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以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为例
Reflection and Explorat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Pharmacology Course for Nursing Specialty in Private Universities—Taking Lijiang Culture and Tourism College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NS.2022.115107, PDF, HTML, XML, 下载: 360  浏览: 48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黄 茜, 赵飞亚, 杨新华, 李光忠: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云南 丽江
关键词: 民办高校护理学药理学课程教学课程思政 Private University Nursing Pharmacology Course Teaching Course Ideological Politics
摘要: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依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结合专业特色,探索适合民办专业学生学情的专业与思政融合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融入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以期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团队合作、积极进取、人文、创新等精神。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in-tegrating industry with ideology and politics suitable for student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ntegrated it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pharmacolo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cultivate students’ nationalism, teamwork, initiative, humanism, innovation and other spirits.
文章引用:黄茜, 赵飞亚, 杨新华, 李光忠. 民办高校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以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为例[J]. 护理学, 2022, 11(5): 679-683. https://doi.org/10.12677/NS.2022.115107

1. 引言

药理学作为本院护理学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具有桥梁学科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系统整合药理学教学模式以及思维导图与概念图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致力于掌握药物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基本规律,注重掌握药物体内过程以及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2018年以来课程思政的热度不断上升,各高校也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精神,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全方位育人 [1] [2] [3] [4]。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指导纲要》以及党的方针政策,要求教师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密切融合,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法律意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但是对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如何把复杂的理论知识巧妙地融入课堂思政的内容是值得思考的。下面就本校药理学课程融入思政内容做以下探索,以期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2. 课程思政的意义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互补的功能,“课程思政”具有多学科性 [5]。“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除了在思政课程这一专门性课程和主渠道之外,主要在于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丰富其内涵。“课程思政”的实质主要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出发点,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要深入挖掘所担任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将做人做事的道理,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价值观等内容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 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药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培养同学们的用药护理基本技能、职业道德观以及人文精神。为推进药理学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在系统整合药理学教学过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采用PBL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创造问题情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对其问题进行解惑,进行小组汇报,让学生进一步查缺补漏,在汇报结束后分享所感提出问题所蕴含的哲理。并且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表、教案中,以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政育人之成效,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创新意识等思想政治素养。

4. 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融入点

4.1. 融入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药理学第一部分总论授课过程中,通过回顾药理学发展史,介绍唐代的《新修本草》,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收载药物844种。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作为世界上著名的药物著作,收载1892种药物,翻译成7国语言,被国外学者称赞。我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降低了疟疾的死亡率,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药理学第三部分心脑血管系统药理,通过介绍1949年前我国心脑血管方面的匮乏,需要进口强心药和降压药,价格相对较高,很多人消费不了,1949年以后,我国加强了对心血管药物的研究,使广大的患者能够用药。激励学生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着力提升科研创造力,潜移默化的激发广大护理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更好地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学习和奋斗的信心。

4.2. 融入社会责任感及科学素养

抗菌药物教学过程中,对过度治疗问题进行探讨,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会导致细菌和病毒的耐药性、超级细菌的产生,还会引起继发感染,激励学生增强“关爱患者,共享生命健康”的社会责任感。以此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需要积极查阅本领域前沿知识,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及技术水平,才能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实践成果尽可能的减少药物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缓解疾病对患者带来的极端痛苦。讲解青霉素内容时,通过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案例教育学生任何重大发现都是必然的偶然,偶然只留给那些有心人,唯有努力付出,才会有回报;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经过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直到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补充讲解抗病毒药物的时候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同学探讨疫情期间陈薇院士投身战场,从埃博拉疫苗到新冠疫苗的研发,她们创造的医学奇迹 [6]。战胜疫情,关键靠科技,核心在基础。快速准确的诊断技术、疫苗的研发、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以及围绕发病机制和致病机理等基础研究。启发学生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大胆创新,并且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讲解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时,通过介绍湖北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英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事迹。引导同学们思考医务人员的义务及责任,强调作为一名护理人员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是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明知风险偏向风险行的社会责任感。

4.3. 融入法制观念

讲授阿片类镇痛药物过程中,讲解阿片类药物的来源以及药物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的知识点,结合“鸦片战争”以及毒品的宣传视频、图书资料,让学生知道吗啡等特殊药品具有双重作用,正确合理使用能解除患者的疼痛,但如果管理或使用不当,药品将变为毒品。与目前国家对于大学生的禁毒教育工作联系在一起,呼吁广大学生提高对毒品的警惕性,洁身自爱,远离毒品。

4.4. 融入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讲授内分泌药物章节中,激素类药物特别是避孕药的内容,体现了辩证思想看待社会问题。上世纪70年代,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各项人均指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家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炔诺酮、氯地孕酮等口服避孕药先后合成并投入生产,为女性避孕药的大量生产提供了保证。但是到了本世纪20年代,由于人口老龄化,新出生人口的减少,国家鼓励生二胎。避孕药的历史线索说明了事物和政策是推陈出新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会产生变化,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7]。

讲授筒箭毒碱中毒解救时,从大自然中有毒的植物讲起,引出剧毒植物“见血封喉”,点明其主要成分为筒箭毒碱。通过俗语“在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等解释阻断药的作用机制及“竞争性拮抗”与“非竞争性拮抗”药物的特点。从民间传说“凡毒物,七步之内必有解药”,而红背竹竿草常生长在“见血封喉”树附近,可以解“见血封喉”之毒谈起,提出问题:假设红背竹竿草可以解毒,那它的汁液具有什么样的功效?应该内服还是外用?如果病人来得及就医,又该如何抢救?同学们小组进行讨论,引导同学们思考中毒的原因,并从对症治疗及对因治疗两方面思考救治的措施及机制。最后引出特效解药新斯的明。引导学生思考药物与毒物,并无明确界限,犹如行医之道,如履薄冰,学艺不精,误入性命;但若精通而无德,利用专业知识实施犯罪,危害更甚一层。引导同学们思考做人做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与人相处正如人与自然相处,要把握恰当的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要懂得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道理。

4.5. 药理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团队合作精神

讲授药物的联合使用过程中,如抗幽门螺杆菌药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头孢氨苄与藿香正气水合用会产生双硫仑反应,瑞格列奈与克拉霉素联合使用会导致低血糖,哮喘患者不能联用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等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药物的二重性,映射到生活中我们不能只顾自己,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我们需要为大局考虑,引导学生提升大局意识。而在临床实践中护士不可避免的需要与多部门人员、家属等进行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医疗计划,因而培育学生协同作用、团队合作精神,尽量做到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统一 [8]。

讲授消化性溃疡药物时,利用“马歇尔和沃伦”2位科学家在分离出胃溃疡患者胃黏膜中的幽门螺杆菌后,以身试菌,最终证明幽门螺杆菌致病性的例子,向学生提出问题:研究者们“以身试菌”的出发点是什么?有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证明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种敬业和牺牲精神,增强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热爱与珍视,把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作为一生的追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药物应用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小组分工→收集、整理资料→课堂讨论→教师总结。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合作者和研究者,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倾听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随着医学的发展,多学科合作已成为日常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形式。医生与护士、药剂师、理疗师、检验师、营养师需要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才能更好地制定和实施诊疗计划,服务于患者,这就需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6. 融入关爱生命的意识

讲授药理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的使用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在涉及到相关实验时需符合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同学应当对实验对象有敬畏的态度和感恩的心,善待实验对象。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要求同学要做到实验轻、走路轻、说话轻,认真独立完成实验。目的在于帮助同学们真正理解本院护理专业的办学理念“关爱患者,共享生命健康”,领悟生命的真谛,学会感恩。

5. 药理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动态不了解,融入的思政教育元素生硬,学生很难深刻感悟。把握课程教学是关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责任人,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及观点,清楚学生真正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才能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同向同行,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日常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9]。但是,对于本学院而言,部分课程教师作为班主任,在教授理论课程的同时能够及时的把控好同学们的心理,这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是有利的。

课程思政教育的局限性。对于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内容无法进行量化,这将导致教师无法知道自己融入的思政教育内容同学们是否吸收。我们都知道反馈是结果的展现,是价值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的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课程目标实现的必要途径。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很难激励学生,也就不能发挥思政教育体系引导和促进学生完善自我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形成性考核,比如在作业模块中可以要求同学们撰写德育文章或者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们自己挖掘教师授课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撰写思政元素手册。形成性评价不单单对最终成绩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更加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评价,包括学习的态度、能力以及策略等多个方面 [10],这对于教学过程中做到及时反馈、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

6. 结语

我校地处边疆属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药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课,将思想教育融入其中,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效果和育人作用,培养学生关爱患者,共享生命健康的精神。

基金项目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2021xk04;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校级教研项目,编号:YLKC202140。

参考文献

[1] 党评文.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 1.
[2] 王虹. 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 31(8): 80-84+97.
[3] 周金凤. 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探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 38(7): 110-113.
[4] 宋薇. 立德树人视角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J]. 经济师, 2022(7): 155-156.
[5] 吴贵春. “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探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 40-43.
[6] 王允, 赵璐, 刘耀武, 周成华. “医师科学家”理念下的药理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 2022, 40(2): 21-22.
[7] 邱伟光.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 7(11): 10-14.
[8] 周园, 蒋苏贞, 白莎莎, 熊天琴, 周玖瑶. 课程思政融入药理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39(1): 102-104.
[9] 湛垚垚, 毛俊霞, 肖苏, 等. 思政教育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融入——以水产药理学课程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2): 8-9.
[10] 赵艳, 金鑫, 李楠, 等. 多模式教学改革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6): 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