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DOI: 10.12677/CES.2023.112046, PDF, HTML, XML, 下载: 177  浏览: 277 
作者: 李欣昱: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lent Training Model
摘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为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双一流”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每个大学都有机会跻身“双一流”的竞争当中。每个高校也应该建立符合“双一流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抓住自身的优势,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培养的人才要能推动地域经济发展,满足所在区域的市场需求;并且还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目前,我国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培养更加符合区域经济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人才,地方高校需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发扬优势,凸显特色。
Abstract: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hina proposes to build “double first-class”, that is building “world first-class University”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 In the new starting line, every university has the opportunity to enter the “double top” competition. Every university should also set up a talent training goal that conforms to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Under such a background,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eize their own advantages, set up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market,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ability and consciousness of excellent talents.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loc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 order to cultivate talents more in line with regional economy and eve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change their talent training model, carry forward their advantages, and highlight their characteristics.
文章引用:李欣昱.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2): 269-276.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2046

1. 引言

“双一流建设”是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旨在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做出的重要决策和部署,即发展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的主要方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这一方案同时也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发展一流高校,需要对硬件设施,即学校的外部环境提出一定的要求;同时在软实力方面,即师资力量、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人才素质等等方面也应提出一定的要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兴旺发达,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适应当下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双一流建设是高校发展的良好契机,地方高校应把握机遇,展示自身的优势,努力培养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应当转变自身的教育发展理念、设置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制定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如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了,所以高校应当制定好应对措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2.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转变的必要性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这是其核心问题之一。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职责,而培养人才则是其重要的职能。要培养专门人才,就应当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改变而做出及时改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 [1] 。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即针对培养什么标志性人才,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地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以便使高校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路径。提升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要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承担着培养地区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因此,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整体的教育质量。

2.2.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第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能实现区域经济增速发展。经济的兴旺发达和科技的日渐进步,使各个高校对未来做出了新的展望。高校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各个高校应以为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做出贡献为宗旨。地方高校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及时改变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寻找契机,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2] 。

第二,地方高校资源匮乏,应探索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地方高校存在资金不足、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学生质量相对较低等劣势。所以地方高校应该仔细审视自身情况,实现不足向优势转变;应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同时,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应该具有自身的特色。地方高校不完全是处于劣势地位,其还存在一定的优势,地方高校可以依托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环境优势以及文化传统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便更好地推进当地特色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3] 。

第三,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人数与就业岗位不匹配。部分专业学生人数过多,从而导致招生人数和就业人数比例失衡,就业人数过剩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加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人数的多少有关联,人数多,教师压力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度减少。所以若地方高等学校沿袭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必会造成人才质量的进一步下滑,即会出现很多只会应付考试而缺乏创造力的大学生。地方高等学校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应严格制定适用于自身学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拥有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的人才。

3.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

3.1. 人才培养理念不合理

人才培养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都是置于教育理念之下进行设置的,且人才质量同样受其影响。双一流建设,要求高等学校要培养具有特色化的人才。所以,独特的人才培养理念对地方高等学校来说在打造特色高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照搬其他知名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知名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较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大部分地方高校效仿。当地方高等学校效仿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后,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同化现象。这就会造成地方高校学生无论是在继续求学,还是在未来求职的道路上,都缺乏一定的优势。第二,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忽视了所在地区的特色化生长。现如今的高校大多数都在向多科性综合大学靠拢,地方高校力求借助高校综合化的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但是却忽略了特色化人才的培养。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普遍的高质量的文化素养,也要有为满足地方特色化发展而具备的专业化素养。而大多数地方高校都缺乏对人才培养理念的合理认识。

3.2. 专业设置不合理

3.2.1. 专业分流过早

我国的高考制度是学生在进行大学报考时就已实现专业分流,而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的学生们普遍不具有专业选择的能力。我国的高考以应试为主,尤其在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仅学习与高考紧密相关的科目。学生难免对高校设置的专业有诸多不了解之处。未了解专业相关知识之前进行专业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专业都是在父母或者相关报考机构的帮助下做出的选择,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学习者在未来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很难保证不出现厌学综合征 [4] 。学生一旦产生厌学情绪,其自我能动性就会受到影响,在终身学习社会的背景下,厌学情绪会对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同时,过早地进行专业分流,会限制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基础知识面狭窄,其认知能力容易受到限制,很难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分流过早,还容易造成学生对所选专业的相关知识的片面学习,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进行过早的专业分流会对学生产生较多的消极影响。

3.2.2. 专业设置缺乏预见性

无论是在专业招生人数上,还是在专业本身的撤销和增添方面,其都应该根据近年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来进行设置,然而,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缺乏一定的预见性。专业设置缺乏预见性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或资源紧缺现象。部分专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投入,但是地方高校由于自身外部资源的短缺,导致师资力量短缺,人才数量也难以满足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 [5] 。而一些一直以来发展较热门的专业由于过多的人才涌入相关市场,则会造成人才过剩,大批量人才难以找到对口工作,造成人才的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现象。所以,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当增强预见性 [6] 。

3.3. 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不合理

3.3.1.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之处

课程设置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映。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理念和办学理念等紧密相关。

第一,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高等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人价值。因为在课程设置中,高校关注更多的是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没有真正地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落实。

第二,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重失衡。由于高校课程设置仍然以理论课为主,学生学习了大部分理论,但很难应用于实践。缺乏实践则会阻碍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碰壁的可能性也较大。

第三,专业课程的设置和通识课程的设置比重失衡。由于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在课程设置方面会加大专业课程的比重,所以导致了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设置比重不合理的现象。虽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对人才未来在对口化的职业中占有较大优势;但是,学生也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学生的知识储备过少,很容易缺乏创新能力。很难变通以及很难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个问题。另外,若只重视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难免会缺乏较强适应性。

第四,课程设置缺乏国际视野。越是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越能够推动高等院校和学科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多数高校课程设置体系陈旧、不能及时根据学科发展及时调整相应课程,缺乏对最新的学科前沿的了解,培养的人才缺乏前瞻性思维。人才素质是高等学校各方面的体现,人才素质低会阻挡高校向世界一流高校发展的进程 [7] 。

3.3.2. 教学过程的不合理之处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一种双边互动活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合理的地方,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有一定的问题。

教师教学主要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管理上存在问题。首先在教学方法方面,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师仍然习惯于运用讲授法来传授给学生知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看似是把知识教给了学生,但是大学生的内驱力低,导致大学生的接受性低。所以,学生在这种传统的讲授式的方式下,吸收到的知识是少之又少。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及时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更多相关性的知识。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大学课堂上,教师很少管理课堂纪律,教师遵从的宗旨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知识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不良行为不做过多的约束。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大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同时学生的成绩与教师的评教等等方面不挂钩,导致高校教师忽视管理学生权。

学生学习主要是关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问题。由于学生基础教育时间过长,且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所学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两个不同时期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很多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都会产生迷茫的心态,并且有很多人都会失去目标。比起有目标的高中生活,学生很容易懈怠,也有可能会出现不知道学什么、该如何学习等的一系列心态。学生学习缺乏适应性、主观能动性低。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都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解决,而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这一环节。

3.4.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由于班级授课制发展时间较长,且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学效率较高。所以,我国现在的教学组织形式仍然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我国的高等教育受教育人数相比之下愈发增多。在未进行扩招之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师生比较为合理,教师教学压力较小,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培养的人才质量较高。进行扩招后,班级授课制仍为主体,且教学方法沿袭传统,培养的人才质量普遍较低。据统计,1998年高校的本专科学生总数为4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 [8] ,到2020年底高校的本专科学生总数为4183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4%。是1998年的9.3倍。高校师生比由1998年的1:11.94转变为2020年的1:22.82。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教学班级空前膨胀。相比之前的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教师在相同时间内若想讲授同样多的教学内容,只能减少与同学的互动交流,将所要讲授的内容机械性地教给学生。大班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不适用于当下学生人数多的情况。在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下,高校教师更为关注自身的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也未能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5.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单一

国家提倡进行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多数高校仅仅只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而轻视了其他方面的评价,评价体系单一,并且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未来面临着多种选择,升学压力较之前小,学校应该考虑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业情况比较片面。首先,在学业评价方面,为了学生学习情况反映的简便性,我国高校主要以试卷成绩为参考标准,评价形式较为单一 [9]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难以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且也难以掌握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判断具体深深掌握在学生脑海中的知识存量。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判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标有失偏颇。其次,高校忽视了除智育以外的其他方面的评价。由于对其他方面很难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所以高校在其他方面的评价有所欠缺。高校中培养的人才将来是要走向社会的,所以高校应当非常注重学生品德方面的培养,相应的做好品德方面的评价。但是大多数高校在发展中都忽略了品德评价,不乏培养出一些有才无德的人。素质教育应当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做出相应的评价,例如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各个方面。但是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将其忽略了,这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所缺失的。

4.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路径

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政策转变以及受教育人口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当及时的满足其发展的需要。若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不能满足于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其他方面发展的需要,那么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不应一成不变,及时地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更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

4.1.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各个高校都应该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尤其是地方高校在占据区域优势的情况下,应该合理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高校不应该照搬、照抄其他知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每个学校的学生水平都不同、学校在考虑学校发展时,也应当考虑学生本身的素质。知名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固然好,但是并不适合每一个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理念时,要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同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在制定普适性的人才培养理念时,还应该制定具有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使具有特色的专业发光发热,向一流学科迈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专业展开合作,促使学校培养更多特色型的高素质人才,使高校向一流高校迈进 [10] 。

4.2. 调整相关专业设置

4.2.1. 延缓专业选择时间

为了保障学生对专业足够了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的时间延缓。高校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学生的兴趣所在。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步入大学后的学生,只有具有了深厚的基础知识,才能在以后的学业上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丰富的知识,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的专业后,一定会对某一个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学生就会乐学,容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转“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高校招生若采取大类招生,在学生对各专业充分了解的情况下,选择专业可以推动学生的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4.2.2. 专业设置凸显预见性

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应考虑到专业未来的走向。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不应只顾及眼前的利益,有些专业符合近些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的政策。但是,在未来发展中可能会成为劣势,学校设置专业时,应该对专业进行评估,尽可能设置的专业既符合当下社会的需求,又能够满足未来市场的需要。同时,应该合理设置专业的招生规模。在进行招生之前,也应该对人才市场的需求量进行评估,尽可能不要出现人才过剩的现象。现如今,有很多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困境,并且大量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与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所以高校应该合理安排招生规模,尽可能使培养的人才与人才市场需求平衡 [11] 。

4.3. 优化课程设置

第一,课程设置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的设置不仅要体现对学生社会价值的培养,也应当体现出对学生个体价值的培养,即将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相结合。课程设置应当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应该对课程内容具有很大的选择权,学什么由学生进行选择,从而推动学生的内在生长。

第二,协调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重。课程设置不应该仅仅以理论课为主,高校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实践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尤其重要,无论未来是选择工作或是继续深造,实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所启发。若学生未来选择工作,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习的知识得以迁移,并且能使学生更加懂得如何解决未来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若学生选择深造,实践就相当于成为了学生的行动研究,将自己置身于其中,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更好地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合理的解决对策。

第三,协调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比重。高校基本都以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主,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若缺乏通识教育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就很容易走向片面化的发展道路。现在,人才市场需要更多的是横向发展的人才,即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并且在特定领域发展突出的人才,即通才。所以,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尽可能地提高通识课程的比重,既重视“对口”,又注重“基础”。这一行为,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适应未来市场人才发展的方向。

第四,高校应模仿基础教育,设置“校本课程”。在培养理念上,要求高校应培养特色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体现人才培养理念的要求,设置适合自身发展的“校本课程”,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学校的特色化的优势 [12] 。

第五,课程设置要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时代性。课程设置当紧随时代的发展,进行实时革新,保证相关课程内容应该具备该学科最前沿的内容。课程内容具有了国际视野,可以通过比较,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地学习国外的优势。

4.4. 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优化,既需要靠教师教学过程的优化,又需要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转变。教师的“教”需要改进,学生的“学”也要努力改进。

在教师教学方面,应该从有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两方面入手进行优化。教学方法方面,多数高校的教师在课堂当中仍然愿意以讲授法为主,然而这种只注重学生接受而不重视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在高校中,尤其在当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的阶段已经不完全适用了。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应该注重多运用问题式、启发式教学,同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抛弃传统的“教师、课堂、教材”三中心论,转为“学生、实践、经验”三中心,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管理方面,在大学中,学生学习需要靠自身自觉性的发挥,脱离了教师与家长的监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高校课堂纪律一般较为松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合理使用管理学生权,对学生进行积极管理,整顿课堂纪律,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受到教师的合理监督,打造高效课堂 [13] 。

在学生学习方面,学生应当为学校向双一流方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进入大学后,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短时间内摆脱迷茫的状态,合理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应当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弄清楚自己未来想要选择求学之路亦或是求职之路,付出相应的实践,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各类知识,打好专业知识的基础,及时与导师沟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为促进学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与教师积极配合。

4.5.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大班授课的方式,在高校扩招形势下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现在科技日益发展,教育应该与时俱进,积极运用互联网,打造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例如,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习,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控力;课上学生可以和教师、同学之间积极进行讨论,产生思维碰撞,在教师的引导下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教学组织形式应以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为宗旨,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及时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创新,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力。

4.6. 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该不仅仅包括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还应该包括学生品德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学业评价方面,高校也应该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过程性评价,仅靠卷面成绩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容易打消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学生也很难掌握具体的知识,更无从谈起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了 [14] 。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应当将注重结果评价转变为注重过程评价。通过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努力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评价的公平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应完善对学生科研、创业等方面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

高校应积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品德,积极对学生实施品德评价,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只有培养的人才素质得到提高,学校才能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

5. 结论

双一流建设要求培养具有特色优势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学校应具备一流的学科建设,积极带领学校加入一流高校的行列。而我国现在的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专业设置、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地方高校在资源匮乏、发展落后的劣势条件下,更应该做出积极的改变。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化、特色化程度较低。本文从双一流建设背景出发,结合我国当前的国家政策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向进行了分析,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还应该结合当地的情况进行改变,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努力实现人才的创新培养。但由于个人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限制,在对策方面仅提出若干粗浅的建议。希望在双一流建设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各个高校能够更加积极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并能够对其迅速做出反应,培养更多具有个性倾向性、特色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先开, 杨鹏, 冯爱秋. 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5): 61-63.
[2] 杨岭, 毕宪顺, 赵光锋.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双一流”建设大学社会责任实现的机制研究[J]. 江苏高教, 2020(7): 79-84.
[3] 李彬. 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J]. 高等教育研究, 2007(8): 64-68.
[4] 吴勋, 武月. 高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评论, 2016(9): 42-45.
[5] 徐同文, 房保俊. 应用型: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 33(6): 59-65.
[6] 何小陆, 罗嗣海. 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 江苏高教, 2012(2): 111-113.
[7] 王春英, 潘玉驹, 钱昌吉. 高校课程设置: 问题与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 2001(8): 52-55.
[8] 唐国战.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及走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11): 65-66.
[9] 吴继君. 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与建议[J]. 中国高校科技, 2017(4): 69-70.
[10] 张宝歌.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以牡丹江地区6所高校协作为例[J]. 教育研究, 2015, 36(7): 142-149.
[11] Malgwi, C.A., Howe, M.A. and Burnaby, P.A. (2005) Influences on Students’ Choice of College Major.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80, 275-282.
https://doi.org/10.3200/JOEB.80.5.275-282
[12] 巩建闽. 以改革促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J]. 中国高等教育, 2012(18): 40-43.
[13] 贺祖斌.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内涵式发展[J]. 中国大学教学, 2018(9): 14-19.
[14] 王晓辉. 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