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用会促进我国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吗?——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
Will Internet Use Promote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Urban Elderly in China?—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GSS Data
DOI: 10.12677/AAM.2022.117473, PDF, HTML, XML, 下载: 289  浏览: 540 
作者: 张欣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关键词: 互联网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Internet Urban Elderly Life Satisfaction
摘要: 文章采用了逐步回归分析,并通过CGSS 2017数据分析,对影响城乡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各种因素展开了调查,结果表明,互联网应用对城镇老人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进一步进行的交互结果表明,互联网应用对城镇老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群体差异性,互联网对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提升效果在60至69年龄阶段中比较突出,其余年龄并不明显;女性城镇老人的生活满意度相对较男性更高;中学及以下的受教育程度明显影响着城镇老人生活满意度。为更好的推动老年群众适应信息化社会,建议加强政府互联网监管,通过宣传增加老人对互联网的信任感;加大社区网络技能培训力度,发挥社区社会交往的中介作用;培养老年人良好的上网习惯,扩大互联网对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范围。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CGSS 2017 data analysi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life satisfa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lder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ernet ap-plic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life satisfaction of urban elderly. Further intera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application on the urban elderly has obvious group difference;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Internet 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is more prominent in the age group of 60~69; the other age group is not obvious.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female urban elderl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The education level of middle school and below obviously affects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urban elderly.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elderly people to adapt 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s Internet supervision, through publicity to increase the elderly’s sense of trust in the Internet;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commu-nity network skills and give play to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community social communication; cul-tivate the good Internet habits of the elderly and exp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 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urban elderly.
文章引用:张欣怡. 互联网使用会促进我国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吗?——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J]. 应用数学进展, 2022, 11(7): 4460-4469. https://doi.org/10.12677/AAM.2022.117473

1. 引言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信息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给社会带来巨大信息红利的同时,它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还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20年来,国内专家学者们在互联网技术与城镇老年人生活问题研究中形成了重要共识,即互联网对城镇老年人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怎样才能促进老年人积极加入老年互联网社区,共享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政策红利呢?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12月,我国上网总人数已经达到9.89亿,其中,城镇上网总人数占大多数,约6.80亿。50岁以上的网民群体大约占上网总数的26.3%,相比较2020年上涨9.4%。41岁以上中老年人在我国网购人群中约占42% [1]。许多城镇老年人认为使用计算机非常困难,具体原因包括: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慢等。资料显示,老年人学历越高,网购的频率越高,农村老年人的学历较低,网购的频率也较低。网购在疫情期间给老年人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老年人的消费潜力不容小觑。尽管近年来中国城镇老人的上网总数量仍在保持逐年的递增,但实际上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的城镇老人的上网总比重却一直相对较发达国家低,《报告》指出2018年的中国城镇老人的上网总比重仅为约25.1%,美国的老龄网民比重自2012年起一直维持在约70%及以下,与同期美国人口相比也尚有着很大差异。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已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为促进社会的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红利,而老年人却被隔离在外。事实证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改变传统思想,主动接触并学习互联网相关知识,并通过互联网使用不断提高生活满意度,从互联网世界的观望者转变为参与者。城镇老年人的收入和教育水平比农村老年人更高,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也更高。在互联网 + 老龄化大背景下,城镇老年网民数量增长速度飞快,互联网的使用能够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上网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拓宽社交渠道。因此,研究互联网使用对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 文献综述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主要是指老年人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这个评价是对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基于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上的巨大差异,有关互联网发展和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研究和结论还存在差异。一些实证研究指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中国城镇老年人主观福利有重要影响 [2]。杜鹏等发现互联网技术的积极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有研究指出互联网缩短了人们的物理距离,增强人们的社会互动与人际交往 [4]。张京京等指出互联网的使用会通过改善经济状况来提高城镇居民的幸福感 [5]。王鹏通过研究发现互联网对男性老男人幸福感的影响要比女性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6]。也有一些研究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降低了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7]。频繁使用互联网会降低老年人日常交往的时间,使其容易被孤立并产生不良情绪,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 [8]。Gilleard等研究发现互联网的频繁使用会降低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的概率,降低了老年人归属感从而影响生活满意度 [9]。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讨论影响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的因素。胡安安等认为年龄增长带来的一些变化,包括心理、生理和认知都是形成老年数字鸿沟的直接原因 [10]。廖红等发现,生理因素上造成数字鸿沟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衰退和认知能力的减弱 [11],如视力、听力、移动性的下降会影响老年人对互联网的使用 [12];而心理因素数字鸿沟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畏惧互联网新型技术,而他们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会影响互联网使用 [13]。国外有学者对4083名5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城镇居民互联网用户更年轻,受教育程度与社会经济地位更高,根据结构方程模型显示,互联网使用与更高水平的幸福感间接相关,而这种关联被较少的孤独和志愿活动所中介。

综上所述,关于互联网对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国内学者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思路。但仍存在以下3点不足:1) 关于老年群体使用互联网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互联网的使用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一些学者还发现,互联网的使用会对老年人生活产生负面影响。2) 有关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大多学者是从农村的视角研究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而从城镇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较少。3) 研究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的文章较少。疫情期间,很多城镇老年人因不会使用健康码,在日常出行、就医、购物等方面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文章以城镇老年人为中心,借鉴以往相关理论,使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帮助城镇老年人克服这些困难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帮助老年群体更好的使用互联网。所以,本文基于CGSS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

3. 研究设计

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简称CGSS)。该数据覆盖面广、真实性高,具有综合性、连续性、全国性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情况。近年来该数据被社会学等领域广泛使用,其涵盖了文化、消费、健康众多议题以及个体、家庭多个层次。最重要的是涵盖了互联网和生活满意度相关的变量,能够更好的契合本文的研究主题,满足本研究实证条件。CGSS数据覆盖全国31个省区,将其分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调查对象则选取60岁以上的城镇老年人,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尽量做到1:1,删除了其他不符合标准的样本,并获得了4898的有效样本量。

3.2. 变量设置

3.2.1. 因变量

本内容关注的重点是互联网对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如表1所示,因变量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对应问卷问题“您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衡量老年人群的生活满意度,取值范围为1~5,1代表非常不幸福,2代表比较不幸福,3代表不清楚幸福不幸福,4代表很幸福,5代表非常幸福。通过描述性统计得到,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值为4.001,表明城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以比较幸福为主。

Table 1. Descriptive analysis

表1. 描述性分析

3.2.2. 自变量

关键自变量为互联网使用频率、闲暇使用互联网情况、主要信息来源和有无属于自己的手机,对城镇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互联网使用情况、主要信息来源和有无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二分类变量,是 = 1,否 = 2。互联网使用频率用来测量老年群体互联网的使用强度,取值范围为1~5,1表示从来不,2表示很少,3表示有时候,4表示经常,5表示频繁。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应问卷题目“过去3个月里您使用计算机上网的情况”,测量结果为均值 = 2.237,表示过去3个月,城镇老年人很少使用互联网进行上网。

3.2.3.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分为四个方面:个体特征、健康状况、家庭特征和社会特征。其中,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政治观、户籍、受教育水平和个人年收入。健康情况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家庭特征包括婚姻状况、出生子女人数和家庭财务状况。社会特征包括是否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取值范围为1~5,其中,1表示非常不健康,2表示比较不健康,3表示一般健康,4表示很健康,5表示特别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的取值范围为1~5,1表示总是,2表示经常,3表示有时,4表示很少,5表示从不,本文用老年人身体、心理健康状况来综合反映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其中,性别的均值为1.527,表明城镇老年人中男女比例接近1:1;民族的均值为1.049,表明大部分的城镇老年人的民族为汉;年龄的均值为1.743,表明70岁左右年龄的老年人占大多数;政治面貌的均值为1.245,表明城镇老年人的政治面貌大多为非党员;受教育水平的均值为2.253,表明城镇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初中或高中学历居多;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均值分别为3.993和3.212,代表城镇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婚姻状况绝大多数为已婚;子女个数的均值为0.889,表明相比较城镇老年人生育子女的数量较少;家庭经济状况的均值为2.679,表明大多数城镇老年人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一般水平;医疗保险的均值为1.071,养老保险的均值为1.164,表明参加医疗、养老保险的城镇老年人数量较多,我国城镇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整体偏高。

3.3. 计量模型

本文将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特征三个维度,运用OLS回归模型对影响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如下模型:

F S i = α + β X i + ε i (1)

其中,FSi表示第i个城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Xi表示第i个城镇老年人的特征变量,如个体特征、健康情况、家庭特征和社会特征。εi表示随机误差项,包括所有模型之外的影响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4. 实证分析与讨论

4.1. 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如表2所示。其中,第一个模型没有添加任何控制变量,其他三个模型在前一个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特征进行回归分析。

根据表2的回归结果显示,在四个模型中,互联网使用情况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48、0.031、0.034、0.053,且都是在1%的水平上正向显著,说明互联网使用情况每增加1个单位,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分别提升3.1%、3.4%、5.3%。

Table 2.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ternet use on life satisfaction of urban elderly

表2. 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注:1) 括号内为标准误差项;2) ******分别表示变量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在个体特征方面,性别在1%的水平上负向显著,说明女性城镇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幸福。这可能是缘于在我们的旧观念里女性老年人文盲率高,退休金少,她们的生活满意度应该并不高,但与事实相反,女性的工作压力更小对生活容易感到知足,所谓知足者常乐。城镇女性老年人比城镇男性老年人更容易获得情感支持,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让城镇女性老年人感到更幸福。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均在1%的水平上正向显著,这表明年龄越低,受教育水平越高,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越高。这主要是缘于低龄老年人相比较高龄老年人,对社会的适应性更强,能够更好的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与记忆能力也更好,这些使得低龄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比高龄老年人更频繁,从而生活满意度越高。而民族、政治面貌对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缘于在我国各民族之间平等友好相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民族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在家庭特征方面,婚姻状况在1%的水平上正向显著影响城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这表明已婚的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老年人的情感可以寄托在家人身上,遇到困难由家庭成员共同面对解决,妻子对丈夫的关心,生病时家人的照顾,两个人相互扶持、相互照顾都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程度。子女数量在10%的水平上正向显著影响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子女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幸福。这是缘于中国老年人的幸福感与家庭联系紧密,相关研究发现,子女代际能够使老年父母的情感得到满足,有利于提高父母情绪的积极性。子女在经济方面和情感、方面为老年父母的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得他们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社会各项活动中,结交更多的朋友,消除自我孤独感,从而提升生活满意度。可见,子女孝顺有助于提高父母的生活满意度。

在社会特征方面,缴纳养老保险在1%的水平上负向显著影响城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这表明养老保险缴费率越高,老年人的幸福感越低。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的观念所致,在许多老年人的观念里,养老保险缴纳越多,那他们的可支配金额就少了,消费就更低了。与农村相比,城市的消费水平更高,养老保险的支出一部分来源于当期工资,养老保险的缴费直接影响老年人当期可支配的金额,从而降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医疗保险对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达到1%的水平。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比养老保险更强,这是因为老年人劳动能力会随年龄的增大逐渐减弱,收入的减少会导致老年人就医困难,而医疗保险的缴纳可以有效缓解老年人无钱治病的困难。

4.2. 稳健性检验

本文选择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来确保结论的稳健性,如今科技的发展,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拥有上网功能,所以是否拥有单独使用的手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老年人上网的情况,同样,互联网使用频率和互联网是否作为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都可以反映出老年人的上网情况。将这三项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我们将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2。如表3所示,是否拥有单独使用的手机和互联网使用频率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城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是否将互联网作为信息的主要获取渠道在5%的水平上显著影响城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因此,本文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稳健性。

Table 3. Robustness test results

表3. 稳健性检验结果

注:1) 括号内为标准误差项;2) ******分别表示变量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4.3. 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群体差异

本文将互联网使用情况和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分别进行交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4.3.1. 不同性别的差异分析

在性别方面,本文将总样本分为男、女,分别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的回归系数均为0.033,在5%的水平上正向显著。说明互联网使用可以提高老年人生活的便捷性,通过互联网,老年人可以与更多的人进行沟通交流,降低孤独感,从而提升生活满意度。

Table 4. Group differences of Life satisfaction of urban elderly with Internet use

表4. 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群体差异

4.3.2. 不同年龄的差异分析

在年龄方面,本文将总样本分为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进行了回归分析,由表4可知60~69岁的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情况的回归系数为0.045,且在1%的水平上正向显著影响城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这可能是由于低龄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更强,记忆力也相对较好,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好一些。蓝皮书指出,城镇低龄老年群体逐渐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疫情期间,老年人网购的比例也在不断上涨,达到12.7%。老年客户群体相比较青少年更加的稳定,是不可忽视的消费新增长点,网购满足了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使老年人实现自我满足。

4.3.3. 不同教育水平的差异分析

通过对互联网和城镇老年人受教育水平进行交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互联网使用情况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小学及以下教育水平的城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初中教育水平的城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对高中和大学及以上的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说明互联网使用情况在不同学历水平之间存在差异。互联网操作需要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不同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学习能力和信息鉴别能力有差异,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更容易遇到文字障碍和难以分辨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导致老年人不信任或排斥使用互联网。城镇老年人普遍受教育程度更高,对互联网的操作和适应能力也更强,能够更好的适应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从而生活满意度也更高。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城镇老年人为中心进行分析,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何影响及如何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互联网对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呈正向显著作用,且经过倾向匹配方法检验后结果稳健。第二,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存在群体差异。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女性城镇老年人的影响更显著;60~69岁低龄城镇老年人1%的水平上正向显著,70岁及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影响并不显著。受教育水平在5%的水平上正向显著影响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城镇老年人,在10%的水平上正向显著影响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城镇老年人,对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城镇老年人影响并不显著。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互联网 +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让老年群体融入互联网时代,共享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捷和乐趣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老年群体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我们应鼓励老年人克服困难。根据相关数据显示32%老年人由于经济、知识水平的限制至今仍在使用“老年机”,只有少部分老年人能经常使用社交软件,熟练操作移动支付、一键预约等流程。城镇老年人退休金更高,社会保险缴费比例也更高,所以对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适应性也更强,疫情期间,已有许多老年人克服困难,能够使用健康码和网络支付功能,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互联网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年群体的生活,人际交往、医院挂号预约、打车、购物等都离不开互联网的使用,年轻人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时,老年群体却因为种种原因被隔离在外。其实,他们在主观意愿上还是想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信息,却由于种种原因,对互联网无所适从。为了促进老年群体更好的融入互联网社会,防止与社会脱节。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教育,培养孩子对长辈的耐心,老年群体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大多数子女认为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很少愿意耐心为老年人解释,在老年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询问过程中大部分出现不耐烦等情绪,代际隔阂阻碍了老年人学习互联网知识,子女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父母询问时耐心为他们解答,教会父母如何分辨虚假信息,哪些信息是正确的,哪些信息是不正确的。

第二,呼吁各大网络公司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互联网企业扩大老年人信息数据覆盖面,及时更新老年数据库健康信息,设立老年人健康模式,例如除了我们常常看到的网络公司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设置的青少年模式,老年模式也应该制作推出。现在的界面大多是为年轻人设计的,界面复杂且内容多,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困难。老年模式可以将网页内容简易化,方便老年人理解,将字体放大,减少虚假有害信息,做到简单、安全、便捷,丰富内容类别,调查老年人普遍关注的话题,增加相关内容,满足老年人精神和休闲娱乐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可以设计更适合老年人的智能设备,增加针对老年群体技术与功能上的适配性,开发APP人机交互功能,帮助老年群体更好的使用互联网。

第三,发挥社区交往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社区可以举办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特色课程,组织小区老年人互帮互助、共同学习互联网操作技巧,帮助老年人积极学习互联网技术,摒弃自卑与害怕困难的心理。另外,社区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或者派专业人员为老年群体普及互联网信息安全等相关信息,志愿者团队可以由那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互联网基础的老年人组成,作为社区和老年群体之间的桥梁,既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满足服务于社会的需求,与专业人员相比,更能节约社区的财力和物力,主要负责宣传、组织的基本工作。专业人员的专业性则更高,可以负责讲座、课程等相关内容,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意识,防止老年人被虚假信息所欺骗。在社区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老年群体会更快地融入互联网社会。与此同时,提高老年人网络安全意识,防范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政府提供相关支持,加强对互联网安全的监管,老年群体对新鲜事物接受的滞后性,和对互联网存在刻板印象,不信任互联网等影响老年人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政府加强对互联网安全的监管可以增强老年人对互联网的信任感。政府还应继续在供给侧推动企业开发更多的适老化产品,在需求侧推动智能化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在城镇老年群体中的普及。考虑到部分老年人收入较低,政府通过资金补贴帮助老年人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上网设备。一部分财政可以用于互联网安全信息和相关知识的普及。鼓励互联网行业开发更适用于老年人的软件应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信网.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84/202102/t20210203_71364.htm, 2021-02-03.
[2] 鲁元平, 王军鹏. 数字鸿沟还是信息福利——互联网使用对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J]. 经济学动态, 2020(2): 59-73.
[3] 杜鹏, 汪斌. 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J]. 人口研究, 2020, 44(4): 3-17.
[4] Mitchell, M.E., Lebow, J.R., Uribe, R., Grathouse, H. and Shoger, W. (2011) Internet Use, Happiness, Social Support and Introversion: A More Fine Grained Analysis of Person Variables and Internet Activ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 1857-1861.
https://doi.org/10.1016/j.chb.2011.04.008
[5] 张京京, 刘同山. 互联网使用让城镇居民更幸福吗?——来自CFPS2018的证据[J]. 东岳论丛, 2020, 41(9): 172-179.
[6] 王鹏. 互联网使用对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城镇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 软科学, 2014, 28(10): 139-144.
[7] 吴新慧. 老年人互联网应用及其影响研究——基于CSS(2013)数据的分析[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4(4): 63-72.
[8] 周晓洁, 王晓慧. 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CLASS 2016数据的实证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23(6): 70-78.
[9] Chris, G., Martin, H. and Paul, H. (2007) Commun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Third Age: The Impact of Internet and Cell Phone Use on Attachment to Place in Later Life in England.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62, S276-S283.
https://doi.org/10.1093/geronb/62.4.S276
[10] 胡安安, 黄丽华, 许肇然. 智慧老龄化: 消弭“银色”数字鸿沟[J]. 上海信息化, 2017(10): 33-36.
[11] 廖红. 老年人心理衰老与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18): 2653-2655.
[12] Chou, W.H., Lai, Y.-T. and Liu, K.-H. (2013) User Requirements of Social Media for the Elderly: A Case Study in Taiwan.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2, 920-937.
https://doi.org/10.1080/0144929X.2012.681068
[13] 刘杰, 郭超.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使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微信、微信朋友圈和手机支付的使用为例[J]. 人口与发展, 2021, 27(6): 11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