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新年贺词中的隐喻及翻译策略研究
A Study on Metaphors in President Xi’s New Year Greetings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DOI: 10.12677/ML.2022.105115, PDF, HTML, XML, 下载: 461  浏览: 931 
作者: 李康馨: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概念隐喻新年贺词翻译策略Conceptual Metaphors New Year Greeting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摘要: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广泛地应用于政治语篇之中。隐喻和政治文本密不可分,政治家常用隐喻来表达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习主席新年贺词中便采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隐喻。本文从概念隐喻视角出发,以2018年到2022年习主席新年贺词双语为语料,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梳理了新年贺词中的隐喻并探讨了隐喻的英译策略。研究发现,隐喻有四种常用的翻译策略,即保留喻体、意译、转换喻体和省略喻体。
Abstract: As a cognitive phenomenon, metaphors are widely used in political discourse. Metaphors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are highly integrated. Politicians often use metaphors to express the conception and policies of governance. President Xi used a large number of vivid metaphors in his New Year Greetings. Based on Lakoff’s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his article takes President Xi’s New Year Greetings from 2018 to 2022 as the corpus.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is article analyzes conceptual metaphors used in New Year Greetings and explor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metaphors. There are fou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metaphors, namely, maintaining the same metaphor, explaining metaphor, translating into different metaphor, and deleting metaphor.
文章引用:李康馨. 习主席新年贺词中的隐喻及翻译策略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5): 867-87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5115

1. 引言

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范畴,可以解释人们的认知心理。隐喻通过建立两个不同概念的相互联系,用一种事物去理解、感知另一种事物。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与约翰逊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于思维、语言以及行动中,人们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 [1]。隐喻作为一种语言修辞和思维模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文本类型中。隐喻和政治文本也密切相关,政治家常用隐喻来表达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习主席新年贺词中采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隐喻,将抽象复杂的政治概念转换为形象的具体概念,使得政治文本更加贴合民众,拉近与民众的距离,从而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本文从概念隐喻视角出发,以2018年到2022年习主席新年贺词双语为语料,分析了新年贺词中的隐喻表达及隐喻类型,总结了隐喻的四种翻译策略,希望为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翻译提供有效的参考。

2. 理论基础

2.1. 概念隐喻研究

隐喻通常指语言中的修辞手法,莱考夫首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隐喻指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两者存在相似性,因此可以达到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莱考夫与约翰逊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结构隐喻是以理解某个概念的方式去理解另一种概念,两个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常见的如建筑隐喻、战争隐喻、旅途隐喻等;方位隐喻是指根据空间和方位建构的隐喻概念,比如上下隐喻、前后隐喻、高低隐喻;本体隐喻指人们将思想、情感、心理活动这些抽象复杂的无形概念看作具体有形的实体,本体隐喻是将一个概念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的认知过程 [1]。本体隐喻主要包括拟人隐喻和容器隐喻。

2.2. 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研究

当前,已有不少学者对政治文本的隐喻进行了研究。一部分学者对国外政治文本中的隐喻进行研究。王秀芹通过分析俄语政治语篇,指出隐喻具有多重功能,它是人类认知、交际的重要手段 [2]。陈勇与刘肇云肯定了隐喻的多种功用并指出不同社会背景、政治观念等因素影响了美国政治家采用不同类型的隐喻表达 [3]。汪少华与张薇将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结合起来,选取布什和奥巴马的环保演讲,对其中的概念隐喻、表层结构以及深层结构作了系统的阐释 [4]。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的政治语篇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研究国内政治语篇的隐喻用法。黄敏研究了《人民日报》(1979~2004)的隐喻表达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二十多年来的政治和思想的发展变化 [5]。王维民和黄娅对我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78~2011)中的隐喻进行研究,总结出《政府工作报告》中十种常见的隐喻类型 [6]。侯奕茜通过搭建政治隐喻翻译模型,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案例,提出本域映射、换域映射和去域映射三种翻译策略 [7]。

回顾现有研究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政治语篇的隐喻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隐喻的认知作用和语用功能,语料来源丰富,研究视角多样。不过学者对政治文本隐喻英译策略相关研究关注的不多。

3. 新年贺词中隐喻的应用

笔者将2018年到2022年习主席新年贺词及官方英译本作为语料,语料共5篇,中英文一共1.5万余字。笔者首先通读新年贺词中文文本,基于MIP隐喻识别程序(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8] 人工识别并标记出所有隐喻,共提取出403处隐喻表达式。同时对隐喻表达式进行分类和数量统计,制成图表(见表1)。最后对其英译策略进行标注、统计。

Table 1. The metaphors in the President Xi Jinping’s New Year Greetings

表1. 2018~2022习主席新年贺词中概念隐喻统计

经过数据梳理和统计,笔者发现,习主席新年贺词中应用的隐喻类型丰富多样,涉及十种隐喻类型,其中旅途隐喻、拟人及人体隐喻、建筑隐喻、方位隐喻、战争隐喻及容器隐喻使用频率较高。基于语料中403个隐喻表达,笔者对其翻译策略进行归纳,其中,采取保留喻体的策略有215个,采用意译策略的有105个,采用转换喻体的策略有65个,采用省略喻体的有18个,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案例分析,对于隐喻的翻译策略是如何运用的进行探讨。

4. 新年贺词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4.1. 保留喻体

保留喻体就是直译,陈国兴与菅爱丽认为政治语篇属于表达型的功能文本,翻译时应遵循尊重作者、贴近原文的原则 [9]。其次,人类具有相似的认知经验,当隐喻在源语语境和目标语语境中保持一致的形式且意义统一时,可以采用直译法,既能准确将原文的意义准确表达出来,同时保留中国文化特色,促进中西方文化融通。

例1 人民子弟兵永远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The people’s army will always serve as a great wall of steel that guards our motherland. (建筑隐喻,2020年新年贺词)

“钢铁长城”属于结构隐喻中的建筑隐喻,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起到了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作用,这里指人民军队保家卫国。在不同的认知域中,隐喻的意象图示本质上是对应的,“长城”是有固定表达的,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概念应该为全世界人所熟知,因此将“钢铁长城”直译为“a great wall of steel”。

例2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

At the historic crossroad of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the new journey of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s about to start. (旅途隐喻,2021年新年贺词)

在新年贺词的隐喻表达中,旅途隐喻使用的频率很高,通常将国家、社会发展映射为征程、旅途。例中“征程”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征途、旅程,“新征程”就是新的旅程,翻译这个词时,译者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将其译为“the new journey”。源语中的“新征程”指的是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现有的发展方位到未来的发展方位,因此“journey”与源语的隐喻所指一致,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译出源语隐喻的含义。

4.2. 转换喻体

由于社会环境、文化等差异,人们在使用隐喻表达时会把不同源语域的概念来映射相似的目标域中的概念。译者则应该恰当地转换喻体,使用形式不同、表达意义相同或相近的隐喻概念,缩小中英文的语言差异。

例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旅途隐喻,2022年新年贺词)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ll be no easy task like a walk in the park; it will not happen overnight, or through sheer fanfare.

“一马平川”这个成语本意指能够纵马疾驰的广阔平地,后来引申为事情进展顺利,对于相同的概念域,英文用“a walk in the park”表示非常容易,此处使用转换喻体的译法,不仅表达意义相同,而且形式相近,恰到好处。

例4 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

We launched the final assault on the fortress of entrenched rural poverty, and cracked this “hardest nut”. (人体隐喻,2021年新年贺词)

例4中“硬骨头”属于中国文化独有的隐喻表达,指困难的事情,而英文中的“hard bone”没有这个用法,英文相对应的表达是“hard nut”,转换成译语读者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译语读者所接受。

4.3. 意译

由于中西方存在文化上的差异,有的隐喻表达在国外受众的概念域中不普遍,译者进行直译无法明确传达其信息,或者找不到对应的表达,因此译者可选择意译法,对汉语中隐喻概念的具体意义进行阐释,便于目的语读者接受。

例5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建筑隐喻,2018年新年贺词)

Building a high-rise begins with mounds of soil.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出自老子《道德经》,“九层之台”原本指“九层的高台”,隐含意义是远大事业是由点滴积累完成的。在汉语中,九是数之大者,又引申为多数,而英文中数字九并没有相应的含义,因此这里采用意译的方法,译为“high-rise”。

例6 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The hard work and dedication of countless unsung heroes have all added to the great momentum of China’s march forward in the new era. (水流隐喻,2022年新年贺词)

“洪流”属于本体隐喻中的水流隐喻,指巨大的水流,若直译为“flood current”会让人不知所云,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意译为“the great momentum”,不仅更符合译语读者的表达习惯,而且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巨大冲劲。

4.4. 舍弃喻体

有一类隐喻在目的语中存在词汇空白,或者意义冗杂、重复相同意思的隐喻,可以考虑选择舍弃喻体的翻译方法,使用非喻体表达方式,这样就能以更直观的方式把原文中信息和内容表达出来。

例7 大江南北披上红色盛装,人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和我的祖国》在大街小巷传唱。

All of China was arrayed in red with proud smiles on all faces as the song “My Motherland and I” played throughout the streets and alleys. (拟人隐喻,2020年新年贺词)

这个例子中,“披上红色盛装”属于拟人隐喻,“盛装”通常指人的华丽的装扮,这里指的是中国各个地区遍布着红色的装饰物,此处省略喻体,直接译为“was arrayed in red”。“array”一词是布置、排列的意思,舍弃喻体的译法更加简洁,便于读者理解。

例8 ……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They pooled their drops of strength into tremendous power and built an iron wall to safeguard lives. (建筑隐喻,2021年新年贺词)

例8中使用“构筑……的铜墙铁壁”是结构隐喻中的建筑隐喻,“铜墙铁壁”是指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铜墙和铁壁表达的含义是一样的,因此这里可以舍弃一个喻体,“an iron wall”一个喻体就能表达同样的隐喻概念,不作赘余表述。

5. 结语

隐喻作为认知手段,在政治语篇中体现了重要的语用功能,隐喻能帮助政治家表达政治立场,传递政治信息和执政理念,实现与民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分析近五年习主席新年贺词双语语料,笔者发现语料中运用了丰富的隐喻表达式,主要采用的隐喻类型有旅途隐喻、拟人及人体隐喻、建筑隐喻、方位隐喻、战争隐喻及容器隐喻。常用的隐喻翻译策略有四种,即保留喻体、意译、转换喻体和舍弃喻体,这对于政治文本的隐喻翻译策略有一定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2.
[2] 王秀芹. 俄语政治语篇中隐喻概念的功能[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S1): 108-109.
[3] 陈勇, 刘肇云. 隐喻政治与政治隐喻: 论美国政治家的政治隐喻[J]. 外语教学, 2009, 30(1): 25-29.
[4] 汪少华, 张薇. 美国政治话语的隐喻架构模式建构研究——以布什和奥巴马的环保演讲为例[J]. 中国外语, 2017, 14(2): 54-59.
[5] 黄敏. 隐喻与政治: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1979-2004)隐喻框架之考察[J]. 修辞学习, 2006(1): 15-23.
[6] 王维民, 黄娅. 从概念隐喻看政府的意识形态与执政理念——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78~2011)为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3(3): 40-45.
[7] 侯奕茜. 基于态度的政治隐喻翻译模型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为例[J]. 外国语文, 2021, 37(4): 122-130.
[8] Pragglejaz Group (2007) MIP: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Metaphorically Used Words in Discourse. Metaphor and Symbol, 22, 1-39.
https://doi.org/10.1080/10926480709336752
[9] 陈国兴, 菅爱丽. 政治语篇中的科技隐喻及其英译策略研究——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平行语料库[J]. 外语电化教学, 2019(5): 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