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实证研究——以绍兴地区为例
An Empirical Study on Learning Adaptability of Local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Illustrated by the Case of Shaoxing
DOI: 10.12677/SA.2021.104069, PDF, 下载: 299  浏览: 57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 睿, 陶 泽, 陈 璐, 魏雪蕊*:绍兴文理学院数学系,浙江 绍兴
关键词: 新高考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因子分析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ollege Stud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Learning Adaptability Factor Analysis
摘要: 为了解新高考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真实状态,笔者通过改进学习适应性问卷量表,以绍兴高校为例调查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探索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措施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专业认同、环境适应、心理适应这几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文章从学校、教师、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给出了提高大学生适应性的针对性建议。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learning adaptability of local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authors improve the learning adaptability questionnaire to take Shaoxing’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adaptability level of local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exploring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daptabilit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professional identity,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This paper gives targete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adaptability from three aspects: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mselves.
文章引用:张睿, 陶泽, 陈璐, 魏雪蕊. 新高考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实证研究——以绍兴地区为例[J]. 统计学与应用, 2021, 10(4): 680-687. https://doi.org/10.12677/SA.2021.104069

1. 问题的提出

所谓学习适应性,是指学习者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需要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积极地调整身心以适应学习环境的能力 [1]。学习适应性并不仅限于新生入学时对于陌生大学学习方式的适应,同时它还伴随着每一位大学生完整的学业生涯,学习适应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社会发展。

浙江省是深化高考改革的第一批试行点之一。2019年“新高考”改革范围包括考试次数、选考科目、志愿填报、录取标准等。新高考的改革给大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学能够针对专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人才进行培养,但与此同时,新高考改革的模式也给大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已有一些文献对新高考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是对通过新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关注度仍不够高。经历新高考的大学生能否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在大学期间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地方性高校的反馈是高考政策进一步改革的一大有力依据 [2]。调查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并且根据当下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大学生适应性的建议与方案,促进大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帮助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做出引导。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取样

本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市高校新高考政策背景下的大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形式,随机抽取绍兴文理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17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计有效问卷306份,有效率96.2%。男生130人,女生176人。在专业来源中,理工183人,文科92人,艺术8人,其它23人。

2.2. 测量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参考冯廷勇 [3] - [7] 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中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教学模式和学习环境这五个基本方面初步设置问卷指标,结合绍兴市特色高校实际情况,从专业认同、学习兴趣这一点切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换为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学习模式与学习方法,进而引入自主学习能力因素。同时,在学习能力这一方面突出学生的信息素养 [8],增加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与信息意识这三块内容展开调查。不同于大部分围绕个体与环境因素共同展开的学习适应性研究,本调查问卷在学习环境这一方面不单独设置问题,而是通过学习模式与学习方法等因素中个别标志性问题间接体现,以此强调大学生在本次调查中的主体地位,弱化环境这一外部影响因素,由此形成学习适应性问卷体系。调查问卷包括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态度和方法、时间管理、学习目标和规划、专业认同及信息素养等,共19题。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分数越高,代表某一项的学习适应性越强。

3. 研究成果

3.1. 新高考政策下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通过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法,检验新高考政策下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的信度,得到克隆巴赫Alpha系数的值为0.908,这个结果说明测量条目之间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量表的信度情况很好。KMO系数为0.904, Bartlett球形检验系数为0.000,效度良好。

3.2. 新高考政策下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性分析

以性别为因子,各测量条目作为因变量,性别方面的单因素差异分析如表1所示。

Table 1. Analysis of single factor differences in gender

表1. 性别方面单因素差异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性别方面男生与女生之间显著性差异p < 0.05的测量条目只有“我对专业相关的信息或学术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能够有意识地整理归纳自己获得的网络信息”,可见男生、女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基本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通过平均数的比较,女生得分普遍高于男生,因此女生学习适应性普遍比男生高。

3.3. 新高考政策下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子分析

对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析法中显著因子的特征值需要大于1,同时累计解释变量需要达到40%以上,运用SPSS2.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这里分别给出了大学生适应性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列表和因子分析碎石图,具体如表2所示。

Table 2. Principal component list of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daptability

表2.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列表

根据图1可以看出,前四个因子分别解释了总变量的43.379%、9.362%、6.509%、5.493%,累积解释变量达到了64.744%,并且通过观察碎石图可知,前四个因子的特征根均大于1,剩余因子的特征根均小于1,因此我们提取前四个因子作为公因子,因子载荷具体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Figure 1. Factor analysis gravel figure of factors influencing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daptability

图1.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因子分析碎石图

Table 3.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表3. 因子分析结果

将四个公因子G1、G2、G3、G4分别命名为自主学习能力、专业认同、环境适应、心理适应,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指自身学习状态调整及自主提取信息的能力;专业认同包括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等;环境适应包括课堂教学模式、授课方式的适应、自我调整学习方法等;心理适应包括对自我感知以及压力感知。

1) 因子G1: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得分最高的是“我知道多种获取网上资源的途径”,其次为“我能够有意识地从大量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可见新高考模式下的大学生相对而言较早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更重视学习资源获取。大数据信息环境下,信息素养是促进学习适应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对信息的有效查询,有效地利用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弱。

2) 因子G2:专业认同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得分最高的是“对专业相关的信息或学术活动有热情”,其次为“专业兴趣度”。由此可见新高考制度下,大学生在原有的“选大学”变为“选专业”“院校+专业”的平行志愿录取模式下 [9],学生可以尽早树立自己的发展观,对专业有初步了解,学科兴趣及基础与所选择专业的目标有一定程度的一致,因此大学生对就读专业表现出较高兴趣,这样有助于大学生构建内驱性学习动机,可建立良好的学习适应性。

3) 因子G3:环境适应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得分最高的是“适应大学课堂”,其次是“适应教师授课方式”。大学老师的上课方式与中学老师大不相同,面对大学教师快节奏的授课方式以及更具专业性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和课上老师授课形式极大影响着大学生的环境适应水平。

4) 因子G4:心理适应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得分最高的是“迷茫焦虑程度”,这说明新高考政策下大学生进入大学的迷茫焦虑程度会极大影响其心理适应情况。部分学生在心理调节上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自我心理调整能力极大决定了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的程度。

4. 研究建议

4.1. 学生方面

学生在学习方面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强调学生寻找合适的方式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大学学习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增强专业认知,明确学习目标

以专业为单位的志愿填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对就读专业的兴趣,学生升学专业与志愿有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增加专业认知,学习才能有十足的动力,制定最契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10],比如,四年里要获得哪些证书、修得哪些学分,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需要达成哪些目标等,从而制定合理学业规划,学习适应性将更强。

2) 增强信息化水平、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需要根据上课听课效率以及自身学习能力制定学习计划表,科学分配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这要求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制力,因此大学生应当有意识的去磨练自己的学习意志力,摒弃一切会让自己消极怠惰的行为与想法,培养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在信息爆炸时代,良好的信息素养将有助于学习者尽快适应新大学学习方式 [8],提高搜集、筛选、加工信息的能力,将有助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当中。

3)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大学生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业和生活的困难,克服心理的消极情绪,通过自我调节,寻求家人和朋友的帮助等,及时缓解压力,走出困境。重视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将有助于提高适应性水平。

4.2. 教师方面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言行举止、教育理念、教育水平以及教学方式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1) 不断革新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模式

大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的适应对学习适应性影响尤其重要。教师应根据学情,及时调整上课的进度,循序渐进,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合理的开展课堂教学,将学生由高中机械式的学习模式向大学启发式加自学思考的学习模式转变,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习惯。

2) 建立良好沟通渠道,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业和生活上的困难

大学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同于高中那样联系紧密,学生与老师的接触更多的在于课堂,因此大学老师难以只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去了解一个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8]。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后的学习情况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并及时给出建议,同时关注其心理状态。

4.3. 学校管理方面

学习是学校与学生的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学校应该主动去探究去了解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用更饱满热情的姿态融入课堂,这无疑也为大学生将来的就业生涯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1) 重视始业教育、增强专业认同

研究表明,在新高考选考背景下,升学志愿填报机制有效增强了大学生对就读专业的兴趣。尽管提前介入专业选择,但是现实因素的阻碍使高中生在专业选择思想上仍存在一定的短视性,此政策也被异化为趋易避难以争取分数最优化的竞争策略 [9]。尤其部分大类招生的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选择感到迷茫 [11]。因此,学校应加强始业教育,开设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邀请教师、学长学姐传授经验,以达到新生有目标,老生确定目标的良性效果。

2)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强调专业特色

学校应当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发展每一个专业应有的专业特色。一方面,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学校应当把握每个专业之间的不同之处,针对性的组织举行各类科普、学术和人文校园等活动,加强每个学生对专业的归属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3) 关注心理健康,建立多层次反馈机制

高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关注,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心理辅导,建立多层次的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

基金项目

2020年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GJ2008),绍兴文理学院2019年校级学生科研课题。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冯廷勇, 李红. 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J]. 心理学探新, 2002(1): 44-48.
[2] 饶燕婷.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的机遇与挑战[J]. 大学(研究版), 2019(11): 13-19.
[3] 冯廷勇, 苏缇, 胡兴旺, 等.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 心理学报, 2006, 38(5): 762-769.
[4] 卢谢峰.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5] 王霞, 范红霞.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的调查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9(27): 62-64.
[6] 葛明贵, 余益兵.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5): 602-606.
[7] 穆新宇, 曹夏蒙, 朱美澄. 新高考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以双一流高校新高考考生为例[J]. 文教资料, 2019(15): 183-185.
[8] 赵呈领, 吴丹丹, 蒋志辉, 等.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源于网络学习空间场域的追问[J]. 开放教育研究, 2019, 25(2): 80-88.
[9] 鲍威, 金红昊. 新高考改革对大学新生学业适应的影响: 抑制还是增强?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6): 20-33.
[10] 谢玉瑾, 曹德品, 时宇, 等.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测量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 16(5): 433-438.
[11] 沈彦彬, 魏雪润, 范彦. 新高考院校专业组招生模式下大一学生学习适应性分析[J]. 中国考试, 2019, 325(5): 31-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