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Marx’s Anti-Poverty Thought and ItsContemporary Value
DOI: 10.12677/ACPP.2022.116319, PDF, HTML, XML, 下载: 275  浏览: 407 
作者: 裴洪丽: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关键词: 贫困观马克思反贫困当代价值View of Poverty Marxian Anti-Poverty Contemporary Values
摘要: 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贫困斗争史。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携手迈进共同富裕之路,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马克思合理吸收前人的贫困观,放眼整个人类社会,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贫困问题的深刻剖析,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反贫困思想,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的反贫之路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is also a history of the struggle against poverty. Eliminating poverty, eliminating polarization, and marching hand in hand to the road of common prosperity are the good wishes of the whole human society. Marx reasonably absorbed the poverty concept of his predecessors, looked at the whole human society, and through his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poverty problem in capitalist society, gradually formed a scientific anti-poverty ideology, which has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anti-poverty road in China and the world.
文章引用:裴洪丽.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哲学进展, 2022, 11(6): 1868-187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6319

1. 引言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源于前人又超越前人,他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分析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解决路径、奋斗目标等,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剖析;影响深远。从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角度来考察贫困问题,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看待贫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理论来源

在马克思之前,已有许多学者对贫困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古典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家等,他们或基于现实的贫困提出增加社会财富的方案,或从建立一个新社会入手探讨理想的脱贫世界。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正是在汲取前人合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2.1.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贫困观

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根据当时英国社会的贫困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缓解贫困的措施。从马恩的著作中可以得知,马克思正是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中构建出了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反贫困思想。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们首先根据历史发展的状况分析工人的贫困问题:在土地私有、劳动和资本对立的情况下,劳动者只能依靠赚取工资生活;工资的增长是与国民财富呈正比关系的;而增加国民财富必须依靠自由市场。古典经济学家以经济学视角从工资、人口以及国民财富等范畴入手分析贫困的生发路径,揭露了贫困发生的多重原因。对于如何消解贫困问题,学者们或主张通过自由市场提高社会财富,或主张通过国家干预以推动分配公平。这些思想具有深远的价值,为马克思的贫困思想提供了理论参考。但是由于阶级立场不同和社会客观条件限制,“在他们看来,贫困只不过是每一次分娩时的阵痛,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工业都要经历这种情况 [1] ”。因此,对马克思来说,他们的伦理诉求并没有把无产阶级视为主体,他们没有看到贫困的制度性原因,从而无法彻底消除贫困。

2.2. 空想社会主义的贫困观

作为马克思思想来源之一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主要通过构建一个理想社会去改善现实的贫困问题。莫尔在其代表作《乌托邦》中已经看到资本家的财富积累对底层人民造成的苦难,因此他建构了一个公有制的社会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康帕内拉同样希望能够生活在一个自由平等的“太阳城”。19世纪的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最为鼎盛时期,圣西门、傅里叶及欧文等人提出了许多天才的构想。圣西门主张建立一个能够改善大多数穷苦人民命运的新的社会制度——实业制度;傅立叶提出了一种人人平等,没有剥削的“和谐制度”作为理想的政治制度;欧文认为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就是建立合作社,生产资料人人共享,劳动成果平等分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已初步具有了共产主义的内涵,他们追求自由平等、全面发展,已包含着共同富裕的思想,这为马克思寻找人类解放道路提供了理论视野,对马克思反贫困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反贫困观在当时的社会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他们往往是进行道义上的谴责和理论上的批判,以致于只能成为空想。

2.3. 德国古典哲学家的贫困观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将贫困问题解释并且进行探讨,在《法哲学原理》中集中探讨了市民社会的贫困问题。首先,在揭示贫困问题的原因时,黑格尔将之归咎于市民社会中的偶然因素,黑格尔说:“同任性一样,偶然的、自然界的、和外部关系中的各种情况,都可以使个人陷于贫困。” [2] 在市民社会开始时,家庭逐渐解体,劳动者失去了原来的生产资料,失去了谋生手段,从而陷入贫困。而当市民社会高效运转时,贫富急剧分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黑格尔称为“贱民”的贫困社会群体。他试图找到一条解决贫困的道路,但他寄希望于原本的社会框架,从而依赖同业公会和国家伦理去解决贫困问题。他已经看到了劳动的否定性对贫困的影响,但他仍然只是将劳动限制在理念世界中,这样,其生成内容就只是精神的演绎。不过,他对于劳动、贫困的思考成为了马克思的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正是在批判吸收了黑格尔理论的基础上,透过异化劳动理论阐明资本主义制度的虚伪性,强调现实性的变革的作用,由此提出了一条脱贫的可行性路径。

3.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基本内涵

3.1. 一个制度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

在马克思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揭露,指出“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劳动原本是光荣而美丽的,但使得工人生存畸形起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分离开来,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雇佣关系对等失衡,资本家拥有绝对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工人为了生存只能出卖劳动,毫无能动性。一方面,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个人就越贫困,财富就越加集中在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当资本积累到足够多时,内外部的双重逐利驱使下,必然会迎来生产变革,而这种生产效率的提高又进一步挤压工人的生存空间,相对过剩人口出现,使得无产阶级的生活日益艰难。马克思明确指出“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这种生产关系下,矛盾是无法调和的,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摆脱贫困境地。

3.2. 两个解决路径——变革制度与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指出无产阶级的贫困必须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去寻找”。在资本主义的毫无人性的剥削制度下,无产阶级是一无所有的,仅能够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而资本家在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之路上不可能做出改变,两者之间只有从根上变革制度才能改变对立关系。马克思客观指出,人类社会真正实现大规模摆脱贫困正是开始于资本主义时代,但面对资本积累带来的弊端贫富分化,又只能通过消灭这种创造了无数财富的制度去实现。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日益突出,制度的弊端无可避免的显现出来,此时的唯一出路就是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归人们所共有,才能真正消除贫困。制度与生产力本身就密不可分,区分社会制度的高级与否,就是看其能否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从始至终就将发展生产力置于解决贫困问题核心框架中,工人阶级想要摆脱贫困需要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是离不开以生产力发达这个基本前提条件的,当物质生产达到足够高的水平,才能消除贫困,实现共同的富裕。因而,离开生产力谈发展,反贫困就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幻象。

3.3. 三个奋斗目标——无产阶级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马克思主义视角的解放,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解放,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无产阶级反贫困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物质上的极端匮乏,更重要的是实现人全方面的解放,让全体人民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人在掌握适合自己技能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让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处于一个同频状态,良性互动式前进,在这种多维度的个人实现的社会环境中,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没有阶级对立的公平正义的劳动中,获得自身所需的分配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劳动成为一种价值追求,不再是枷锁式劳动。这样的条件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前提,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一生致力实现的崇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新时代的中国,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精髓结合国情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反贫之路,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减贫奇迹。在绝对贫困消失,相对贫困成为主要攻坚对象的当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接下来的防返贫事业中,继续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当代发挥价值。

4.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当代价值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实践的向度是非常明显的,马克思正是将实践引入认识论才发现了唯物史观,才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地位;由于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所以马克思的理论才有了开放性和发展性,才有了经世不变的生命力。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作为马克思伟大思想的一部分,它同样也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地蜕变和新生,这正是其当代价值的展现。

4.1.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哲学依据

社会主义必须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基本原则之一。马克思将社会看成是一个彼此相连的有机体,因此他所阐释的贫困问题不是单一孤立的,是多层次多角度的贫困,从社会的、系统的角度形成较完善的反贫困理论。因为意识到社会中各个范畴的关系,因而能够把反贫困的逻辑视为动态发展的路径,因而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从整体层面提供其依据,从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在这个阶段,在坚持党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4]。共同富裕是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坚持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不仅注重物质文明的发展,更注重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能够让所有人民过上幸福愉悦生活。

4.2.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理论支撑

由于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带有巨大的革命性、现实性与整体性,它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反贫困建设和治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因此成为了我国反贫困思想的理论支撑。新时代的扶贫理论是马克思贫困观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的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价值呈现,2020年我们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但这并不等于反贫困的任务的彻底结束,我们完成的只是绝对贫困的消灭,而相对贫困的问题会将长期存在,这将是我们今后贫困治理的工作重点。在进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过程中,应该有章有法稳步推进,第一步就是应该继续坚持党领导下的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坚持有序调整、平稳过渡,以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为理论支撑构建高效有序的防返贫机制。

4.3.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是动态发展的,讲求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实际。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在发展实践中一直坚持着根据贫困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战略方法取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在反贫困实践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绩,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的重要成果,为万千困难群众解决了实际生存问题。但成就不是终点,面临2022年后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需要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确保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能够有机结合、有序推进,最终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在此过程中,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个伟大的既定目标提供方法论指导。

5. 结语

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历经时代的磨砺,在当代显现出了较强的生命力价值,其反贫困思想关注主体性、立足于制度性原因,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与人类解放,不仅引导着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推动我国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还对全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思想指示与实践经验。其贫困思想的多重维度涵盖了当今世界面临的大多数贫困问题,使我们能够以科学的视野认识贫困,消除贫困,从而实现全人类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 卡尔∙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615.
[2] (德)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M]. 范扬, 张企泰,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1: 243.
[3] 韩谦, 魏则胜. 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相对贫困治理[J]. 北京社会科学, 2021(8): 12-19.
[4] 张远新.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理论的创造性发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29(5): 1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