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以马鬃苗族乡为例
On the Involvement of Social Work in the Education of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A Case Study of Mazong Miao Township
DOI: 10.12677/ASS.2022.114171, PDF, HTML, XML, 下载: 451  浏览: 3,648 
作者: 陶芳丽, 牟 羡: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吴声军: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个案工作小组工作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 Education Case Work Group Work
摘要: 现在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的现象普遍存在,在马鬃苗族乡也不乏这样的现象。他们将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由父母或其他亲属代为照顾。且在农村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居住情况和基础设施等条件较为缺乏,父母也不在子女身边,这给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安全、心理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成为了我们社会工作不得不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以系统理论、增能和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切入点,用访谈法、文献法、问卷法等资料收集方式。收集了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安全、心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试图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从微观、中观、宏观不同层面介入,并希望以此探究出一些效率高、实用性强的方法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境,并希望这一体能够得到更多的关心与关爱并健康成长。
Abstract: It is common for the Miao nationality to go out to work in rural areas. They leave their young children at home to be taken care of by their parents or other relatives. Moreover, there is a lack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eachers, living conditions and infrastructure in rural areas, and parents are not around their children, which has brought som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learning, safety and psychology of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 This will not be conducive to children’s growth and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education of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 has become an issue that we have to explore in social work. This paper is mainly guided by system theory, empowerment and advantage perspective theory taking the education of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ollecting data by means of interview,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so on. Some problems in education, safety and psychology of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 were collected. And we try to use the professional method of social work to intervene from the micro, meso and macro levels, and hope to explore some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methods to help solve the education problems of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 help them solve these difficulties, and hope that this integration can get more care and care and grow healthily.
文章引用:陶芳丽, 吴声军, 牟羡.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以马鬃苗族乡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4): 1257-1264.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4171

1. 研究背景

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在马鬃苗族乡,缺乏支柱性的产业经济,人们基本上都是靠务农为生,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人们为了追求给孩子好的学习环境与生存环境,大部分的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将年幼的子女留在了家里,由父母或者其他的亲属代为照顾。这一群体就成了农村留守儿童。而在马鬃苗族乡,对于学生的学习的环境、师资力量、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等都比较匮乏,加之父母的外出务工,长时间没有陪在子女身边,给马鬃苗族乡的留守儿童在安全、学习、心理上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社会工作介入必不可少。

2. 研究目的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都缺少来自父母的关心、教育与管理,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有待提高,监护措施不到位等,导致他们在学习、安全、心理方面会存在一些问题,希望通过本次探讨,能够利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介入,帮助这一群体链接资源,解决一些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掌握一些在安全、心理方面的常识。摆脱在学习、心理方面的困境,增强自身能力。并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易于操作且可行的办法,帮助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让这一群体能够得到更多关爱。

2.2. 研究方法

在本次调查中,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笔者首先通过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生活现状及形成原因,以及他们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半结构访谈法和问卷法:了解马鬃苗族乡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如;家庭环境,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监护状况,学习情况等。以此更加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

3. 核心概念与介入理论

3.1. 核心概念

3.1.1. 农村留守儿童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缓慢且资源较匮乏,父母为了其基本的生活和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而选择外出务工,将子女留在农村,因此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所以,笔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为了其基本生活,或者为了追求更好一点的生活而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让孩子独自留在农村,或者由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人代为照顾与管理的。也有一些是因为父母一方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也需要其他代为照顾的且与孩子共同生活,不满十八周岁的农村户籍的未成年人 [1]。

3.1.2. 个案社会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是指经过专业的社会工作培训,或者在学校进行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社会工作知识与技巧。以此来为个人、小组、社区等提供专业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减轻他们在家庭和思想上的压力,提高他们的福利水平,以此来达到社会的和谐状态 [2]。当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时,我们可以用个案中的危机介入模式介入,以此来治疗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或者当某个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困难,我们也可以用个案的方法介入。

3.1.3. 小组工作

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其服务对象一般为群体和小组。并且开展活动是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和协助下开展,其小组成员在参与活动的时候进行有目的互动,获得行为的改变、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 [3]。在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时,当他们在学业上存在问题时,或者要帮助他们改变某个行为,通过小组的活动让他们习得新的行为。

3.2. 介入理论

3.2.1. 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认为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人 [4]。所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他们在学习上、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存在一定的关联,社工在介入时,需要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系统理论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人格方面发挥者重要作用,即原声家庭对个人的影响;社工在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时候,需要关注他的家庭环境,家人之间的沟通状况,相处模式、家庭氛围等,以此来思考他的原生家庭对他性格塑造、心理方面的影响。社工用系统理论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时候,注重运用案主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来帮助解决其问题。分析其原因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将其置于所生存的环境中来综合考虑其形成原因。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中,我们可以考虑其社会系统、家庭系统等,如老师、同学、监护人、邻里等,来帮助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3.2.2. 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在接触案主时,不以问题的视角去看待案主,而是从他的优势和好的方面去看待他所面临的困境和面对的困难就是优势视角 [5]。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也是一样的,不能只看到他们身上的问题,还要看到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和他们的优势。我们要创造一定的条件,充分利用他的优势和能力来帮助他们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农村留守他们所经历的这些困、磨难、痛苦,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我们要从中找到转变的可能,面对挑战,抓住那些可以让自己变得强大,勇敢的瞬间,他们就会变得强大,就会成长,从而提升自己;社会工作者想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服务,只能与他们合作,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找到他们优势所在的时候,可以对他们进行增能,引导他们积极的与环境互动,参加到社会事务中去,以此来拓宽他们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例如:帮组农村留守儿童发挥其聪明才智,鼓励其自己学习,提前预习等,提高学习效率。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缓解心理问题的方法,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帮助他们发挥原有的优势,获得一些以前不具备的能力,发挥他们自己的价值,降低由于环境对他们造成的无力感。

4. 马鬃苗族乡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马鬃苗族乡地处桐梓县西北部且海拔较高,常年处于阴雨状态,这里很好的验证了那描写贵州的那句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所以有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马鬃苗族乡总人口9122人,其中留守儿童69人,男生31人,女孩38人,留守儿童占总人数的3%,可见是具有一定数量的。在马鬃,在经过访谈,问卷的收集中,我了解到,在马鬃苗族乡农村留守儿童当中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在他们几岁的时候就离开孩子了,将孩子留在家中又爷爷奶奶代为照顾的较多,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离开都是处在小学阶段,他们的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下等,处于上等的同学较少。在家中,有正在上高年级的人员,就会给孩子一定学习辅导,没有的,基本上只会提醒孩子学习,而不会参与辅导。在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的离开,缺少父母的陪伴,给70%的孩子心灵上、性格上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他们在安全上存在的问题,53%的监护人都会进行简单安全教育,但是不持续,不深入。导致他们在安全问题上存在一定问题。

5. 马鬃苗族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5.1. 学习方面

5.1.1. 年龄较小,缺少自制力

马鬃苗族乡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年龄较小,缺少自制力,所以在学习中会存在不自觉的状态。且这些孩子中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成绩在班上中下等,所以在学习上需要一定的监督与辅导,而父母是最佳人选,但是由于父母的外出,不能对其进行监督,导致其成绩不稳定。

5.1.2. 承担一定的家务占据学习时间

因为父母的外出务工,农村的留守儿童就需要承担一定的家务,因此占据他们的学习时间,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都要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家务,如打扫卫生,给自己洗衣服,还需要照顾小一点的弟弟妹妹等。

5.1.3. 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对其进行学业辅导

由于年龄较小,不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且身边缺少合适的资源,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孩子们遇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所以容易降低其学习的兴趣。

5.1.4. 缺少父母的监督、支持、鼓励

父母的外出务工,在他们进步的时候,没能得到及时的鼓励,在遇到困难时,也没能得到父母及时的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就会不主动去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5.2. 安全方面

5.2.1. 由于年龄较小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

例如,对河水的安全意识较低,喜爱在河边嬉戏。通过走访得知,有五个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由祖父母代为照顾,且经常去河边玩,由于老人精力有限,疏于管理,并且没有多加管教,在有一天放学回家,五个兄弟姐妹约着去河边玩,不幸全部落水身亡。

5.2.2. 由于他们的监护人文化程度有限,对他们的安全教育能力也有限

有些孩子喜欢玩火,应该在大人的陪同下进行,而不应该让其单独玩耍,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火灾或者伤害到他们自己。

5.2.3. 父母监督的缺失 [1]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且父母在子女的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时间的分开,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变少,导致他们得到父母的教育与引导变少。对于他们的监护人,只能保证其基本的衣食住行,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较少,对一些存在危险性的行为,只要暂时没有存在危险,也不进行及时的制止,由此也容易引发一些安全事故。

5.2.4. 老师应多运用更易于学生理解的安全教育教学方法

马鬃苗族乡的农村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分开,其安全教育往往是由学校单方面的进行。而在学校中,老师对其安全教育工作力度不够,而且都是停留在理论上,缺乏实际模拟能力,学生们对其就不够重视,当危险真正来临时,缺乏直接的应对经验以及处理能力。

5.2.5. 学校的安全教育内容较为片面

学校在安全教育中比较重视那些大的安全事故,如火灾,地震等,但是对于一些在生活中常发生的,缺少讲解,如溺水。学校只是说不能去危险区域游泳,但是在一些较为安全的水域,也容易发生危险,而有些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会一些水性,加之绑一些塑料瓶在身上增加浮力,导致他们更加大胆,去一些深一点的水域,增加了其危险性,产生的悲剧也不少。

5.3. 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5.3.1. 性格敏感内向

由于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他们年龄较大,精力有限,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往往不能为其解决,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对其缺乏信任,变得敏感多疑,且不愿意与人交流。

5.3.2. 自卑

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开都是因为家庭经济匮乏,不得不离开,又因为孩子也会存在攀比心理,由此容易产生自卑感。

5.3.3. 暴躁不安

父母长时间的不在身边,孩子想念父母时、受欺负时、被爷爷奶奶责罚、莫名的责怪时都不在,时间久了,孩子的性格就孩子就容易变得暴躁易怒。

5.3.4. 叛逆心理严重

缺少父母的爱与支持。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没有人可以帮助解决,只能自己面对,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没有合适的地方倾诉,因此他们渴望父母可以在自己身边,所以用着自己的方式对抗着这样的局面,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父母觉察到他们强烈的渴望。

6. 马鬃苗族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介入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是哪个机构单方面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合作,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其工作的重点是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老师、同学的优势和留守儿童自身的的功能。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村留守的相关问题。

6.1.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影响一个人最长远最持久的地方,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安全问题、教育问题,在家庭层面,社工可以采取个案、小组工作方法介入。通过小组介入时,可以将孩子或者监护人来参加小组活动。们如何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

6.1.1. 学习方面

第一,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监护人可以陪同。例如,你可以看看报纸,看一些你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这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有些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我们可以不用陪同,但是我们不能在其旁边制造噪音。不要大声看电视,看抖音视频等,我们应该让环境保持安静,让其可以专注于学习。第二,作为监护人,如果监护人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勤劳的人、善良的人、正直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将这些品质用于行动中,对孩子在行动上加以引导,耳濡目染,他就会学习你勤奋的品质,并且学会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6.1.2. 安全方面

在安全方面也可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第一在孩子的生活中,遇到一些基本的安全问题,监护人及时的对他进行纠正,耐心的进行讲解,让其能够理会你所讲解的东西,学会将你所教用于应对他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安全问题。第二监护人在生活中就很注重自身安全,并且掌握相关的安全常识,孩子就会受其影响,也变成一个注重安全问题的人。

6.1.3. 心理方面

第一,社工可以给监护人将就一些基本的心理问题,如何辨别及应对的方法,让监护人在生活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留心,一但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处理,让其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第二,给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讲解,在家庭里面也如何营造相互关心、关爱的氛围。家庭成员在生活中也要保持相互关心,遇到问题可以相互倾诉。在大家都休息的时候,茶话间,大家可以多聊天、谈心,讲述自己最近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将这些问题与家人分享诉说,慢慢的,就会让孩子们有地方可以宣泄,找到值得倾诉的人,减少他们由于父母离开而带来的心理焦虑。其次,社工可以开展小组活动,如相互诉说心里话,让他们将自己的心事说出来。播放一个简单的案例,关于安全方面的,让两个监护人组成一对,相互扮演一个是留守儿童,一个是监护人,然后针对这样一个情况,对其进行教育。最后,社会工作者可以多开展两次活动,加深记忆,以便于他们可以真正用在生活中。

6.2. 监护人应该履行监护职责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监护人的责任不可或缺。社工可以针对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开展相关的小组,给他们讲解作为监护人应该履行的责任。作为监护人,不得在日常生活对他们进行恐吓,打骂留守儿童;当他们出现情绪波动、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的时候,应当及时安抚、送医,并精心照顾,不能坐视不管;其次,对于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监护人应该在自己范围内帮助其解决。并督促其学习。让其养成按时学习的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如果他们出现了什么不良的行为,作为监护人应该及时的制止,并进行教育,耐心教育并引导他们改正错误。让他们逐步改正自己不当行为。

6.3. 帮助链接资源、发挥自身功能与优势

针对马鬃苗族乡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安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个别比较严重的对象,我们可以采取个案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程度较轻的采取小组工作介入,社工在系统理论,增能理论和优势视角的指导下,介入相关的农村留守儿童。并且社工担任的角色:资源获取者、链接者、教育者等角色。

6.3.1. 疏导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们可以采用理性情绪治疗法中的ABC理论。首先,我们可以教会他们如何辨别哪些是理性的情绪哪些是非理性的情绪( [6], p. 77)。拿出一个案例:如何看待父母外出务工?让他发表他的看法,社工认真倾听,从中发现他们不合理的想法。其次,根据他所表达出来不合理的信念,并和他进行辩论,直到他的想法变成合理为止,不在是极端的、偏激的。社工再一次将这个事情拿出来,听他们的想法,直接到变成合理,至此个案结束。第二,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社工可以将这群农村留守儿童集中起来,开展小组活动。活动名称可以为互助成长成长小组。目的是为了促进他们的交往交流,增加其接触的机会,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朋辈群体,拓宽他们的人际圈子。让他们彼此可以相互照顾,相互支持,从中获得力量,并建立起自己的支持系统。社工通过开展破冰游戏,消除他们之间的陌生感,放松彼此的隔阂心理,敞开心扉,融入到活动中去。然后可以讨论父母外出务工,让发表自己的他们的看法和带来的影响,并相互交流。社工进行总结。最后,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团体领导,形成团体动力,让他们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6.3.2. 帮助建立支持系统

小组工作中的互惠模式下的系统理论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解决问题,满足需要( [6], p. 88)。社会工作用系统理论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时候,就应该多方面考虑,综合分析其形成原因,然后链接他多方面的资源,帮助其解决问题。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就要利用好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系统,如老师、同学、监护人、邻里等,以此来帮助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针对马鬃苗族乡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安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工作来介入。小组名称叫互惠成长小组,小组的目标是增加组员的社会归属感和相互依存,让组员之间、组员和他们所生活的系统之间更加的开放与和谐。其次,在社工的带领下成立小组,组员之间平等,且有组员有归属感,有爱有温暖,组员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持自己的独立性,在小组中,应培养组员的独立性。然后在社工将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召集起来开展活动,如:不倒翁、说说自己成长中的一件事等这些需要他们团结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这样可以让他感觉被需要,且他们这个团队的一份子。再次,“说说心里话”的活动,大家可以将自己成长中的事说出来,既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又增进了彼此心的距离。社工就农村留守儿童话题给大家做一个正面的讲解,纠正因父母外出务工大家不正确的看待,引导大家理性看待父母外出务工;参加小组活动,有利于大家在组内找到共同点,认为大家都是一样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离开时为了他们可以有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其他的原因,这可以减少他们的自卑活敏感的心理,减少不良心理问题的发生。最后,社工继续开展活动来增加组员间的感情,让这个小组逐渐培养成一个可以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心理上可以互相安慰,成长中相互扶持,以此来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便能更好的适应生活。

社工针对这群农村留守儿童。都可以帮助他们链接资源,帮助其解决问题。社工可以倡导学校,链接学校的相关资源。第一,学校应该对农村留守儿童多加关注,在学习上加以辅导,努力提高其学习成绩。学校还可以开展一对多的帮扶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状况,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与帮扶的留守儿童谈心,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和他们共度周末,在他们安全方面,学习方面,心理方面方面提供帮助,使他们遇到困难能够的到及时的帮助。第二,学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并依托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在学校里,可以在社工的带领下,开展团体活动,专题讲座等活动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一些关于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方面方面的常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能够有求助的意识,通过他们问题不断的得到解决,以此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7. 小结

本文主要是在优势视角、增能理论、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探析,希望在我们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时候,不应该将其标签化,或者总是将切入点放在他们的问题上,每一群体都有他自己的优势,我们也可以将着眼点放在他们的优势上,从多方面入手,才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群体的问题。更好的促进其健康成长。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这一群体是我们应该重点保护的对象,而农村留守儿童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以后,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组织能够提供更多资源,提供更优质服务,更加健康合理的去关爱这一群体,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致谢

行文至此,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吴声军、牟羡老师不辞辛苦的给我指导,给予我学习得方向,并一次又一次的在论文撰写上给我帮助,教会我如何收集一手资料,分析资料,进行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真的分常感谢能在自己读研的路上遇到的恩师,并能够成为他们的学生,这是我人生一大幸事。在研究生的生涯中,因为有你们的存在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饱含着诸多的可能,是你们的存在让我的研究生生涯熠熠生辉。其次,要感谢马鬃苗族乡镇府给我这样的一个实践的机会,给我提供的平台,让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这样的一个人群,收集到他们的资料,并完成这篇论文的撰写。最后感谢我的其他科任老师、同学、家人以及朋友的帮助与支持,才让我得以安心的学习,并在学习上获得一定收获。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刘玉玲. 官渡城区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财经大学, 2020.
[2] 许莉娅, 主编.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 个案工作[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3] 刘梦. 小组工作[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4] 王思斌. 社会工作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5]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 编写. 社会工作实物[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
[6] 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第二版) [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