一种、很新的”为常项,根据微博560条1,2格式为“v一种很新的n”的话题进行统计发现常见的动词“v”为“做、演、画、吃、喝、看、跳、打”等行为动词,而“n”一般与“v”构成短语或离合词,如“#王楚然说阮流筝结了一种很新的婚#”、“#tvb拍了一种很新的现代武侠#”、“#他们在相一种很新的亲#”、“#周依然周奇在化一种很新的舞台妆#”、“#白客新剧在跳一种很新的舞#”等,其中“结婚、相亲、跳舞”为离合词,“拍武侠、化舞台妆”为短语。“玩、搞”等动词后搭配的词语一般为动词、动词短语或名词以及名词短语,但是“玩、搞”并不能和后面的词组成短语,如“#杭州小伙在玩一种很新的打卡#”、“#当代人好像在玩一种很新的跨年#”、“#反诈中心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年轻人在玩一种很新的拜年#”。

网络语言中构式的能产性不断提高,“v”和“n”的搭配突破了常规界限,受到的限制减少因而能涉及到更大的范围,像“玩跨年、玩打卡”等;构式的图式性不断提高具体体现为构式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从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做、画、吃、喝”到较为抽象的动词“玩、搞”,构式的图式化程度也在不断升高。

4. 构式义的分析

构式语法理论强调的是构式的意义不是由构成它的词汇的意义决定的,构式本身也是有意义的,构式的重要的特点就是整个结构的意义大于各个部分之和 [6] 。典型构式“v一种很新的n”用于调侃某些不可思议的事物、超出常规的行为,可以表达一种不理解、不欣赏的态度,含有一种委婉的批评意味。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不仅是传递信息,而且是直接用来做事的,即说话就是做事,交际活动就是一系列的言语行为组成的,网络流行构式“v一种很新的n”构式具有主观负面评价义,可以表示言者负面评价立场的直接言语行为 [7] ,如:

1. 大学生好像在玩一种很新的信任,把行李箱、电脑包交给陌生人帮忙看管,网友:知道为什么大学生透露着清澈的愚蠢了吧。(微博)

2. 我爸在做一种很新的番茄炒蛋(I mean怎么会有这么难吃的番茄炒蛋)。(微博)

3. 张柏芝和谢霆锋的儿子是怎么做到完美避开父母优点中一种很新的“基因彩票”的啊?(微博)

4. 最近的韩剧的布景、台词、设定以及韩团MV的设计元素,全都是中国文化,从把中国农历新年变成农历新年,再变成如今的韩国农历新年,他们在玩一种很新的偷袭。(微博)

例1中大学生“在玩一种很新的信任”,指的是把行李交给陌生人看管,并调侃式指出做出这种行为的大学生“透露着清澈的愚蠢”,表现出对这种行为的不理解和不赞同,表达了言者的负面评价立场。例2中我爸做一种“一种很新的番茄炒蛋”,后在括号中补充说明意思是番茄炒蛋特别难吃,表现出一种委婉批评的意味。例3中“中一种很新的基因彩票”单独来看具是正面评价,但是结合语境“完美避开父母的优点”表达出了不欣赏、批评的意味。例4“玩一种很新的偷袭”中变项“n”本身是贬义性词语,嵌入构式中后嘲讽、指责等,负面评价意味增强。

组合性是指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匹配程度 [2] 。如果构式整体的意义等于各个部分意义之和,则组合性高,否则组合性低。显然构式“v一种很新的n”表达的负面评价义并不等于各个部分意义之和,因而组合性也较低。

5. 构式的反预期功能

预期是一种与人的认识、观念相联系的抽象世界,与一定的社会常规、言谈事件中说听双方的认知状态以及特定的话语环境密切相关。反预期指的是说话者通过话语传递信息时所产生的偏离预期的现象。具体可分为三种:与受话人预期相反、与说话者自己的预期相反、与特定言语社会共享的预期相反 [8] 。通过对随机语料进行分析发现,构式“v一种很新的n”具有反预期功能,其中常项“很新的”中的“新”与“旧”相对,指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使“新”具有反预期的含义。如:

1. 年轻人只领证不办席引热议,被称“结一种很新的婚”,不愿精疲力竭、巨额开销只为体面,结婚仪式感很重要吗?(知乎)

2. 忘川序:太子帮太子妃逃婚,你们好像在搞一种很新的东西。(知乎)

3. 吴昕好像在搞一种很新的散文式自我介绍,原本以为会紧扣押韵大赛的题,最后整段自我介绍完全没有韵。(微博)

4. 诗佩妮你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我一直以为这块2018是做了一个透明膏体,拿到手了发现是空的。(小红书)

特定语言社会共享的预期通常体现为某个言语社会普遍接受或认可的先设,它是人基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经验构建起来的一种常规 [9] ,例1中年轻人只领证,不办席的做法与特定语言社会共享的“结婚需要仪式”的预期相反,例2中“太子帮太子妃逃婚”的情节也体现了与说话者自己预期的偏离。例3中副词“原本”等于“本 + 对比”,违反了叙述者的预期 [10] ,“原本以为会紧扣押韵大赛的题”,但是实际“完全没有押韵”,是对说话者自己预期的偏离。例4中“玩了一种很新的东西”后的语境“一直以为”也体现了结果与预期的偏离。

6. 语言使用的创新性

构式形成之初只是一种创新性用法,如果不能扩散到语言社团也会相应消失。网民的创新性用法促进新兴构式的扩散,使其在使用过程中能产性和图式性不断升高,组合性降低,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大家所接受的格式。“v一种很新的n”保留了话语框架形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话语关系上的“从众”,但构式中变项的产生以及超常搭配使其可塑性更强,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创新性,满足了使用者创新的需要,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平衡了“从众”与“创新”的两种心理模式 [4] ,也为语言的使用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

7. 小结

综上所述,“v一种很新的n”在表意上可以分为两种,前者的意义更为常见,且是典型的构式义;它的能产性和图式性都不断提高,组合性不断降低,是在语言扩散中逐渐固化的新兴构式。对构式的组成成分和语义进行分析,发现构式具有负面评价倾向,表达一种不理解、不欣赏的态度,含有一种委婉的批评意味,一些语料显示该构式具有反预期功能。同时该构式也体现了网络背景下语言使用的创新性,平衡了“从众”与“创新”两种心理模式。网络语言在不断地发展和迭代,网络产生的构式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NOTES

1微博话题语料选取截至日期为2023年3月5日 https://s.weibo.com/topic?q=%E4%B8%80%E7%A7%8D%E5%BE%88%E6%96%B0%E7%9A%84&pagetype=topic&topic=1&Refer=weibo_topic。

2微博语料具有一定时效性,用常项“一种很新的”在微博话题页面进行搜索,得到560条有效语料,如上方链接所示。

参考文献

[1] 赵华伦. 网络语言特点浅析[J]. 语言文字应用, 2006(S2): 219-221.
[2] 黄思思, 詹卫东. 网络语言中构式的形成机制初探[J]. 中文信息学报, 2017, 31(3): 17-24.
[3] 辛仪烨. 流行语的扩散: 从泛化到框填——评本刊2009年的流行语研究, 兼论一个流行语研究框架的建构[J]. 当代修辞学, 2010(2): 33-49.
[4] 俞燕, 仇立颖. 框填式流行语何以如此流行? [J]. 修辞学习, 2009(6): 71-80.
[5] 吴为善, 夏芳芳. “A不到哪里去”的构式解析、话语功能及其成因[J]. 中国语文, 2011(4): 326-333+383.
[6] 闪洪. 构式“放着n不v”研究[J].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5): 44-48.
[7] 史金生, 李静文. “一个X”类构式的负面评价功能及其形成机制[J]. 语文研究, 2022(1): 52-58.
[8] 王震. 反预期构式“还挺X (的)” [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2, 29(2): 55-60.
[9] 吴福祥. 试说“X不比Y•Z”的语用功能[J]. 中国语文, 2004(3): 222-231+287.
[10] 李明. 副词“本”的演变[J]. 古汉语研究, 2018(3): 2-1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