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7数据分析
A Study on the Impact Factors of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Based on CGSS2017 Data Analysis
摘要: 近年来,个人主观社会地位评定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观社会地位是衡量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7年的数据,构建有序Logistic模型来分析健康状况、社会公平感和主观幸福感对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居民主观社会地位偏低,健康状况与主观社会地位有着显著的关系,其中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对主观社会地位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社会公平感和主观幸福感的情况能显著影响主观社会地位。从这些结论出发,提出提高居民健康意识,缩小贫富差距,增强公民公平感幸福感,进而提高主观社会地位。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dividual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ssessment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individual health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Comprehensive Social Survey (CGSS) in 2017, an orderly Logistic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status, social eq-uity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nd found that the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is low, and good physical health affects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the sense of social fairness and subjective happiness can af-fect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Starting from these conclusions, it is proposed to improve residents’ health awareness, narrow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enhance citizens’ sense of fairness and happiness, and then improve their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文章引用:王莹. 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7数据分析[J]. 应用数学进展, 2022, 11(6): 3239-3245. https://doi.org/10.12677/AAM.2022.116343

1. 引言

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SSS)依赖于个体的主观知觉与判断,它能够测量个体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以个体的自我认知为基础,还包括对个人过去(教育、经济和背景)的评估,以及对个人未来前景的评估。主观地位作为一种中介作用,对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已有文献表明主观社会地位与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公平感、幸福感等密切相关,那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具体的影响主观社会地位呢?在此背景下,本文借助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抽样调查数据,从身心健康状况、社会公平感、主观幸福感三个方面共同探讨对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

1.1. 健康状况对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

健康与主观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的实证研究表明,人们主观认为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跟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很强。主观社会地位不同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是人们对所处社会阶层的主观感受,主观社会地位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最新的《2012城市居民白皮书》显示:35~65岁人群占中国慢性病人群的大多数,7成人快乐感偏低,从而主观社会地位偏低。在检验主观社会地位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时,Singh-Manoux (2005)等使用10阶梯子来衡量英国公务员在社会中的自我定位,并揭示了相关基础疾病与总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有着很强的联系,若自我评估的健康水平低的人无法负担所需的医疗服务,则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主观社会地位较低 [1]。

本研究从生理和心理两大方面,分别描述健康状况与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

1.2. 社会公平感对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

社会公平感是促进社会良性有序发展的基石。公平的社会环境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心理效应,影响主观社会地位的评定。党和政府对社会公平一直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2]。社会公平感可以影响社会主观社会地位的评定,Bies和Moag (1986)提出了公平的概念与组织环境中决策制定过程人际关系的处理有关,当决策制定者对于自己的行为做出清晰、完整的描述时,员工认为自己被尊重,互动公平感会增强,主观社会地位会提升,同时主观社会地位较高,则社会公平感较为强烈 [3]。

本研究运用社会公平感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主观社会地位数据进行相关性计算,进而检验假设。

1.3. 主观幸福感对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单位对其生活水平和质量做出的主观认知评价,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同时幸福感可以是个人层面,也可以是家庭层面,较高的幸福感说明了对当前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主观幸福感较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热爱也更加强烈,从而在工作中展现很好的工作状态,进而影响着主观社会地位的评定。有学者得出了自评健康、身体健康、精神健康三个健康评价维度都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正向显著影响的结论。赵斌,刘米娜(2013)基于CGSS数据也得出了市民自我感觉身体状况越良好,自身的幸福感越强,主观社会地位越高的结论,因此主观幸福感和主观社会地位有密切的关系 [4]。

本研究将主观幸福感划分三个等级,通过对数据的筛选和计算,得出主观幸福感和主观社会地位的关系。

1.4. 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将着重考察健康状况、社会公平感和主观幸福感对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基于前人的研究,本研究将提出若干假设如下:

假设1:健康状况越好,个体主观社会地位越高。具体分为以下两个子假设:

1a:个体身体越健康,个体感受到的主观社会地位越高;

1b:个体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个体感受到的主观社会地位越高;

假设2:社会公平感越强,个体主观社会地位越高;

假设3:个体主观幸福感越强,个体主观社会地位越高。

2.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2.1. 数据来源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始于2003年,是我国最早的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学术调查项目。本研究使用CGSS2017年数据,调查对象均满18周岁,此次调查共有12,582个调查样本,剔除不适用、无法回答样本后,剩余12,477个有效样本。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受教育程度、个人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本研究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tata14.0。

2.2. 变量选择

2.2.1. 因变量

本文的因变量选择的是主观社会地位,研究对主观社会地位的测量,要求个体报告主观对社会地位的程度,分为三个层次:1 = 社会底层,2 = 中等层次,3 = 高等层次。具体描述统计如表1所示: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表1. 主观社会地位描述性统计

由上表可得:2017年,个体报告的主观社会地位总体来说是处于中低阶层,主观社会地位位于社会底层和中等阶层的总占比达到97.59%。

2.2.2. 自变量

本研究的自变量或解释变量主要包括健康状况变量、社会公平感变量和主观幸福感变量三个部分,所有自变量编码及描述统计如表2所示。

Table 2. Encoding and description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表2. 自变量编码及描述

健康状况变量主要由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组成,主要包括很不健康、比较不健康、一般、比较健康、很健康。本研究为方便统计,将五类变量整合成三个变量,即1 = 不健康 = 比较不健康/很不健康、2 = 一般、3 = 比较健康/很健康。整合之后身体健康状况如下:不健康占比20.72%、一般占比25.92%、健康占比53.32%;心理健康状况如下:不健康占比10.40%、一般占比26.20%、健康占比63.17%。

社会公平感变量主要包括完全不公平、比较不公平、一般、比较公平、完全公平。本研究将五类变量整合为三类变量,即1 = 完全不公平/比较不公平 = 不公平、2 = 一般、3 = 比较公平/完全公平。整合之后占比状况如下:不公平占比32.94%、一般占比19.42%、公平占比47.16%。

主观幸福感变量主要包括完全不幸福、比较不幸福、一般、比较幸福、完全幸福。本研究将五类变量整合为三类变量,即1 = 完全不幸福/比较不幸福 = 不幸福、2 = 一般、3 = 比较幸福/完全幸福。整合之后占比状况如下:不幸福占比8.53%、一般占比13.66%、幸福占比77.63%。

2.2.3. 控制变量

本研究的控制变量是基本的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其中,性别实施0-1的虚拟变量编码。

3. 模型建构及结果分析

3.1. 模型构建

由于本文的因变量主观社会地位是有序多分类变量,因此本文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Ordered logit模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解决离散性问题的模型。我们将以“受访者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为五个人口学控制变量,以“受访者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公平感、主观幸福感”为解释变量,分四个层次逐步进行分析,从而模型设计如下:

y * = X β + ε , ε | X L o g i t ( 0 1 ) (1)

其中,y表示因变量,y*是与Y对应的表示潜变量。X表示变量xi组成的向量,β表示xi的估计系数,ε表示随机误差项,且ε服从Logistic Distribution。模型将因变量主观社会地位用x1表示,自变量身体健康状况为health、心理健康状况为psychology、公平感为fair、主观幸福感为happiness。

模型一:分析主观社会地位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

g r a d e = x 1 β 1 + ε (2)

模型二: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分析身体健康状况对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

g r a d e = x 1 β 1 + h e a l t h β 2 + ε (3)

模型三:在加入控制变量与身体健康状况变量的基础上分析心理健康对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

g r a d e = x 1 β 1 + h e a l t h β 2 + p s y c h o log y β 3 + ε (4)

模型四:在模型三的基础上控制公平感变量,分析主观社会地位影响因素

g r a d e = x 1 β 1 + h e a l t h β 2 + p s y c h o log y β 3 + f a i r β 4 + ε (5)

模型五:在模型四的基础上继续添加主观幸福感变量,分析主观幸福感对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

g r a d e = x 1 β 1 + h e a l t h β 2 + p s y c h o log y β 3 + f a i r β 4 + h a p p i n e s s β 5 + ε (6)

3.2. 结果分析

表3中可知,模型一的控制变量中的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变量对主观社会地位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民族变量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少数民族在国家政策扶持的作用下,生活水平提高,与汉族居民的差距缩小,所以不显著。

由模型二可知,身体健康状况与居民主观社会地位是正相关的,说明身体健康状况越好,个人的主观社会地位越高。由此可证明假设1a成立。

从模型三可以看出,虽然心理健康状况与主观社会地位是正相关的,但是显著程度不如其他变量,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会提高主观社会地位,但是与其他变量相比,作用不够显著。由此可知,假设1b成立,假设1成立。

由模型四可知,再加入社会公平变量后,未对其他变量相关系数产生影响,社会公平感与主观社会地位是正相关的,说明社会公平感越强,主观社会地位越高。由此可得,假设2成立。

由模型五可知,在模型四的基础上,加入主观幸福感变量,主观幸福感变量对主观社会地位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假设3成立。

在解释变量中,身体健康状况变量的回归系数最大,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可知在三大解释变量中,健康状况中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最大。

Table 3.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model

表3. 主观社会地位模型

注:******分别表示各变量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文在2017年的CGSS调查数据之上,使用了orderedlogit模型,来实证分析健康状况、社会公平感、主观幸福感对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首先,在有效样本中,受访人群的主观社会地位为“中等阶层”的人数占比达到63.05%,“社会底层”达到34.54%,而高等阶层则占比2.41%,这表明大多数人群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等层次,对自己的生活较为满意,但是中低层次人数过多,也进一步表明我国社会等级差距较大,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基于上述结论分析,我们应从以下几点提高居民的主观社会地位:

第一,健康状况与主观社会地位的相关性最强,两者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首先,个体对自身健康的负面感知会导致主观社会地位下降。其次,主观社会地位低可能导致个体压力增加,从而促进危害健康的行为产生,更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以及抑郁症等疾病。要积极关注人群的健康状况,促进身心全面发展,通过提升教育水平、开展全民运动对健康状况进行改善 [5]。在“健康中国”背景下,要从疾病预防、诊疗和康复等方面完善医疗体系、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过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健康意识,进而提高居民主观社会地位。

第二,社会公平问题是目前社会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社会公平感与主观社会地位成显著正相关关系,所以公平感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以经济杠杆调节社会收入,建立健全的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目前,从我国经济状况来看,蛋糕不仅做大还要分好;此外,建立全方位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缩小贫富差距,使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的确定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第三,由数据分析可得,主观幸福感与主观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是不可忽视的。随着国家财富积累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愈加重视精神生活提升和主观体验改善 [6]。

4.2. 讨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全国最新数据局限于2017年,不能够及时追踪样本的变化。除此之外,主观社会地位的测量仅为单一题目,在以后的测量中,应选用更有信效度的测量工具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Singh-Manoux, A., Marmot, M.G. and Adler, N.E. (2005) Does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Predict Health and Change in Health Status Better than Objective Statu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7, 855-861.
https://doi.org/10.1097/01.psy.0000188434.52941.a0
[2] 高文珺. 社会公平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5): 28-44.
[3] Bies, R.J. and Moag, J.F. (1986) Interactional Justice: Communication Criteria of Fairness. In: Lewicki, R.J., Sheppard, B.H. and Bazerman, M.H., Eds., Research on Negotia-tions in Organizations, Vol. 1, JAI Press, Greenwich, 43-55.
[4] 赵斌, 刘米娜. 收入、社会资本、健康与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3(20): 96-99.
https://doi.org/10.13546/j.cnki.tjyjc.2013.20.014
[5] 刘晓柳, 王俊秀. 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社会阶层对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GSS2010-2015的实证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5): 14-27.
https://doi.org/10.16088/j.issn.1001-6597.2020.05.002
[6] 付丽娟. 社会阶层对公众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分析[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32(4): 105-108.
https://doi.org/10.13920/j.cnki.zztlzyjsxyxb.2020.0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