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之思
Aristotle’s Thoughts on “Fraternity” in Nicomachean Ethics
DOI: 10.12677/ASS.2023.122118, PDF, HTML, XML, 下载: 232  浏览: 460 
作者: 崔佳旭: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友爱《尼各马可伦理学》当代价值Aristotle Love Nicomachean Ethics Contemporary Value
摘要: “友爱”一词如果用现代语义来理解更多的是指友情、朋友的意思,但从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来看,对友爱的认识则是相当丰富的,友爱也不仅仅存在于个人之间,在社会、国家中都存在友爱。亚里士多德对友爱的分类、特点、本质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释,这对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与伦理道德规范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念也有着丰富的当代意义,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当下,作为希腊文明的友爱观念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与借鉴路径。
Abstract: If the word “fraternity” is understood with modern semantics, it refers to the meaning of friend-ship and friends. But from Aristotle’s Nicomachean Ethics, the understanding of fraternity is quite rich. Fraternity not only exists between individuals, but also exists in the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Aristotle explained the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ssence of friendship, which is very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Aristotle’s concept of friendship and ethics. At the same time, Aristotle’s concept of fraternity also has rich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the concept of fraternity as a Greek civilization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文章引用:崔佳旭.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之思[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2): 847-85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2118

1. 引言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阐述了有关伦理道德等相关的问题,共分为十卷,其中第八卷和第九卷都讨论了友爱问题,篇幅所占之大足以见友爱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对友爱的解释与现代意义上的友爱是不同的,但对当代社会的伦理规范与道德判断依旧有极高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对《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友爱观与当代价值进行探析,其一,希腊传统的友爱观,了解对友爱的普遍观念有利于反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友爱观的进步之处。其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的具体意涵,是了解其友爱观的关键。其三,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友爱观的阐述,以此来反思其为中国的发展所提供的新思路与时代意义。同时也是希腊文明与中国现代文明交融与发展的创新路径。

2. 古希腊时期友爱的传统观念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八册开篇,亚里士多德首先指出了关于友爱的意见和存在的难题 [1] 。对于何为友爱的观点与现代对于友爱的思想在总体上是一致的,但是结合当时希腊的社会背景来看,友爱一词所涵盖的意义与时代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亚里士多德指出了朋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重要事物之一,因为友爱即友情,这也意味着有朋友,对于没有朋友的生活是没人想要过的 [2] 。生活在不同阶层的人都需要友爱,尤其是那些处于上层社会的人更需要它,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样的人在物质上所得到的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丰富的,而将所得给予分享给朋友是人之常情,倘若没有朋友,那么就不会体会给予和分享的快乐,在困难时也不会有朋友援以相助。在人生青年、中年、老年的三个阶段都需要友爱,青年阶段需要友爱在于相互规劝免于犯错,中年时期需要友爱目的是朋友之间对彼此品性道德的学习提升灵魂修养,老年需要友爱是因为朋友之间在生活上的相互照拂。这里强调友爱的相互性,实践性,在非一人的活动中体现友爱的价值。

其次,古希腊时期所讲的友爱比现代意义上的友爱的内涵更广泛。《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八卷中说在同种类的存在物的成员之间,都有这种感情即友爱,人与人之间则表现的更明显。文中提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这种感情是出于自然本性,而除了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都具有这种本性,这就可以看到友爱一词不仅有友情、朋友的意思还兼有亲情这种自然情感,这里友爱的外延更广泛。

最后,友爱不仅存在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社会即城邦之中。友爱是城邦团结与否的重要因素。城邦是由每一个独立的个体组成的,如果个体与个体之间是一种友爱的关系,那么由个体组成的城邦也是和谐统一的,如果不同的人之间出现敌对的行为,城邦就会出现纷争,这样的城邦最终会走向灭亡,这便足以见到友爱的重要性。

总的来看,关于友爱的传统观点或者说友爱之所以必要主要是以上三项原因。人们需要朋友,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帮助自身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人出于自然本性从而需要友爱。在政治生活中同样需要友爱,纷争会走向战争,友爱是政治团结的纽带。

但是就友爱自身而言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友爱的对象是与自身相似的还是不相似的呢?友爱的标准是“同类相吸”还是“异类相吸”呢?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态度,所以亚里士多德多在这些方面暂时保持悬置态度,到了《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八卷第二节,就开始阐明了他自己的友爱观念。

3.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

3.1. 友爱的分类

亚里士多德提出有三个使人喜欢的事情,它们分别为自身是善的事物、让人产生愉快感受的事物、对人有用处有利的事物 [2] 。与之相对地,友爱又包括了三类,即因对方自身的善而产生的友谊、因能从对方那里获得益处而有益于自身和为快乐之爱而使自身快乐的友谊。三种友谊都是处在不同阶段的,以证明自身为善的友谊存在必然性,这种友爱是恒久的,后两者的友爱是或然性的。因其本性而成为朋友的人是彼此在德性层面上的欣赏,所体现的是一种理性主义友爱观,这种友爱是理智的,因为彼此的关注点集中在灵魂的完善上,不以现实目的为基础。因其有用性与快乐而产生的友爱是容易消失的,这是一种功利主义友爱观,当对方无法提供你所需要的利益,无法产生令你愉悦的感受时这种友爱就会破裂。当我们用感性思考、感觉体察时我们更容易得到短暂的友爱,即或然性的,因为自身是善而产生的友爱是用理智思考的,亚里士多德提到这种友爱是少的,因为这样的人是少的,这需要两个人有共同的道德价值标准,在道德问题上达到一致而不在意现实的目的性才会产生这种友爱。

3.2. 友爱的相似性与实践性

因自身的善产生的友爱是相似的,这就是说两个人是因为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品质才会产生的友爱,也就是说朋友之间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快乐的友爱与有用的友爱也是一样的,产生的原因在于主体双方互有所取,互需快乐与互需利益就会产生这两种友爱,但是这两种友爱是有时限的,当友爱主体双方无法从彼此身上得到所需要的东西时,这种关系便不存在了,所以可见快乐的友爱与有用的友爱的相似性建立在现实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立场上,基于此这两种爱的双方主体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好人”,他们的品性是飘忽不定的。相反,善的友爱相似性是完全出于道德层面,这种友爱关系是恒久的经得起考验的,其产生的动机就是纯粹道德价值上的善,所以善的友爱双方才是真正的朋友。亚里士多德也指出在现实活动中运用品质,这样我们才能判断是否可以称其为好人,所以现实活动是友爱的一个产生途径。他还认为只有双方互相抱有善意,并且这种善意要被知道才可以,那么如何被知道呢?通过现实活动的实现来体现个人的品质与善意的传达,这就说明了友爱的实践特征。

3.3. 友爱的本质:共同生活

亚里士多德对友爱本质的解读更符合我们现代对于友爱的思想,了解一个人的秉性习惯空谈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深入的了解我们才能确定对方的德性是好是坏,而共同生活就是实现友爱的基本途径与本质要求。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如果两个人之间分别的太久,那么友爱的情感就会被淡化,最后直至消失,可见共同生活的重要性 [3] 。贫穷的人也希望得到朋友的帮助,而生活好的人则希望和朋友分享快乐,这本质上所反映的是想要和朋友共同生活的愿望。其实这里的共同生活和人们现在认识的还是有差异的,亚里士多德说讲的共同生活也有经常性的现实活动这一层面的意思。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类友爱中最令人欲求的事情就是一起生活 [2] 。这种共同生活方式在概念上的外延也是相当广义的,家庭日常生活、城邦政治日常生活等都可称为共同日常生活,在这种各个类型的共同日常生活中都会产生相互友爱,所以也可以看出希腊当时的友爱不限于现代意义上的朋友之间的友爱,还有自然本性等意义。

3.4. 友爱的限定性与终结

友爱的限定性是从所需要的朋友的数量上来谈的,即“不用太多,也不要过少”,过多与不及都会影响我们对德性生活的追求,我们所达到的应该是一种“中庸”状态,何为过多?亚里士多德以城邦为例,如果城邦所容纳的人数超过了可容纳的上限,那么此时城邦便不再是城邦了。之前说友爱的实质上就是大家一起生活,但在一起生活上又有人数的局限性,所以我们也无法与许多人一起生活,所以也说明朋友是少数的,友爱是有限定性的。亚里士多德也指出人的共情能力不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能引起共情的人与事只是个别的,所以友爱是在小范围的个人中产生的。友爱既然是可以产生的,那么同样是可以终止的,以为得到快乐与有用性而产生的友爱当对方无法提供自身所需时,这两种友爱便会终止,而关注德性品性、善自身的这种友爱是非工具性的,所以更注重内在灵魂而非外在事物,所以这种友爱是持久的。

3.5.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与柏拉图“友爱”的区别

柏拉图对友爱的讨论在《吕西斯篇》中得以体现。同以往柏拉图探讨虔敬、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的方式一样,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为友爱寻求普遍定义。“相同的人是友好的,因为他们是相同的,相同之间是有用的。” [4] “两样事物越是相同,它们就会越妒忌、争斗、仇恨,而两样事物差别越大,它们就会结成友谊。” [4] “友谊只能存在于好的事物与不好不坏的事物之间。” [4] “不好不坏的事物由于坏的事物出现而对好的事物表示友好。” [4] 谈话结束,苏格拉底通过追问而得到的关于友爱的看法都不能满意。其实苏格拉底在谈话中并非是想让青年给一个关于友爱的合适定义,而是在诘难中让青年明白自己的无知,从而激发起对知识的渴望,具有反思精神,学会用理性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雅典青年关注自身的心灵,真正的认识自己,而不是被智者所宣扬的感觉主义而淹没理性,一味的追求功利。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不论是在实践性、定义性还是在伦理道德的意义上都要比柏拉图的友爱更加广泛,通过柏拉图对友爱的定义不难发现,他的友爱观更多的是集中在个人层面,试图唤醒青年内心的至善本性,但亚里士多德将这种友爱上升到了国家层面,虽然两人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纯善、高尚、幸福的生活,但是其中的内涵却大不相同。

4. 亚里士多德友爱观的当代价值

4.1. 有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养

友爱具有相似性,我们是何种品质的人就会交到何种品性的朋友,三种友爱之间界限明确,喜欢快乐感受的与提供快乐的人是朋友,互为获取利益的两人之间是朋友,但是这两种友爱是短暂的,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是对善自身的这种友爱的追求,这种友爱是最高层次的友爱,也应是另外两种友爱所追求的目标。另外两种友爱终止以后如果友爱的主体开始注重对德性方面的关注,注重内在品性与美德,逐步提升道德素质,那么他就是趋向善自身这种友爱的。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因为生活节奏与压力的问题我们似乎更需要有朋友聆听我们的倾诉,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但是我们应该明确的一点是我们并非是在功利主义的立场来与朋友进行交流的,而是出于德性自身善自身,立场的明确可以让我们注重以理性主义为标准来规范自身的行为,抛却工具性的外在表象,追求灵魂的完善。

4.2. 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

亚里士多德提出三种友谊的始点都是善良,友谊必然是产生善意的,但善良不必然会发展为友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对他人抱有善意,并不是要求你要和每个人都成为朋友,用现代视角来看,对他人怀有善意是公民最为基础的道德要求,不仅是个人道德素养的体现,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人追求高尚的道德生活,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友爱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公民的要求之一,作为社会规范,公民应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利于更好的协调人际关系。比如公交车让座这一社会现象,让与不让从现实角度来看是个人选择的权力,但是从道德价值判断中来看的话让座是善意的表现,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纽带,会提升个人道德性幸福感。在邻里相处与人际交往中也是一样的,充满善意的行为会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看社会的道德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4.3. 有利于实现个人幸福,追求向善生活

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过上善的生活,从而实现个人的幸福。不管是快乐的友爱还是有用的友爱,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想达到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只是采取的方式不一样。这与现代社会中的人是类似的,有人是通过感官感受到的快乐作为实现幸福的手段,有人是通过物质利益来达到幸福,我们承认对幸福的判定是主观性的,但是这两种友爱所通往的幸福生活是不具备道德意义与纯粹性的,同时这种幸福也不是恒久的当快感与物质性消失时幸福也就破碎了。通过善自身这种友爱达到的幸福是严格意义上的幸福,这样的生活在精神领域是充盈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友爱最为高尚与完美,出于必然性的友爱是永恒的,自然这种幸福生活同样具有永恒性。

4.4.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现代含义上的友爱一般仅限于友人间的友谊,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友人包含的范畴更大,并不仅仅在人之间存在,在城邦社会中也同样存在,正如他所说友爱是城邦团结的纽带。这种城邦中友爱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人是社会性动物,群体生活是实现人价值的途径,社会是由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构成的,如果个体之间互相抱有善意,和谐共处,那么这个社会同样也会和谐发展。友爱也是系统观念的体现,二十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因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应当用普遍联系与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事物,这样才能把握发展规律,友爱观正是这种普遍性与系统性的表现,能够为社会发展与国家发展提供全面的思考方式。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在现代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体现着古希腊文明与现代社会的结合。希腊文明是璀璨的,虽然距离现代社会已经十分遥远,但是依旧有强大的借鉴意义,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4.5. 有利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的发展在需要物质力量的同时也需要精神文明的力量,友爱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个人准则属于精神层面的要求,是上层建筑领域。精神文明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道德底蕴、品行涵养,作为个人与社会是如此,国家也同样如此。我国对待世界的态度、奉行的准则是建立在友好相处之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善待友体现的是大国的风范,和平与发展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中国也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同世界各国的良性互动,同时,中国也呼吁世界各国友好平等的相处发展,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多样性,用文化交流超越文化隔阂。正因如此,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来往更加密切,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全方位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进步。当下,正值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我们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着,而像友爱这种精神道德层面的价值规范,就像粘合剂一样,拉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为实现我国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5. 结语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丰富的,其内涵是精深的,尤其是《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思想,在当今的时代依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所探讨的友爱问题不仅在人与人之间有重要的规范价值,在人与社会、国与国之间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下,我们需要用新的视角来思考国家的发展,为国家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我们的时代是充满挑战的,但同时也是充满希望的,古希腊时代虽然距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但是希腊哲人的精神、文化内涵并没有消亡,在现代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希腊文明仍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将为时代建设提供新的思考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策.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贵阳: 贵州大学, 2019.
[2]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廖申白, 译注.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3] 林洁.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友爱伦理思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 柏拉图. 柏拉图全集(第一卷) [M]. 王晓朝,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