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路径探析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Internet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y
DOI: 10.12677/WLS.2022.102028, PDF, HTML, XML, 下载: 334  浏览: 559 
作者: 季 燕, 李晓飞: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意识形态中国网络文学路径Ideology Chinese Internet Literature Path
摘要: 中国网络文学的高速发展,让现代人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网络社会”的到来。中国网络文学在社会网络化所提供的现实基础上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注重网络为中国网络文学带来效率的提高、范围的拓展等优势的同时,也应充分意识到网络的飞速发展给意识形态视域下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路径带来了新的挑战。论文以意识形态为视角,通过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实践方略等三个方面,全景洞悉意识形态视域下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新局面。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et literature has made modern people more and more aware of the arrival of the “Internet Society”.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online literature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on the basis of the reality provided by social networking.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Internet brings to Chinese Internet literature, such a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expanding the scope, we should also fully realize th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new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Internet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y, the thesis has a panoramic insight into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et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y through three aspec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et literatur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文章引用:季燕, 李晓飞. 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路径探析[J]. 世界文学研究, 2022, 10(2): 181-185. https://doi.org/10.12677/WLS.2022.102028

1. 引言

中国网络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学。根据CNNIC报告(2022),截止到2021年12月,我国网民人数达10.32亿,较2020年年底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70.0%。目前,中国网络文学在我国拥有4.55亿读者,并以每年200多万部惊人的速度繁荣发展 [1]。此外,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打破了过去的自然屏障,使恶意的政治信息在网络社会肆意横行,加上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相对普及和先进的技术,进行网络社会的文化霸权主义渗透,大量报导西方文化价值和不符实际的政治新闻,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为此,面对变化万端的网络环境,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导向,对中国网络文学进行深度剖析,归纳出其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基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整合和挖掘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现状,深入系统分析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效提出应对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困境的实践方略,已成为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2. 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意义

2.1. 丰富当代文学

中国网络文学的积极发展,可以为中国文学发展带来诸多的机遇。当代文学的涵养既需要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吸取养分,也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力量。由于当代人的求知欲比较强,更喜欢互联网工具来接受文学信息。在互联网背景下,积极发展中国网络文学,进而也能够丰富社会主义当代文学鲜活的生命力。互联网拓宽了丰富当代文学的路径,同时也让中国网络文学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2.2. 夯实主流意识形态

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建设已经成为主流归宿,而意识形态的建设也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但事实上,互联网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对互联网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前进反复的过程。因而,我们在发展中国网络文学的同时,积极夯实主流意识形态,能够实现意识形态建设的全面发展,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底蕴 [2]。

2.3. 培育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竞争因素。当今世界正处于各种思想交流的碰撞期,其根本原因在于地域性的文化归属感。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发展和文化的涵养,而文化自信也事关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坚定文化自信,可以不断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推动中国优秀文学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发展中国网络文学,不仅促进文学的繁荣发展,而且也培育了文化自信,大大提升了国家软实力。

3. 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国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

3.1. 反传统化

近年,短视频的流行严重冲击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地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中国网络文学较量的新战场。伴随新的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免费的短视频更容易受到大众的喜爱,而中国网络文学需要付费的劣势遭到了无情的放大,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也面临瓶颈期。互联网独特的传播方式展现了炫彩和文字、图像和声音等,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博弈和斗争,如果没有网络技术上的支持,便如空中楼阁,根基不牢固,必然难以摆脱受制于他人的局面。总的来说,中国网络文学的根本出发点是为本国的文学发展服务,从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技术演进的逻辑决定了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3.2. 内容同质化

虽然中国网络文学资源众多,但由于文学市场的流动性也带来了网络文学内容同质化的困局,这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导致在管理上存在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个人或组织可以在互联网上广泛发表网络文学。现阶段,中国网络文学出现数量多,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内容同质化严重等现象,造成了中国网络文学内容水平参差不齐。目前,虽然是互联网大资源共享时代,但是不乏个人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洗稿别人写的网络文学内容,比如标题相似、观点雷同、图片相同、网络文学影视化等等,大大忽略了作品内容的丰盈,影响了阅读体验,必然导致恶性竞争。

3.3. 非主流化

我国奉行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同的意识形态背景决定了中国网络文学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冲突。当前,许多层次上的网络文学呈现自由性、娱乐性、随意性等特征,而相当一大部分的网络文学市场为了所谓的流量密码,暗含不正当价值观的文章,追逐商业利益,违背写文章的初衷,极易打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的良性发展。此外,一批脚踏实地的优秀写者写出好的网络文学作品不被重视,而一批网络名人却背地里抄袭别人的知识成果,甚至传播三观不合的文章,无视当下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文学看似走在康庄大道上,实则已陷入困局。

4. 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思路

4.1.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融合发展

网络文学是传统文学的创新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学能为网络文学提供精神寄托和价值旨归。网络文学在时代条件下创新,不断发扬传统文学优良的部分,有助于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自觉维护。网络技术和应用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网络技术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文学的传承与发展。从传统文学中汲取精华,积极探索,整合传统资源,深入挖掘传统文学的优良资源,能够让中国网络文学在网络核心技术加强的背景下,实现最优化发展,丰富中国文学重要领域。例如,现在的网络文学继承了一些传统文学的独创主题和体裁,通过网络的开放性、瞬即性和自由性将原来分散而孤立的个别主题快速扩展修正到新的类型。就比如校园小说,穿越小说,都市言情等网络小说尤为突出,还有一些网络散文,如西夏公主、宋长征、孟庆德、安妮宝贝、萨苏等人的作品,也有融合传统文学中散文、随笔、杂文、报告文学等倾向。所以,了解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冲突和融合发展,并准确把握二者的冲突和融合发展,对我国网络文学形成风格独特而又魅力别具的新文体新媒体散文具有重要意义。

4.2. 健全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

想要破解内容同质化的现象,通过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能够依法整治中国网络文学良好的行业业态。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涉及网络文学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版管理条例》《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但这些法律法规总体上是指向宏观层面上的指导,而在微观层面还是欠缺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3]。比如进一步出台以盈利为目的打擦边球、抄袭、代写的违法规定等,引导中国网络文学平台树立以优秀作品为导向的发展思路。

通过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构建积极奖励系统,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作品创作的支持,不断提高深层创新作品的影响力 [4]。互联网环境下,中国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弥补了传统文学形式的不足,但网络文学成绩斐然的发展思路离不开多方监管体系,在配合层层监管体系的同时,还应该扼杀“代写”的灰色产业链,完善相应的福利制度。监管举报制度要围绕代写或者抄袭别人知识成果的作家展开。好的文章质量是作者口碑的延伸,也是作者自身利益的深化。网络文学门槛比较低,大多数来源于网民,要想把控好文章的内容和质量,可以采取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的监督合力,建立科学监管模式。政府也要加大查处和引导,对文章内容同质化现象进行强制打击,加强监管网络文学平台,让观众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

4.3. 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

网络文学已成为我国文学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文学的本质是反映现实,而关注现实和时代精神,是网络文学创作的根本。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产物。在当下,想要中国网络文学走的更远,亟须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推出更多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网络文学的品质。正如习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所以,我国网络文学网站和论坛应义无反顾地承载起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 [5]。在某种意义上,价值观的问题可以还原为文化管理的问题。例如,通过官方评奖树立主流导向。要以具有公信力的专家评选的作品和广受读者喜爱的作品为核心,筛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学的发展,在网络文学作品的创新写作中切实把好网络文学的关口,传播正能量。具体而言,作者也应认识到作品的社会效益,改变思想认识,养成批判性思维,避免过度追求今经济利益。

5. 结语

中国网络文学正以强劲的势头快速发展。作为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规范和整合已经出台的监督制度,加强网络技术革新,及时对现有制度进行修订,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制度与时俱进,释放制度最大红利,从而推动中国网络文学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205595, 2022-03-18.
[2] 季燕. 刍议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汉语言文化传承与创新[J]. 汉字文化, 2021(18): 47-48.
https://doi.org/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1.18.019
[3] 王冠. 关于网络文学内容监管的几点建议[J]. 出版参考, 2017(6): 38-39.
[4] 齐长安. 网络文学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J]. 声屏世界, 2020(2): 106-108.
[5] 秦志爽.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学发展[J]. 人民论坛, 2020(1): 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