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现实意义研究
Research on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Lu Xun’s Promotion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DOI: 10.12677/OJHS.2022.102013, PDF, HTML, XML, 下载: 449  浏览: 833 
作者: 董雅萌: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关键词: 鲁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Lu Xun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是在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五四运动的促进下实现发展的。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中国社会现实相联系的过程中,鲁迅的突出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广泛传播,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启迪。
Abstract: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gradually developed under the need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he promotion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the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associated with Chinese social reality, Lu Xun has an irreplaceabl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promote the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com-bined with practice of Chinese revolution, promote the spread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enlightenment.
文章引用:董雅萌. 鲁迅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现实意义研究[J]. 历史学研究, 2022, 10(2): 83-87. https://doi.org/10.12677/OJHS.2022.102013

1. 引言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革命的进步的文化、科学的理性的文化、世界视野下的民族文化、多样丰富的和谐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在实践中具体化为一系列的文化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实际运用于具有民族特殊风格、中国时代特点以及中国自己话语形式的国情中,从而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鲁迅既是我国旧文化的伟大批判者和改造者,又是我国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创造者,本文旨在研究鲁迅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现实意义,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宝库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2. 鲁迅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条件

在迫切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时代需求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不断发展的历史背景下,鲁迅试图从思想层面挽救中国人民和中国命运,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一) 中国革命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导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丧权辱国、割地赔偿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人民日益陷入苦难的深渊,民族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1842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随即洋务运动破产,进一步说明洋务运动以求改变器物来挽救清朝统治是行不通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清朝损失惨重,不仅赔偿了巨款,日本还相继在中国开通通商口岸并开设工厂、霸占中国台湾和辽东半岛,促使各国由原来的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面对这种形势,清政府不仅没有积极地反抗外国侵略,反而一味地奉承帝国主义来维持其封建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愈发艰难困苦,但人民从来没有停止反抗,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到后来的义和团运动再到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人民的意识开始逐渐觉醒。然而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弱点,从根本上阻碍了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任务的实现,说明仅仅依靠政治制度改革是不行的,必须依靠思想革命才能革新人民的旧思想。中国长期深受封建主义剥削和殖民主义侵略的危害,穷困潦倒的人民甚至无法获得作为人类的最低生存保障,这种残酷的现状促使鲁迅陷入了沉重的思考,一生都在努力追求改变这种现状的出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人民的思想逐渐得到解放,马克思主义也开始传入中国,而此时的鲁迅用笔作为战斗武器积极地参与到现实斗争中去,面对敌人的攻击不但毫不退缩反而愈战愈勇。鲁迅出身于封建文化的大家庭,因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故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晚年的鲁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书籍的不断阅读和译介,逐渐完成了马克思主义身份的转变。同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将无产积极逐渐推上了历史舞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始终站稳人民群众的立场,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为中国革命指明正确的方向,而且把艰难贫苦的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中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需要正确的理论给予指导,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发展的理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中国革命凝聚了不可估量的力量。

(二) 新文化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之后发行第二卷时将其改为《新青年》杂志,意味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被正式拉开。随后,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中以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挑战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从而使《新青年》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中所倡导的民主,是指反对封建专制政治,要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并充分强调人权思想;倡导的科学,是指以科学和求实的态度判断一切事物,拒绝愚昧、主观不理性的态度,反对迷信盲从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除此之外,新文化运动在倡导新思想的同时,也倡导文学革命,即用新文学和白话文来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陈独秀、胡适和鲁迅等人在倡导白话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白话文运动也推动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人民群众的觉醒,促进了人民群众思想解放。由此,在《新青年》杂志的号召和推动下,青年知识分子掀起争取自由和民主、追求真理的热潮,在此期间培养并涌现了一大批民主主义者,打开了长期禁锢人们封建思想的大门,鲁迅最初通过《狂人日记》来释放心中的呐喊,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逐渐以小说和杂文为主要的武器开启了战斗的新篇章。1918年4月,鲁迅完成了《狂人日记》的写作,并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公开发表,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以迫害狂患者象征封建吃人的礼教,深刻地揭露了家族制度和理教的弊害 [1]。同时鲁迅还号召中国青年摆脱冷气,在前进的途中不必理会那些冷笑和暗箭。总而言之,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新思想和新文化,坚持客观理性和求实的原则对待事物,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并充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新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一条崭新的路径,为五四运动的发展构建坚实有力的文化环境。

(三) 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广泛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批关心中国命运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书籍,试图用新的方法救中国。他们通过《新青年》杂志等刊物,对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经典著作进行理论译介,并在全国各地进行大力宣传,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天津、山东、上海等全国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纷纷响应,迅速发展为全民族的大规模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推动新文化运动进入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新阶段,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同时通过这次运动使先进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放弃向往资本主义文明的幻想,由学习欧美转向学习苏俄,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促使先进知识分子在此期间初步具备共产主义思想,同时在此期间涌现出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李达、周恩来、蔡和森等。李大钊通过《晨报》副刊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专门登载马克思等人的译著,并于1919年10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在这本书中,李大钊第一次较为详尽地向国内人民群众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此外还有一些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内容的文章,如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批判》、李达的《马克思主义的还原》等。而与众多著作有所不同的是,鲁迅的《呐喊》鲜明地彰显了五四运动的实绩,真实地刻画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深刻地揭示了不同层次的社会矛盾,彻底地否定了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表现了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3]。20世纪20~30年代,鲁迅和共产党的部分左翼作家就左翼文学论战和左翼作家联盟解散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但是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及民族危机加重时,鲁迅坚决拥护和支持共产党提出的全民族共同抗日政策,并且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抗日统一战线。由此,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思想指导,同时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广泛传播奠定基础。

3. 鲁迅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对于鲁迅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中作出的巨大努力,毛泽东曾给予高度评价,鲁迅虽非共产党员,但他早已在思想上入党,通过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中国的社会现实相联系的过程中,鲁迅的突出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 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

首先,鲁迅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必须扎根实践。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认知从而形成的系统知识,通过实践来不断修正已有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因此,鲁迅在创作文艺时强调要搞清楚是真的符合实际还是停留在标语口号上的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作只有联接现实社会和革命的实际情况,才更易于为广大读者民众接受和理解。鲁迅去世后,毛泽东指出:在中国谈马克思主义不能离开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必须植根于中国特点运用于中国的革命中、实践中以及发展中,使其带有中国特色 [4],这与鲁迅的观点不谋而合。文艺的灵魂在于它要求作品不仅为政治服务,而且要有自己的独立精神,这也是其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次,鲁迅认为文艺不应只是贴标签式的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宣传革命而机械地创作,这种单纯迎合政治的作品是缺乏感染力的,同时也扭曲了文艺与革命的关系。鲁迅强调进行文艺创作应该符合革命的情形,不能脱离实际和人民群众,同时鲁迅认为要做革命人,他认为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是否将自己看作一个革命人的态度很重要,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可以称为革命文学。因此,鲁迅以文章作为匕首和投枪,不为艺术而艺术做无病呻吟,由此开辟了思想文化的新战场,有力地配合了我党正面的革命战争战场。

(二) 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广泛传播

首先,鲁迅翻译苏联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直接地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广泛传播。鲁迅翻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经典著作与前人的翻译有所不同,他直接从俄文入手,系统地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更好地解决了国内在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时所存在的碎片化问题,使人们能够从整体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避免断章取义,从而能够以全面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此外,鲁迅还介绍优秀的苏联文艺作品给其他作家进行翻译,例如瞿秋白等人,共同进行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介绍推广。其次,鲁迅亲自创作了大量丰富的文学作品以启发民智唤起民族觉醒,时至今日,每一代人都经受鲁迅精神的熏陶洗礼,其中的作品人物成为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共同的文化背景。同时,鲁迅还积极创办进步文学期刊,通过关心和扶持文学期刊的发展,组建一支改造世界的联军来传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木刻运动,培养木刻新人,用新的创作形式启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最后,鲁迅同各种自由主义理想主义的思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战,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据理力争事情的真相。论战的胜利,使得人们更加能够明辨是非黑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也得到进一步广泛传播。

(三) 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论启迪

首先,鲁迅在革命文学论战中深刻地揭示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内涵,他提出马克思主义文化不仅具有阶级性还具有一定的自身特性,如审美、认识和教育等,但是面对中国现实的情况,文化所具有的功能必须让位于文化的宣传功能,文化发展必须植根于中国社会实践和革命实际,创作揭露、批判和讽刺社会黑暗、反映革命现实的作品。其次,鲁迅提出辩证地对待中西方文化的观点。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认为,一是任何思想都要合乎中国国情,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新的中国文化;二是新文化继承发展中国固有的古老历史文化,与悠久的传统血脉彼此互通,只有凝聚人心方能传之久远;三是西方文化情况复杂,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服务 [5]。此外,鲁迅提出发展新文化必须与广大的人民群众结合,创作为人们喜欢和热爱的无产阶级文学,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最后,鲁迅的文化观对于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倡导文化大众化和文化应结合实践的思想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为建设新时代的文化提供理论启迪与指导。

4. 结语

鲁迅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疯狂掠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加速了统治的衰败,直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得新思想和新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优异的环境基础。鲁迅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成长和繁荣,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人民思想的觉醒和解放。鲁迅深刻地体验到了人民群众的艰辛与困苦,他燃烧了自己的生命,留给后人精神的火光,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个真正的巨人。

参考文献

[1] 胡翠娥. 自然人性论与道德人性论的交锋——重论鲁迅与梁实秋关于卢梭的论争[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2): 49-57.
[2]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J]. 新青年, 1919, 6(5): 43-56.
[3] 焦黎黎. 寂寞中的呐喊——鲁迅《呐喊》解析[J]. 牡丹, 2018(18): 36-37.
[4] 朱金梅. 鲁迅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5] 鲁迅. 《鲁迅全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