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课堂”理念下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实施路径研究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Organic Integration of Mathematics Culture and Prim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under the Concept of “Life Classroom”
DOI: 10.12677/AE.2022.129485, PDF, HTML, XML, 下载: 317  浏览: 47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谢红雨: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肖 荷*: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内江
关键词: 生命课堂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有机融合Life Classroom Mathematics Culture Primary Mathematics Organic Integration
摘要: 随着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日渐深入,人们开始深入剖析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促进人的发展、生命的完善,人们更加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生命课堂”与数学文化紧密相连,在“生命课堂”理念背景下应用数学文化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自身发展极为有利。研究首先对“生命课堂”和数学文化的内涵展开探讨。其次,从生命课堂理念出发,分析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所在。最后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对数学文化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路径提出相应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latest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and the advancement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ing,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deepening day by day, and people have begun to deeply analyze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classroom teaching—promoting human development and life improvement, and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human life. “Life Classroom”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thematics cultur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Life Classroom” concept is extremely beneficial to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students’ own development. Firstly,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life classroom” and mathematics culture. Secon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value of mathematics culture in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concept of life classroom.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mathematics culture in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two levels of schools and teachers.
文章引用:谢红雨, 肖荷. “生命课堂”理念下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实施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2, 12(9): 3175-318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9485

1. 引言

当前,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的发展都呈现出这样一个共同的趋势:更加关注人,关注人的价值。“人”和“人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词。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学生知识面的增加,知识来源渠道增多,学生日渐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强烈的自主性、民主性、求新性、反思性和批判性 [1],“后喻文化”在社会中也愈发明显。青少年们渴望大家能听到他们的声音,看到他们的价值。在教育、社会和学生的共同作用下,“生命课堂”理念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并且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新课标指出“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讨“生命课堂”理念下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生命课堂与数学文化的内涵

1) 生命课堂

目前为止,学者们对于“生命课堂”理念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部分学者认为:生命课堂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动力,是在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形成有智慧和德行的人。在中国,叶澜教授最先提出“生命课堂”理念,她主张从生命层次用动态生成的理念去认识课堂教学。她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关注师生生命,又要关注师生的动态生成和课堂的活力 [2]。而高志雄则认为“生命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载体,充实学生生命历程,让学生健康成长 [3]。夏晋祥先生指出,“生命课堂”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人生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师生在课堂教与学过程中,既学习与生成知识,又获得与提高智能,最根本的还是师生生命价值得到体现、健全心灵得到丰富与发展,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 [4]。虽然学者们对于“生命课堂”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他们都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生命的价值,体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展现课堂的活力。综上研究,本文认为,“生命”强调的是生命性,“课堂”指课堂教学、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等。总的来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掘学生的潜能,师生共同成长,教学内容、形式以及交流方式体现生命性的一个课堂。课堂的生命性不止存在于教师和学生身上还存在于整个课堂的所有环节之中。同时,生命课堂不是一个放任型的课堂,而是一个讲求生命性,尊重生命性,前提是可控的生命性、预设的生命性的课堂。因此,生命课堂的本质还是一个课堂,可控的课堂,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思维的活跃,是一种高效的、优质的课堂。

2) 数学文化

文化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既包括物质层面又包括精神层面。数学文化是文化中的一部分,既有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性。从数学文化的产生来看,数学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实践中创造的关于数学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既由人类所创造,又由人类所丰富,最后再促进人类的发展。数学文化的内涵主要是包括内隐和外显两个部分。美国数学家怀尔德认为数学本身及数学传统两部分共同构成了数学文化。而另一个数学家克莱因则更倾向于把数学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来理解 [5]。其实这两个数学家就是从内隐和外显两个部分来阐述数学文化。

关于数学文化顾沛教授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阐述数学文化:广义上,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史、数学之美、数学家、数学教育、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狭义上,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语言、观点,以及他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6]。数学文化既包括外显的数学知识、数学故事、数学发展关系,又包括内隐的数学美、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学习方法等。要做好数学教学,就必须得了解好数学文化,使数学文化的外显和内隐两个部分同时发生作用。

3. 生命课堂理念下开展数学文化教学的价值所在

1) 生命课堂对数学文化教学的影响

1、生命课堂影响数学文化的教学内容

生命课堂理念最初是由叶澜教授于1997在《研文育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中提出,主要观点是让课堂焕发出命活力。在小学数学课堂展现生命活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数学文化的应用。正如肖鹏所说“数学文化的渗透是生命课堂的桥梁” [7]。从数学文化的自身特性上看,数学文化中蕴含许多生命的部分,例如:数学史、数学故事中蕴含生命的传承性和活力、数学思维中蕴含生命的创新性、数学与其他科目的联系中蕴含生命的多样性。这些特性与生命课堂理念相联系,并且生命课堂会赋予其更多的发展性,给予数学文化更多内涵,为小学数学文化的教学内容增添了更多的生命性、创造性、互动性以及对学生主体的关注,让数学文化的教学由表及里,朝着更深层次发展。

2、生命课堂影响数学文化思维的教学方式

“生命课堂”理念的思维方式就是关注课堂教学中有关因素的生命性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和谐状态。强调以学生为本,追求整个课堂的动态生成性,包括“生命”和“生成”两个方面。“数学文化”包含内容丰富,自身也存在着生成性和多样性。“生命课堂”和“数学文化”都主张在教学中产生作用,不仅关注学生,还关注课堂中的其它因素。这两种概念都要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以及课堂教学才能发挥作用,并且需要两者的主动参与。数学文化本身就具有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辩证分析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它思维的方式比较全面,由点到面,再到整体。数学文化思维的教学方式要贴合学生的发展实际,需要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来不断变化。在教学中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在建构中促进学生经验的自由生长,遵循生命性的发展。

3、生命课堂影响数学文化教学的效果

无论是生命课堂还是数学文化,他们的应用都是为了促进教学与学生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文化,通过对数学史、数学故事的讲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及建构,提高学生思维的活力;通过数学游戏、实践任务等,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把握程度,最后达到促进学生知识发展和促进数学教学发展这良好的效果。在生命课堂理念下应用数学文化,可以为数学文化的教学效果增添更多的生命性与创造性。例如:在数学史的教学中赋予数学文化更多的生命力,让学生从更深的角度来看待数学文化,最终达到学生生命成长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数学文化的教学中加深对学生和教师生命的关注,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最后得到师生共同成长以及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效果。因此,生命课堂可以使数学文化教学的效果更具生命性与创造性。

2) 生命课堂和数学文化的教学是推动小学数学学科发展的要求

华罗庚曾赋诗赞美数学应用的广阔天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8]。说明在物理(大到宇宙,小到基本粒子,快到火箭)、化学、生物、地理、日常生活等领域都要应用数学。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数学是一个发展的重点,也是重要学科之一。数学是一个偏理、偏思考、偏抽象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进行思考、计算、想象。由于自身发展的限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高段的学生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进行转变。因此,小学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把握不好,学习经常会遇到困境。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它不仅包含基础数学知识,还包括许多生命性、人文性的一些东西。与初中的数学教育相比,小学的数学教育有明显的特点,教师的教学方式差别很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单一的只讲知识,知识讲太多会比较枯燥,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得到集中。观察小学的数学课堂就会发现,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教学方式灵活,每节课由二十分钟的新知教学和二十分钟的探究练习相结合。这样的数学课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生命性。所以小学数学课堂需要“生命性”、需要数学文化。数学如果只作为一个升学工具,只具有那些呆板枯燥的公式,那么这样的数学学科是会被大家所批判,被社会所淘汰的。因此,数学学科要得到发展,必须经历交流融合,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作用,这样人们才能看到它的价值,数学学科才能不断发展。所以,小学数学学科的发展需要融入“生命课堂”的理念,需要融入数学文化,让数学这个学科具有生命性,人们能看见他的过去和未来,从而推动小学数学学科的发展。

3) 生命课堂和数学文化的教学是适应小学生个人自身发展的需求

新课改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社会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在小学中除了知识学习外,还要完善自身。

首先,生命课堂与小学生发展的要求相契合,都关注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只有有生命才能具有活力,学生在生命课堂中,体验自身生命的动态,感受周围事物的活力,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得知识,获得自己对学科的认识,从而形成自身的独特性。生命课堂对于学生的影响除了在课堂中的状态,还在今后的学习,甚至更久以后的工作生活。这种影响既包括在学生个人的行为能力和学习方法上,还在学生的内在思维方式上。他们会更多地去关注发展、关注生命。

其次,数学文化与学生的发展内容相契合。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数学学习思想、数学方法策略等,他对于学生具有美育、智育和德育的价值,符合小学生自身的发展。通过数学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思维、美感以及健全人格。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采用讲数学故事、做数学游戏、学数学思想的方式,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在数学游戏中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故事的讲述中,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励自己不断探索的决心;在数学发展史的探究中,感受文化的交融,提高自身对文化的包容能力。

最后,数学文化中严谨的数学思想给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三观,并且能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数学文化从学生的能力和思维两个方面共同来促进学生的发展。除此之外,小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一定要有充足的自信,只有拥有自信才能迸发出活力。生命课堂主张“赏识生命、成就生命”,就如罗森塔尔效应 [9],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期望越高的学生就更容易成功。因此,生命课堂理念对小学生的成长之路很有必要。

4. 当前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当前,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度不够、数学文化应用较少等问题。

首先,教师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不够。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对数学文化知识认识不够,不清楚数学著作和一些其他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考试以计算、逻辑思考和基础的数学知识为主,而数学文化的占比不高,因此教师对数学文化认识较少。对数学文化没有深入学习的认识。此外这也和学校有关,学校对数学文化的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对数学文化了解渠道较少。

其次,教师对数学文化应用较少。大多数教师都能够理解数学文化的内容,并且会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但融入的频率较少,内容较少。共同点是,对于课本上关于“数学文化”的内容教师的讲解较多,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大部分还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偶尔会融入一些数学文化知识。这个问题的产生也和应试教育有关。但从认识上来讲,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在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对于教学和学习都是有利的一件事。

再次,学生对于数学文化的学习有浓厚兴趣。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他们喜欢的是能融入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有趣的数学课堂。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全是知识性的学习会让他们感到很枯燥,因此他们喜欢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喜欢有趣的课堂,这样会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据调查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偶尔融入数学文化。

最后,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总体调查,既反映出数学文化应用的一些问题,又反映出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应用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5. “生命课堂”理念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的实施路径

中科学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王梓坤教授曾指出,“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等概念的高度概括。” [10]。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实好“生命课堂”理念,数学文化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生命课堂的理念下应用数学文化,增加数学课堂的活力。

(一) 学校层面

1、推动教学改革,构建生命课堂

生命课堂理念的施行不仅需要老师的关注,更需要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在响应生命课堂理念下进行学校内部改革,加强对学生生命的关注,对课堂活力的关注。坚持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对课堂、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可以从分数转变为学生的整体素质。以此增加教师对“生命”的关注,促进课堂的转变,将传统的“知识课堂”转变为“生命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改变老师的单方面讲解,重视学生的主动性 [11]。采用互动式课堂、体验式课堂、以及各种课堂活动来构建生命课堂,发展学生的生命性。在生命课堂的理念下加强与高校开展合作、研究,促进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2、加强教学研究,重视学科文化建设

学校学科文化建设可以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校环境三方面来进行,在学校教学工作中除了日常教学外还有教学研究,要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就必须进行数学教学研究,这也就是所说的数学学科文化建设。教师对数学文化认识的不够来源于教学研究较少。学科文化建设可以增进老师对学科的理解,促进数学课堂的教学,还能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学科文化建设的方式多样,可以通过教育研讨、学科竞赛、以及公开课的形式进行。“生命课堂”理念下的数学学科文化建设又有所不同,它主张数学课堂中的生命性和动态生成性。课堂的动态生成性在于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在这样的条件下就要求教师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数学学科的理解,深挖数学学科的内容,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进行教学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命课堂理念以及数学文化相结合,让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发挥作用。在学生活动上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文化活动,例如:数学文化活动周、数学阅读周、数学黑板报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文化的活力。在学校环境上,可以设置文化长廊,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展示一些数学故事和有意思的数学题,从而在学校形成一种尊重生命,发扬文化的氛围。

3、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职前职后培训

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教学是数学文化应用的重要条件。而教师的教学又与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学的本体知识以及教学的客体知识相关。在调查中,部分教师对数学文化认识不够,教学方式单一。“生命课堂”理念与数学文化的应用对教师的整体素养要求较高。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对于学校而言,职后培训是促进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为了促进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学校需要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在培训中贯彻“生命课堂”理念,探究数学文化的内涵,探讨数学文化的应用方式。对于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数学教学方式多样,且具有活力。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对“生命课堂”理念的认识,明确关注生命、关注生命价值,树立正确教师观和学生观。

(二) 教师层面

1、提高数学文化素养,加强自身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路人,数学课堂中应用数学文化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执教能力。对数学文化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将数学文化与生命课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知道什么是数学文化、怎样教学数学文化。认识到数学之美,了解数学史,从数学之趣和数学之用两个方面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开展生命课堂。不仅要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中应用数学文化,还要在平时的教学语言教学活动中渗入数学文化知识。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掌握能力,保证数学文化应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从简单的数学文化出发,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活力。在课堂中发挥数学的主体性、功能性和综合性。

2、根据学生发展规律,加强课堂教学设计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数学文化,就要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在调查中,很多小学生表示他们喜欢有趣的数学课堂,希望在课堂中进行数学游戏、讲授数学故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教学设计需要增加有趣性。这样不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营造数学课堂的活跃气氛,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体现了一个师生互动的生命课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数学历史知识,并且介绍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成长故事,可以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知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增加数学文化的生命性 [12]。小学生年龄较小,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充分利用学生成长的特点,尊重学生成长的生命性,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就会吸收其中的文化知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

在教学设计中除了增加有趣性外,还要在数学课堂中融入美妙的数学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在数学思考教学中,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可以从多角度、多维度的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当问题出现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提问怎么思考,这样做有什么问题,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思考的独特与奇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增加了课堂的动态生成性和教师学生的师生生命的发展。比如在探究问题最优化方案时,让学生思考怎样做更能节省时间。思考结束后,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再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又提高了自己的思考力,获得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深刻感悟和思维上全面深刻丰富的体验,感受到了数学的灵活变通和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数学思考的美妙丰富、深刻厚重,便会牢牢扎根学生心尖,成为学生数学学习上不竭动力和源泉。这就是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达到生命课堂教育的目的。

3、挖掘教材文化知识,创新数学思想教学方式

在教材中除了外显的“你知道”和“数学广角”等内容,还呈现了许多数学的趣事,如重大发明以及数学家的故事,这些内涵丰富的数学内容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气息和美妙。学生表示平时能注意到“数学广角”等内容,教师对其的教学也比较多。但是这些都是教材中外显的数学文化,作为一个教师,除了要注意教材明确提出的数学文化外,还要去深挖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凸显数学文化的丰富意蕴和人文价值。例如在百分数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用百分数去表示生活中的东西,例如森林的覆盖率、牛奶包装盒上各个营养元素的占比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文化的应用价值和数学文化的生命活力。除此之外,用建筑建设中的数学知识和美妙的黄金分割比,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并且激发自身创造的热情。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根本。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思想,因此对于数学思想的教学,要采取适合小学生的方式,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启发、引导和渗透。例如,在“田忌赛马”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比较,对其结果再来进行比较,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游戏思考讨论采取比赛的方式,来理解这一课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这样的教学更能使学生发现数学思想的作用,也能使学生更直观的看到数学思想。在数学课程中融入数学思想,可以凸显数学文化的价值,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现数学文化的魅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

4、运用教育机智,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生命课堂和数学文化的主体,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很多学生表示喜欢师生互动、互相交流的数学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差异,都有着自己的发展潜能,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对他们进行评价,要看到他们身上的可能性,要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潜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来制定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不能盲目的模仿和复制。虚有其表的数学文化教学对学生学习数学而言毫无用处。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13]。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像那一棵树,那一朵云。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也就不同。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营造具有数学文化的课堂。运用教育机智,可以是教学语言、可以是教学游戏活动,也可以是其他的教学活动方式,来对学生施加影响,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数学文化,形成数学思维,感受生命活力,在快乐的学习中健康的成长。

6. 结论

正如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生命课堂理念和数学文化带给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物质层面,更是精神层面,对于小学数学学科和师生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正所谓学生的培养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小学生的精神生命正等待着老师们去唤醒。尊重生命,发扬文化,让生命之花开在每一位小朋友和教师的心上。生命课堂理念和数学文化的应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来落实,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还有许多的发展空间,无论是生命课堂还是数学文化都需要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内江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专项师范院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JG202131);2021年度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改革发展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师范类本科院校金课建设的现状、困境及路径研究(JJYJ3793);2021年度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改革发展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双一流”战略下我国大学校训文化优化研究(JJYJ4199)。

参考文献

[1] 齐彦磊. 论生命课堂及其构建[D]: [硕士学位论文]. 开封: 河南大学, 2018: 2-5.
[2] 叶澜. 研文育心,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改革的深化[J]. 读教育研究, 1997(9): 5.
[3] 高志雄. 关于“生命课堂”的构建与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32(5): 49-51.
[4] 夏晋祥. 论生命课堂及其价值追求[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36(12): 91-97.
[5] 陈莎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文化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淮北: 淮北师范大学, 2020: 15-17.
[6] 顾沛. 创建数学文化类课程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J]. 中国高教研究, 2014(12): 84-87.
[7] 肖鹏, 刘莉, 蒋美丽. “生命课堂”理念下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 4(10): 147-148.
[8] 沈芸. 基于核心素养构建生命课堂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5): 264-265.
[9] 夏晋祥. 赏识生命激励生命成就生命——“生命课堂”与罗森塔尔效应解析[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6(1): 58-62.
[10] 王梓坤. 今日数学及其应用[J]. 数学通报, 1994(7): 26.
[11] 夏晋祥. “生命课堂”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的探寻[J]. 课程•教材•教法, 2008, 28(1): 6-30.
[12] 赵伟. 共享•成长: 构建润泽生命课堂[J].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2020(2): 76-77.
[13] [德]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 译. 上海: 三联书店, 1991: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