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抑芽剂对烟草腋芽抑制效果研究报告
Inhibitory Effect of Different Bud Suppressors on Tobacco Axillary Buds
DOI: 10.12677/HJAS.2021.1111131, PDF, HTML, XML, 下载: 346  浏览: 538 
作者: 陈刚亮, 胡东阳, 刘喜庆:湖南省烟草公司衡阳市公司祁东县分公司,湖南 祁东;陈智杰, 肖志鹏, 陈 黎:湖南省烟草公司衡阳市公司,湖南 衡阳
关键词: 不同抑芽剂烟草腋芽抑制效果差异Different Bud Suppressors Tobacco Axillary Bud Inhibition Effect Difference
摘要: 通过祁东2021年不同抑芽剂对烟草腋芽抑制效果田间试验调查,结果表明:三种参试抑芽剂的抑芽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30%甲戊•烯效唑乳油、40%氟节胺悬浮剂、36%仲丁灵乳油,抑芽效果均在75%以上,但经过邓肯新复极差法SSR值测定差异显著性分析,3种药剂的抑芽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Abstract: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different bud suppressors on tobacco axillary buds in Qidong in 202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rmination inhibition rate of the three tested agents from high to low was 30% mevallobutrazol emulsion, 40% fluo-rideamine suspension agent and 36% secbutylamine emulsion, and the germination inhibition effect was above 7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ermination inhibition effect of the three agents through the difference analysis of SSR value determined by Duncan new complex range method.
文章引用:陈刚亮, 胡东阳, 陈智杰, 刘喜庆, 肖志鹏, 陈黎. 不同抑芽剂对烟草腋芽抑制效果研究报告[J]. 农业科学, 2021, 11(11): 980-983. https://doi.org/10.12677/HJAS.2021.1111131

1. 引言

烟草属1年生日照草本茄科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1]。当烟株进入生长后期,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大量养分被花和果实所吸收,已达到繁衍后代的目的。如果不打顶,上部叶片由于营养不良无法开片导致小而轻,中下部叶片变薄,势必降低烟叶产量和质量,因此所有烟株都要及时进行打顶,以解除顶端生长优势,促进根系发育,诱导烟碱的合成,同时促使营养能及时分散至各个部位的叶片上去,扩大叶片,增加叶片干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烟叶的产质量。但当烟株打顶后,叶腋将会出现腋芽,每个腋芽都能萌发、开花直至结果,烟株的生长优势又转移到腋芽上来,腋芽迅速生长并消耗大量的养分,又将影响到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为了减少养分的无用消耗,抹杈就必须彻底,真正达到烟叶优质适产的目的。烤烟抹杈的方法有人工抹杈和化学抑芽两种。人工抹芽是烟株在打顶后5~7天抹杈一次,需重复多次,直至采收结束。此法既费工又费时,抹杈也不够彻底,易造成烟杈丛生、烟花满田,也易传染病害。化学抑芽在打顶后24 h用药,且伤口小,愈合快,正确合理地使用抑芽剂不仅可以减少人工消耗,还可减少因农事操作造成的病害传播和反复侵染 [2] [3]。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抑芽具有省时省工、增产提质等优点 [4],我国各烟区也正在大力研究推广化学抑芽的方法 [5] [6],经过我县近几年的推广生产实践证明,化学抑芽技术措施已被广大烟农所接受,且效果也十分显著。为了筛选出对烤烟腋芽抑制效果明显的抑芽剂 [7] [8],笔者于2021年在衡阳祁东烟区进行了几种烟草抑芽剂的田间抑芽效果对比试验。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药剂与来源

供试的3种药剂分别为36%仲丁灵乳油(江西赣旺化工有限公司)、30%甲戊•烯效唑乳油(四川百事东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40%氟节胺悬浮剂(沧州志诚有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稀释倍数均为100倍,以清水为对照组。

2.2. 试验地点选择

试验设在在祁东县过水坪镇团结村(原芙蓉村),试验田点地势平坦,田间土壤系红壤型,质地疏松,肥力中等,PH值5.8,土地肥沃一致。前茬作物为水稻,烤烟供试品种为云烟87。

2.3. 试验设计与处理

共设4个处理,即:

①、36%仲丁灵乳油(T1小区);

②、30%甲戊•烯效唑乳油(T2小区);

③、40%氟节胺悬浮剂(T3小区);

④、等量清水杯淋(T4小区)。

设4个处理小区,每个处理2次重复,田间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120平方米,每小区种植烟草200株。试验烟田实施初花打顶,当顶端花序伸出顶叶,主轴上的第一朵中心花刚开放时,将整个花序连同其下2~3片小叶一并摘除,同时摘除短腋芽,并在24 h内于顶叶长度20 cm以上用药,每株用药液量20 mL,杯淋,应将田间倾斜的烟株扶正后再施药,且选择在晴天施药。

2.4. 药效调查与计算方法

每个试验小区取3点,每点10株,在烟株施药后7 d调查烟株的农艺性状,研究抑芽剂对烟叶生长的影响。在施药后14 d、28 d、42 d分别调查1次超过2 cm的活芽数,在最后一次调查时采活芽称重。试验结束后,统计抑芽效果,采用邓肯新复极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 % ) = [ ( ) ( ) ] / ( ) × 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处理组烟株在施药后7 d农艺性状调查结果

Table 1. Agronomic traits in each plot 7 days after application

表1. 施药后7 d各小区农艺性状表现

表1可以看出,三种抑芽剂最后一次施药后第7天烟株的农艺性状与清水对照组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由此可知,36%仲丁灵乳油、30%甲戊•烯效唑乳油和40%氟节胺悬浮剂这三种抑芽剂对烟叶生长均没有显著不良影响,故三种参试药剂对烟株安全性较好。

3.2. 各处理组烟株在施药后14 d、28 d、42 d超过2 cm的活芽数量调查结果

Table 2. Average number of living buds over 2 cm per plant in each plot after application

表2. 施药后各小区每株超过2 cm的平均活芽数

表2可得出,T1、T2和T3区在施药14 d后,对烟草腋芽的数量抑制效果都在75%以上,但在28 d后,药效均有下降;其中T1和T3区数量防效在三个时间点均相当,T2区的数量防效显著高于T1和T3区。由此得出,三种参试抑芽剂的药效随时间呈递减趋势,且三种参试抑芽剂中30%甲戊•烯效唑乳油对烟草腋芽数量的抑制效果最优,36%仲丁灵乳油和40%氟节胺悬浮剂对烟草腋芽数量的抑制效果相当。

3.3. 各处理组烟株在施药后42 d采集超过2 cm的活芽重量调查结果

Table 3.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bud inhibition rate in each plot

表3. 各小区抑芽率对比试验结果

表中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在1%和5%显著水平。

表3可看出,T1~T3三种不同抑芽剂的平均抑芽率依次为76.34%、81.60%、77.36%;但经过邓肯新复极差法SSR值测定差异显著性分析,3个药剂的抑芽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4. 试验结论与讨论

从上述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可知,参试的36%仲丁灵乳油(江西赣旺化工有限公司)、30%甲戊•烯效唑乳油(四川百事东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40%氟节胺悬浮剂(沧州志诚有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三种抑芽剂对烟叶生长均没有显著影响;三种参试抑芽剂中30%甲戊•烯效唑乳油对烟草腋芽数量的抑制效果最优,36%仲丁灵乳油和40%氟节胺悬浮剂对烟草腋芽数量的抑制效果相当。三种参试抑芽剂的抑芽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30%甲戊•烯效唑乳油、40%氟节胺悬浮剂、36%仲丁灵乳油,抑芽效果均在75%以上,但经过邓肯新复极差法SSR值测定差异显著性分析,3个药剂的抑芽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上述抑芽剂对烟草腋芽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手工抹芽相比,极大地减少人工消耗,省工省时,提升了抑芽效率,烟叶得到增产提质,且对烟草安全性较好,均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会娟, 胡志超, 谢焕雄, 等. 我国烟草的生产概况与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32): 14161-14162, 14213.
[2] 王凤龙, 时焦. 烟草抑芽剂进展与应用[J]. 中国烟草, 1996(3): 34-38.
[3] 陈德鑫, 王凤龙, 杨清林, 等. 烟草抑芽剂及其使用方法[J]. 烟草科技, 2003(6): 46-48.
[4] 陈德鑫, 王凤龙, 杨清林, 等. 烟草抑芽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02(5): 792-796.
[5] 张永春, 王玉平, 石俊雄. 几种抑芽剂的抑芽效果及其对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3(2): 41-42.
[6] 巢进, 田明慧, 田峰, 等. 烟草抑芽剂田间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学, 2009(19): 166-167.
[7] 魏方林, 黄松其, 斯晓帆, 等. 三种氟节胺制剂对烟草的抑芽效果对比[J]. 浙江化工, 2003, 34(4): 18-20.
[8] 马京民. 烟草抑芽剂的分类及施用技术[J]. 中国植保导刊, 2006, 26(9):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