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心理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ath of College Psychologic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DOI: 10.12677/CES.2021.95247, PDF, HTML, XML, 下载: 594  浏览: 3,133  国家科技经费支持
作者: 冯琳琳, 王艳红, 张乐琳, 杨逸群: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关键词: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心理课程思政教育高校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摘要: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其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同各科专业课程相结合,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文章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梳理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征,阐明了心理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总结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其教学设计,并从教师教学思路、教学能力、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思政元素同专业课程结合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以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a new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which refers to the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various professional courses, guiding students’ values in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achieving the teaching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 this paper comb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s as well as its teaching design.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aths of curr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from the teachers’ teaching ideas, teaching ability,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ith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sports, beauty and labor.
文章引用:冯琳琳, 王艳红, 张乐琳, 杨逸群.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心理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1, 9(5): 1479-1486.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1.95247

1. 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特征

1.1. 课程思政的内涵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表明了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视,也体现了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赞同,为今后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结束后,各高校积极响应“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路,调整教学模式,开始对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改革路径进行探索,相关学者也开始对“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进行探究,针对其内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本文认为,要厘清“课程思政”的相关内涵,首先需要分清“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者的区别。一般来说“思政课程”是指高校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而开设的所有具体课程的总和,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和“形式与政策”课等,有些学校也将一些实践教育活动列入思政课程的范围。同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则是以各学科课程为载体,深入挖掘各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使各类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突出价值观引导,实现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综上,本文将“课程思政”的内涵界定如下:“课程思政”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思政元素融于各类课程的教育教学当中,以课堂为平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1.2. 课程思政的特征

课程思政具有系统性和包容性,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统一整体,正确地把握课程思政的特征对于理解课程思政、完善新时代的课程思政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 课程思政的整体性

课程思政的整体性指的是它不仅包括单独的一门课程,而是涵盖大学开设的所有课程,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包括体育、英语以及计算机等公共课程,还包括专业课程以及各种实践课程。也就是说,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下,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将充分发挥各类专业课程的优势,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价值观引导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这种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教学理念,能够整合各类专业学科的独特优势,构建起一个全过程、多层次、宽领域的育人体系,在增强学术魅力的同时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理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实现“教书育人” [2]。

2) 课程思政的潜隐性

课程思政的潜隐性是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教性相反的一个特征。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显性教育,它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直接将教材上有关价值观以及道德准则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为直接地学习,但是灌输式教学可能不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际教学效果有待提升。相比较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则是鼓励教师发掘各类学科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这些思政元素同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在讲授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这种隐性教学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当前高校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恰要求教师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实课程思政工作可以促使专业课教师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

2.1. 有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推进落实课程思政工作,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充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完善其教学形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价值导向作用,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实课程思政,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中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并融合其教学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观教育和信念引导等内容相结合,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坚实的发展后劲。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作用,这种价值导向作用不仅表现为注重引导学生明确个人情感、需要、爱好等,更突出地表现在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三观”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倾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导向中,“三观”是当前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三观”元素,既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又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引导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2.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不仅受到教育者教学理念以及工作思路等的影响,更重要的在于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特点,这会对思政教学效果发挥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观念在受教育过程中处于消极不利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其对道德要求以及道德行为的看法,导致认知偏差甚至做出一些消极的行为。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遵照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一概而论的教育,不关注学生个体实际的心理特点及需要,也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掌握其心理特点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当前高校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会受到学校以及社会的双重影响,心理状态不稳定,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根据其心理变化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将传统思政教学模式与心理学融合,从以教育者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心理学有关知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趋势,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 [3]。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够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自身的自我意识和对他人的信任感,有利于与他人交往并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3. 实现知识讲授与品德教育的有机统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4]。高校教学过程不仅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过程,要注重将品德教育同知识讲授相结合,始终围绕育人这一核心,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平台,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贯彻到各学科课程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课程思政”正是强调高校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等在课程教学和工作中将德育贯穿全过程,向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学科教学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教书育人。在心理学相关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工作,鼓励高校教师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分析,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知识传授和品德教育的重要平台,实现理论学习和品德提升的同向同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课程思政工作,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知识学习和品德教育的有机统一,是高校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首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时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推动完善落实课程思政工作。

3.1. 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落实课程思政的工作中,要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诚地倾听并接纳学生的建议,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适时地调整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情境,注重营造积极生动的课堂氛围,通过“案例导入法”、“情景体验教学法”、“小组讨论”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更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慕课、腾讯课堂、学习通等教学相关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推出网上知识竞赛、答疑讨论等板块,为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增添趣味性 [5]。

3.2. 建设思政队伍,提升教师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其教学能力以及品行素养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优秀的教师队伍及较高水平的教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专业课教师过去多关注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容易忽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而根据课程思政工作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在对学生进行“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一方面,应当注重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通过开展讲座、公开课以及培训交流等方式,促使专业课教师学习思政教学的教学理念,理解学科教学和思政教学之间的联系以及结合的重要性,有助于教师在今后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思政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思政教学能力,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趋势,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别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过程中,找到思政教学和专业课程之间的结合点,积极组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接受德育教育,实现“1 + 1 > 2” [6]。

3.3. 构建评价体系,突出育人导向

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环节,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不仅发挥着导向作用,而且能够使教师及时收到教学的反馈建议,调整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从教师、学生和课堂等三个方面展开,以育人为导向,推动完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 [7]。首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引领者并发挥主导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是否将现有教学资源同相应的思政元素结合、是否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及是否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反思等都是对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次,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体,关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以及思想动态等方面的评价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尤为重要;再次,课堂是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工作的主要平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是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是否完成专业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育同向同行的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是否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等角度进行教学评价,有利于及时完善教学活动,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4. 将思政元素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基于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建设思政队伍、提升教师能力,以及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等改革路径,本文认为将思政元素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融合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4.1. 从理性认知角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上下功夫,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争做勇于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青年。那么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呢?本文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民族光辉的奋斗历史,感受国家和民族的力量,从而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尊重祖国的意识。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实际上可以是将个体的直接情感体验转化为感性认知,再到树立爱国主义信念的理性认知过程。

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性认知的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当关注学生对国家的认知体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国家形成积极、热爱的情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例如,教师在进行认知教学这一模块时可以采用影片辅助,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爱国题材的影片,比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等,通过这一系列影片使学生充分感受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取得如今成就的不易,有助于学生对国家和民族产生积极正确的认知,激发学生对国家的尊重和自豪感,进而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4.2. 从社会角色角度进行责任感教育

对学生的责任感教育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完善自身人格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每个独立的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们对不同角色的认知影响着个体的行为选择以及责任认知。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个体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感教育相结合,不仅使学生明白自身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更注重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社会角色所承担的责任,提高学生的责任感认知。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围绕每名学生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这一主题进行讨论,结合每个人的实际经历相互交流,针对部分学生的失责行为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强化学生角色的责任感意识,提高主动承担责任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情景演绎法为学生设置特定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站在角色的角度去思考并处理问题,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角色的责任担当,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4.3.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进行生命观引导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一直以来都较为受到重视。生命观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生命观,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正确看待并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挫折,热爱和珍惜生命。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个体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面临着学业以及今后就业压力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压力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情绪比较不稳定,容易在压力面前出现过激的行为,极少数学生甚至会选择自杀这样轻视生命的选择,因此加强对学生的生命观引导在当前教学中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8]。

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也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积极心理学理念同生命观教育相结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心理学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研究个体的心理,挖掘个体身上的美德以及各种优秀品质,引导个体对人生形成对积极向上的态度,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应对挫折、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在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可以采用直接引导法,在向学生讲解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导入生命观教育,向学生传达积极的情感与人文关怀,改善部分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消极情绪,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除了理论传授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并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以及对生活的幸福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上,按照“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本文充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部分章节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契合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双向双行。具体如表1所示。

Table 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s and their teaching design

表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其教学设计

5. 总结

高校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平台,其教学过程更是德育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下我们需要牢牢抓住高校课堂这个舞台,推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思政素养,深入挖掘心理学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转变教学理念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受教育的主体地位,尊重并倾听学生的建议,不断完善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效果,实现知识传授和德育教育的同向同行,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02074002);山东理工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参考文献

[1] 林泉伶. “课程思政”: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邮电大学, 2019.
[2] 侯勇, 纪维维. 新媒体视域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 36(2): 31-36.
[3] 何红娟.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 33(5): 60-64.
[4]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01).
[5] 陶志欢.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困境及其应对[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0, 39(1): 77-84.
[6] 杨涵.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8, 22(2): 98-104.
[7] 许耀元.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 智库时代, 2020(3): 209-211.
[8] 李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8, 5(2): 301-3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