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生态学视角观照高校档案文化传承与创新
On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Archival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DOI: 10.12677/SSEM.2022.114018, PDF, HTML, XML, 下载: 284  浏览: 68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于晓雯: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高校档案文化传承文化创新Cultural Ecology University Archives Cultural Inheritance Cultural Innovation
摘要: 高校档案是一所大学发展历史的见证,更是这所大学文化积淀的写照。文化生态学以以人为本、系统均衡、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为目前高校档案工作存在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强、生态位失衡、发展失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有效利用和发挥高校档案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Abstract: University archives are not only the witness to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but also the portrayal of the cultural accumulation of the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oriented, systematic bal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ultural ecolog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archives work of universities, such as weak awareness of subject participation, imbalance of niche, and disorder of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effective use and exertion of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function of archives of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于晓雯. 以文化生态学视角观照高校档案文化传承与创新[J]. 服务科学和管理, 2022, 11(4): 121-124. https://doi.org/10.12677/SSEM.2022.114018

1. 引言

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 [1]。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反映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 [2]。高校档案是记录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文化生态因子,既反映了大学主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行为方式和制度特点,更蕴含着大学的非实体的精神文化内涵。利用和发挥好高校档案在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传播功能,对推动大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2. 高校档案工作文化生态学理念的缺失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档案,是展示大学文化的名片,也是大学文化生态中的物质文化重要载体。文化生态学,是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各类文化形态进行审视的一种文化理论。它强调行为主体用以人为本、系统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蕴,并以不同的形式和载体予以传播和延续。

2.1. 高校档案主体参与意识不强

文化生态学注重生态主体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3]。高校档案是记录一所大学历史进程和文化传统的载体和工具,是大学文化记忆的体现,既包含着大学行为主体的事实记忆,也包含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记忆 [4]。文化,说到底,是以人这一生态主体的发展为标志的社会活动。档案文化的形成需要大学各个行为主体的主动积极参与。

目前,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行为主体对档案的认知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参与意识不强。档案形成部门对归档类型和范围并不明确,导致档案材料繁杂而无序,重点不突出;档案工作专职人员少,职业发展受困,工作多限定在程式化的档案收集、整理、查阅等事务工作中。学校管理者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不足,管理者将学校管理文件制度和行政管理总结类档案作为高校档案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忽视了师生在档案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科研类成果鲜见,学生档案仅限于招生和毕业阶段性的档案;高校行为主体大多认为档案的主要功能就是调取查阅,对于档案会给学校的长远发展和特色文化积淀带来怎样的影响缺少深入的考量与规划。

2.2. 高校档案文化生态位失衡

文化生态学注重生态子系统的关联性和均衡性。平衡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调整机制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外,生态本体与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二是向内,生态本体与自身内部各生态要素之间的能量交换。高校档案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既需要调整它在整个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与功能结构,也需要不断优化子系统内各生态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和动态平衡 [5]。

高校档案工作存在着定位不清晰、功能发挥不到位等问题。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对工作职责和范围不够明晰,岗位设置不够合理,档案内容要素空洞缺乏吸引力,档案信息没有围绕学校特有的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深入整合凝练,千篇一律等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档案文化表现形式空泛模式单一,缺少文化向心力。另一方面,从空间结构上看,与学校中心任务横向联系有割裂,档案内容结构失衡。档案收录的重心放在了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文件,对代表性教学科研成果及作为大学行为主体的师生的成长历程展示较少,缺少与师生沟通导致师生难以在高校档案文化中产生共鸣。

2.3. 高校档案文化生态发展失序

文化生态学注重生态发展的稳态性和持续性。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它最需要时间的沉淀与滋养,只有历经时间洗炼的人与事、形与物,才会具有反映本质的功能和效果,才会成为有意义的形式。今天的档案,就是明天的历史。高校档案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有自身的内在秩序和规律,它以真实生动的形式展现了其特有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也体现了一所学校生态主体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6]。

从时间发展上看,高校档案蕴含和传播的学校历史文化基因传承缺乏可持续性,未能较好地发挥档案文化记忆和传播功能。一方面,档案内容质量有待提高,缺少与学校的人文环境和历史内涵的有效契合,未能根据大学特有的核心理念将大学文化系统中各种生态要素和现象凝练整合自成体系,自身所固有的发展逻辑和法则缺乏相对稳定和长久延续性,缺少校园师生这个大学最主要群体的接受和理解,致使无法发挥濡染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存在当前需求与长远目标、规模与效益等关系的生态冲突,传统档案的保存和资源利用缺乏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能力,在纸张上存在直接和潜在的损耗,在适应新环境变化与信息化技术有效融合上还需要改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

3. 高校档案文化传承与创新对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和开发能力,实施新时代新成就国家记忆工程和实施科技兴档工程。根据对目前高校档案文化生态系统的分析,做好高校档案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3.1. 坚持以人为本,坚定文化自信

高校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档案文化建设保障意识,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档案部门发展性职责,深化战略转型,实现项目化管理,为档案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人员,为档案工作人员提供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强化对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监督考核,推动形成档案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档案研究和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实现人才强档。

档案工作部门和广大师生要增强全员参与意识,形成主动建设完善档案文化的自觉。档案是大学人自己生产的文化产品,档案最直接的消费主体也是大学人自身。高校师生必须要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将每所高校特有的文化魅力和治学态度内化为师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知识者,自觉弘扬学校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完成从档案查阅利用者向文化主体建设者、档案文化传播者的转型,打造本校档案特色文化品牌。

3.2. 优化系统整协,成就文化记忆

档案是一所学校发展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一代代大学人的记忆。档案内容是整个档案文化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要素。一方面要坚持多元化的生态系统思维。建立多类型、多功能、多层次的档案文化架构,打破以管理类文件为主的档案文化结构,将讲述人物故事的师生成长经历和代表性教学科研学术成果纳入档案文化系统,增强档案文化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与学校重要纪念日、历史重大事件及相关庆祝活动等为契机,举办档案馆开放日、特色主题展览等文化活动形式,对师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树立群体性价值观,形成文化向心力,进而助推档案文化与学校教学、科研、育人等各子系统之间交换能量,实现互律整协。

另一方面要深度解码特有文化基因。加强档案内容的价值凝练,根植于大学自身的生态土壤,在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中找到自己的本位,解码专属文化基因,挖掘文化内涵,汲取文化力量。加强档案内容的资源整合,推出档案文化精品,打造档案文化品牌,逐步从根本上改变大学档案文化的同质化趋向,展现持续旺盛的生命活力,成就大学特有的文化记忆。

3.3. 稳态创新延伸,实现兴档强档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要实现档案稳态可持续的开发利用,首先要增强档案科技化信息化意识,落实档案信息化强基工程。一是借助科技手段加大对档案安全保护和利用管理力度,加快纸质档案电子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摆脱频繁查阅出现的档案损毁、篡改、丢失及耗费工作人员精力等困境,数字档案库改革;二是借助新媒体加大档案宣传开发力度,有效运用视频音频讲解、开辟专栏、在线展示等文化传播形式,加大档案衍生文化产品开发,让档案更加立体生动,构建更加完善的档案开发利用服务体系,实现科技兴档。

其次要培养造就政治强业务精的档案专业人才队伍。文化的持续生命力需要较长时间的输出与导入,需要依靠那些能够坚守事业的有生力量。一方面要突出政治能力标准选用档案人才。严把政治关、纪律关、作风关,选用心中有热爱、肩上有担当、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到档案工作队伍中来。一方面要突出专业能力标准培育档案人才。高校管理者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发挥高校在知识、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强化专业培训和学术研究,做好人才梯队建设,畅通职称评审渠道,促进档案人才队伍角色转型,构建更加健全的档案文化创新发展体系,实现人才强档。

4. 结语

档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加强档案文化建设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生态学以其全新的研究视角,将以人为本、系统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立档、强档、兴档工作之中,充分挖掘高校档案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加强高校档案文化积淀、传播和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切实推动高校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研究(项目编号:2020RKB01378)。

参考文献

[1] 刘松洁. 档案工作大有可为[J]. 中国档案, 2020(3): 62-63.
[2] 冯惠玲, 张辑哲. 档案学概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 黄正泉. 文化生态学[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4] 罗彬彬. 文化生态视野下档案文化建设策略分析[J]. 档案学研究, 2017(S2): 4-6.
[5] 蒲婧翔. 高校档案在高校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实现路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大学, 2018.
[6] 杨琪. 高校校史档案与校园文化关系及其作用发挥[J]. 黑龙江档案, 2021(2):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