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持续信息增量研究
Research on Continuous Information Increment of Key Audit Matters of Financial Listed Companies
DOI: 10.12677/FIN.2022.121006, PDF, HTML, XML, 下载: 461  浏览: 679 
作者: 何丽梅, 傅朝辉: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于星煜:内蒙古广实资产房地产土地评估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持续信息增量金融业Key Audit Matters Continuous Information Increment Finance
摘要: 自201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新的审计准则以来,我国投资者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虽然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研究的文章也层出不穷,但是这些文章的主要方向还是集中在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因素以及其经济后果,而对其持续信息的增量问题研究比较少,本文是基于93家国内金融业上市公司2017~2019连续三年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为样本量来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持续信息增量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金融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有着递减的趋势,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逐渐不再拥有持续信息增量,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开始格式化。但是同时研究发现披露不同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改变事项描述和审计应对程序以及定期更换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将有助于保持金融业上市公司在关键审计事项方面具有相当的持续信息增量。通过与英国金融上市公司的对比分析,发现英国金融上市公司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时,每年的持续信息增量比我国金融上市公司要多,而且项数和频数都比我国高。通过这次研究,结合我国披露现状,对我国的金融上市公司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上提出合理的建议。
Abstract: Since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issued the new audit standards in 2016, Chinese investors hav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key audit matters.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articles on key audit mat-ters,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se articles is still focused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key audit matters, and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increment of continuous in-form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ntinuous information increment of key audit matters based on the sample size of key audit matters disclosed by 93 domestic financial listed companies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from 2017 to 2019.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key audit matters disclosed by China’s financial listed companies has a decreasing trend, and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key audit matters disclosed no longer have continuous information in-crement, and the disclosure of key audit matters began to format.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found that disclosure of different types of key audit matters, change of event description and audit response procedures, and regular replacement of different accounting firms will help to maintain considerable continuous information increment in key audit matter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British financial listed companies, it is found that when British financial listed companies disclose key audit matters, the annual continu-ous information increment is more than that of Chinese financial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number and frequency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China. Through this stud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sclosure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the disclosure of key audit matters of financial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文章引用:何丽梅, 于星煜, 傅朝辉. 金融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持续信息增量研究[J]. 金融, 2022, 12(1): 53-65. https://doi.org/10.12677/FIN.2022.121006

1. 引言

自全球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以来,因财务舞弊而黯然退场的公司不计其数,其中安然事件更是震动一时,不仅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的安然公司轰然倒塌,也让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审计事务所安达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Hong Li等,2018) [1]。随着舞弊事件的不断发生,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有了更高的需求,对审计事项的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Kachelmeier等,2018)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16年1月8日印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征求意见稿,同年12月23日,财政部批准并发布了该项审计准则。

按照审计准则的定义,关键审计事项(key audit matters)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柳木华等,2018) [3]。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以此满足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投资需求。其实国内外学者和投资者可能都会有这样一个担忧,随着时间的流逝,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会不会变得样板化、同质化(Sirois等,2017;刘丁睿,2020) [4] [5]。而其中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增量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每个年度的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提供了以前年度所不包含的信息,在这种连续披露中,后期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如果仅仅是前期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重复,则企业的审计报告的质量可能得不到相应的提升,失去了审计准则改革的意义(尹蘅等,2019) [6]。

对于关键审计事项大多数文献都是从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因素和关键审计事项产生的影响两个角度出发。从影响关键审计事项的因素视角出发,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量受到年报问询监管、事务所规模、行业特征、公司特征、签字注册会计师特征等因素的影响(邓祎璐等,2020;耀友福等,2020;张呈等,2019;胡慧娟等,2020) [7] [8] [9] [10]。正是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受不同因素影响,便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从关键审计事项产生的影响来看,关键审计事项对市场反应、投资效率、投资决策、审计师责任、股价崩盘风险以及盈余管理等都会产生经济影响(张金丹等,2019;周兰等,2020;张继勋等,2019;韩冬梅等,2018;史永等,2020;柳木华等,2020) [11] - [16],关键审计事项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后又产生不同的经济影响,而每年所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是否真正产生了这些影响,关键审计事项是否有信息增量进一步促进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

本文的研究路径是在关键审计事项的持续信息增量研究中以金融业作为研究行业,主要将我国目前金融业上市公司在关键审计事项方面的披露现状呈现出来,并且通过与英国上市公司在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现状进行对比,找出我国的不足之处,并且为改善我国披露现状提供经验和合理对策。

2. 我国金融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持续信息增量分析

本文以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金融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随着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金融业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证实了这一点(G C Biddle等,2009) [17]。金融业是单份审计报告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最多的行业,正是因为该高风险行业的特殊性,研究金融行业的关键审计事项的持续信息增量对加强金融行业的信息披露,提升金融行业的稳定性,降低因非系统性风险带来的金融危机的概率具有重大的意义(杨明增等,2018) [18]。

此部分主要是以93家国内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数据统计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来对我国2017~2019年关键审计事项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进行纵向对比,研究2017~2019年金融业上市公司在关键审计事项的项数、类型以及内容等方面的变化。

2.1. 样本选取

自我国2016年颁布新的审计准则以来,所有上市公司几乎连续3年都披露了关键审计事项,本文样本就是从上市公司中找出93家金融业上市公司2017~2019年的年度报告来进行分析。我通过巨潮信息网手工整理这93家企业2017年和2018以及2019年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计算93家样本企业2017~2019年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类型和频数,并对关键审计事项描述和应对的文本相似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比2017~2019年的信息变化来研究金融业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的持续信息增量。

选取的93家上市公司涵盖了金融业主板上市公司的大部分,其中包含了中国资本最雄厚的五大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也有一些地方银行,总体来说选取的样本基本可以代表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

2.2. 金融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持续信息增量分析

2.2.1. 201~2019年关键审计事项数量角度分析

在2017年度报告中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为仁东控股(股票代码:sz002467)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宝德股份(股票代码:sz300023)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所以没有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在2018年度报告中,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国盛金控(股票代码:sz002670)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在2019年度报告中,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和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分别为安信信托(股票代码:sh600816)、国盛金控(股票代码:sz002670)和熊猫金控(股票代码:sh600599)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除以上所描述无法得知之外,其余皆为标准无保留意见。2017~2019年里93家金融上市公司总共披露了740项关键审计事项,平均每年每家公司披露2.65项,其中2017年披露了251项,平均每家公司披露2.7项,2018年披露了252项,平均每家公司披露2.71项,2019年披露了239项,平均每家公司披露2.57项。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2017~2019年披露的项数变化不算明显,总体是出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情况,从整体上看不出是否产生了持续信息增量。

Table 1.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disclosures from 2017 to 2019

表1. 2017~2019披露数量变化

图1所示,93家上市公司在2017~2019里,每家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均在1~5之间,披露频率最高的是3项,频数为132次,频率为48%;其次是披露2项的,频数为103次,频率为37%,其余合计频率为15%。但是披露3项的频率由2017年的50%逐年递减为2019年的46%,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Figure 1. Number of items disclosed in 2017~2019

图1. 2017~2019披露项数

图2所示,在连续三年的披露里,有43家公司三年都没有披露数量的变化且占比为46%但是有23家公司的披露数量发生了减少且占比为25%,仅仅只有14家公司连续三年的披露数量发生了增加但仅仅只占15%,剩下的13家公司披露的数量皆是有增加同时也有减少其占比为14%。在数量变动分析里尤其要注意的事江苏租赁(股票代码:sh600901)和海德股份(股票代码:sz000567)在连续三年里都是只披露了相同类型的1项关键审计事项,基本没有信息增量。从整体数量变动分析来看,我国金融上市公司在2017~2019年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只有较少的信息增量,且三年里持续发生的信息增量也较少。

Figure 2. Proportion of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items disclosed in 2017~2019

图2. 2017~2019年披露项数变化占比

2.2.2. 2017~2019年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类型和具体内容角度分析

在2017~2019年度报告中,主要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有应收款项类投资,结构化主体合并,商誉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评估,融资融券、股权质押业务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减值评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减值评估,收入确认,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分类为第二、三层级的金融工具估值),收入确认等,由于关键审计事项类型较多,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如图3所示,在连续三年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中,披露最多的类型就是结构化主体合并,三年共披露了125次,其次是应收款项类投资共披露了107次,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评估披露了73次,排名第三,第四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减值共披露了62次,商誉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评估共披露了56次,排名第五;其他由于数量较小,就不再排名。

Figure 3. Categories of events in 2017~2019

图3. 2017~2019事项类别

对于2017~2018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变化来说,通过对比分析发现,93家上市公司中有59家上市公司在2018年度披露了2017年不曾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比如民生控股(股票代码:sz000416)在2017年度披露了两项关键审计事项,分别是应收款项类投资和收入确认,在2018年披露了四项,包括应收款项类投资、结构化主体合并、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评估以及首次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影响的评估,从2017年到2018年很明显能看出2018年相比于2017年是存在信息增量的。其余34家公司仅仅只是披露了上期披露过或的关键审计事项,从类型上来看不具有信息增量。从2017~2019年度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来研究分析发现,仅仅只有30家上市公司在2019年审计报告中披露了前期没有披露过的关键审计事项且在2018年度报告中披露了2017年度不曾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比如中油资本(股票代码:sz000617)在2017年披露了应收款项类投资、结构化主体合并评估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减值评估三个关键审计事项,在2018年披露了应收款项类投资、结构化主体合并评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减值评估和首次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影响评估的披露,其中首次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影响评估的披露这项关键审计事项是在2017年不曾披露的,所以在2017~2018年度间是存在信息增量的;中油资本在2019年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包括应收款项类投资、结构化主体合并评估、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分类为第一、二、三层级的金融工具估值)以及首次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影响评估的披露共四项,其中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分类为第一、二、三层级的金融工具估值)是在2017和2018年度都没有披露过的,所以整体来说中油资本在2017-2019年是存在持续信息增量的。

但是比起2018年度来说具有信息增量的公司数量减少了近一半,所以可以得出随着时间的变化,金融业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开始变得样板化,大大影响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产生的价值。而且对于经营较为稳定的企业来讲,关键审计事项在前后年度之间更有可能存在同质性,更容易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形式化,并且无论是关键审计事项的类型还是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描述,以及使用的审计应对程序,都很有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标准化,如果后续年度披露的内容只是对前期披露事项的重复,则将会大大降低对信息的有用性。

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描述和审计应对程序对信息增量影响的研究,本文采用了基于余弦定理的在线工具51tools来计算文本的相似度,发现同样的事务所在对同一家公司出具审计报告时,对于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描述和应对程序的文本相似度都在80%以上,但是不同的事务所之间对同一家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描述和应对程序的文本相似度平均值在40%左右。但是整体来说虽然在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上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由于对于关键审计的描述和应对程序的不同,也存在一定的信息增量。

2.2.3. 2017~2019年不同会计师事务所影响分析

2017~2019三个年度中共有21家会计师事务所为这93家金融上市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如表2所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安永、德勤、毕马威)在2017~2019分别为41家、42家和44家上市公司出具了项审计报告且分别披露了114、115和120项关键审计事项,三年里总共披露了349项,占据93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总数量47.16%。

Table 2. Number of disclosures in Big4 and non Big4

表2. 四大与非四大披露事项数量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四大与非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平均数是相近的,所以从数量上来说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都是差别不大的。

93家上市公司在2017~2019年度有24家更换了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从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来看,仅仅只有4家公司在更换事务所之后,存在着持续信息增量。不同的事务所对同一家公司审计所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就算类型相同但是对于事项描述和审计应对程序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有着明显的信息增量,但是同一家事务所在不同年度披露的同一类型关键审计事项在描述和审计应对程序方面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几乎没有信息增量的价值。比如兴业证券(股票代码:sh601377)在2017~2019年度均披露了结构化主体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内容如表3所示:

Table 3. Consolidated disclosure content of structured theme of industrial securities

表3. 兴业证券结构化主题合并披露内容

根据表3内容通过51tools在线工具分别计算出2017与2018事项描述的文本相似度约为93%,审计程序文本相似度为57%;2017与2019年结构化主体的事项描述文本相似度为46%,审计应对程序文本相似度为31%;2018年与2019年的事项描述文本相似度为43%,审计应对程序文本相似度为33%;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兴业证券在2019年将事务所由德勤华永更换为毕马威华振,从文本相似度可以得知,在2017和2018年里披露的对结构化主体合并的事项描述基本完全相同,且审计应对程序的文本相似度也在50%以上,基本没有任何信息增量,但是将事务所更换为毕马威华振之后,2017、2018与2019年事项描述和审计应对程序的文本相识度均在50%以下,有很明显的信息增量价值。所以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一般情况下都存在持续信息增量。

3. 英国金融业关键审计事项持续信息增量研究

2013年,英国财务报告理事会(FRC)率先实施审计报告改革。2015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公布修订的审计准则,改革标准审计报告模式。关于审计报告披露方面档案研究的背景主要集中在英国上市公司执行ISA (UK and Ireland) 700,其英国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要相对完善,所以我们能从英国金融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中获取到更全面相关信息,更能与我国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作对比,提供更完善的思路。

3.1. 样本选取

本文通过伦敦证券交易所官网,查询到了20家英国金融业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手工整理了这20家公司2017~2019年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并使用文本相似度和对比分析法进行分析。选取同行业的原因是为了方便与我国金融业审计事项的披露进行对比,得出更为精确的结论。

3.2. 英国金融业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持续信息增量研究

3.2.1. 英国关键审计事项数量角度分析

表4所示,通过数据统计的方法发现,英国金融上市公司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平均值要高于我国,在2017年披露的平均值为3.55,2018年披露平均值为3.35,2019年披露平均值为3.45,且连续三年总平均值为3.45,不管是一个审计年度还是连续三年英国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平均值均高于我国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平均值。

Table 4. Statistics of items disclosed by UK listed companies

表4. 英国上市公司披露项数统计

2017~2019年度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项数在1~7之间,披露项数频数最高的事3项,其次是4项,然后是2项,其余的披露频数占比较小,和我国情况有些类似,如图4所示。

Figure 4. Number of items disclosed in 2017~2019

图4. 2017~2019披露项数

图5所示虽然披露的平均值均高于我国,但是从数量变化的角度来说,2017~2019三个审计年度里,20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所以单从数量变化的方面分析是无法确定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是否存在持续信息增量。

3.2.2. 英国关键审计事项类别及具体内容角度分析

选取的样本中披露频数最高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为贷款及垫款减值(Impairment of loans and advances)其次是与财务相关的信息技术管理(IT Access Management)。在20家上市公司中,有15家上市公司在2018年披露了2017年不曾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在2019年时有13家公司披露了2017和2018年没有披露过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也有10家公司在2017~2019三个审计年度里每年都出现了新的事项类型,比如汇丰银行(HSBC Holdings plc),在2017年时总共披露了6项,包括财务相关的信息技术管理(IT Access Management)、对联营公司的投资–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vestment in associate-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imited (BoCom))、IFRS 9预期信用损失(IFRS 9 expected credit loss)、贷款及垫款减值(Impairment of loans and advances)、汇丰战略行动的影响(The impact of HSBC’s strategic actions)以及诉讼和监管问题(Litigation and regulatory enforcement actions),在2018年披露了4项,除了贷款减值和对交通银行投资以及对信息技术管理使用权与上一期一样外,最后1项关键审计事项为管理层凌驾于监督之上(Management is above supervision)与前期披露的不同,出现了很明显的信息增量;在2019年时也披露了6项,其中有两项是以前年度没有披露过的,分别为商誉减值(Goodwill impairment)和固定收益养老金义务(Defined benefit pensions obligations),也具有很明显的持续信息增量。20家公司中也仅仅只有2家公司三年来的事项类型没有变化,整体来说在事项类型方面,英国比起我国来说事项类型的信息增量要高得多,具有更高的信息增量价值。

Figure 5. Change in average value of item number disclosure

图5. 项数披露平均值变化

3.2.3. 不同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分析

在2017~2019年度里总共有13家会计师事务所为这20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均为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在这20家上市企业中,有12家公司更换过会计师事务所,研究发现在当年更换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都会出现新的信息增量,不管是事项项数还是类型以及事项描述等方面,不同的事务所之间披露的信息都会有着一定的差别。所以同我国情况相似,更换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在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时具有更高的信息增量。

3.3. 中国与英国的关键审计事项持续信息增量对比分析

3.3.1. 中英关键审计事项数量角度对比分析

表5所示,我国金融业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在频数和总量上是不如英国的,在2017~2019年里英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平均值为3.45,而我国披露的平均值为2.66,平均每一家公司披露的项数比英国上市公司要少将近一项;从这里就可以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认识还是有所缺乏的,我国注册会计师和管理层对于企业存在的风险较高或者较为重大的事项没有去仔细的探索和分析,或者说是管理层对于这样的事项会下意识的回避,与注册会计师沟通之后不进行披露。

Table 5. Comparison of items disclos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表5. 中英披露项数对比

3.3.2. 中英关键审计事项类型及具体内容角度对比分析

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类型是衡量是否存在持续信息增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但是很显然的是英国在这方面更加的具体和细致。我国金融上市公司披露的事项类型主要是结构化主体、发放贷款垫款以及应收款项类的投资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等,与我国披露情况不同的是,英国金融业上市公司在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更具有针对性和特点,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更符合该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英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主要集中在贷款及垫款减值(Impairment of loans and advances)、财务相关的信息技术管理(IT Access Management)以及一些公司自身战略发展特殊事项等,比如汇丰银行(HSBC Holdings plc)在2017年披露了汇丰战略行动的影响(The impact of HSBC’s strategic actions),这是很明显的针对汇丰银行本身所处实际情况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与之相比我国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更趋于形式化,缺少对企业实际情况的披露,使得投资者了解到的信息不够全面。且国内披露的事项类型大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事项,很少有结合某个行业或者某家上市公司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做出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

在2017~2019年里,我国93家金融上市公司中仅仅只有30家存在持续信息增量,占比仅为30%左右,而20家英国上市公司就有13家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具有持续信息增量,占比约65%。可以看出,我国在关键审计事项类型的披露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公式化,后期的会计师事务所缺少对新的关键审计事项的研究,所以我国证券管理机构应该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探索和披露,强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3.3.3. 中英不同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对比分析

我国93家金融上市公司2017~2019的年度报告是由21家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发表的,其中有24家上市公司在这三年里更换过会计师事务所,研究发现我国更换过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在当年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都会出现新的信息增量,而英国上市公司也是有着相同的情况,由此看来,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增量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相对来说英国的上市公司更换过会计师事务所后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增量要大于我国,说明我国在对关键审计事项上的认识和积极性是小于英国的。因此我国想要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那么就需要多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时去深度和全面的了解分析。

4. 我国金融业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首先,目前我国金融业在关键审计事项数量的披露方面有着递减的趋势,虽然变化的幅度较小,但是考虑到新的审计准则在我国刚施行不久,处于初生阶段,应该是处于蓬勃发展的积极态势。所以出现了披露项数的递减是有些反常的,值得我们警惕。而且选取的样本中,我国金融业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平均值为2.66项,相对于同样实行新准则不久的英国来说是有些落后了的,所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对金融业审计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去披露符合1504号准则规定的对信息使用者有用的关键审计事项,合理保证被审计单位信息的准确性,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次,将2017~2019年披露的事项类型来进行纵向对比发现,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在2018年有5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上期不曾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存在信息增量,但是在2019年仅仅只有30家披露了以前年度不曾披露的信息,下降了近一半。所以到2019年大部分公司披露的信息趋于同质性,都不具备持续信息增量。相比之下英国金融上市公司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方面还保持着较高的活力和对新事项的敏感度。所以建议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更全面的去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增加关键审计事项类型的披露。

接着,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金融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描述和审计应对有很大一部分除了数据之外有着极高的文本相似度,披露的信息增量也是少之又少,导致许多金融上市公司披露的事项更多的是照搬原来的描述和方法,没有实际的在新的审计年度下去发现当期审计年度的侧重点和风险较高部分。这样的关键审计事项是没有太高的信息价值,更缺少持续性的信息增量。因此我国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披露与以前年度相同类型关键审计事项时多去结合今年的实际情况,找出不同的侧重点来进行描述和披露,那样的话,新的审计报告将具有新的信息增量,也更有可能使信息增量持续增加。

然后,本文还发现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在进行年度审计时,绝大部分公司都会继续让上一年相同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审计,但是会计师事务所很少会披露新的关键审计事项或者改变关键审计事项的描述和审计应对,因此这样的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没有太多的信息增量。同时还研究发现如果更换了与上一年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那么关键审计事项将有极大地可能会出现新的信息增量。所以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应当不定期的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这样将有利于保持金融业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持续的信息增量。

最后,研究发现,专业性更强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审计时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项数和类型都比一般的会计师事务所披露的信息要多,比如国际四大和立信等知名事务所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就比容城等事务所要多,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关键审计事项产生的持续信息增量也会比一般会计师事务所要容易。因此选择专业性更高更有知名度的会计师事务所将有助于改进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存在较低的持续信息增量的问题。

5. 结论与总结

自新的审计准则发布以来,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就被认为是审计报告的重大改革,但是信息使用者也有许多的担忧,担心关键审计事项随着时间推移而趋于同质化和格式化,逐渐地不具备持续信息增量,关键审计事项的作用就会被大大削弱,从而逐渐失去对信息使用者的有用性,因此如何使关键审计事项内容做到常讲常新并持续具备信息增量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本文选取了93家我国金融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纵向对比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在2017~2019年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相关信息,包括关键审计事项类型、事项描述和审计应对的文本相似度、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研究发现我国金融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有着递减的趋势,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逐渐不再拥有持续信息增量,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开始格式化。而从中英的横向对比分析中可以发现英国在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方面比我国具有更高的信息增量,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英国金融上市公司拥有持续信息增量的比例要高于我国。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披露不同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改变事项描述和审计应对程序以及定期更换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将有助于保持金融业上市公司在关键审计事项方面具有相当的持续信息增量。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上市公司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上存在较多的问题,包括披露类型少、数量不足、事务所影响等,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关键审计事项的持续信息增量,只有少数公司存在持续信息增量。并且我国比起英国来说还有着巨大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本文的研究对金融行业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同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未能从实证分析,且本文仅局限于金融业,金融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对其他行业发展关键审计事项的借鉴意义不大,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更长时间段的关键审计事项持续信息增量研究、剔除行业特征整个市场下关键审计事项持续信息增量、关键审计事项持续信息增量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等出发。

参考文献

[1] Li, H., Hay, D. and Lau, D. (2018)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New Auditor’s Report.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New York.
https://doi.org/10.2139/ssrn.3120822
[2] Kachelmeier, S.J., Rimkus, D., Schmidt, J.J. and Valentine, K. (2018) The Forewarning Effect of Critical Audit Matter Disclosures Involving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37, 2186-2212.
https://doi.org/10.1111/1911-3846.12583
[3] 柳木华, 董秀琴. 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特点——基于2017年上市公司新式审计报告的统计分析[J]. 证券市场导报, 2018(11): 12-19.
[4] Sirois, L., Bédard, J. and Bera, P. (2017) The Informational Value of Key Audit Matters in the Auditor’s Report: Evidence from an Eye-Tracking Study. Account-ing Horizons, 32, 141-162.
https://doi.org/10.2308/acch-52047
[5] 刘丁睿. 基于投资者视角的关键审计事项增量信息与决策有用性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20.
[6] 尹蘅, 李丽青. 关键审计事项具有持续信息增量吗?——基于93家A+H股上市公司的分析[J].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9, 16(5): 23-31.
[7] 邓祎璐, 李哲, 陈运森. 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与企业高管变更——基于问询函的证据[J]. 管理评论, 2020, 32(4): 194-205.
[8] 耀友福, 林恺. 年报问询函影响关键审计事项判断吗? [J]. 审计研究, 2020(4): 90-101.
[9] 张呈, 陈丽红, 张龙平. 我国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现状及改进[J]. 证券市场导报, 2019(5): 66-72.
[10] 胡慧娟, 沈可.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及其信息含量的对比——以A+H股上市公司为例[J]. 财会月刊, 2020(S1): 12-17.
[11] 张金丹, 路军, 李连华. 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吗?——报表盈余和市场感知双维度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 2019(6): 85-91.
[12] 周兰, 桂许健. 关键审计事项与公司投资效率——基于投资信息的视角[J]. 工业技术经济, 2020, 39(6): 54-60.
[13] 张继勋, 倪古强, 张广冬. 关键审计事项的结论性评价与投资者的投资判断[J]. 会计研究, 2019(7): 90-96.
[14] 韩冬梅, 张继勋.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审计人员感知的审计责任[J]. 审计研究, 2018(4): 70-76.
[15] 史永, 李思昊. 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20(6): 136-144.
[16] 柳木华, 雷霄. 审计师利用专家工作抑制盈余管理了吗?——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经验证据[J]. 审计研究, 2020(1): 78-86.
[17] Biddle, G.C., Hilary, G. and Verdi, R.S. (2009) How Do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Relate to Investment Efficiency?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48, 112-131.
https://doi.org/10.1016/j.jacceco.2009.09.001
[18] 杨明增, 张钦成, 王子涵. 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2016年A+H股上市公司审计的准自然实验证据[J]. 审计研究, 2018(5): 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