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研究
Research on the Formul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Schem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DOI: 10.12677/CES.2021.96283, PDF, HTML, XML, 下载: 260  浏览: 39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郭扬兴, 吴 娟: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潘丹华: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上海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Talent Training Schem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摘要: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校企双方联合设计与制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对精确人才培养方向和提升人才适应社会需求至关重要。高职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基于校企合作确立制订原则,依托校企合作完成制订程序,突出校企合作形成制订内容,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Abstract: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is the overal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blueprint of the talent train-ing work. School-enterprise joint design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accu-rately train talents and improve them to adapt to social needs. In the formul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scheme, design principl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procedure should be reli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complet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ould be highlighted in the formulation cont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文章引用:郭扬兴, 吴娟, 潘丹华.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1, 9(6): 1698-1701.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1.96283

1. 引言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保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性文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面对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更新变化快的形势,高职院校如何在调整和优化自身专业设置的同时,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值得深入思考。

2. 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 [2]。国家一直在努力推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紧密合作,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意义。如果不能实现双赢的目的,校企合作必然会陷入困境 [3]。因此,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指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显得特别重要。

3. 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

虽然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越来越重视,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优势不明显,与企业一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作用不足;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投入不足,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够。这给高职院校如何制订更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带来了难处。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容易,但如何把校企合作协议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中,则需要校企双方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并做到资源充分共享。目前,企业在专业建设和实践指导等方面仍不够深入,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与企业岗位需求仍存在一定脱节。

4. 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优秀建设单位,在探索产教融合培养人才方面积累了良好经验。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将企业用人需求和理念引入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联合设计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1. 根据校企合作确立制订原则

学校要求各专业践行“四个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即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行业技能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模式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对接,教学水平与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对接。各专业应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准确定位专业目标岗位群;基于行业企业发展趋势,校企合作共同分析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植根学校悠久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行业特色,依托职教集团或有关联盟、协同创新平台等优势资源,形成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4.2. 依托校企合作完成制订程序

1) 开展广泛的行企调研,准确了解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行业发展情况、企业人才需求、区域产业转型,这些都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重要依据 [4]。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汲取各方有益经验,通过广泛、深入的人才培养需求及人才培养质量状况调研,充分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建议及意见,准确把握行业、专业技术方向。依据调研和分析结果,确定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如学校的音像技术(影像档案技术)专业就是从广泛的企业调研中产生的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订单式”专业,校企双方参考具有行业标准意义的文件来设定培养目标。

2) 与企业建立产业学院,共同深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已与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产业学院,如睿泰数字媒体媒体学院、智慧媒体产业学院、文创产业学院等,以高质量产教融合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业学院建设,企业由过去的“专家点评式参与”,变成与学校真正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详细内容。特别是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努力创造有利条件,使企业可以更多参与教学实施过程。只有制订企业参与度高的教学计划,才能实现校企合作育人。

3) 对接企业的核心技能,校企合作构建完善课程体系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目标,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引导学生知识、技能与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设计人才培养过程。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来设置专业课程,这是提升专业课程实用性的需要 [5]。校企合作制定课程标准、建设教学资源、编写教材等,保证课程内容的时效性,避免过时的知识和标准出现在教学活动中。同时,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实践教学,实现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教学模式。

4) 依靠各级校企合作架构,重视培养方案论证评审工作

人才培养方案须经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理事分会、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职教集团指导、评审。同时,各专业成立由校外行业专家、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及校内专家、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等组成的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按照学校《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章程》的规定,研究、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并对方案进行论证,保证其前瞻性、可行性、科学性。

4.3. 突出校企合作形成制订内容

制订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学生来源不同(普高、中高职贯通、自主招生等),制订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通过自主招生入学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与普高同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不同。针对校企合作“订单班”,制订具有不同教学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与创新。学校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获优后,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有步骤地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将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智能制造等相关高新技术贯彻应用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如学校要求各专业都应开设必修的人工智能类课程。

注重实践教学及课程模块间的相互渗透。强调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核心技能课程破除因人设课,引入企业专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授课,授课方式和授课地点匹配企业的全流程项目实施。

构建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学科前沿、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现有“创新创业理论”和“创新创业实践”等公共必修课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公共选修课。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建设,已吸纳一批资源共享的在线开放课程。

吸纳“1 + X”证书内容进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1 + 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将考证培训内容及相关要求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毕业生职业面向和职业能力要求。

开设主题丰富的行业企业专家讲座课程。各专业至少开设1学分的行业、企业专家讲座课程,为系列讲座形式,主题应反映专业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5. 结语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各专业努力践行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思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文件。只有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为根据,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培养为主线,才能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基金项目

本论文系以下项目的研究成果:大师工作室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育路径研究——基于隐性知识传播的视角,2019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C19125);依托职教集团平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2020年上海新闻出版职教集团项目;基于世赛标准和行业企业培训的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2021年上海新闻出版职教集团项目。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Z]. 2017-12-05.
[2] 国务院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 [Z]. 2019-01-24.
[3] 徐叶军.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J]. 教育与职业, 2018(4): 41-44.
[4] 张一. 浅析校企合作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中的应用[J]. 人才资源开发, 2017(12): 126-127.
[5] 杨利静.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4): 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