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学习者复合动词构成及认知情况调查研究——以扬州大学日语专业学生为例
A Survey Study of Japanese Learners’ Formation and Cognition of Japanese Compound Verbs—Taking Japanese Major Students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ML.2022.1011375, PDF, HTML, XML, 下载: 540  浏览: 1,65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
作者: 沈丰丹:名古屋大学文学研究科,日本 名古屋;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孙 杨*: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扬州
关键词: 日语专业日语复合动词认知构词Japanese Majors Japanese Compound Verbs Cognition Word-Formation
摘要: 以某大学日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考察了日语专业学习者对日语复合动词的构成及其认知情况。结果表明:1) 大部分复合动词的合成率与日语学习时间长短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但部分复合词如「書き出す」「書き出す」「泣き出す」「着換える」「歩き続ける」等的合成率,日语学习4年以上的被调查者则明显高于2~3年的被调查者。2) 在合成的复合动词中,部分动词如「話し出す」「働き続ける」「言い出す」等的合成率达到50%以上,其余的合成率均较低。3) 合成的复合动词在《广辞苑》中检索发现三分之二以上均未找到作为复合动词的词条,说明正确率不高。
Abstract: By taking Japanese major students as research subject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ormation and cognition of Japanese compound verbs by Japanese language learner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The results show: 1) there is no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rect rate of making compound verbs and the time length of learning Japanese. However, for the formation of some compound verbs like「書き出す」「書き出す」「泣き出す」「着換える」「歩き続ける」, 4-year Japanese language learners produce better results of forming compound verbs than 2~3-year language learners. 2) Among the compound verbs formed by Japanese major students, some verbs like「話し出す」「働き続ける」「言い出す」, gets the correct rate of more than 50%, while the other verbs have a much lower formation rate. 3) More than two-thirds of the compound verbs formed by Japanese language learners cannot be found in the dictionary of “Guangciyuan”, which indicates a very low accuracy rate of formation.
文章引用:沈丰丹, 孙杨. 日语学习者复合动词构成及认知情况调查研究——以扬州大学日语专业学生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11): 2757-276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11375

1. 引言

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1依据日语复合动词构词规则的特点,将日语复合动词划分为4类,即:VV (动词 + 动词)、Vs (动词 + 补助动词)、pV (接头词 + 动词)、一语化动词。本文所探讨的复合动词是指前一个动词的连用形(前项动词V1)加上后一个动词(后项动词V2)所构成的(例:「話し合う」、「持ち歩く」、「読み返す」等)。现代日语中「動詞 + 動詞」型的复合动词大约占了动词总量的4成左右,非母语日语学习者的学习渠道主要依靠教科书,而教科书上所涉及的动词大多是单纯动词,他们即便学习并掌握了单纯动词的语义及语法知识,也很难学会由两个单纯动词(动词 + 动词)结合而成的复合动词。由此可见,日语复合动词无论是构词规则还是语义及其变化对日语学习者来说不仅难以习得且难以掌握 [1]。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大量地使用复合动词,以追求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精确性。然而,由于复合动词的构成条件极其复杂且意义用法多样 [2],因此,无论是日语复合动词的本体研究还是学习者的习得研究都是日语学界历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3] - [8]。此外,针对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复合动词的习得与认知研究却很鲜见。为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日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聚焦日语专业学习者对日语复合动词的构成及其认知情况进行探究分析,以期对我国日语复合动词的“教”与“学”有所启示。

2. 先行研究

过去关于复合动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复合动词的形成机制等方面。影山 [9] [10] [11] 从“概念意味论(conceptual semantice)”的观点出发,将复合动词分为“统语型复合动词”和“词汇型复合动词”。统语型复合动词是指“前项动词”做“后项动词”的主语或宾语。例如,「働きすぎる」可以说成「働くことが過ぎる」,也就是前项动词可以做后项动词的主语。这种类型的后项动词可以比较自由地与任何前项动词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例如:「始める」可以和「飲む」「作る」「勉強する」结合构成「飲み始める」「作り始める」「勉強し始める」等的复合动词。然而,这类统语型复合动词的后项动词数量有限,仅有27个词。而“词汇型复合动词”与“统语型复合动词”相反,其后项动词并不能与任何前项动词合成复合动词,且合成的复合动词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限制,有时很难从2个单纯动词的语义类推出合成后的复合动词之语义。例如:「飲み歩く」不能用于“边喝饮料边走”的情形,只能表示“边喝酒边走”的场景。因此,“词汇型复合动词”的语义不能是两个单纯动词语义的相加,在语义上有一定的限制与束缚 [9]。此外,“词汇型复合动词”的前项动词只能是收录在辞典里的独立的单纯动词 [12]。

影山 [10] 又把词汇型复合动词进一步分为“主题关系复合动词”和“アスペクト复合动词”两大类。主题关系复合动词的前项动词具有表示手段、形态、原因、并列等意思,用来修饰后项动词,前后项动词的内部结合非常紧密,而且后项动词基本上支配着整个复合动词的格关系。另一类“アスペクト复合动词”是前项动词和后项动词之间具有副词特征的修饰关系,其前后两项动词间的结合关系相对松散,前项动词决定整个复合动词的格关系,后项动词是前项动词意义的补充。例如:「歩く」可以和「探す」「飲む」结合成「探し歩く」「飲み歩く」等复合动词。

姫野 [13] 影山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把构成统语型复合动词的后项动词进行了详细分类,其分类如下:

始動:かける、だす、始める、かかる

継続:まくる、続ける

完了:終える、終わる、尽くす、きる、通す、抜く、果てる

未遂:損なう、損じる、そびれる、かねる、遅れる、忘れる、残す、誤る、あぐねる、損ねる

過剰行為:過ぎる再試行:直す

習慣:つける、慣れる、飽きる相互行為:合う可能:得る

此外,学界对日语复合动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大维度:1) “复合动词合成规则进行整体描写” [1] [9] [10] [11] [14] - [23];2) “中日两语言对比” [23] [24];3) “日语教育、二语习得以及教材分析” [25] - [31]。其中,陈曦 [5] [6] [25] [26] 从日语教学的角度来研究复合动词最具代表性。陈的研究不仅聚焦复合动词的本体描述,而且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日语学习者复合动词的构成规则和语义等的误用进行了偏误研究,同时对国内高校日语专业的中日教师就复合动词教学的自我认知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又运用复合动词构成规则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出版或使用的日语教材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考察。

王彦花 [8] 以我国中学日语教材及各种教学大纲为研究语料,就各类教材以及教学大纲里复合动词的出现频次以及语义说明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王指出“日语中有大量的复合动词,并被广泛利用着,而在中国迄今为止的日语教学、研究中对复合动词不够重视,研究复合动词的资料少,可用于教学的复合动词资料不足,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教学内容来对待,出现了日语复合动词教学的缺失”。

综上所述,日语复合动词在日语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但国内在日语教学以及习得研究中对日语复合动词重视不够,导致学习者对复合动词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学习方式基本属于“就事论事”。正如曹大峰 [27] 所言:“复合动词作为日语教学的难点之一,除了词典、教材中需要给予明确的提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外,还需通过一定的应用练习加以强化和巩固。”因此,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援用北京大学(BD)基础日语课所用教材(第三册第11课)中的练习题目作为问卷调查内容2,探究日语专业学习者的复合动词合成规则的掌握情况,以引起日语教学环境中“教授者”与“学习者”对日语复合动词的重视。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于2022年8月通过线上对某大学日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3份,收回43份(回收率100%);其中,日语学习2~3年的学生者为27人,4年以上的学生者为16人。问卷收回后,又选取了4名不同日语水平的学习者(2~3年学习者和4年以上学习者各2名)进行了线下访谈,以进一步了解日语学习者对日语复合动词的构词及认知情况。

调查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请学习者根据给出的16个前项动词和8个后项动词,按照前项动词 + 后项动词的格式,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复合动词知识和主观判断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复合动词。第二部分是对复合动词的学习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该部分包含6个问题。问卷调查结果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力图通过数据解析,探究学习者对复合动词及构成规则的认知和掌握情况。

鉴于国内日语教科书以及课堂教学等方面对“统语型复合动词”与“词汇型复合动词”没有做严格意义的区分,因此,为了不给被调查者增加不必要的障碍,本调查中亦未对“统语型复合动词”与“词汇型复合动词”予以区别。

4. 结果与分析

4.1. 关于复合动词合成情况的调查结果与考察

问卷第一部分要求被调查者根据给出的前后项动词,以及已掌握的复合动词的相关知识,写出各自合成的复合动词,并用括号形式提示可以合成多个复合动词。被调查者(日语专业学习者)的复合动词构词情况列于表1

Table 1. Word formation results of compound verbs by Japanese language learners (%)

表1. 日语专业学习者复合动词的构词情况(%)

注:1) 2~3年(n = 27),4年以上(n = 16)。2) 黑体部分为《广辞苑》中给出的复合动词。

表1数据分析可得出以下结果:

1) 从被调查者的复合动词合成率看,大部分复合动词的合成率与日语学习时间长短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然而,从表1可见,部分复合动词如「書き出す」「書き出す」「泣き出す」「着換える」「歩き続ける」等的合成率,日语学习4年以上的被调查者则明显高于2~3年的被调查者。这一发现在情理之中,正如一名4年以上日语专业学习者在访谈中所言:“虽然大学阶段对复合动词的专门化学习较少,但在观看日剧或与日本人交流时,发现母语者话语中复合动词的使用明显高于我们教科书中的出现频率,说明复合动词在日语交际中非常重要。”另一名4年以上的学习者如是说:“随着自己日语水平的逐步提高,尤其是在备考日语一级和日语专业八级时,会有意识地记忆复合动词及其使用规则,并注意在写作中使用。”

2) 被调查者合成的复合动词中,「話し出す」「働き続ける」「言い出す」「乗り換える」「投げ出す」「作り出す」「笑い出す」「食べすぎる」的合成率达到50%以上外,其余的合成率均不高,且相对分散。但就合成率达到50%以上的“合成复合动词”如「話し出す」、「働き続ける」在《广辞苑》中也检索不到这2个词条。

3) 被调查者合成的复合动词在《广辞苑》中检索发现三分之二以上均找不到作为复合动词的词条,《广辞苑》中给出的复合动词为表1中的黑体字部分。另外,《广辞苑》中有「読み捨てる」「言捨てる」「乗り捨てる」「作り換える」的词条,但被调查者并没有能够写出这些复合动词,亦即被调查者合成复合动词的正确率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被调查者误以为在一般情况下,前项动词的连用形加后项动词就能够合成复合动词。以上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对具有什么性质的前项动词和什么性质的后项动词可以合成复合动词,即他们对前后项动词间的内部结合规则并不了解更没有掌握。

综观上述结果,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如下:

一是因为非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缺少自然语言环境下复合动词的输入。被调查者均属在没有目标语环境下的课堂学习,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均接受不到自然语言环境下目标语的输入与刺激,当然也就无法体会到日语母语者的复合动词的自然使用场景以及语义差异,这与张威 [7] 的观点一致。张威 [7] 指出“日语母语者学习复合动词时,基本上是依靠‘小说、报刊、杂志及大众传媒’或在‘日常语言生活’中自然习得,因此不存在明显障碍;但对非母语者而言,他们主要依靠学校的课堂教学进行习得,难度很大。”

二是日语教学与教科书对复合动词不够重视。曹大峰 [27] 通过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国内日语专业精读教材中所涉及的复合动词出现频率及其教学策略进行了实证调查与分析。他认为“日语教材中不仅存在复合动词数量不足的倾向,而且对于复合动词的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已成为需要关注和解决的课题”。同时,他还指出某些教材中对复合动词的解释甚至存在“误导偏误”现象。张威 [7] 也有类似的观点:“在日语教学中对复合动词学习项目尚无明确要求和有效的教学指导,学习策略存在严重欠缺,急需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加以缓解。”因此,本次的被调查者所合成的复合动词正确率不高并非个别问题,而是与教授者和学习者对复合动词的认知有关的普遍问题,这也是今后日语教育教学中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4.2. 关于复合动词认知的调查结果与考察

问卷调查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日语学习者对复合动词的认知情况,该部分包含6个问题。其调查结果见表2

Table 2. Cognition results of compound verbs by Japanese language learners (%)

表2. 日语专业学习者复合动词认知情况(%)

注:1) 2~3年(n = 27),4年以上(n = 16)。

表2所示,无论日语学习时间是2~3年还是4年以上的被调查者对6个问题的回答都较为接近,说明日语学习的时间长短与复合动词的认知程度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下面就6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做一详尽分析。

Q1:“课堂上老师是否讲过复合动词?”该题考察了日语课堂对复合动词的教学情况。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讲过复合动词”,但在自由记述栏里被调查者写到“老师上课时提到复合动词是由2个单纯动词构成,但没有讲解什么样的动词可以构成复合动词。”、“老师没讲清楚什么动词可以结合成复合动词,书上也没有解释,所以,对第一部分要求用动词合成复合动词真是一头雾水。”、“老师提了也记不住,因为平时想不到使用,也就没有必要去搞清楚了。”等等。一位低年级学习者在访谈时亦谈及类似话题:“刚刚学习日语才两年,也只能大量地记忆一个个单纯动词,对于复合动词的构词了解还很肤浅。在阅读材料中碰到复合动词时只能依据单纯动词的意思来进行猜测。”因此,在教材编写时应该循序渐进地将复合动词作为重要内容来编排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复合动词及其构词规则的讲解并积极引导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使用复合动词。

Q2:“你认为复合动词与单纯动词有区别吗?”该题考察被调查者对复合动词的认知程度。被调查者认为复合动词与单纯动词“有区别”的比例高于“没有区别”的比例,说明被调查者认为两者是有区别的。在自由记述中“复合动词更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更准确、形象地描述动作或者事物”、“会用复合动词体现日语水平”、“使文章表达更为高级或地道”、“复合动词比较节省句子”、“文章中复合动词使用频率高,使语言表达能更地道更形象地具体表达意思”等等,但也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先接触的是单纯动词,写句子首先会想到简单的动词”、“不会有意识地去使用复合动词,也许有的地方用复合动词表意会更准确,但不用似乎也不影响交流”。被调查者虽然承认复合动词与单纯动词之间有区别,也认为复合动词更能准确表达思想情感、形象描述事物,但由于复合动词比较难以掌握,而且用单纯动词也可以表达意思,所以,被调查者或许认为复合动词可有可无,没有必要一定要使用。

Q3:“你是否觉得复合动词难学?”7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复合动词难学、难记。他们认为“难”体现在“复合动词比较多,一边区分一边记忆,有时候会混淆”、“很少用到,复合动词意思偏多。复合动词的意思有时和前后项的单词并不关联”、“复合动词的含义往往不是单纯动词所呈现出的表层意思,常常担心含义把握不清而发生表达错误。所以,在写作或者会话中,如果能用单纯动词表达出意思的话,往往会下意识地先使用单纯动词”。但部分被调查者(20%~30%)认为“不难”,他们认为“写作文时会有意识使用,因为有时间斟酌。日语会话的时候以简单为主,因为会话是为了交流,易懂就可以”、“运用得不熟练,为了准确尽量使用简单的动词表达”、“思维定式。认为能快速表达自己的意思即可,没有必要纠结单纯或复合动词”等等,被调查者的自由记述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想法。由此可见,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复合动词难学,但并没有想着如何“由难变不难”,而是表现出了“望而却步”的畏难情绪。所以,在今后的日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者主动积极地学习并使用复合动词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Q4:“你平时是否会主动学习复合动词?”过半数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会主动”学习复合动词。从自由记述栏中也可以看到与Q3类似的回答,“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没有特别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认为有单纯动词可以使用没有必要与复合动词纠缠”、“在日常学习中,会忘记使用;因为觉得复合动词比较难;也因为在汉语中没有复合动词的存在”等等。因此,今后的日语教学不是只教授日语复合动词,而应该从类型学的视角,强调复合动词的语法语用功能。同时,在比较汉日复合动词时,先让学习者对复合动词有整体认知,然后再帮助学习者学会使用复合动词。

Q5:“你平时是否使用复合动词?”超过70%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使用复合动词。其原因与Q3、Q5基本相似。

Q6:“你在阅读或做题目时碰到没学过的复合动词如何猜测其意思?”90%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通过前项动词和后项动词的意思来猜测,同时,也有超过50%的被调查者选择通过上下文等语境来猜测。在自由记述栏中写到“根据学过的前后两个单纯动词的意思,先把复合动词拆成两个单纯动词,再根据单纯动词的汉字来进行猜测,大体错不了”、“中国有句俗语认字先认半个字,这个方法也适用于日语的复合动词”、“根据上下文猜测,先从前后动词猜测,再从文章中推测”、“根据上下文,根据以往知识理解猜测,误差不会太大,但遇到复杂的容易翻车”、“看复合的两个词有没有认识的,进行一些推断”。从被调查者的自由记述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对复合动词的语义理解还是停留在单纯动词的理解之上,这势必会导致学习者对复合动词语义理解与运用的错误。森田 [1] 指出“学习者即使熟练掌握了单纯动词的意义和用法,也很难学会由这些单纯动词合成的复合动词”。所以,在今后的日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解决复合动词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5. 结语

本次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1) 无论是2~3年还是4年以上的日语学习者,75%以上的学生都认为日语复合动词难度大,超过51%的学习者不会主动学习日语复合动词,且超过70%以上的学习者不会积极主动地使用复合动词,表明日语学习者对复合动词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复合动词的使用频率过低。这些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重视。此外,日语学习的时间长短与复合动词的习得状况基本不存在相关性。

2) 调查发现学习者对复合动词语义的了解主要依据单纯动词,可能原因是目前对于复合动词的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无论课堂教学还是教科书对日语复合动词只限于简单提及,而缺乏系统解释。超过半数被调查者对复合动词的构词规则不了解,语义把握不精准。因此,今后的教科书及课堂教学应该对复合动词及其结合条件等内容的讲解进行合理、精准规划。

3) 大部分被调查者有回避使用复合动词的倾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引导并丰富复合动词的操练,提高复合动词的使用频次。例如,提供一些高频的后项动词「~だす」「~込む」「~すぎる」「~はじめる」等让学习者练习合成复合动词,同时就合成的复合动词和单纯动词的异同、复合动词构成规则、语用功能等问题进行细致讲解,让学习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复合动词与单纯动词的区别,激发学生学习复合动词的热情。

本文考察了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学习者对日语复合动词的认知及其掌握情况,该研究对我国日语教与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首先,在日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并强化复合动词的教学,尤其对复合动词及其结合条件等内容进行系统、精准讲解。其次,积极引导学生就所学的复合动词进行反复实践,启发学生在口语表达、翻译及写作中进行合理使用。第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关注复合动词的构成方法及其使用规律,并进行反复实践。

尽管本研究采用了定量调查方法,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因为调查对象的数量有限,较难从这份研究中得出一般性结论。其次,问卷题数有限,问卷内容也不免存在主观性。因此,将来的研究应扩大调查范围、加大样本量,并在问卷的题数及内容设计上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第三,今后将加强对学习者复合动词合成错误、语义理解错误的研究,以期更好地帮助日语学习者习得复合动词及其构成规则。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类型学视域下汉语和日语的动词体范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7CYY055);国家留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SC NO.201708320260);扬州大学2022年校教改项目(项目编号:YZUJX2022——D7);住友财团2021年度「アジア諸国における日本関連研究助成」资助(登录番号:21801025)。

NOTES

*通讯作者。

1複合動詞レキシコンhttps://vvlexicon.ninjal.ac.jp/。

2曹大峰(2011: p. 12)指出:复合动词作为日语教学的难点之一,除了词典、教材中需要给予明确的提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外,还需通过一定的应用练习加以强化和巩固。然而,我们在BW、SW、DW三种教材的练习题中均没有见到复合动词的习题。不过,在BD (第三册第11课)中我们看到了如下习题,认为这是值得推广并进一步向应用型发展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森田良行. 日本語の複合動詞について. 講座日本語教育[J]. 東京: 早稲田大学語学教育研究所, 1978: 69-86.
[2] 陈曦, 吴少华. 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日语复合动词偏误分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11): 131-132.
[3] 姫野昌子. 複合動詞の構造と意味用法[M]. 東京: ひつじ書房, 1999.
[4] 松田文子. 日本語複合動詞の習得研究——認知意味論による意味分析を通して[M]. 東京: ひつじ書房, 2004.
[5] 陈曦. 关于日语复合动词的习得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6] 陈曦. 关于日语复合动词教授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 陕西教育(高教), 2015(2): 44-46.
[7] 张威, 王怡. 关于日语复合动词习得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3): 15-26.
[8] 王彦花. 我国日本语教育中复合动词的研究——以我国中学日语教材及各种教学大纲为中心[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5): 25-32.
[9] 影山太郎. 文法と語形成[M]. 東京: ひつじ書房, 1993.
[10] 影山太郎. 動詞意味論——言語と認知の接点[M]. 東京: くろしお出版, 1996.
[11] 影山太郎•由本陽子. 語形成と概念構造[M]. 東京: 研究社, 1997.
[12] 藤原美保. 日本語学習者物語作文における日本語習熟度の複合動詞使用への影響[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Japanese Annual Spring Conference 配布資料, 2014年3月27日於フィラデルフィア.
[13] 姫野昌子. 複合動詞の性質[J]. 『日本語学』明治書院, 2001: 20-29.
[14] 長嶋善郎. 「複合動詞の構造」『日本語講座4日本語の語彙と表現』[M]. 東京: 大修館書店, 1976.
[15] 姫野昌子. 複合動詞について[J]. 月刊日本語, 1991(11): 4.
[16] 彭广陆. 日语复合动词研究的新视角——对后项动词语义指向的探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3): 1-8.
[17] 由本陽子. 「複合動詞を作る『~直す』の意味と構造——英語の接頭辞re-との相違を参考に」『言語と文化の対話』[M]. 東京: 英宝社, 1997: 177-191.
[18] 由本陽子. 複合動詞における項実現——統語的複合と語彙的複合の差異[J]. レキシコンフォーラム, 2008. 4.
[19] 由本陽子. 語彙的複合動詞の生産性と2つの動詞の意味関係[M]//影山太郎. 複合動詞研究の最先端. 東京: ひつじ書房, 2013: 109-142.
[20] 影山太郎. 複合動詞研究の最先端[M]. 東京: ひつじ書房, 2013: 109-142.
[21] 影山太郎. 日本語複合動詞の言語類型論的意義[J]. 国語研プロジェクトレビュー. 国立国語研究所, 2014: 8-18.
[22] 张楠. 论日语结果复合动词的构词规则[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21(1): 29-36.
[23] 沈力. 結果複合動詞に関する日中対照研究——CAUSE健在型とCAUSE潜在型を中心に[M]//影山太郎. 複合動詞研究の最先端. 東京: ひつじ書房, 2013: 375-411.
[24] 青柳宏•張楠. 中国語と日本語の結果複合動詞について[M]//岸本秀樹•由本陽子. 『複雑述語研究の現在』ひつじ研究叢書. 東京: ひつじ書房, 2014(109): 411-437.
[25] 陈曦. 学習者と母語話者における日本語複合動詞の使用状況の比較——コーパスによるアプローチ[J] . 日本語科学, 2011(22): 79-99.
[26] 陈曦. 日本語学習者における複合動詞の誤用分析——作文データベースを用いて[J]. ことばの科学, 2012(25): 63-74.
[27] 曹大峰. 日语教材中的复合动词及其教学方略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调查与对比[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3): 9-14.
[28] 杉村泰. 中国語話者による複合動詞「V1-飽きる」のV1+V2結合意識[J]. ことばの科学, 2012(25): 91-106.
[29] 玉岡賀津雄•初相娟. 中国人日本語学習者の語彙的複合動詞の習得に影響する要因[M]//影山太郎. 複合動詞研究の最先端——謎の解明に向けて. 東京: ひつじ書房, 2013: 413-430.
[30] 小森由里. 日本語教科書における複合動詞——立教大学文法教科書の分析[J]. 日本語教育実践研究, 2015(2): 55-67.
[31] 许临扬. 有关日语复合动词教学的探索——以日本语能力考试中的数据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3):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