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元对立到二元消解——“他者”的演化之旅
From Dualistic Opposition to Dualistic Reconciliation—The Evolution of “Other”
DOI: 10.12677/ACPP.2022.115171, PDF, HTML, XML, 下载: 539  浏览: 2,724 
作者: 侯 俊: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他者哲学生态批评“Other” Philosophy Ecocriticism
摘要: “他者”是哲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本文对“他者”概念的源起和发展进行了简要梳理,主要介绍了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到后现代时期各位哲学家和思想家对“他者”概念的不同解释,并进一步指出“他者”概念在文学批评领域,尤其在生态批评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为“他者”概念跳出二元对立的框架提供了思路。
Abstract: “Other”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This paper briefly sorts out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Other”, mainly introducing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Other” by different philosophers and thinkers ranging from the ancient Greek to the postmodern period. And it further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breakthrough of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 the literary critical field, especially the field of ecocriticism, providing ideas for “Other” to jump out of the framework of dualistic opposition.
文章引用:侯俊. 从二元对立到二元消解——“他者”的演化之旅[J]. 哲学进展, 2022, 11(5): 985-98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5171

1. 引言

“他者”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从柏拉图开始的“他者”概念最初被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结构中,在笛卡尔和黑格尔那里不断得到了二元思维模式的强化。但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胡塞尔以及他的弟子们对“交互主体”的提出使得“他者”概念突破二元论思维有了巨大的进度,结构主义者们对“他者”差异性的强调更是逐渐凸显了“他者”的主体性地位。但在文学领域内,“他者”概念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后殖民主义使得“他者”与“自我”的对立关系走向了一种协商对话关系,女性主义为“他者”概念的解释找到一种解构方式。最具突破性的是,生态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帕特里克·墨菲为“他者”走出二元模式迈出了巨大的步伐,他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基础上,指出“他者”应该向“另者”转变,并强调了“主体”对“他者”所负的责任意识,这使得“他者”概念有了更广阔的阐释空间。

2. “他者”概念的哲学渊源

2.1. “他者”概念的源头

“他者”是相对于自我而言的,指的是自我以外的任何人或事物。“他者”首次出现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对“同者”和“他者”进行了解释,柏拉图曾在《对话录》中谈到,“同者”的存在取决于“他者”的存在,而“他者”的差异性也同样显示了“同者”的存在。柏拉图首次提出了“同者”和“他者”的对立关系,并且两者之间是互相建构的。在这之后,笛卡尔将这种互相建构的关系诠释为主体对客体的建构关系,并且将自我与外部世界区分开,形成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奠定了西方主体性哲学的基础。而真正开启“他者”理论大门的哲学家是黑格尔,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他者”与“自我意识”的概念,认为主体意识得以确立是由于“他者”的存在。黑格尔将“自我意识”和“他者”的关系解释为一种主奴关系,他认为奴隶主之所以获得奴隶主的身份,是由于奴隶的承认。在黑格尔这里,“他者”处于否定和边缘的位置,本质上还是处于一种二元对立的框架之下。

2.2. “他者”概念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领域的发展

二十世纪初现象学的代表人物胡塞尔对“他者”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他的观念对于“他者”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胡塞尔早年对“他者”的探讨有一种唯我论的倾向,但晚年他在《笛卡尔式的沉思》中提出了“交互主体”的概念,以反驳人们对他关于他者问题唯我论的质疑,胡塞尔认为他者就是自我“映现”出来的另一个自我,因此他提出用“他我”代替“他者”,自我与他者可以随意转换,但这种“交互主体”依然只是同一个自我的变形而已。

胡塞尔的弟子海德格尔和萨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海德格尔指出“他者”是自我的一种存在方式,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中,主体和他者是共同存在的,但他认为主体也是“他者”,也就是他所谓的“常人”,他在《存在与时间》中指出“这个常人却是无此人,而一切此在在相杂共生中又总已经听任这个无此人摆布了”。海德格尔虽然将“他者”问题转向了存在论,但他却在无形中将“他者”地位凌驾于“自我”之上了。萨特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展开了对“他者”的讨论,但他反对海德格尔所谓的自我与他者“共在”,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到“他者”的“凝视”在主体建构自我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他者”是为了帮助主体构建自我形象的。 萨特对“他者”问题的解释实际上和黑格尔相差无几,只不过萨特是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对“他者”问题进行了重新解释。总的来说,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还是将“他者”和主体之间的关系解释为一种二元对立关系。

2.3. “他者”概念在结构主义领域的发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开辟了对主体性认知的新高度,认为“主体”是为“他者”存在并对“他者”承担责任的伦理主体。列维纳斯反对海德格尔的“共在”论,认为“共在”也只是“此在”的一种存在状态,根本无法正确解释“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他认为“他者”同上帝一样具有绝对的他异性,具有一种神秘性,“他者”的思想因此无法被自我所掌握。此外,他强调“主体”是一种“相对主体”,突破了“唯我性”的概念,他认识到,自我之所以成为自我主要是自身从“他者”那里得到了承认,自此,“自我”就成了他者眼中的“他者”,获得了“他者”属性。因此列维纳斯提出要建构一个为“他者”负责的伦理主体,强调“他者”赋予主体性以伦理学意义 [1]。列维纳斯对“他者”问题的解释突破了传统西方哲学对“他者”同一性的解释,开始强调“他者”的差异性特征。

在列维纳斯之后,“他者”理论在后结构主义者们那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法国结构主义者拉康在1955年首次区分了“他人”和“他者”的概念,在英语中,两者都翻译为“other”,但首字母小写的“other”指的是一个具体的人,而首字母大写的“Other”则指的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人。拉康也否认有独立的主体论的存在,认为主体是经过“他者”介入而形成的主体,主体要在“他者”面前使自身被认可,就是指要得到沉默的“他者”的认可,而如果每一个主体的言语都需要“他者”的认可,这便反而使得“他者”取得了一种中心地位。在拉康这里,“他者”与“自我”是共同建构起来的,并且“他者”的地位逐渐得到凸显,“自我”的地位逐渐消退。

列维纳斯标举了“他者”的差异性特征,并且赋予了“他者”以伦理学意义;以拉康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者们对自我进行了消解;总的来说,列维纳斯和拉康笔下的“他者”虽更加占据中心地位,但他们所强调的这种互相依赖的差异性思想反而强化了二元对立结构。

3. “他者”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发展

3.1. 后殖民主义批评中的“他者”

首先,哲学概念中的“他者”被运用到了后殖民主义的批评视野中,扩充了后殖民批评的文学批评视角。后殖民主义批评对于“他者”的运用主要是借鉴了黑格尔的思想。黑格尔对“他者”概念的解释隐含着西方中心的意识形态,西方人将“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世界视作“他者”。因此后来黑格尔的“他者”概念被运用到后殖民批评理论中,在传统殖民理论中,西方人被认为是主体性的“自我”,而殖民地的人则被认为是“殖民地的他者”,后殖民主义理论试图重塑被殖民化的“他者”形象,以期建构一个“自我”和“他者”可以友好对话的新空间。霍米·巴巴从全新角度化解了二元对立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第三空间”,这个第三空间既容纳同一又允许差异存在,在这个空间中,“他者”与“自我”的对立关系走向了一种协商关系。

3.2. 女性主义批评中的“他者”

“他者”在女性主义视野中是一个核心思想,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波伏娃在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标志着“他者”概念在女性主义中的正式诞生。在《第二性》中,波伏娃指出女性的“他者”地位是后天被男性和社会历史所赋予的。波伏娃的女性他者概念深受黑格尔和萨特的影响,波伏娃对男性和女性之间关系的探讨就借鉴了黑格尔的主奴关系思想,但她认为黑格尔过于关注群体,导致了个体被忽视,因此她对女性作为人的地位给予了肯定,强调女性的个体。她提出要打破处在父权制背景下男女二元对立的思想,转变女性固有的被统治思想,但她在提出解决办法的时候同时也否定了女性本身的女性气质,这样就不能构建女性自身的“主体”地位 [2]。因此,后现代的女权主义者对波伏娃提出了批评。

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想家们在继承波伏娃对“他者”概念的解释基础上,提出要从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实现男女平等,这就突破了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并且,后现代女性主义者们从德里达那里找到了一种释放被压抑的“他者”历史的方法——解构。他们在对“他者”概念的解释过程中肯定了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性,强调一种多元化的新主体结构,既否定了传统化的二元对立哲学思维模式,又避免了一元论的思维模式。

3.3. 生态批评中的“他者”

“他者”在生态批评视野中得到了极大的突破,尤其是当生态批评进入到生态女性主义阶段,“他者”概念在以墨菲为首的生态批评家那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墨菲对于“他者”向“另者”概念的转变,极大受到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思想影响。巴赫金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叙事手法时首次提出对话理论。巴赫金用语言杂多(heteroglossia)来描述语言的多样化现象,并主张在语言杂多的局面中,通过互相对话来化解矛盾和冲突。墨菲吸收了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并将其延伸到非人类世界,在女性主义、生态学以及对话思想中寻找二元解构的出路。墨菲认为巴赫金的向心力/离心力张力思想提供了一种对抗总体性的方法,指出当一些人类力量在凝聚时,总是相伴着其它力量对此的挑战和不断打破 [3]。巴赫金认为自我的存在离不开“他者”,在“我”的周围是“他者”的世界,“我”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通过与“他者”的思想为进行对话才得以实现的 [4]。

墨菲吸收了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并在他1995年出版的《文学、自然和其它》中首次提出“另者”的概念,墨菲认为要重新反思“他者”以及“他者性”的概念,他认为“他者”概念的解释缺少了生态批评维度,他认为对“他者”地位的承认,只适用于对女性和无意识的解释,但作为对“他者”来说的“另者”地位却得不到承认 [5]。墨菲认为巴赫金在对话理论中对“他者”的论述实际上体现的并非是西方传统思维中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因为俄语中的“他者”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另一个,二是指相异;而巴赫金在论述“自我”和“他者”时其实在极力避免形成一种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互动共存的关系 [6]。因此,墨菲在巴赫金对“他者”的论述基础上将其用“另者”进行了替代。墨菲认为,“另者”和“自我”拥有同样的主体地位,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异质性,是一种互生的关系。

“另者”囊括了人类世界和非人类世界。巴赫金还提出了“应答性/责任”的观点,墨菲在此基础上联系到人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并指出我们要想让“另者”的地位得到承认,就必须首先让“物质本身”的地位得到承认,也就是要承认“他者”具有主体性。但是“他者”在非人类世界中又是不具有语言能力的,因此人类就得充当为非人类发声的“代理”身份 [7]。这个过程其实便体现了一种“责任”意识,强调了我们在获得非人类实体为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他者”具有主体性,我们也必须对“他者”持有一种相应的责任意识。

总的来说,墨菲在生态领域对“另者”概念的解释,强调了彼此间的对话性,突破了原有“他者”概念的局限,而且他从生态保护的层面,强调主体的责任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新的思路。

4. 小结

“他者”在西方文论中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关键词,不仅有着深厚的哲学背景,并且在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以及生态领域中也被广泛运用。哲学领域的丰厚背景对“他者”在文学批评领域的运用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而文学批评领域对于“他者”概念的不断充盈与发展,也发展甚至帮助建构了“他者”理论,使得这一关键词的内涵不断深化。在各位思想家和批评家不断对“他者”概念进行重新阐释的过程中,“他者”本身所具有的二元对立思想逐渐得到消解,生态批评家帕特里克·墨菲提出的“另者”概念不仅消解了传统思维的二元论关系,还赋予了主体一种责任意识。这对于传统概念中的“他者”有了很大的突破,并且将生态学、女性主义以及文学相互结合,力求实现三者之间的“对话”,在现实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墨菲通过对二元论框架下的“他者”概念解释为解决生态危机找到了一条文学上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汪苈芸. 列维纳斯他者理论研究及其当代省思[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2] 吴小芳. 波伏娃女性他者思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南昌大学, 2020.
[3] Murphy, P.D. (1995) Literature, Nature, and Other: Ecofeminist Critiqu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York, 4.
[4] 刘雪丽, 朱有义. 巴赫金对话理论视阈下主体的自我建构[J]. 俄罗斯文艺, 2019(4): 116-124.
[5] Murphy, P.D. (1995) Literature, Nature, and Other: Ecofeminist Critiqu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York, 23.
[6] 李玉婷. 帕特里克·墨菲生态批评的“他者”与“另一个”[J]. 鄱阳湖学刊, 2016(3): 43-50.
[7] Murphy, P.D. (1995) Literature, Nature, and Other: Ecofeminist Critiqu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York,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