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一体两翼”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One Body and Two Wings” Ability-Cultivating Mode of College English unde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urse
DOI: 10.12677/CES.2021.96267, PDF, HTML, XML, 下载: 316  浏览: 595 
作者: 孙小敏:陕西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关键词: 思政元素大学英语一体两翼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llege English One Body and Two Wings
摘要: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以大学英语课堂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核心问题,构建大学英语“一体两翼”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对如何把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炼,多角度剖析教学现象,力争找准凸显思政元素的切入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厚值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Abstract: Based on college English class, cultivat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s the core problem, “One body and Two wing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i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reform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refines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how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naturally into college English classes, dissects teaching phenomena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strives to find a proper breakthrough of ideological element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English skill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deeply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world view, and strong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文章引用:孙小敏.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一体两翼”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创新教育研究, 2021, 9(6): 1603-1607.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1.96267

1. 引言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 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各类矛盾交织、价值多元碰撞、社会环境复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加大,仅仅依靠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远远不够,价值引领明显不足,迫切需要发挥各个学科优势,彰显各门课程特色。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重工具性、轻人文性,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忽视对学生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大学英语教育的深厚文化内涵未得到开发。教师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在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引领和世界观塑造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思政教育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育人内容不能贴近教材,教书与育人未能有机结合。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大学英语课堂培养模式。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1)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脱离社会需求,多数教师在讲授大学英语课程时更注重对语言技能和语法的灌输,一味地传授专业知识、融入西方文化背景,注重学生笔头功夫,注重对知识的机械记忆,缺乏用英语分析和对比中西文化差异的能力,缺乏用英语表达去伪存真的能力,忽略了中国文化,缺乏文化自信,往往造成部分学生崇洋媚外的思潮,什么都是西方国家的好,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违背了教书育人的本质。教学安排缺少思政理念,无法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立德树人理念难以融入。

2)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与日常生活脱节严重,偏离大学生年龄和思想轨道,思政内容生搬硬套,没有进行系统性梳理,没有区分度和科学精准的教学指导,最终导致课堂和思政不相融现象;学生上课只输入不输出,如实体录音机在线,只录音不放音,缺少实践;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缺乏是非辨别缺乏意识,缺乏文化传播能力,更缺乏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传播出去的能力和见识,不会表达自己国家的文化和习俗,一度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症” [2]。学生运用英语课深入探讨和交流复杂问题和学术问题的能力欠缺,整体批判性讨论能力较低。整个教学实践只是简单地贴标签,仅有课程,鲜有思政温度;或者只有课程,没有课程智慧。

3.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意义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基础课程,综合素质强、受众面广,在课程思政方面肩负着“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使命,立德树人也因此成为大学英语教师的神圣使命和岗位责任,牢记育人本质,把握学生需求,充分发掘大学英语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教育和浸染,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中华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的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亟需把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贯穿于日常课堂教学当中。为解决大学英语课和思政教育生搬硬套、“两张皮”的问题,“要用好大学英语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迫切需要改变之前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方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从社会现实问题着手,用现实问题引领课堂,鼓励、敦促教师采用“批判性讨论”的方式组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即“一体两翼” [3] 能力的构建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4. “一体两翼”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1. “一体两翼”的内涵

“一体”即建立在听说读写译基础上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两翼”即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2. “一体两翼”的探索与实践

“一体两翼”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对如何把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炼,多角度剖析教学现象。

4.2.1. 教学目标的改革

2017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的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因此,课程目标要满足社会需求,适应时代发展,紧跟科技前沿,把思政元素默化到大学英语课堂,首先就要进行教学目标的重塑。本文将从基于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三个方面即“一体两翼”模式进行论述。

知识目标(一体):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为基础,以思政为导向,来达到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目标。

能力目标(左翼):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正确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合理且有效论证中国方案或智慧的能力。掌握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西方立场差异和中国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进行理性思考。

素养目标(右翼):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定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4.2.2. 教学内容改革

为达成“一体两翼”能力培养目标,就必须先从教学内容着手,以教材为主,以挖掘教材、梳理其蕴含的思政元素便成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要深入钻研教材,在反复推敲、全面领悟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居高临下的把握,找准“思政内容”与单元主题的契合点,将成为课堂创新的重中之重。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设计,以无缝对接和有机相融的方式,建立生成性和内在契合关系,做到基因式融合。就大学英语课程而言,从聚焦单元主题到语言学习,引导学生用英语探讨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问题,就能做到“思政”与英语表达能力相长,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比如:我校视听说教材使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这套教材在内容选取上多涉及英美国家的人物、节日和风土人情,对中国文化提及的比例不1.3 [4],那在进行钻研教材内容及融入思政元素时,就恰如其分地引进中国文化元素。以第四册第二单元话题Getting older, getting wiser?为例 [5],很多同学一开始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认为是真理级的,毋庸置疑。但经过小组辩论及分析之后,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变得睿智,这跟一个人的知识积累、阅历和意识层次密切相关。学生在相互的辩论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另外,对于本课涉及年龄段的称谓内容,笔者在上课前通过一副对联导入,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通过这个对联,要求学生精准算出这位老者的具体年龄,进而对比不同年龄段称谓的英汉表达,学生们通过呼叫度娘,分工协作,大大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致,弘扬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树立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文化自信心。

其次,以补充资料为辅。教师还应该敢于超越教材,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在教材单元主题思政元素欠缺时,及时地进行资料补充。当然,补充资料要选择贴近学生思想特点、贴近时政的内容。所选材料也可以加入有关中国文化、历史、哲学、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文章,或是对中国历史上和当代的英雄人物、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人物介绍访谈,在课后口语练习部分,可以布置一些关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讨论题或者时政辩论题,如:面对重大疫情,中西方国家所采取的态度和防控措施对比,树立学生民族自信和自豪感。同时,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要从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问题导入,更要贴近时事,以此产生教与学双方的心理共鸣,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融入课堂,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度。总之,要以问题牵引内容载体,综合时事新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文化交际和现代信息技术,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搭好课堂的“脚手架”,充分挖掘教材思政元素;

最后,利用教学工具对思政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当前,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爆炸时代,英语课堂的教学工具也随之发生改变,不再是单一的黑板加教参了。在互联网+的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如英语慕课、各种英语学习APP、问卷星等辅助教学活动。就思政元素挖掘而言,思政网的“高校思政供稿系统”可以成为典型经验的交流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进行补充素材的“无缝对接”,搭建与学生讨论互动的平台,把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4.2.3. 教学方法改革

1) 实施分级分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我校自2014年以来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改之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大班教学。通过采取新手入校英语测试进行二次分班,开始实行分级分层教学,不同级别的学生使用不同难度的教材,做到因材施教。

2) 在信息化时代,积极拥抱新技术,将教与学融入互联网生活当中,采取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利用超星学习通和WELearn教学平台,通过课前任务、课中互动和课后反思不同的教学环节,采取PBL问题导向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对比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以学生“学”为中心,以教师“教”为辅,突出主动性,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获得感和成就感,强化互动、思政融入体现原则,归纳和总结出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批判讨论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新模式。

4.2.4. 教学评价的改革

在教学评价方面,也需要一改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过程性考核。

传统的教学评价一般采用终结性考核,经常是考勤加终考定学期成绩,这样就导致即使通过考勤来促使学生上课,也会出现一群手机君、瞌睡君、游戏君,学生课堂参与度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熬熬夜也就勉强及格。

本次教改利用线上线下考核情况,形成性评价加上终结性考核,注重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占实施期末总成绩的50%,全程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阶段性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过程性考核的实施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5. 改革成效

通过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大学英语“一体两翼”能力培养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味渐浓,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随之提升。同时,由于思政元素的融入,学生开始关注时事新闻,在手机上安装多个跟英语学习相关的软件,并有意摘抄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词汇。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情怀,还提高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能力,也为四、六级考试中的中华文化翻译部分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另外,在课堂上设置的提问环节,使学生开始自觉进行跨文化思辨,理性的进行中西文化对比,摈弃了之前盲目的崇洋媚外,敢于理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和传统的英语课堂相比,很多学生觉得英语学习的思路打开了,不只局限于语言、语法和句型层面,还要了解其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也向他们打开了走向世界的一扇窗户,有些学生甚至还发出“原来英语还可以这样学”的感慨,语言的文化性和国际性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渗透。因此,本文研究不仅唤醒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沟通能力。

另一方面,团队教师成员也逐渐立足于大学英语课程和思政元素的融入建设,对教学效果不断进行反思和评价,借助反思推动课程思政发展即教师个人的发展,也是极为有意义的。

6. 结语

大学英语“一体两翼”能力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参与教学实践的学生专业术语英语表达能力欠缺,课程内容前沿性凸显不够,专业性融入欠缺,需要加强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要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过于专业化的单一学科已经无法解决当今社会的各种复杂问题。跨学科交流和沟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需求,因此,作为基础必修课的大学英语承载着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当中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01).
[2] 从丛. “中国文化失语”: 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 光明日报, 2000-10-19(C01).
[3] 吴鹏.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一体两翼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R]. 外语教学与研究教育出版社U讲堂线上讲座, 2020-04-07.
[4] 刘晓阳.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8(5): 126-128.
[5] 郑树棠.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M]. 第三版.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