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中的产业学院效能建设研究
Research on the Efficiency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Colleges i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DOI: 10.12677/CES.2022.104120, PDF, HTML, XML, 下载: 364  浏览: 2,54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徐国凯, 黄景德*, 张恩光:珠海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广东 珠海
关键词: 产教融合产业学院效能建设建设路径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dustrial College Efficienc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ath
摘要: 当前产教融合改革正向更深更广的维度展开,产业学院的改革任务及其建设效能是否给力,会直接影响到产教融合型高校创建的成效。首先分析了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形势、产业学院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论证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利用优质资源、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是提升产业学院建设效能的主要途径,为深化产教融合改革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
Abstract: The reform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is going deeper and wider. Whether the reform task of the industrial college and its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wesom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Firstly, it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and main contents of the 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college, and demonstrates the main way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college are to scientifically formulate the development plan, improve the modern governance system, innovat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integrate and utilize high-quality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t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path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文章引用:徐国凯, 黄景德, 张恩光. 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中的产业学院效能建设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2, 10(4): 731-735.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2.104120

1. 引言

2017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是近年在国家层面所制定的产教融合改革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旨在解决当前教育体制机制下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务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参与到产教融合中的各利益攸关方的优势,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19年发布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全国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建设试点,并通过试点,在产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创新上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借鉴的经验 [1]。这意味着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正向更深更广的维度展开,城市将成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自然地,新的改革政策与任务落实的相当一部分责任就落到了校企共建的产业学院身上,其建设效能是否给力,会直接影响到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创建的成效。

任何的改革政策落实,都要讲求实效。正确进行产业学院效能建设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提高学院的管理水平、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故对其进行科学深入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近几年,各地开办了一些产业学院,学界也发表了不少关于产业学院建设的研究论文 [2] [3] [4],内容涉及到教融合实现路径、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等问题,但是有关产业学院效能建设的研究却极少见到。本文以珠海科技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为例,从明确新形势下产业学院效能建设的主要内容入手,探讨搞好效能建设的主要途径,以期引起同行们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

2. 产业学院效能建设的主要内容

产业学院效能是指其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产业资源和城市其它资源,成功地发挥其协同育人功能和实现深度产教融合目标,从而使学院、企业、教师和学生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和有效作用。现阶段产业学院效能建设是否成功的评判依据应该是《意见》中设定的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四个主要目标是否实现 [3] [4]。因此,珠海科技学院从相应的四个方面着力开展产业学院的效能建设:一是要总体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二是要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要基本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四是要显著增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

产业学院效能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校企双方共建智能制造类课程实训平台,深化新技术新成果进课堂育人模式;规范基地管理,构建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健全新技术新成果应用途径,保障智能制造类课程实训质量,激发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热情和活力;加强基地校企双方师资建设,提高产业学院实训水平;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训教材,提升产业学院实训效果;校企产学研合作,提升新理论新方法教学深度;建立基地建设的激励制度,促进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 [5] [6]。

3. 产业学院效能建设的主要途径

3.1.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1) 制定原则

科学前瞻、路径清晰、务实可行的原则是制定产业学院发展规划的前提条件。要坚持新时代发展理念,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需求,将深化产教融合纳入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担负起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合作共赢格局的一份责任。

2) 发展规划

根据产业人才需求方向和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优势来统筹安排产业学院的学科专业布局。发挥产业需求的引领作用和企业资源的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对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助力产业升级提效,实现政校企学多方共赢。

3.2. 健全现代治理体系

1) 协作机制

建立由高等学校、教育集团、投资人、行业协会和实体企业等参与的多主体办学体制,追求治理结构现代化。正确处理校企之间的关系,采用明确主要任务、理解合作方需求、签署合作协议、固化管理机制、明晰实施主体、利用业界资源、谋划项目建设和积累合作成果等策略增强产业学院建设的活力与成效。产业学院应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激发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逐步化解发展过程中的弱项。

2) 管理体制

构建由协议和制度约束的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监管、院长负责、平台运作的三级管理体制, 以确保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第一级是产业学院理事会,合作办学各方借助这一机构监管产业学院。理事会定期举办工作会议,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审定重要工作规划和方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第二级是产业学院院长及运行团队。产业学院院长向理事会负责,组织落实理事会的决议,通过日常管理推进学院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主持制订发展规划、培养方案等重要文件,监控与改进教学质量。第三级是教学运行平台和技术研发与成果转移平台。教学运行平台是体现专业链价值的重要机构,依据校企联合制定的培养方案运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技术研发与成果转移平台是产业学院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重要机构,校企联合拟定科技攻关项目,共同完成研发任务,利用企业资源孵化产品,推进产业进步。

3.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培养模式

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创新型人才,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增强产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 课程体系

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在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遵循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原则,与合作企业一起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创新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嵌入紧密匹配产业需求和企业岗位标准的课程或者课程模块,并根据行业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动态和新需求及时进行优化,逐步凝练出专业特色 [7]。

3) 教改方法

建立并通过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与教育数据共享,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使得产业学院掌握人才需求趋势,建立以市场需求、行业标准、职业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加强校企沟通,推动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着力提高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契合度,使培养的人才用得上、用得好,达到校企双赢。

3.4. 整合利用优质资源

1) 建设产教融合型教师队伍

产教融合型教师是包括“双师双能型”、“教学科研型”、“专兼一体化”等教师在内的能够胜任产业学院多种任务、确保培养方案落实的教师,其角色任务明显高于难于传统教师。制定和实施相关的队伍建设计划,完善相应的教师认定标准和办法。通过组织学习有关教育改革政策法规等活动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通过在进修培训、评职晋级、薪酬待遇等方面向产教融合型教师倾斜等措施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

2) 建设实训研发体系平台

利用企业物资和场地等优势,按照“需求对接、产业对接、课程对接、过程对接”的思路,构建分层次、多模块、目标清晰、递进衔接的实训研发体系平台。要以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企业、行业标准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专业实践能力核心竞优势。将实训研发体系平台建设成为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和新产品研发孵化基地。

3.5.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1) 层次建设

按照产教融合的形式和深度来区分,产业学院的效能有三个层级,分别是联合培养人才、联手技术攻关和联动成果转化。目前多数的产业学院运行在最低层级的联合培养人才上,而第二和第三层级的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非常有必要加以强化和提升。否则,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初衷就不能全部实现,效能建设就不够全面。

2) 融合路径

产业学院只有在真正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才能够实现全部自身价值。要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计划,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技术转移。学院要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发的课题。企业与学院要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共同组建技术研究平台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速实现成果转移转化,助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4. 结束语

综合产业学院效能建设的主要途径,除了要积极探索在新的培养模式下产业学院的内部管理规律,尽快建立符合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际要求的评价体系、质量标准、管理要求和保障措施等制度外,还应支持社会独立数据机构开展对于产业学院建设效能的评价,建立健全科学全面的、与学院建设目标一致的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独立数据机构发布的产业学院建设效能测评结果,可以作为把握建设工作成效、特色、优势和改进不足、调整策略的依据。通过持续改进可以促使学院后续建设效能显著提升,形成积极正面、良性循环的社会影响力。

基金项目

本文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和珠海科技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王海蕴. 以城市为节点构建产教融合改革的“基本盘”[J]. 财经界, 2019, 11(1): 18-19.
[2] 李玉珠. 产教融合制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职教论坛, 2017(13): 24-28.
[3] 王晓轩.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现路径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 5(5): 1-3.
[4] 原峰山.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9, 6(61): 137-139.
[5] 刘国买, 何谐, 李宁, 梁俊平. 基于“三元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新型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 174(1): 62-66.
[6] 郭雪松, 李胜祺. 混合所有制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J]. 教育与职业, 2020(1): 20-27.
[7] 黄景德. 新工科背景下机器视觉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J]. 创新教育研究, 2021, 9(4): 858-864.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1.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