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
The Fit between Marx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OI: 10.12677/CnC.2022.103014, PDF, HTML, XML, 下载: 448  浏览: 1,792 
作者: 杜丽茹: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契合实践 Marxism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it Practice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的文化根基。马克思的思想学说是我们国家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马克思是中国两大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中国人特有的语言、习惯和思想来解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的引进,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得以继承,而传统文化自身又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而马克思的中国化进程,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soul of our nation, and is the foundation of our culture. Marx’s thought and theory guide our country’s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Marx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two major ideologies and cultures. It can interpret and develop Marxism through the unique language, habits and thoughts of Chinese peopl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Marx, the fine gen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 inherited,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tself can bet-ter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the sinicization process of Marx m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arxism closer, which is also the issue to b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文章引用:杜丽茹.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J]. 国学, 2022, 10(3): 79-83.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2.103014

1. 引言

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作出不同的答案。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和继承者的认知结构来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造的,是后来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质,是无产阶级为自己和全人类解放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向社会主义转化的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体系 [1]。

2.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曾以一种震动世界的口号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对抗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2],这是对世界的一次公开的宣告,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所创建,经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丰富和发展而形成的。马克思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质为基础,确立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的条件。马克思是一种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性法则、资本主义发展和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3]。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思想,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其中包括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列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贡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文化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难以精确地定义它。从总体上看,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产生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从狭义意义上讲,文化是指与其有关的社会思想体系和组织 [4]。文化是一个历史现象,各社会都有其对应的文化,而文化也会随着社会的物质生产而发展。它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所有与时代对立的中国人共同创造的文化创造和结果。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和沉淀而形成的 [5]。它涵盖了很多自然科学、人文学科,例如:哲学、宗教、法学、科学、天文、医药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3.1. 持续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最突出的特征。中国的农业社会,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历经大小不一的天灾人祸,但都没有摆脱不了的困境。农业经济的延续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中华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使得它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都得到了保障。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原因。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一直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尽管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的影响,却没有因此而中断或消失。相反,它吸取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优秀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多元性和创造性

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进程中,呈现出高度的多元化与创新。春夏秋冬,百花齐放,各式各样的观念都在竞相展示中国的独特文化,在各个时期、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罗盘、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以及各种文学、医药、测绘、种植等技术,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同时,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民族大融合是民族文化大整合的必然结果 [6]。中国历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曾经数次侵入中原,甚至向南方进军,但是,马克思也注意到,经过武力征服,他们自己也会被更高级的文明所征服,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则被中原的汉族的农业文化所吸收。

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吸收上,例如南亚的佛教。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从隋唐起,吸收了中国佛教,并将其转化为“中国化”的佛教。

3.3. 重视伦理道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对道德的强调。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这样的趋势。中国传统的“公义”观念表现得很清楚,比如“生而不忧,则民之乐”,“天下兴盛,人人有责”等。中国之所以能够历经风风雨雨而始终兴旺,就是因为这样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以儒家为例,其“仁爱思想”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伦理”。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也很重视人伦,《礼记》提倡“十义论”,孟子则提倡“五义论”,这是人们在生活中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 [7]。

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

一种外来文化要想与其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就必须在其自身的文化中寻找适宜的生长环境。马克思主义是在欧洲资本主义兴起的过程中诞生和形成的,属于西方的哲学和文化传统;中国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它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父权制为基础的,二者在经济基础、文化背景、时代特征、阶级属性、发展前景等方面都存在着根本差异。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所有人类文明的积极结果的开放性理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它的内涵超出了民族、地理的界线,蕴含着人类的共同特征,这就导致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 [8]。张岱年先生相信,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是有联系的,它至少包括四个层面: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和社会理想 [9]。邵汉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概括为人的本性、理想性、实践性和整体性 [10]。张允熠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致性,体现在宇宙观的一致、思想的一致、对人的本性和社会学的一致 [2]。通过吸收和借鉴,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相通的。

4.1. 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政治(拯救意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先秦儒家的特色之一便是“士志于道”。马克思有着自觉的责任感和救赎情结,他说:“科学绝非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他应该首先用他的知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为人类工作”。年轻的马克思具有牺牲自己,拯救人类的意识。马克思以人类历史的解放为其终极旨趣而予以肯定和不懈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同样具有强烈的“天下一家”的使命感。儒学注重“致知、诚、正、身、齐、治、平”,这种“致知、正、齐”的齐治平内圣外王的功夫,无疑体现了儒学的“家国天下”意识和救人的责任感。

4.2. 强调实践

马克思把他所创立的新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也就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本质地位和前提意义。因为马克思认为,过去哲学的致命缺陷在于与实践的脱节,所以他们要么陷入了唯心主义,要么陷入了旧的唯物主义,二者都局限于“解释世界”。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以他把“共产主义者”和“实用主义唯物主义者”等同起来。

对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也同样重视。孔子教子孙后代要“谨慎行事”,我们做事的理念自古就是脚踏实地,不能只顾眼前,而毛泽东正是步步为营,真正研究出适合中国的道路。

4.3. 人民本位

从人本主义立场到人民群众主体性地位,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化。“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这一观点。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扩大群众队伍。从“人本”到“民本”,中国传统文化也发生了转变。

早在夏商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民本意识。《尚书·五子之歌》提出:“皇祖有训,民可敬,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祖辈们早就提出,对待民众一定要尊重,人民是立国的根本,只有人民稳定了,国家才会安宁。到了商代,统治者总结夏朝灭亡的原因,深深意识到了民的作用,还提出了保民、重民的观念,商汤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11] ”,到了民的重要政治作用。

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宗教文化而言,总是比较注重实践,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总是注重改变现实,而不是寄托幻想。修身为本是中国传统价值观所推崇的治国之道,可见中国人对实践的高度重视。虽然中国的实践活动以道德实践为主,以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为主,但相对于西方的学而不厌、学而不厌、学而不厌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更加注重实践,强调知行合一。甚至有学者把马克思哲学看作实践本体论哲学,用实践来说明马克思哲学的一切内容,可见实践观点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重视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的大实践主要是关于生产实践的,但他的大实践必然包含生产环节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实践。对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契合。

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人”。他认为,要充分认识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地位,“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到任何能够发挥他们力量的地方和部门,到生产的深度和广度,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福利。这种民本思想,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人民主体论的立场,也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对“始终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充分肯定。

4.4. 道法自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是蕴含着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代表思想之一。老子是春秋时代中国早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以道为本的哲学体系,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其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论断,揭示了“道”的本质。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道两家,有着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梁启超说:“故人之于天也,敬而远之,一切思想,皆以此为本”,《易传》有“天垂象,圣人之所欲也”之说。

马克思不仅把承认和尊重历史的客观逻辑作为他的基本立场,而且把寻求最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作为最终目标。与此同时,它又认为自然不过是人的“无机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与自然相关联,不外乎自然与自身相关联。这一关于人与自然及其关系的宏大认识,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4.5. 辩证思维

在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继承的同时,马克思将思辨辩证法转化为实践辩证法,其基础在于人的存在本身的辩证性。分工、私有制造成的阶级关系及其两极性,以及对这种关系的实际超越,成为马克思的辩证法的历史表征形式。

“一分为二”最早出现在隋代杨上善所作的《黄帝内经》注中,它将《老子》与《易传》的“一生二”合二为一。后至宋明,“一分为二”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从而完整地赋予了对立统一关系以意义。张载提出了“一物两体”思想,并进一步提倡了“仇必得而解”。

“一分为二,一节为三,无穷无尽”是朱熹的观点。在总结前人相关思想的基础上,王夫之将“一”与“二”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阐述,并将“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遂成为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中国式完整表述。

5. 小结

从这一方面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对“大众”功能的强调,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史观”有某种程度的契合。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价值和方法等方面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的现实基础上,二者都产生了近代性的“交融”,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两者在许多层面上存在着相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仅仅是形象性的,而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于现实生活。强调要克服几千年来建立在封建体制和传统意识形态文化之上的传统观念与文化。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经验的总结,找出缺点,并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卡尔∙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 1.
[2] 张允熠.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M].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 108-109.
[3]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14.
[4] 白清平, 任晓伟. 毛译东是怎样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创新的[J]. 党的文献, 2018(1): 47-52.
[5] 王金情. 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浅析[J]. 长江丛刊, 2018(34): 169-170.
[6] 武星星, 胡春林.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探析——基于文化共同体的视角[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6(4): 101-106.
[7] 胡治洪. 汤一介关于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思考及其启示[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4(2): 63-67.
[8] 潘莹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皖东传统文化相融性研究[J]. 长江丛刊, 2018(34): 151-152.
[9] 张岱年.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背景[J].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 1987(3): 1-3.
[10] 邵汉明.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J]. 新长征, 1999(4): 20-21+27.
[11] 司马迁. 史记[M]. 香港: 中华书局,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