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线上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感性元素、理性元素和互动
On Three Dimensions of Online Effective Teaching—Perceptual Element, Rational Element and Interaction
DOI: 10.12677/CES.2022.109347, PDF, HTML, XML, 下载: 220  浏览: 367 
作者: 洪保麟: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周 蕾: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线上教学感性理性互动Online Teaching Sensibility Rationality Interaction
摘要: 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成为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本文基于线上教学的特点,探讨了感性元素、理性元素和互动在线上有效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将感性元素、理性元素和互动运用于线上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Abstract: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online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and way for schools to carry out teaching work.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sensibility, rationality and interaction in online effectiv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applying sensibility, rationality and interaction to online teaching.
文章引用:洪保麟, 周蕾. 论线上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感性元素、理性元素和互动[J]. 创新教育研究, 2022, 10(9): 2204-2208.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2.109347

1. 引言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两方面都获得成功或表现俱佳的教学行为 [1]。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已经成为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然而,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向线上教学,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平移过程,这个转变会引起诸多变化。线上教学具有传统线下教学模式无法相比的优越性,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带来了很多便利。从教师角度来看,线上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变化;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的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也会发生改变。然而当下的线上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教师无法当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易受自制力、情绪、网络等因素的影响,情景教学在线上教学课堂中难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视力易疲劳等。因此,如何实现线上有效教学,需要进行深入地探索。笔者认为,要实现线上有效教学,需要特别关注三个维度:感性元素、理性元素和互动。理性元素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引起学生的重视;感性元素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互动则缩短了线上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感,能够将感性元素和理性元素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教学中的参与、体验、交流和反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

2. 感性元素

2.1. 感性元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感性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在大脑中产生的反映形式,其特点是情感性、直接性、生动性和具体性。感性是认识的来源,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到愉悦、从容,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和技能,需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功能,才能具有高度的注意力,学生才能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接收来自于课堂的知识、理论和观点。充分利用感性元素,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2.2. 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感性元素进行线上教学

线上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有理性知识的讲解和学习,势必会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导致学生的感官疲劳。因此,巧妙恰当地在课堂中穿插感性素材,进行教学,显得十分必要。由于线上课堂缺少线下教学时的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及时和频繁的互动,因此在线上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运用视频、图片、故事、案例、活动、名人名言、诗歌、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等感性素材,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知觉,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产生丰富、愉悦的学习心理体验,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3. 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感性语言进行线上教学

线上授课时,教师主要通过语言组织课堂和教学,很难像在线下授课时充分展示个人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因此,语言成为串联线上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语言的感性程度也会在某种程度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感性语言的恰当使用,让教师语言不单调,可以减少学生的听觉疲劳,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感官共鸣,起到起承转合的衔接效果,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随着所教授课程内容的不同而进行高低顿挫和情感起伏的变化,不能一味地高亢、低沉或者平淡。讲解抽象的知识要尽量用直观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在言语刺激下唤起表象或产生联想和想象;对问题的点拨、提醒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和思考性,使学生产生一种似隐似现、若明若暗的美感;在讲解、谈话时语言要快慢适度,尤其要注意启发性、情感性、生动形象性、节奏性、哲理性和幽默性。

3. 理性元素

3.1. 理性元素的内容

教学的基础性任务是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运用和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技巧 [2]。这也是课程理性元素所包含的重要内容。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及其系统。它是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揭示了学科研究对象的规律性,反映了学科文化发展的现代水平。基本技能,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如语文的读与写,数学的算,电子计算机的操作技能等。技巧,是一种技能操作或动作的自动化。知识、技能和技巧三者共同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理性部分。

3.2. 理性元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理性元素是指教师经过深入挖掘、科学组织之后呈现给学生的系统的知识内容。理性元素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何课程都不能缺少理性元素,因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主要就是为了知识的传承。教师在线上教学管理时具有很多不便之处,如果教学的内容不具有知识性和重要性,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听课内驱力。只有让学生学有所获,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的课堂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热爱。

3.3. 课堂教学中理性元素的处理

科学系统地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既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对理性元素的处理,可以通过以下环节来完成:准确讲解概念,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并正确运用概念;明确区分知识类型,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予以分类,以分门别类地记忆、理解和掌握知识;详尽阐述知识特征,启发学生根据知识的本质特征,准确地辨析相关、相近知识的异同;宏观讲解学科体系和微观探讨知识层面,带领学生构筑科学的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实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目的。

4. 互动

4.1. 课堂互动的意义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最大的不同,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和学生分别处在网络的两端。然而,教学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认识活动,它离不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活动,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没有真正教学的存在,也不可能有课程的真正实现。学生参与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参与不仅是保证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有效学习的工具,参与本身也是有效课堂的目标之一。因此,为了增加教学的有效性,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互动,从外在的层面来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上课状态……从内在的层面来说,互动可以增加学生思考的深度,可以为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创造机会,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总之,课堂教学,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润滑油,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粘合剂,是知识传递与生活乐趣的调和器。互动,可以将教学的感性素材和理性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发挥二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无论什么课程,都需要有相应的、适当的互动。

4.2. 课堂互动的方式方法

课堂互动是教师在讲课中充分发挥现场所有资源,将所有学生全部动员起来,让学生在参与中、答疑中、训练中、轻松与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收获。课堂互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分组研讨会、辩论会、游戏活动、问答、心得分享、头脑风暴等。另外,学生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设计好互动的频率和范围。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基础、身心状态、学习内容等因素设计互动。一般情况下,在一堂课中,应有多次小范围的互动,以及若干次全体互动,尤其是对于枯燥知识的学习、在比较沉闷的时间节点上,要增加互动的次数,扩大互动的范围,创新互动形式,以吸引全部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

4.3. 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线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很容易实现。但是,线上教学时,师生互动较为常见,生生互动较少,互动难度也较大,也容易被忽视。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创造生生互动的机会,比如让学生之间结对子,分小组讨论,以及采用任务驱动等方式进行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运用,还可以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智能、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4.4.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讲究互动的技巧

学生的身心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教师按规律教书育人,要遵循学习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灵活采用不同的互动形式,循循善诱,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互动,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自我发展。教师要把握学生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和互补性特点,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促成互动 [3]。

5. 结语

线上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有理性知识的讲解,势必会导致学生的感官疲劳;如果只有感性素材的呈现,课堂教学将会变得哗众取宠,“教之无物”。因此,巧妙恰当地在课堂中穿插感性元素,运用感性的语言和形式传递理性知识,显得十分必要。为了让感性元素和理性元素更好地结合起来,又必须注重课堂中的互动。这样的教学,才能有利于学生认识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性及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感性元素、理性元素和互动,包含了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基于线上教学的特点,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师要特别关注感性元素、理性元素和互动这三个维度,并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感性元素、理性元素和互动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 主编. 教育心理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102.
[2] 王道俊, 郭文安, 主编. 教育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150.
[3]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