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研学旅行课何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绍兴市中学生研学旅行课为例
How to Infiltrate Patriotism Education in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search Travel Courses—Taking Shaox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tudy Travel Class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SS.2023.121025, PDF, HTML, XML, 下载: 307  浏览: 47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钱 衡: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马义米: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海南 海口
关键词: 研学旅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困境“控制–价值理论”团体动力学Research Travel Patriotism Education Practical Dilemmas “Control Value Theory” Group Dynamics
摘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下中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合适的教育载体,而近年来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研学旅行的蓬勃发展为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生研学旅行课中的渗透提供了现实可能。文章基于爱国主义教育在绍兴市中学生研学旅行课的融入现状,调查分析其实践困境,并从利用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发挥团体动力学作用等方面,探索中学生研学旅行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破解策略。
Abstract: Patriotism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rrect world outlook and valu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Patriotism education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an appropriate education carrier. In recent year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travel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of Zhejiang Province has provided a realistic possibility for the penetra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the research travel cours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into the research travel clas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haoxing Cit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its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explores the cracking strategy of the infiltra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into the research travel clas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using the “control value theory” of academic emotions, playing the role of group dynamics, etc.
文章引用:钱衡, 马义米. 中学生研学旅行课何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绍兴市中学生研学旅行课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1): 175-184.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1025

1. 引言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1] ”,“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 [2]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激发中学生主体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生动力。在中学生研学旅行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进一步创新中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引导广大中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下去,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认同。

2. 绍兴市中学生研学旅行课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成效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对于研学旅行的政策导向,推动研学旅行在浙江省的蓬勃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在浙江省的进一步落地,浙江省委省政府于2018年出台了《浙江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旨在推动我省中小学生加深与自然、文化的亲近感,引导其主动接触社会、适应社会、走上社会,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有机融合,是激励浙江省中小学生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举措。

绍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浙江省针对研学旅行出台的重要意见和作出的重要批示,通过政策引领、课程改革、基地培育等一系列举措,开辟了“文旅、农旅、军旅”多维度的研学旅行发展格局,打造出了一个以鲁迅故里为核心、多个研学基地共同培育的这一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绍兴研学品牌。研学旅行在绍兴熠熠生辉,取得了重大成效。

同时,绍兴市广泛搭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通过打造“越讲越响”主题宣讲品牌、绘制绍兴“红色文化旅游地图”、培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成了多维度育人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了绍兴市中学教育全过程。

为了从中学生视角了解研学旅行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和困境,笔者设计了问卷调查(见附件),问卷涵盖了“对研学旅行课程了解程度、研学旅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20个问题。以绍兴市越城区以及柯桥区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绍兴市越城区A、B中学,柯桥区C、D中学共四所学校展开了相关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282份,剔除可信度较低以及问卷信息缺失的问卷后,用于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275份,有效问卷率97.5%。

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看出,研学旅行在绍兴市中学范围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约有67%的受访者认为自身对研学旅行有一个较为充分的了解,其中“非常了解”的占17.5%;约有97%的受访者对参加研学旅行以促进自身发展持积极态度,其中“非常有帮助”的占43.2%。

同时,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在绍兴市的普及与深耕,约有78.6%的受访者认为学习过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学生日常接触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达到了90%以上,改变了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的旧貌。针对研学课程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措施,约有95%的受访者认为该措施较为合理,其中认为“非常合理”的占50.6%。而91.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研学旅行中爱国主义教育较为紧密地与其相联系,爱国主义教育逐渐向多样化、内涵化发展,由此可见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成效。

3. 中学生研学旅行课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困境

绍兴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其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这为绍兴市开展研学旅行实践以及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但随着绍兴市研学旅行及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蓬勃发展,其暴露出的实践困境也不容忽视。研学旅行在思想道德建设层面缺乏深刻的教育内涵,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维度层面缺乏多元的教育载体。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证实了以下问题的存在。

3.1. 研学旅行的实践困境

3.1.1. 导向维度:研学旅行的教学内容缺乏“生活化导向”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 [3] ”的观点,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生活化导向”是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 [4] ”这一观点,认为生活中蕴涵着教育的真谛,教育寓于生活之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会生活。

质言之,教育应坚持“生活化导向”,研学旅行的教学内容也不例外。中学生研学旅行课应在遵循政策大纲的基础上,实现其课程目标的生活化、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以及课程评价的生活化。同时,中学生研学旅行课应在适当“保护”好学生的前提下,充分给予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动动手、出出汗,全面地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对社会产生一个初步的认知判断,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然而,绍兴市研学旅行课程由于其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特有优势,研学旅行课程的顶层设计难以逃离历史文化景点这一“舒适圈”,更侧重于文化景点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其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度不高,“生活化导向”有所欠缺。

根据问卷第18题“您认为研学旅行课程是否更侧重于智育和旅行体验而缺乏德育内容的融入”的相关选项统计可知,选择“非常符合”选项的共有27人次,占比9.8%;选择“符合”选项的共有28人次,占比10.2%;选择“比较符合”选项的共有55人次,占比20.0%;选择“不太符合”选项的共有98人次,占比35.6%;选择“不符合”选项的共有67人次,占比24.4%。由此可见,在对绍兴市四所中学的调查过程中,约有40.0%的学生认为研学旅行中存在“更侧重于智育和旅行体验而缺乏德育内容的融入”这一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学者、教师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研究和探索。

同时,根据问卷第19题“您认为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应适当融入德育内容(如爱国主义教育等)”的相关选项统计可知,选择“非常认同”选项的共有154人次,占比56.0%;选择“认同”选项的共有81人次,占比29.5%;选择“比较认同”选项的共有36人次,占比13.1%;选择“不太认同”选项的共有2人次,占比0.7%;选择“不认同”选项的共有2人次,占比0.7%。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绍兴市中学生对研学旅行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持支持态度,然而,根据问卷第18题可知,目前绍兴市研学旅行中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着德育内容不足的问题,研学旅行的教学内容缺乏“生活化导向”。

根据线性回归(图1)可以得出,“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适当提升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的回归系数值为−0.971 (t = −2.185,p = 0.034 < 0.05),与问卷第18题“研学旅行更侧重智育和旅行体验而缺乏德育内容的融入”呈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这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适当提升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有利于改善“研学旅行的教学内容缺乏‘生活化导向’”的这一研学困境。

同时,根据此表可以得出,问卷第5题“爱国主义教育中需要采用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方法”的回归系数值为−0.514 (t = −2.362,p = 0.023 < 0.05),与问卷第18题“研学旅行更侧重智育和旅行体验而缺乏德育内容的融入”呈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这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中需要采用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方法”有利于改善“研学旅行的教学内容缺乏‘生活化导向’”的这一研学困境。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文章的第五部分“中学生研学旅行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中,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来解决研学旅行缺乏“生活化”导向的问题。

Figure 1. Linear regression results (1)

图1. 线性回归结果(1)

3.1.2. 内涵维度:研学旅行商业倾向浓重而教育导向薄弱

研学旅行的定义可以简单概括为:“个体在进行集体旅行与食宿的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其研究性学习是其根本‘目的’,旅游活动是促进研究性学习效果的‘手段’”。简单来说,研学旅行的重点在于前面的“研学”二字,其本质属性是教育属性而非旅游属性。

然而,在如今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日益浓厚的商业化倾向对研学旅行的过度干扰问题日益严峻,“研究性学习”的首要地位并未凸显,“旅游活动”反而成了研学旅行课程的卖点,研学旅行在内涵维度上逐渐出现了商业倾向浓重而教育导向薄弱的问题。许多研学基地在研学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为吸引学校将其列为研学基地,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一昧地盲目追求研学活动的趣味性和体验性,忽视了研学旅行所蕴含的教育属性这一本质属性。

从短期来看,这类重“旅行”而轻“研学”的研学活动有利于研学基地、学校、学生三者的效益最大化,研学基地在学校组织压力较轻、学生游玩体验较好的同时,能够得到其扩大经济效益的最优解,看似是一种多方获益的完美方案。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类创新性明显不足、教育沦为商业的附庸的研学旅行对研学基地、学校、学生三者的利益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从学生角度来看,研学旅行仅仅只是“旅行”,其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并未得以完全体现,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难以提升;从学校角度来看,这类研学旅行在如今注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必然会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而要求学校重新制订具有本校特色的研学方案。学校在前期没有充足的特色研学经验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出台“一校一策”的研学方案具有较大难度;从研学基地角度来看,虽然前期重“旅行”而轻“研学”的研学课程给研学基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后期研学基地的转型,其必将经历一段阵痛期,对研学基地特色品牌的打造具有消极的影响。因此,研学旅行中存在的商业倾向浓重而教育导向薄弱的这一问题亟需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研学旅行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根据问卷第13题“您认为研学旅行过程中,存在商业倾向较强,教育意义较弱的现象”的相关选项统计可知,选择“非常认同”选项的共有31人次,占比11.3%;选择“认同”选项的共有33人次,占比12.0%;选择“比较认同”选项的共有57人次,占比20.7%;选择“不太认同”选项的共有95人次,占比34.6%;选择“不认同”选项的共有59人次,占比21.4%。由此可见,在对四所学校的调查过程中,约有44.0%的学生认为研学旅行中“商业性较强而教育性较弱”的问题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根据线性回归(图2)可以得出问卷第5题“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需要采用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方法”的回归系数值为−0.512 (t = −2.520,p = 0.015 < 0.05),与问卷第13题“您认为研学旅行过程中,存在商业倾向较强,教育意义较弱的现象”呈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这体现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需要采用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方法”有利于改善研学旅行商业性较强,教育性较弱的现状。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文章的第五部分,提出了运用“控制–价值理论”,来解决研学旅行中存在的这一问题。

Figure 2. Linear regression results (2)

图2. 线性回归结果(2)

3.2. 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困境

3.2.1. 行为维度:教学方法单一,形式主义严重

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八一学校师生座谈会中作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5] ”这一重要论述,认为素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要手段,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是全体中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但在国内高校地位分化加剧,中学阶段教育“内卷化”问题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家长会对学校的教学策略产生无形乃至有形的施压,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素质教育在中学推行的过程中受到重重阻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德育教育在中学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

这些现实因素造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方法单一,形式主义较为严重的实践困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以灌输式教育为主 [6],更多地采取教师“讲”和学生“听”的教育方法,更多地采用主题班会等说教的教育形式,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问题。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缺乏多元载体,爱国主义元素的承载方式有所欠缺,这将会对个体意识逐渐萌发、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造成强烈的逆反心理,使得教育效果大大削弱,难以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因此,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多元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丰富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将有利于破解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的实践困境。笔者将在后文阐述破解这一实践困境的相关策略。

根据问卷第3题“您认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相对单一,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的相关选项统计可知,选择“非常认同”选项的共有168人次,占比61.1%;选择“认同”选项的共有75人次,占比27.3%;选择“比较认同”选项的共有26人次,占比9.4%;选择“不太认同”选项的共有3人次,占比1.1%;选择“不认同”选项的共有3人次,占比1.1%。由此可见,在对绍兴市四所学校的调查过程中,约有97.8%的学生选择了“非常认同”“认同”“比较认同”的选项,体现出了目前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希望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促进其学习效果。

根据线性回归(图3)可以得出,问卷第7题“爱国主义教育中应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其内涵和价值”的回归系数值为−0.512 (t = −2.520,p = 0.015 < 0.05),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中应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其内涵和价值”有助于爱国主义教学方法单一这一问题的解决。

Figure 3. Linear regression results (3)

图3. 线性回归结果(3)

3.2.2. 内容维度:教学内容乏味,理论知识主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在世情、国情、社情和学情的“新”转变中,既迎来了其时代新使命,也迎来了其时代新挑战 [7]。时代新使命即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中学生个人理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相紧密联系。时代新挑战即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教育内涵与如今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不相匹配,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存在与时代脱节的现实问题,如何设计好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既符合当代爱国主义的教育目标,又适应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需求,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当下中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学校偏向于以我国历史名人、革命先烈的事迹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将具有一定历史感的人物事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核心。但在如今中学生所处时代背景大变革的情况下,这一历史名人及革命先烈事迹仅能在表层上引起中学生的敬畏,难以在深层上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鸣,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也随之削弱。针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略显乏味的实践困境,笔者认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有机融入新冠疫情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中国在新冠疫情中的卓越表现等与时代变迁相适应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能够仅以理论知识主导,必须充分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适应时代“新变化”、“新挑战”的发展需要。

根据问卷第4题“您认为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需要适当提升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的相关选项统计可知,选择“非常认同”选项的共有182人次,占比66.1%;选择“认同”选项的共有72人次,占比26.2%;选择“比较认同”选项的共有19人次,占比6.9%;选择“不太认同”选项的共有1人次,占比0.4%;选择“不认同”选项的共有1人次,占比0.4%。由此可见大部分中学生希望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丰富性能够有所提高,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

4. 中学生研学旅行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4.1. 基于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2006年,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员佩克隆教授提出了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 (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并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验证了该学业情绪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学业成就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这一理论可以很好地阐释中学生相关学业情绪的产生。佩克隆教授在该理论中强调了两个关键因素,即控制和价值 [8]。基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激发中学生深入学习爱国主义理论、厚植家国情怀的方法,可以从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思考。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指出,环境中的心理或生理因素都会首先影响青少年对学业的控制感和价值感,进而使他们产生乐学或是厌学情绪。因此在设计中学生研学旅行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活动时,要尤其关注中学生学业情绪的主观感受,即中学生所感知到的对爱国主义元素的控制感和价值感。

“控制–价值理论”认为,当中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强烈的掌握感时,会更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和行为;当中学生认同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有极大的意义时,会更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和行为 [8]。许多中学生可能会觉得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任务”,投身于为中考、高考这类升学考试量身定制的应试教育才是自己现阶段的主要任务。部分中学生认为这些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思政教育与自身的实际生活没有必然的联系,并没有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大价值和重要意义,因此对此产生了厌学情绪。

根据第6题“您认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设置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习效果”的相关选项统计可知,选择“非常认同”选项的共有132人次,占比48.0%;选择“认同”选项的共有88人次,占比32.0%;选择“比较认同”选项的共有45人次,占比16.4%;选择“不太认同”选项的共有6人次,占比2.2%;选择“不认同”选项的共有4人次,占比1.4%。有88%的同学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难度应该适中,需要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内。这一调查数据与“控制–价值理论”中的“控制”理论相对应。

同时,根据问卷第5题“您认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需要采用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方法”的相关选项统计可知,选择“非常认同”选项的共有175人次,占比63.6%;选择“认同”选项的共有71人次,占比25.8%;选择“比较认同”选项的共有23人次,占比8.4%;选择“不太认同”选项的共有3人次,占比1.1%;选择“不认同”选项的共有3人次,占比1.1%。共有98%的受访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从而促进学习效果。这一调查数据与“控制–价值理论”中的“价值”理论相对应。

为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学习效果,一方面,我们要适当降低研学旅行中以爱国主义为代表的思政内容的记忆难度,提升学习内容与中学生个体的关联性,有效提升中学生对思政类学习内容的控制感;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让中学生充分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个体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这类课程的价值所在,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情绪,从而培养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兴趣。通过“控制”“价值”这两个维度来激发学生对以爱国主义元素的学习兴趣。针对如何在中学生研学旅行课中,充分利用“控制–价值理论”来激发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精神的积极情绪,笔者通过设计以下几部分内容,重构了研学课程。

通过价值诱导和情境教学,提升中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价值评估。控制价值理论认为,中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评估,而因此产生的肯定性价值评估则会促进中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4.1.1. 价值诱导

在研学旅行开展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设问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入到积极的情绪状态,从而有利于我们对其开展价值诱导。例如,农耕主题课程常常是研学旅行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与茶叶的历史起源、文化底蕴有关的研学课程。通过询问和介绍我国茶叶的历史渊源、独特效用以及与茶叶相关的历史文化,延伸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价值导向,从而自然地导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文化自信这两个主旋律中。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诱导时,提升其对研学旅行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价值评估,使其充分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增强了其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价值感受,更容易使其产生“乐学”的情绪和行为,从而在“价值”这一维度促进其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学习与吸收。

4.1.2. 情景教学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优化情境,激起儿童热烈的兴趣,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9]。而教学情境特指教育教学领域的情境 [10],合适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实现。对中学生来说,理论知识的讲解是枯燥的、乏味的,而研学旅行的实践性强的特征为情境教学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契机。例如,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我们可以在爱国主义红色展览厅中通过课本剧等形式开展情境教学,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情境教学过程中。中学生一般具有表现性强的性格特征,为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取得更好的表现效果,在情境教学前,会提前了解相关爱国主义的知识;在情境教学时,会努力揣摩相关情节,努力让自己原汁原味地呈现出相关情节;在情境教学后,会反思自己的整体表现。在这三个过程中,依据“控制–价值理论”,从“控制”这一维度来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对爱国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自身的表现也有较好的控制感。同时,从“价值”这一维度来看,研学课程中的导师和同学也会对个体的优异表现进行赞扬,有利于促使其产生肯定性的价值评估和激发其积极的学业情绪,从而实现爱国主义精神“进中学生头脑”的理想效果。

4.2. 充分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创新爱国主义精神“进头脑”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库尔特·勒温于1939年提出了团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的理论,认为团体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出一种区别于个体本身产生的团体影响力量。这种团体影响力量在影响个体的同时,也会对整个团体造成影响。团体动力学主要由团体凝聚力、团体目标以及团体氛围这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第一,团体凝聚力。团体凝聚力是团体动力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团体动力学理论对团队产生积极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团体凝聚力主要以团体吸引力的方式体现在团体动力学理论中,这种吸引力既是团体自身对个体对象的吸引,也是个体对其所处的团体的期望和需求 [11]。第二,团体目标。每个团体都有其特定的团体目标,这一目标既可能是宏观的,也可能是微观的。制定正确合理的团体目标对提高个体效能以及对团体凝聚力、团体氛围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团体氛围。团体氛围是展现某一特定团体面貌的表现方式,其主要由团体领导者的领导力决定,普通个体的因素对其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良好的团体氛围有利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根据问卷第9题“您认为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有时存在着积极性不强、存在‘排斥感’的问题”的相关选项统计可知,选择“非常认同”选项的共有16人次,占比5.8%;选择“认同”选项的共有35人次,占比12.7%;选择“比较认同”选项的共有57人次,占比20.8%;选择“不太认同”选项的共有88人次,占比32.0%;选择“不认同”选项的共有79人次,占比28.7%。由此可见,在对绍兴市四所中学的调查过程中,约有39.3%的学生认为自身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参与积极性不够,而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本文的团体动力学理论来解决。

目前,中学生研学旅行课是集体出行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模式,但大部分研学课程并未将中学生作为一个团体来进行研学课程的教学,研学活动更多地以个体教学为主要形式而开展,忽视了开展团体学习对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将团体动力学理论运用于研学旅行及爱国主义教育中,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中学生的学习效果,解决团体作用在研学旅行及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不够的问题,具有可行性和借鉴意义。下面,笔者将从如何设立学生研学团队,培育团队凝聚力方面,介绍团体动力学融入到中学生研学旅行课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勒温曾提出“解冻–改变–再冻结”的勒温模型,深刻阐释了这一科学方法对团队建设和团队中个体发展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将以“解冻–改变–再冻结”的勒温模型为例,阐释如何通过设立研学团队的方法,以培育团队凝聚力,从而更好地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生研学旅行课中的渗透效果。

4.2.1. “解冻”阶段

正如勒温所说:“只有当变革的动力被激发之后,变革才有可能真正发生” [11]。设计和组织研学课程的主体应将当前研学旅行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团体活动参与度不高的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参加研学旅行的中学生,使其充分意识到设立研学团队、将团体动力学理论运用于研学旅行课程及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性。这有利于改变学生之前将研学旅行课程和爱国主义教育视作“形式主义”的看法,促使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其自身思想的“解冻”,为下一阶段思想的“改变”奠定基础。

4.2.2. “改变”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团体凝聚力、团体目标以及团体氛围在团体动力学理论中的重要作用,为爱国主义教育在研学旅行中的有效渗透提供帮助。例如,我们对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划分好研学团体后,选择一名领导力较强、群众关系融洽的学生作为研学团体的领导者。随后,我们设置好学习爱国主义精神的相关任务和要求,作为该研学团体在本次研学旅行中的团体目标。而领导者作为研学团体中最重要的角色,需要培育好自己所在团体的团体凝聚力和团队氛围,这就需要我们对每一个研学团体的领导者进行“岗前培训”。最后,在研学旅行开展过程中,这名团体领导者需要随时监控好团体氛围和团体凝聚力的情况、团体目标的达成度,对团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地“纠偏”,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在研学旅行中的有效开展,从而真正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初心与使命。

4.2.3. “再冻结”阶段

当团体动力学理论在研学旅行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后,我们应积极巩固完善这一团体模式,以点带面,将这一经验进一步体系化、制度化,为后续研学旅行中开展高质量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团体动力学这一理论模式进行及时的完善与调整,以适应不同研学基地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最终形成范本价值。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研学旅行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实践载体。运用好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以及“团体动力学”理论,充分发挥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能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

基金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新型研学旅行模式的探索——以绍兴市研学旅行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10349042。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0.
[2]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 人民日报, 2014-09-30(001).
[3] 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 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5]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 人民日报, 2016-09-10(001).
[6] 袁春霞. 当前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 教学与管理, 2013(22): 43-45.
[7] 陈勇.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优化的意义、困境与路径[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12): 116-121.
[8] 王臣. 青少年厌学的成因剖析——基于控制价值理论视角[J]. 大众心理学, 2021(5): 2-3.
[9] 李吉林. 儿童情境学习范式构建的历程[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
[10] 朱小超. 情境教学模式三大核心要素“真”思考——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例[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1(4): 51-56.
[11] 曹海浪. 基于团体动力学理论的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活力提升策略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22):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