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需要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研究
A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Gai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eeds
DOI: 10.12677/ASS.2022.1111655, PDF, HTML, XML, 下载: 271  浏览: 386 
作者: 孔文慧: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关键词: 人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Human Need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ense of Gain Promotion
摘要: 人的需要是研究一切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与前提,需要满足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证明与充实。因此,从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为基础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进而通过大学生的需要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困境的研究,从中找寻对其困境的超越。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是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因此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研究具有引领性的地位。
Abstract: The need of man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of studying all human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the process that needs to be met is the proof and enrichment of human essential power.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need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can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of sense of gai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n obtain the sense of research of difficulties throug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so as to find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ir difficultie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youth group,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hope of the nation, so the study of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ense of gain has a leading position.
文章引用:孔文慧. 人的需要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11): 4807-481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11655

1. 引言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因此,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大学生的需要。马克思没有一篇著作单独论述人的需要,但是其“需要”观点散落在著作中的各个角落。需要从行为心理学层面分析促使人们投入实践活动的心理因素,从经济学层面分析通过外界的诱因和供给从而实现需要的产生与满足,从实践论的层面分析人的本质需要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本文在人的需要视域包括以上各个层面,但主要是从人的实践层面探讨人的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作是人的一种必然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以及意义、提升的困境以及路径。

2. 人的需要视域重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意义

所谓“获得感”是指人们的某种期待或需求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2]。需要与获得最常见的构成行关系应是饥饿与吃饭,通过牙齿咀嚼与胃的消化满足人们由饥饿产生的生理需要即生理之“感”,通过大脑思考与记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则是思想方面之“感”。这个感,就是在教育者做了“大餐”进行灌输的时候,如何让受教育者在“吃到”的基础上产生“吃不够”、“吃好”的感觉。因此,笔者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定义为,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由于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用需要等方面的满足而产生的主观积极感受,这种感受的产生与实践活动的意识与能力息息相关。以下,笔者将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需要的契合关系进一步阐明此概念。

2.1. 重视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以及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的反映,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 [3]。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满足国家统治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还是两者兼顾,这是当代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由于受到“灌输论”的肤浅化理解,部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往往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从外部进行灌输教育,部分受教育者认为是“被洗脑”的实践活动。但是本身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就是应需要而产生的。每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虽然不同,但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需要,而是为了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完善是人的内在精神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满足这种精神需要的途径。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本质与人的存在的观点分析,人类社会所有矛盾行为是人对自然提供的现成的条件不能感到满足,不甘心仅仅按照自然本性生活。但同时人又是一切动物中最无能为力的,这种生物上的弱点恰是人的力量的基础,是人发展自己独特的人类特性的大前提 [4]。人需要思想,人需要思想方面的教育,来让人们过上区别于动物的生活,来增强人的本质力量,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帮助人们实现对现实的超越,提高目标的追求层次,为更大更艰巨的实践提供目标与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外在强加于人的活动,而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引导与激励,推动人能够通过思想将自身的活动作为思想对象加以反思,从而为自己的生活确立根据的活动;它是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生存方式,是人的生命生存重要方式之一,是人的生命实践生存的内在诉求 [5]。从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所必需的实践活动这个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满足人的需要尤其是精神需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才能使人们满足根本的精神需要进而产生真正的获得感。

2.2. 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容向度

人是匮乏性的对象性存在和基于匮乏性存在的对象性活动 [6],人的需要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海徳的认知体系平衡理论指出,人们与各种认知对象发生的关系称为感情关系,有喜欢或者厌恶等不同的评价与情感。P代表认知者即主体,O代表客体,X代表客观事物。因此,笔者将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以及需要的内容向度,从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的三者的关系作为两个向度。

首先,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三大个体功能,即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个体享用功能( [7]: p. 64)。换句话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的个体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以及享用需要,满足这些需要才能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下文将简称为三大需要。生存需要的满足,即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够使人们很好的掌握物质世界,又使人能自主的构建意义世界;发展需要的满足,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享用需要的满足,是指使个体在满足精神需要的同时从中体验到满足、幸福和快乐。这里提到和“需要”以及“获得感”息息相关的另外一个变量,即“价值”。从受教育者角度讲,他们在精神需要匮乏的前提性,会考量哪一种满足其精神需要的方式价值更大,在这样的预期之下才能够相应产生更多的获得感。其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教育中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希冀自己在该实践活动中获得精神世界的改变以解决他们在现实中问题,还有需要精神世界的“指路人”的需要。因此,他们有安全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归根到底即“关系”的需要。获得,不是接受,词源是“主动性捕捉,主动取得”,其间区别类似于野养与圈养的区别。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产生的基础,是受教育者感到了教育者对其有获得意识与能力的信任,感到了教育者需要他们去获得的动力。一旦教育者变成了给动物园的动物的“投喂者”,即使采取提问、小组讨论、研究学习等各种方法,学生的反应还是差强人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尤其高,只有达到足够高才会形成相应的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三观、信仰等进行搭建或者“手术”,大学生已经在之前的生产生活中有了较为完备的精神世界,因此如果两者关系的需要无法满足,受教育者尤其是大学生会发生确认偏差,即会忽略甚至怀疑人们矛盾的证据,会将可能对他们信念系统的挑战解释为对他们自我效能、总体自尊和一般幸福感的威胁,也就是无条件逆反的根源 [8]。

2.3. 需要的满足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过程同步

一个需要的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从而不断推动人与社会的发展 [9]。需要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是同向、同度、同时的,并且一定都是要通过实践才能够满足和产生的。其一,需要具有可变性和发展性,通常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也是随着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用需要的满足,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深化。并且,如果低层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获得感无法得到满足,高层次的满足感也无法持久或者达到。因此,需要的发展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过程是同向的,与实践的方向相同,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方向。其二,需要具有紧张性,获得感具有需要满足之后的愉悦感。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态,因此是一种由于匮乏而引起的驱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的感受。精神方面的需要越匮乏,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越强。因此,需要的满足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过程是同度的。其三,需要具有周期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也具有潜伏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难以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标准,就是因为思想的“获得感”大多数不是即时性的,很有可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及现实的实践才能有获得感。而人们的需要,也是需要人们通过实践,通过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才能实现。尤其是精神需要的满足,更是要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才可以得到满足。因此,需要的满足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的产生是同时的,均要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够产生。

3. 阻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困境

从大学生的需要角度切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贴近实际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水课”,学生的“无条件逆反”,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感受到“被观众”等现象,均是现在获得感困境的外在表现。

3.1. 无法满足大学生的“被需要”的需要

只有满足大学生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实践活动中的“关系”的需要,使他们身处在一个安全的、互信的环境之中,才能够有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土壤。首先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不需要”大学生的状况,大学生“被需要”感较低。首先,一旦将教育实践的点头率、点赞率、参与率、互动率作为其政治立场的判断标准,大学生的“被需要”之感就会成为“被观众”之感,获得感也就无从谈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较低的课堂中出现几种情况:“不听不要紧,不要说话就行”、“你们这样的学生,政治倾向有问题”以及讲和正确政治立场不同的观点迎合学生的错误价值观等。复旦大学的杨泽波教授,在毕业生致辞上面上了一句话,“没有掌声,似乎就不是好的致辞,这是社会低俗化的表现。就像老师讲课不敢说自己的观点,必须取媚同学的笑脸。”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展开时,却有低俗化的倾向。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真理观,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者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者,部分教育者错误理解的真理的先验性,用预设的、一成不变的理论去灌输,将学生作为了意识形态灌输的容器。在这种教学思路下,面对大学生已然基本成型的三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也必将处于对立,在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实践活动中也很难形成获得感。最后,再加上大学中,思政课这一主渠道的老师的流动性,难以构建一个和谐的、安全、稳定的关系,本身即无法满足学生产生足以改变三观以及信念的社会需要,也就无法形成获得感。获得与获得感的一字之差,就在于教育者是否能够真正地关爱学生。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无法激励学生的需要

大学生需要思想明灯,但大学生们“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在被抖音、快手、明星、游戏等各种途径抢占对人们精神需要的满足力。

一方面,从精神产品的需要来说,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以及阅历,有较为庞大的精神需要以及与之引起的匮乏感与紧张感。大学生尚未进入社会,大部分人尚未明确知晓自己的人生定位,处于自我意识积极探索阶段。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一个好时机,也是一个大挑战。资本逻辑的冲击,思想教育资源的碎片化和多渠道化,导致部分大学生追求满足短暂的、功利的满足精神需要的途径,不少学生因此形成了异化的、冲突的、复杂的思想品德结构。但同时,这样的“快餐性”、“碎片化”资源也无法满足大学生的三大需要尤其是发展需要与享用需要,这也给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供了一个切入口。另一方面,对精神需要的供给来说,难以给予有效的精神产品以满足大学生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用需要。近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也走向了改革的攻坚克难的道路,“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翻转课堂”等各种创新层出不穷,大学生的获得感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在创新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本质上,是对学生的需要的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层次性发展的满足,以达到更好地立德树人。即,形式的创新是为了内容服务。但是现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形式压倒一切”、“单纯追求亮点”的快餐供给。但是如果想要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 [7]: p. 4),要想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独有的获得感,必然要经过对大学生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受需要的层层递进式满足,必然要经过系统的、有理论性的内容供给,扎扎实实地显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与其他“快餐性”精神供给的区别优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必须唤醒大学生的“需要”,但是这个驱动力不是靠外在,而是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主要获得。

3.3. 大学生缺少参与“获得”的效能感与能力

获得感最直接相关的概念是“获得”,如果没有获得的能力与技能,获得感自然无从谈起。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获得”的效能感,即大学生是否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做出成就,得到与付出匹配的成就。需要的满足应当通过实践,获得感的产生也应当通过实践。西班牙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加塞特在向马德里大学学生联合会演说时表示,很想把整个“大学的使命”移交给学生,他认为“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必须得到贯彻”。事实上,不论是以教育者为中心,还是以大学生这一受教育群体为中心,都要以促进学生实际需要为主,都要以学生的实际获得感为标准。而获得感的多少,根本取决于受教育者主动获得的需要意识的强弱以及能力的高低。学习是指新知识或者技能的获得且伴随着价值观等获得,获得也与大脑的“记忆”密不可分。这种能力包括,是否能够有效地将教育者所传达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有重点的感觉登记,进而经过精神世界的实践加工进入工作记忆,再进行深度加工即新旧知识的并联,做有意义的学习并进一步进入长时记忆。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经过这一系列的环节,才能一步一步地培育人们的获得感,一步一步地升级人们的需要以及获得感层次,直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实现自我的愉悦感。但是大学生这一精神世界的构建与完善过程,并非是单纯强调大学生的主体性,恰恰相反,是对教育者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困境在于,大学生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动获得的意识不够,以至于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其精神需要的这一实践获得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即使教育者提供给他们十分精彩的、鞭辟入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部分大学生还是没有能力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体系之中。

4. 人的需要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路径

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都在积极探索提升获得感的方式,部分高校组织“压力倒逼”模式,但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的需要问题,未能很好重视老师的获得感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良性循环,提出具体的重视学生需要的方式。

4.1. 形成和谐的主客体关系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应该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大学生已然不是一块待雕琢的石头,不是思想观点的简单的容器,而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创造自己的个体。教育者应当在坚守政治立场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感,对大学生持有一种较高的期望。不以自己的教案或者学校的行政化任务去预设学生,不以一种固化的观念看待大学生。尤其是在当今思想政治资源多渠道的新时代,教育者与学生所掌握的资源的范围有所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者也要因时而变。其次,营造一个充满积极性的高校环境,以满足大学生的“被需要”的需要,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效能感。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包括思政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高校的思政课无法形成稳定持久的主客体关系,就是在于整个校园未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有充分的条件产生。可以通过“学生最喜欢的思政课老师”等评选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在各个学院打造全校范围内的个人宣传,也就是变样的“网红”效应;本着“兼容并包”的原则,在全校范围营造“我爱讲政治”、“我敢讲政治”的氛围;营造思政课的流动课堂包括心理咨询的流动课堂,增加老师与学生在非正式场合的学术交流机会等。在学校环境上给大学生安全、舒适、具有支持性的环境,以促进师生关系,最终提高获得感。

4.2. 创新守正的教育内容

在创新中注重反馈,注重对学生需要的满足程度,即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的关系。随着国家近些年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该领域的创新手段也在逐年增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也应更加注意。首先,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形成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以高校中教育者的“主力军”思政课教师为例,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在高校的评价体系中,对教师的录取以及评价更倾向于其科研能力。因此,要构建对思政课教师的双线评价机制,尤其较为倾向教学能力,即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其次,要创新各种手段研究大学生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在于哪里,什么价值是如游戏、抖音等其他能够满足精神需要的资源所没有的优势。这种手段包括但不仅仅包括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不是多么抓人眼球,而是对于学生的精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供多少价值,即守正创新,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拥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再次,注重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以及使用的灵活性。针对有不同需要层次的学生,针对每节课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教学策略与内容。

4.3. 培养满足精神需要的获得意识与能力

教育者能做很多事情促进学习者的思想品德改变,但是最终大学生自己控制着认识过程,通过、有意义学习、内在组织、精细化等获得知识的途径,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获得以至于产生获得感。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需要观。“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 [10]。在进行课堂互动或者日常思政教育的时候,教育者要展示给大学生教育者自身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或者信念,以唤醒他们的需要。之外,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对异化需要进行分析,有意识地培养其正确的、健康的需要观。其次,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获取观,即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学习获取的认识信念。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人们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价值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是具有发展性与创造性的,根本上来源于学生的信息与价值观建构,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真正获得等信念。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获取观,学生才能真正地、良性循环地生成获得感。最后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提升获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通过实践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其一,教育者要培养学生将“旧获得”与“新获得”相联系以产生获得感的能力。在大学之前,学生们由于不当的获得意识以及方法,从小学到大学“获得”太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更多是为了满足其生存需要,获得感较低。在大学这个阶段,教育者应该重视这种客观情况,以“串联”、“打通”人们之所获,从而高速度、高质量地升级大学生的需要的层次,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层次。其二,教育者可以通过示范对精神需要资源的思考过程,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获取策略,而不是仅仅给学生展示获得结果。展示其内在的理论性,引导学生更多的思考“为什么”,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三,是培养大学生在精神需要的满足方面的自我评价的能力。需要视域下的获得感,本质上是学生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其需要而产生的正面积极的自我评价。教育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请学生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正确的目标,对其行为做持续性的记录,鼓励学生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表现等。

人的需要视域下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目的就在于新的需要倒逼优化供给,对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出改革方向与紧迫要求。只有紧扣大学生在新时代不断变化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大学生需要的价值,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师范大学2021年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项目“人的需要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研究”(项目号:KYCX21_248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01).
[2] 侯英梅, 宋斌华. 需要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研究[J]. 新余学院学报, 2020, 25(4): 104-108.
[3] 陈大柔, 丛杭青.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 71.
[4] [美]马斯洛, 等, 著. 人的潜能和价值[M]. 林方,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7: 104.
[5] 郑永廷, 曹春梅. 人之生命存在方式探赜——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人性根源[J]. 现代哲学, 2013(6): 34-39.
[6] 王南湜. 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 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关于哲学如何切中现实的一个考察[J]. 中国哲学年鉴, 2018(1): 315.
[7] 陈万柏,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8] [美]简妮•爱丽丝•奥姆罗徳. 学习心理学[M]. 汪玲, 等,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195.
[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59.
[10] 卡尔•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