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工具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Evaluation Too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ffect in College Curriculum
DOI: 10.12677/NS.2022.115109, PDF, HTML, XML, 下载: 378  浏览: 1,34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晓晖, 战同霞*: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潍坊;谢 海: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潍坊
关键词: 课程思政评价工具评价指标问卷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valuation Tools Evaluation Index Questionnaire
摘要: “课程思政”是指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全国各高校已普遍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及效果评价的研究。本文就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工具进行综述,分析其特点,旨在为开发新的工具提供借鉴,以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效果评价。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ans that while impart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re integrated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lead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At pres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generally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evaluation too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nalytical courses are summa-rized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new tool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and effect evaluation.
文章引用:王晓晖, 谢海, 战同霞.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工具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 2022, 11(5): 692-699. https://doi.org/10.12677/NS.2022.115109

1. 引言

课程思政教学是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挖掘、体现和渗透思政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现高校全员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课程评价可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实施的重要环节。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是对教师教学活动各环节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进行的分析研究和评估,以有效测评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建设工作和实施效果 [1]。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能够为课程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提升“三全育人”的实效性 [2]。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评价工具也在陆续研发,本文就国内现有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工具进行综述,以期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2. 概念

2.1.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教师在课堂教授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巧妙的教学手段,在适当的教育时机促进知识增进与道德修养相结合,即“传道”与“授业”相结合 [3]。构建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4] 为特征的“大思政”格局下的“课程思政”。

2.2. 教学评价及其重要性

教学评价是评价教学活动过程及其对象的客观标准,通过分析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否符合预定的教学设计、测量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标准、评定教学活动的水平及质量,从而起到评价教学实践的价值判断作用 [3]。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对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进行各项检验,具有诊断、导向、调控和激励等功能 [5],对完成课程思政重要任务以及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教师的育人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调整现有的教学方式及理念,使之不断朝向课程思政高效育人的目的 [3]。

3.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工具

3.1.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1.1. 基于CIPP模式构建的评价体系

徐祥云 [6] 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8个观测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二级指标包括政治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教学资源、能力基础、经费支持、教学方案、教师教学与表现、学生学习与表现、教学效果和课程影响。从经区分度、结构效度和信度检验,验证了4个维度划分的合理性,11个二级指标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二级指标既关注了形成性评价,也关注了结果性评价,能够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状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本文分析的主观偏差、质性访谈资料整合的疏漏、样本数据的局限性等导致指标提取的失当或指标权重赋值的偏误,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和修正。胥炜 [7] 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实施,从课程思政教育环境、课程思政资源配置、课程思政实施环节和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四个部分构建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课程思政实施背景包含教育背景、环境背景、需求背景等要素;课程思政资源配置具体包括组织架构、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和经费预算情况;课程思政实施过程,蕴含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包括教学效果和课程影响。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较全面,对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有一定推动作用。雷晶晶 [8] 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4个方面出发,根据研究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行业院校特点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包括需求分析、思政基础、专业基础、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组织保障、课程建设、课程设计、监控督导、学生、学校、教师。三级指标包括课程设置、日常活动、学校专项项目经费、研究生部门专项资金、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成果、丰富经验。此研究未经检验,不具备一定的推动性。马玲玲 [9] 结合中小学考察探究类课程开发、课程方案、课程过程和课程实施效果四方面的特点,初步构建了一个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课程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包括课程开发、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效果。二级指标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基础、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学生参与过程、教师指导过程、学生体验、教师发展、课程整体效果。此评价体系已经过检验,且评价主体多元,契合活动课程的开放性与自主性特点,但只提供了评价思路和方法,仍须通过更多的实践来检验与修正,精炼与细化具体指标,不断改进与完善。魏子秋 [10] 从课程背景、课程投入、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4个方面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资源、课程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考评、学生参与、学生体验、学生发展评估、课程整体效果。二级指标中学生发展评估最低,可见在该门课程中学生参与效果是最大短板。此评价体系能够对教师教学进行全面地评价和总结,但缺乏专家样本量,本研究的指标无法涵盖思政课程的所有内容,此外对于评价指标的组成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尹玮 [11] 从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四个维度构建大学外语翻转课堂课程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二级指标包括课程目标、课程作用、课程理念、课程师资、课程管理、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评估、学习效果、教学效果、教师成长。这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提供评价范式,但缺少专家样本数和多元化,二级指标也应进一步细化。

3.1.2. 基于5W模式构建的评价体系

胡以仁 [12] 等基于传播学经典拉斯韦尔5W模式,从教育信息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分析了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出了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5个一级指标包括思政融入、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通过校、院两级“闭环反馈”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系统,使课堂质量不断加强,但此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还需不断修改及检验。

3.1.3. 基于OBE理念构建的评价体系

倪晗 [13] 为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构建了包括评价主体模型、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提出来4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的教学评价体系。该体系的一级指标为知识效果(知)、情感效果(情)、价值效果(意)、行为效果(行),二级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为知识效果维度、情感效果维度、价值效果维度。该研究构建了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参考。但本文评价主体模型没有考虑第三方评估等其他主体、评价指标细分不够全面、评价方法过于量化、评价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何芸 [14] 建立“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研究的样本量为54人。该评价体系能够合理评价思政目标的达成情况,但样本量不足,指标还需细化。

3.1.4.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构建的评价体系

马孟伟 [15] 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构建护理本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涵盖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5个一级指标包括目标定位、师资队伍、课程资源、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护理本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作为客观评价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工具。但需进一步验证各指标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不断完善该指标体系。沈丽巍 [16] 在教育生态学视角提出高校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是综合性的,遵循整体共生、客观平衡和复杂多样的原则。提出高校在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体系中,可体现具体的实质内容,诸如教材内容、教学设计内容等。设计的具体评价环节可包括反映教材、教学设计内容和学生基本知识和思想情感状况的初始生成性评价。但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既要有原则性遵循,又不能拘泥于具体的量化指标,还需进一步研究。

3.1.5. 基于专业评估理论构建的评价体系

谭红岩 [17] 借鉴专业评估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课程、专业和高校不同层面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学校和二级单位层面指标均包括顶层设计、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体系、教材建设、质量保障和成果产出6个维度。教师层面指标涵盖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成效和教学反思5部分。该评估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的体验性、贯穿全过程和发展性四个原则,但未经检验仍需进一步完善。

3.1.6.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模式构建的评价体系

柳建安 [1] 坚守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确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教学设计评价指标应确保教学目标具体清晰、教学内容合理准确。教学过程评价指标包括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否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课中的教学方法是否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融入方式实现思政教育;课后是否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是否完成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获得、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形成。此研究进一步推动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思路。曹松玉 [18] 等从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设计了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并应用于公共卫生实践技能课程思政评价实践中。课程设计评价指标包括:思政目标是否明确,思政要素挖掘是否到位,思政要素与专业技能的贴合度是否高。教学过程评价的指标,包括教师是否按照课程设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思政要素是否具有时效性,教师是否根据学生反馈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上课后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本课程及预防医学专业的思想认识的变化、期末考核成绩、平时实训及期末考核过程中是否体现团结协作。此教学评价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应不断完善细化。

3.1.7. 基于多元模式的评价体系

孙跃东 [19] 遵循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理念,设计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共同构成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同行(专家、督导)的评价指标包含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课堂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改进。学生评教包含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成效和教师形象5项评价指标。教师自评指标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学习反馈、考评与质量反馈、教学学术能力、教学反思与改进。每个维度的Cronbach’s α都在0.8以上,问卷的内在信度高,评价问卷可靠性高。但调查样本主要集中于作者所在院校,样本数量和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陈明 [20] 研究高职“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了“多元、全程、双线”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考核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情感培育目标、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公民人格目标。二级指标包括掌握三农知识、利用动物营养知识解决养殖户的问题、知法守法、工匠精神、合作意识、乐学善学。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仅仅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改进、修改、完善。王岳喜 [21] 分析了课程思政评价的主客体,并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多个维度构建了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组织管理、专业建设、课程教学、队伍建设、学生成长。此评价体系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有利于后续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3.1.8. 基于两维语义构建的评价体系

洪昀 [22] 增加一维反映专家评价可靠性的信息,通过证据推理算子对多个专家的两维语义评价信息进行融合,确定遴选规则,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思政素养、思政资源、思政过程、思政效果与持续改进。各一级指标的Cronbach’s α均在0.9以上,综合信度系数为0.937,本研究构建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可信度较高。但应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在部分学院和学校逐步运行,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课程思政评价方式多样,但他们之间有共同点,一是强调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二是重视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 [21],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四是倡导多元化评价方式,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评价体系越来越细化且新颖,基于自身专业情况提出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层出不穷,但尚未进行完善及验证,缺乏长期追踪评价。

3.2.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问卷

3.2.1. 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评价及学生成长结果问卷

童洪志 [23] 以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课为例,制定以结果导向指标体系为基础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分析不同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构建了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评价、学生成长结果评价两大部分。二级指标包括教学大纲、内容、方法、改革措施、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实际表现。以2020年重庆市的26所本科院校学生4538人为对象进行观测。此问卷Cronbach’s Alpha与基于标准化项的Alpha值均等于0.986,研究数据信度相当高,其结构效度水平也非常高。此研究针对问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存在着偏重课程价值的主观评价、未对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等问题。题目的各部分题量不够均衡,维度不够完善,评价表的效度、信度还需进一步完善,总体而言缺乏普遍推广的应用价值。

3.2.2. 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活动效果调查问卷

牛文鑫 [24] 等人自编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调查问卷,以同济大学通识课程生物力学课程为例,分析该课程思政设计教育是否达到了基本效果。以29名学生为对象进行观测,此问卷针对爱国、爱校、爱人、爱己4个思政板块列举了5个选项,分别为爱国主义、同济精神、了解疾病让我更有同情心、了解健康的重要性让我更加热爱健康和生活、对我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很有益,由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排序。调查发现该课程思政设计教育达到了基本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并建立了普遍的同情心。但此问卷样本量过小,未进行信效度检验,问卷条目不够清晰,维度不够完善,还需进一步完善。

王强芬 [25] 研制的医学类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活动效果调查问卷,用于调查2020年某医学院医学类课程思政教学开展情况。此问卷分别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视角阐释在教与学环节中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育人效果的影响因素。教师视角为医学类课程思政案例的类型,学生视角为课程思政教学育人调查结果。以609名医学生为对象进行试测,选取了12门医学类课程20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向医学生发放。调查发现不同类型的思政元素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融入医学专业教育,且医学实践中更应加强思政育人教学,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自制的测量工具增加了老师和学生半结构式进行访谈等形式,值得参考借鉴,但自制的问卷缺乏信度、效度的测量,可推广性较差。

3.2.3. 课程思政设计认可度和学习体验及感受调查问卷

杜世正 [26] 等人自编的课程思政设计认可度调查问卷和课程思政学习体验和感受调查问卷,用于探讨护理研究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及应用效果。以255名学生为对象进行观测,调查学生对课程思政设计认可度、学习体验和感受,以及校内外同行评价,明确教学成效。课程思政设计认可度调查内容包括:思政元素涉及广度适宜性;思政元素涉及深度适宜性;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性;课程思政设计总体评价。上述4个问题的选项为“不太认可”“一般认可”和“非常认可”。课程思政学习体验和感受问卷设置1道开放式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护理研究课程思政设计认可度较高,初步判断课程思政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课程思政建设也得到了校内外同行一致肯定。但此问卷未进行信效度检验,调查内容不够细致,许多相关因素并未涉及,缺少可推动性,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3.2.4. 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调查问卷

孙蕊 [27] 等人研制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相融合的育人效果调查问卷(学生),用于研究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调查。以63名学生为对象进行观测,问卷分为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学生接受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调查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引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和加入思政元素对理解专业课程内容的帮助两个问题,第二部分包括最易接受的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和思政元素讲授方式两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单一的考核方式不适应“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学生认为应通过“参与讨论”来评价成绩。但此问卷样本量较小,且未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内容不够丰富,许多相关因素并未涉及,缺少可推动性。

研究发现,目前的课程思政教学普遍注重教学内容设计开发,忽视教学效果评价反馈 [28]。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一般从课程思政认知态度的分析和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分析两个维度展开 [29]。现有的问卷调查以自编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反馈问卷为主,部分问卷附加开放式问题,部分增加同行互评或自评方式,且大部分的问卷只关注学生评价,未进行教师、社会等多元性的评价,缺乏普遍推广的应用价值,还应进一步完善。

4. 小结

随着课程思政研究的逐渐深入,课程思政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日益清晰;课程思政制度机制建设、教师发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学资源构建趋于体系化,部分实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0]。从已有的研究视角及成果来看,众多研究者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取向,研究层次也日益呈现多元化态势 [31],有利于“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但科学而高效的课程思政组织管理体系、制度机制体系、标准与评价、实践范式、教师发展模式等尚未建立,课程思政自我完善机制尚未形成。现有的指标体系多是基于学生视角的单一评价,或仅仅以学生满意度的单一结果为依据片面地构建指标体系,忽视了对课程思政背景及目标设置合理性的评判,已有研究指标权重的确定仅限于主观赋值法,缺乏统计学意义,难以全面、立体、量化地考查高校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评价体系,才能对思政化的课程进行准确评估,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课程思政考核标准和评价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与机制需基于循证模式进行验证和完善,应增加对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可操作性及对课程思政质量的长期追踪评价,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或问卷调查较难全面反映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现亟待探索多维定性和定量、近期和远期、教师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相应的评价问卷也应提上日程。

基金项目

面上项目:护理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M2018X305)。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柳建安, 闵淑辉, 廖凯. 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2(1): 26-27.
[2] 陈健, 徐红玲.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研究[J]. 公关世界, 2021(23): 126-128.
[3] 张一平, 阳慕伶. 关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1(5): 191-195.
[4] 蔡慧, 闫高原, 宋丽娟.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教育的育人现状与路径研究[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21(3): 90-93, 96.
[5] 刘培蕾. 多元视角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的困境与出路[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6(6): 12-16.
[6] 许祥云, 王佳佳. 高校课程思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框架[J]. 高校教育管理, 2022, 16(1): 47-60.
[7] 胥炜, 廖开兰. 基于CIPP模式的高校课程思政评价初探[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3.
[8] 雷晶晶. 基于CIPP的行业院校研究生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 3(23): 147-149.
[9] 马玲玲. 基于CIPP模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J]. 教学与管理, 2020(9): 115-118.
[10] 魏子秋, 何雍祯. 基于CIPP模型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1(3): 76-81.
[11] 尹玮. 基于CIPP的大学外语翻转课堂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 121-128.
[12] 胡以仁, 何清湖, 卓海燕, 等. 基于5W模式探析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体系[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2021(2): 175-176.
[13] 倪晗, 刘彩钰. OBE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探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2(2): 54-57.
[14] 何芸. OBE导向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 42(2): 106-108.
[15] 马孟伟, 王茜, 金莉, 等. 护理本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杂志, 2022, 37(1): 6-10.
[16] 沈丽巍.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 38(4): 205-207.
[17] 谭红岩, 郭源源, 王娟娟. 高校课程思政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改进[J]. 教师教育研究, 2020, 32(5): 11-15.
[18] 曹松玉, 杨叶, 陆晓梅, 等. 公共卫生实践技能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探索[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 28(5): 852-854.
[19] 孙跃东, 曹海艳, 袁馨怡. 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6): 77-88+112.
[20] 陈明, 李艳, 周根来, 等.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以高职“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为例[J]. 养殖与饲料, 2021, 20(11): 6-9.
[21] 王岳喜. 论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0(10): 125-130.
[22] 洪昀, 张洪涛, 刘小林. 基于两维语义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4): 450-456.
[23] 童洪志.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分析——基于重庆19所本科院校的调查数据[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4(5): 87-93+128.
[24] 牛文鑫, 王乐军, 陈斌. 通识课生物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1(1): 81-82.
[25] 王强芬.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效果实证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2, 39(1): 44-46+70.
[26] 杜世正, 金胜姬, 张姮, 等. 护理研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效果[J]. 中华护理教育, 2021, 18(12): 1118-1122.
[27] 孙蕊, 孙燕, 杨仙云. 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调查与研究——以专业课程《汽车服务企业管理》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10): 161-163.
[28] 唐馨. 三维目标融合下的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评价策略研究[J]. 商业经济, 2021(11): 193-196.
[29] 李缘媛, 赵亮, 陈佳欣, 等. 医药卫生领域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 2021, 23(6): 477-480.
[30] 陆道坤.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研究进展、难点焦点及未来走向[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3): 1-16.
[31] 伍强瑞, 柯心. 回顾与展望: 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述评[J]. 高教学刊, 2021, 7(25): 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