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融共生的理论梳理与研判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Mutual Fusion and Symbiosis
DOI: 10.12677/ISL.2021.53004, PDF, HTML, XML, 下载: 763  浏览: 1,87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明山:兴化中学,江苏 兴化
关键词: 集合互融共生模式Set Mutual Fusion and Symbiosis Pattern
摘要: 两个集合互相融合,共同作用,产生出不低于预期结果的过程称互融共生,有差异、浑然、重组、植入、交互五种基本模式,可简记为“融生”。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merging and working together between two sets to produce not less than the expected results, is called mutual fusion and symbiosis. There are five basic patterns: Discrepancy, completely, reorganization, implantation and interaction, which can be abbreviated as “MF.S”.
文章引用:王明山. 互融共生的理论梳理与研判[J]. 交叉科学快报, 2021, 5(3): 27-33. https://doi.org/10.12677/ISL.2021.53004

1. 引言

互融共生这一词汇,随着融媒体的推广,在中华大地迅速扩展开来,向教育乃至学科渗透、进军,初现端倪:在《考试说明》演变为《高考评价体系》的大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向“整个核心素养的教育”的转化 [1],已经缓缓拉开大幕,“以评促教”正式成为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 [2],互融共生就是实现这一转化的一条根本路径,教育界的互融共生,生的是魂,融的是知识和方法,共生指向共同的培养目标,正在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对此,比较积极的态度是研究它、迎接它、应用它,而不是置之不理或拒之门外,因此,对互融共生从根上探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2. 研究的目的、思路及操作方法

2.1. 研究的目的

给出互融共生的一般意义,是研究的根本目的。此研判,就需要将眼光不只局限于教育,而是视野更开阔些,在哲学或数学层面给出其质的界定与量的范式,具体需要三方面清晰:一是特征,二是概念梳理与研判,三是基本模式汇总。

2.2. 研究的思路

虽然我们已经在用“互融共生”这一词汇,但其真正的含义,还没有一个一般性的清晰界定,这也决定了,我们在研究时,总体的思路是文献梳理、知识汇总。

2.3. 研究的操作——文献梳理

迄今真正与互融共生有关的文献并不多,我们搜集了共101篇文献,就这些文献进行梳理。

2.3.1. 口号先删

有些文献,虽然多处提到了互融共生的名词,也有设想,没有称述具体的措施、成果和内容,本质上就是一种口号;所以在操作时,先将这些文献排除在外,这样仅仅余下50篇中外文献。

2.3.2. 应用取参

有些文献的理论,是将其所列参考文献的理论,应用到作者所面临的情景中,自身并没有理论创新;所以在操作时,我们选择其所列的参考资料内容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又只剩下了29篇参考文献。

2.3.3. 同类选前

有些文献应用,属于同一类型互融共生的应用,但在时间上有先后;我们选择发表在前的成果,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又只剩下21篇参考文献。

2.3.4. 研判式显

对这21篇参考文献,如果是侧重于理论研究,我们进行了摘要,就其摘要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如果是应用类的,则尽量用一个数学模型式子来表达。

2.3.5. 不明溯源

对于根本就没有理论涉足,或者虽然有相关的理论称述,但与时代的发展有些不匹配的情况,我们从文本源头意义开始梳理,并进行了必要的含义突破与扩容。

3. 互融共生的内含梳理与研判

3.1.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在国际学界,威尔士大学卡迪夫分校的Mike Wallace于1998年4月13日至17日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年会上,发表了名为Mutual Parasitism and Symbiosis: Interaction between Media Professionals and Sources with a Stake in Education Policy (相互寄生与共生:与教育政策有利害关系的媒体专业人士和消息来源之间的互动)的论文 [3],这篇论著从媒体角度、“寄生”方向来研究共生的,其引领作用也很明显:一方面,全球对此问题研究都是从某一方面,而不是整个理论界;另一方面,“寄生”的角度,成为西方在此问题上的研究偏向;至于中国式的互融共生,Mutual Fusion and Symbiosis这一英文词汇,出现的时间则更晚。

在国内学界,“互融共生”这一词汇,最初是作为建筑方面的词汇出现的:“北京的城市风格是——传统与现代互融共生” [4],之后旅游界、文化界相继沿用该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相适应,也与当时倡导的“和谐”相映衬;教育界最先用之者,首推“应以开放性、包容性为指导观念,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互融共生” [5],之后一些跨学校、跨学科的成果也沿用该词来概括。但也一直是从各自工作角度,就某一方面谈互融共生的应用。

3.2. 互融共生的含义初探

到目前为止,最接近理论界定的是将互融共生解释为“各种矛盾元素出现多元对立的现象,通过矛盾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使建筑文化系统始终保持动态平衡状态” [6],可以看出,这仍然属于行业经验性质的;而现今人们用该词,早已突破了这种“动态平衡状态”。用另一句话说,互融共生一般哲学意义上的内涵,对学界还是个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物界定,一般从源头开始梳理。

3.2.1. 互融与共生

从字面本意上而言,互融共生,是“互融”与“共生”的构成体。

互融,即互相融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融合指的是“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从现今各行业应用来看,不限于事物,还包括了事物的某些方面。第一个把“共生”提出来的是德国著名真菌学奠基人Anton de Bary (1831~1888),他在1879年首次指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这里的密切,按照《现代汉语词典》意思,指的是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而如今我们谈到的共生,不只突破了生物学科上的范畴,还突破了其“相依生存”的本意,更多地是一种包涵生存,追求更有效果的一个过程。

3.2.2. 互融共生的特征

互融与共生结合在一起,而成互融共生。

互,不能是单个事物或单个方面,而是至少两者相互作用,因此具有相互性;融,指的是两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方面,不是简单加法,而是你融于我,我也融于你,因此具有融合性;共,说明属于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组合,这一整体应该是有着明确的指向目标组成的,因此具有共向性;生,指的是对可能的一种结果,包含最初的预期和超出的成果,达不到预期的,共生自然解体,互融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又具有预期性。

3.2.3. 互融共生的含义

从一般哲学意义上而言,两个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产生不低于预期事物或方面的过程,称互融共生。

基于哲学与数学密不可分,还可以将互融共生进一步给出数学意义上的界定:因无论是两事物,还是同一事物的两方面,终归可以用两集合来表达,因此,互融共生可以界定为:两个集合互相融合,共同作用,产生出不低于预期集合势的过程。

将两个集合分别用AB来表示,预期集合用Y来表示,多出预期的结果用模糊集合 θ 表示,互融共生可以用式子表达为: A B Y + θ

4. 互融共生的基本模式

4.1. 文献的摘要判断

对互融共生的基本模式或方式研究,到目前为止,仅有文化界进行了理论汇总,认为互融共生的方式有“采借、糅合、创新、固守” [7];其他的多属于应用类型的,以互融的过程为依据,将其汇总见表1

Table 1. Summary of application literature of mutual integration and symbiosis

表1. 互融共生应用文献汇总表

4.2. 互融共生的基本模式抽象

由上面成就列举,我们可以抽象出五种互融共生的基本模式。

4.2.1. 差异型

表1中序号1到4对应的互融——AB就自身优势和缺陷,为发挥各自优势,补充自身短板,从而互融共生出一个整体集合,如图1所示;“差异型”的名称,根据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中的差异分析借鉴而来。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difference type

图1. 差异型示意图

4.2.2. 浑然型

表1中序号4到8对应的互融——AB互融成浑然一体,互融后,不只是原有领域发挥了空前作用,如同原来只是一个平面结果,而今膨胀为一个空间结构集合,如图2所示;正因如此,摒弃了原有的“并组型”的名词,改用浑然型。

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complete type

图2. 浑然型示意图

4.2.3. 重组型

表1中序号9到11对应的互融——A完全融于B中,但将B放大并分解,形成B外A内的互惠格局,如图3所示;为准确体现这种型式特点,从裂变、衍射、重组中选择了第三个作为其名称。

4.2.4. 植入型

表1中序号12到17对应的互融——A并入B中,合体而孕育出新集合,重在新领域的萌芽与发展,如图4所示;借鉴于生物学、医学名词,而命名为“植入”。

Figure 3. Schematic diagram of reorganization

图3. 重组型示意图

Figure 4. Schematic diagram of implantation

图4. 植入型示意图

4.2.5. 交互型

表1中序号18到24对应的互融——AB各有一部分相交融合,但相交融合部分扩展为一个新的空间结构集合,主要是相近领域的小革新应用,如图5所示;“交互”的名词,是从大学交互设计专业名称中借鉴而来。

Figure 5. Schematic diagram of interactive type

图5. 交互型示意图

5. 互融共生理论的应用前景

随着“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是:相互融合交叉、多元共生”(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re as Follows: Mutual Integration and Crossing and Pluralistic Symbiosis) [21] 在国际上的认同,以及美国探索频道翻译的纪录片China:Time of Xi火爆全球,尤其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大势,互融共生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应用和理论探讨高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由中国引领的,这一理论,能起到一丝奠基或引领作用:如果将“互融共生”简记为“融生”,相应的英文Mutual Fusion and Symbiosis简记为MF.S,这样可以更好的应用与传播;同时,通过这种对“融生 = 跨学科或跨行业”认知的改进,在教育界的应用,不只是将学科间融合过渡到学科内融合,更主要的是,可以用数学模型或范式表达;当然,真正的一个融生成果,对应的有可能同时兼有若干种基本模式,如果能再借助图来表达,将使“融生”应用更加丰富多彩。

基金项目

本文是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及互融共生研究”(编号D/2016/02/275)的理论成果;本文是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试验项目“数学写作提升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0JSQZ014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 1-32.
[2] 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 1-42.
[3] Wallace, M. (1998) Mutual Parasitism and Symbiosis: Interaction between Media Professionals and Sources with a Stake in Education Policy.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San Diego, California, 13-17 April 1998, 2-14.
[4] 西西. 现代城市风格“姓”什么[J]. 中国房地产业, 2000(11): 44.
[5] 林华瑜. 信息时代公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建构[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4(1): 1-5.
[6] 曾坚, 杨威. 多元拓展与互融共生: “广义地域性建筑”的创新手法探析[J]. 建筑学报, 2003(6): 10-13.
[7] 龚芸, 刘更. 回族建筑文化的互融共生——以云南大理东莲花村马如骐大院为例[J]. 民俗民艺, 2006(11): 95-97.
[8] 张祝平. 论传统民间仪式与新农村建设的互融共生——浙南石练“七月会”的当代变迁及社会功能考察[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 76-84.
[9] 一痕. 助推企校互融共生促进创新发展[EB/OL]. https://zhuanlan.zhihu.com/p/52093479, 2018-12-11.
[10] 黄琳. 基于互融共生理念的青岛岭山风景区民宿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青岛: 青岛理工大学, 2019.
[11] 宋汪洋. 构建全程性的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课程结构——论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2): 172-174.
[12] 刘璐. 互融共生——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EB/OL]. https://v.gxnews.com.cn/live2/47943, 2019-09-27.
[13] 张浩. 互融共生: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1): 174-177.
[14] 王伟莉, 徐博伦, 孟滨. 基于互融共生理念的景区民宿室内改造研究——以南阳宝天曼为例[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2): 96-97.
[15] 林佳萍. 专访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 媒体与城市发展互融共生[N]. 绍兴日报, 2020-11-28.
[16] 王玲. 立己达人互融共生——濮阳市教育教学专家魏存智主题报告会[EB/OL]. https://www.sohu.com/a/436418401_100232176, 2020-12-05.
[17] 李秀珍. 浅谈家校携手在教学中的互融共生[J]. 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14(6): 200.
[18] 王建平. 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一体化新模式[EB/OL]. http://www.nmhuaheng.com/Xwzx_bsznxx_Detailsid_2006.html, 2019-03-15.
[19] 刘玉其. 文旅融合: 站上“诗与远方”的风口[J]. 海峡通讯, 2019(3): 52-53.
[20] 丁佐奇, 郝海平. 高校一流期刊培育和“双一流”建设互融共生的相关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10): 1254-1259.
[21] Lan, S.L. (2020) The Borrowing and Convers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to Traditional Landscape Painting—Take Xu Bing’s the Story behind Series as an Example. Frontiers in Art Research, 2,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