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DOI: 10.12677/JC.2022.104034, PDF, HTML, XML, 下载: 492  浏览: 830 
作者: 郭夏雨, 李昕营, 王云蔚: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滁州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of Patriotism
摘要: 本论文基于滁州学院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并有针对性地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采取应对策略,结合新媒体技术打造更符合学生兴趣以及时代要求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对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uzhou Univers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ew challenges facing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akes targeted advantage of the new media to adopt cop-ing strategies, and combines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to create patriotic education courses that are more in line with students’ interest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c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heir correct values.
文章引用:郭夏雨, 李昕营, 王云蔚.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J]. 新闻传播科学, 2022, 10(4): 209-217. https://doi.org/10.12677/JC.2022.104034

1. 引言

新媒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新渠道,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同时也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带来一定挑战。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蓬勃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所遇到的困境成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并有针对性地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采取应对策略,对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基于滁州学院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对新媒体发展下大学生接触新媒体情况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进行考察。本次问卷发放有效填写人数为227人,其中女生占比数为73.57%,男生占比数为26.42%,女生占比远超男生占比。大学生为本次问卷调查的目标群体,其中,大一学生占比为60.79%,超过总体的半数多,属于本次调查问卷的核心人群。从政治面貌上看,共青团员占比较高,党员群众民主党派占比不足30%,符合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得出的数据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

Figure 1. What new media are commonly used by college students

图1. 大学生常用的新媒体有哪些

2. 新媒体发展下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情况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个性化等特征。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站在媒体潮流的最前端,是将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与新媒体在未来可以说是紧密联系的。

图1所示,新时代大学生使用的新媒体软件大多数为微信、抖音、QQ和微博,分别占总数的89.87%、71.81%、59.47%和54.19%,其次是快手,占总数的25.99%,其中使用AI、VR的仅有5人。总的来说,基本上大学生都对新媒体有一定接触,并且大多数大学生接触的新媒体种类很多。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运用微信、抖音等进行传播是最优选择。

Figure 2. Whether college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socialist core values” on the new media platform

图2. 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是否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图2所示,绝大多数大学生会在新媒体平台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其中29.96%的大学生非常关注,57.71%的同学一般关注。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接触新媒体的同时也在关注爱国主义教育,不难发现,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也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1) 大学生主观的爱国意识较强,同时对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自我的理解

图3所示,96.04%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会与自己的同学朋友谈及责任、奉献、爱国意识、奋斗等话题,其中49.78%的同学经常会与自己的同学、朋友谈论相关话题。证明新时代大学生主观的爱国意识较强,同时对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自我的理解。在新时代环境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应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目标。

图4所示,75.33%的同学积极主动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2.33%的同学被动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0.13%的同学属于别人参加,我也参加的跟风行为,只有2.2%的同学尽量不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超过半数的同学积极主动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反映出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势向好,大多数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较为明确。但同时,仍有少部分同学无法做到积极主动参加,对于爱国主义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

Figure 3. Do you talk about responsibility, dedication, patriotism, struggle and other topics with your classmates and friends

图3. 您是否会和同学朋友谈及责任、奉献、爱国意识、奋斗等话题

Figure 4. How motivated are you to participate in patriotic education activities

图4. 您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怎么样

Figure 5.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common patriotic education methods

图5. 您认为常见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有哪些

图5可知,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学校爱国主义主题活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侧面说明,他们在此之前也主要通过这几种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同时,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不仅接触线下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也利用网络的方式进行学习。可见,当今时代,网络普及较多,新媒体环境较好,学生在认识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块已经不局限于课堂,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有了一定了解。

2)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并不是很热烈,各大高校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

Figure 6. How often do you think the school carries out patriotic education activities

图6. 您认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频率怎么样

图6所示,55.51%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经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42.29%的学生认为学校偶尔开展爱国主义教育,2.2%的学生认为学校从未开展过爱国主义教育。不难发现,将近半数的同学认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较少,可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并不是很热烈,各大高校应引起重视,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

3) 学校对于宣传学习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丰富多样,高校辅导员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有其重要影响和意义

Figure 7. What are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strategies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you have personally experienced

图7. 您亲身体验过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有哪些

图7所示,68.28%的同学体验过辅导员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70.93%的同学体验过高校辅导员结合重要节开设微班会和仪式教育,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模式和平台;73.13%的同学体验过高校辅导员及时在班群中推送,时事政治及新闻背景,增强学生对时事的掌握以及民族自豪感;57.27%的同学体验过高校辅导员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0.44%的同学对此有其他的看法。由此可见,超过一半的人对前四个选项都有所涉及,不难看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爱国主义教育策略在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

图8所示,81.5%的同学认为有社会实践,73.13%的同学认为有开展党支部,团支部活动,71.81%的同学认为有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70.48%的同学认为有校园文艺活动,68.72%的同学认为有社团活动。总的来说,学校对于宣传学习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丰富多样,大部分学生都经历过这几种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可见,大多数学生对这些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有一定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提醒其他高校采取这些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 学校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

Figure 8. Ways to carry out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schools

图8. 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Figure 9.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effect of the school’s patriotism education with new media technology

图9. 您认为学校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如何

图9所示,总的来看,79.74%的同学认为效果良好,能够激发爱国情怀,18.06%的同学认为效果一般,没有什么情绪波动,2.2%的同学认为效果较差,令人感到反感。其中,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效果良好,说明学校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较好地适应了新时代的发展,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发展。但同时,仍有少部分同学认为效果一般,甚至效果较差,对于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仍需进一步创新发掘。

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大学生爱国情感淡化 [1]

新媒体的出现让全世界范围内人与人离的更近,促进了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新媒体也为西方反华势力的入侵提供了便利,他们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大肆传播虚假信息。而大学生群体正是我国网民的主力军,并未真正踏入社会的大部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还尚未建立成熟,在面对铺天盖地的新文化新信息时,缺乏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引导从而质疑国家制度,动摇爱国情感,淡化其民族认同感。

2) 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受到冲击 [2]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多数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通常是思政课或者辅导员在线下进行引导讲解。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拓宽其接收信息的渠道,也增强了其接收信息的自主选择性。在信息的获取与传播中学生更依赖丰富的网上资源,从而使传统教学方式受到一定冲击。

3) 虚拟空间存在弱约束力 [3]

新媒体作为新兴媒体环境在管控方面还尚未成熟,虽在网络平台建立的虚拟空间增强了人们话语表达的自由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道德与法律对言论自由的约束,在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网络虚拟空间增加了不法分子违法的可能性。如今网络道德教育的进步以及对网民言论自由的管理力度得到不断加强,但网络暴力、传播负面信息以及歪曲事实以博人眼球的报道依旧时有出现,这也是新媒体对网民言论自由的约束与管控不足的体现。

4) 社会思潮的多样性与网络舆情的复杂性

因为新兴媒体的出现,为信息的传播与获取提供了便利条件,新媒体上含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信息也相对开放,但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随着国家对网络环境治理工作的加强,新型媒体上大部分信息都是健康积极的,但也无法避免社会思潮多样性并存与网络舆情复杂的情况出现,在积极信息中也掺杂着一些混淆视听的不良信息,大部分学生在接收外界更多信息充分了解世界的同时也会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这同样也会对爱国主义教育顺利进行造成影响。

5.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优化策略

1)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

课堂上的教学更加侧重于教师对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和状态的掌握,能够使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们的问题,并且有利于同学们及老师进行线下的互动,现场解决问题。网络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己的多样化选择,并且网络上的课程,都是老师进行反复的修改和核对完成的,教学视频在教学质量方面也有保障。同学们对自己学习的不扎实的内容,也可以进行反复的观看。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从多层次、多方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对于自己兴趣爱好的了解,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和学习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 转变思想,进一步熟悉新媒体的运用

当今时代,各类新媒体产品的出现和运用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部分生活,因此教育者们转变思想,进一步熟悉新媒体的运用,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各类新媒体渠道来扩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同时,也更加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关注。教师熟悉了解新媒体的运用,会更加紧密联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从而加深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关注度。

3) 将新媒体载体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近几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迅速,手机等各类新媒体不断涌现,同时,短视频也成为了近几年人们离不开的一种传播形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各种类型的短视频来分享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接受了大量的短视频等新媒体所带来的繁杂信息。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新媒体载体,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及时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最新情况。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新媒体载体,利用短视频平台等各类新媒体形式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影响,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

4) 教育渠道尽量拓宽,积极搭建新媒体宣传平台 [4]

教育渠道可以不仅限于普通的线下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也可以积极利用网络等各种新媒体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例如各大高校的公众号,微博,抖音账号等,利用高质量的推文,优秀的文案宣传,和吸引人的短视频结合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搭建起新媒体的宣传平台。通过创新性的手段和方式积极调动起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关注各大高校的新媒体平台,让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大学生活。

总体来说,爱国主义教育一直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新媒体作为新时代必不可少的一个载体,从各个方面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将新媒体载体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可以从多方面推动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了解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朱艳.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微探[J]. 传播与版权, 2022(3): 98-99.
[2] 刘韵清, 苏美玲, 何小英.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4(12): 80-81.
[3] 刘继强, 蔡志清.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 职业技术, 2021, 20(9): 18.
[4] 刘蓓. 校园新媒体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问题及对策建议[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21(3):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