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在高校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 in College Graphic Design Teaching
DOI: 10.12677/VE.2021.103024, PDF, HTML, XML, 下载: 371  浏览: 620 
作者: 胡 晓: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高校美术平面设计中国元素剪纸汉字图腾College Art Graphic Design Chinese Elements Paper-Cut Chinese Characters Totems
摘要: 随着我国文化输出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渐渐形成了一种符号,融入到各种艺术设计中,为美学艺术带来新的亮点。本论文概括了“中国元素”的相关内容,通过对“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案例的介绍和分析,明确了“中国元素”融合进高校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路径,以供借鉴。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nhancement of China’s cultural output, Chinese culture has gradually formed a symbol and integrated into a variety of art and design, bringing new highlights for aesthetic ar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Chinese element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cases of “Chinese elements” in graphic design, defines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ng “Chinese elements” into college graphic design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application path for reference.
文章引用:胡晓. “中国元素”在高校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教育, 2021, 10(3): 147-151. https://doi.org/10.12677/VE.2021.103024

1. 前言

平面设计作为一个从西方传入的理念,长久以来受西方美学主导,使其学习者逐渐忽视了本土文化的价值。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文化输出的增强,“中国元素”也日益提升了自身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已不罕见,它一方面饱含了浓浓的东方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又为设计的发展启迪了灵感。

2. “中国元素”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元素”即是指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它可以具化为一个符号,也可以包罗万千 [1]。如“龙”图腾,汉字、剪纸、水墨画,它们都是中国文化中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结,看似简单,但意味深远,平面设计中融合这一元素,既能表达出华人的共同情感诉求,又能彰显出设计意境的幽远,在近几年的设计领域广受青睐。中国银行的标志是一个“中国元素”很浓的设计,其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钱币,一是直接表达出了设计目的;二是取了古代钱币外圆内方的寓意,意在秉持方寸,融会贯通,也诠释出了“融通”的经济本质;三是从中心到两边添加了上下垂直的中线,形成了圆内包含“中”字的样式,更传达出了中国银行走向全球的美好期盼。

3. 高校美术平面设计教学融入中国元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高校美术平面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高校平面设计教学课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其教学内容仍是以西方美术基础为主,如素描、速写、色彩,很少涉及中国美术审美与技巧,只有中国工艺美术史与装饰图案课程中能有些微的中国元素渗透,但因为教学对此类内容考察较少,所以学生对于中国元素相关知识的吸收与学习也不甚在意,知识掌握水平基本停留在“知道”阶段。然而随着国家发展进入到新阶段,人才市场的需求发生调整,国内美术平面设计学生只知道拷贝、复制,在设计中缺乏创新意识的弊端逐渐显现,一些教育学者才意识到传统文化底蕴对学生创新创造思维形成的重要性。美术平面设计本身涵盖图较多的创意设计内容,从图形、标志到字体、包装,哪一样都需要设计者对设计内容相关文化背景及审美有一定的理解,因此只有技巧教学是行不通的,还需要在其中融入大量的文化教育、审美教育,通过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来滋养其创新灵感。而这一道理的明晰使得当前的高校美术平面设计教学迫切需要注入传统文化教育、增加中国元素在教学中的比例,也只有如此,学生的思想创新才不会流于形式,此类人才的培养才能更加符合国家发展的需求,而属于中国自己的设计作品才能冲破限制,走向更大的舞台。

3.2. 高校美术平面设计教学融入中国元素的几种方式

由于此前高校美术平面设计教学都是依照西方传过来的经验来展开,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以至于很多教师对美术平面设计教学融入中国元素存在较大的质疑,认为这是一种冒险的尝试,一旦实践不成功将会为学生的平面设计思维乃至整个未来的职涯发展带去不良的影响。而实际上中国元素融入高校美术平面设计教学并非如想象中的难易开展,倘若从以下角度展开尝试,二者间的融合还是具有较大的可行性的。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导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首先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拥有足够的认知,在这一基础上再开启平面设计基础知识教学,学生就会自动将自己对“美”的理解带入进去,达到审美教育与理论知识教育的完美结合,从而在接下来的设计实践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中国元素,并令其创意灵感得到不断激发 [2]。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对中国美术审美与西方美术审美进行对比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平面设计基础教学内容,如色彩教学、速写教学,中国传统美术在色彩搭配和笔法技巧中也有着独特的表现,如将其中理念融入到平面设计的基础教学当中,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还能为学生的知识技巧应用提供更全面的开展角度。最后,教师还可在教学实践环节适当增加具有中国元素的实践主题,如将一些传统美食产品、文化书籍的包装平面设计作为实践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平时积累发挥创意,最后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也可将中国元素导入平面设计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对中国元素融入美术平面设计的理解,从而令其对平面设计的运用更加灵活。

4. “中国元素”于高校美术平面设计教学的具体应用

4.1. 课前传统文化导学增强“中国元素”的意象渗透

“中国元素”以意象为根本,符号只是意象的一种承载形式,高校美术平面设计的教学在融入“中国元素”时也应对其意象展开着重的分析和处理。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国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受到文化的滋养,发展至今,已经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然而虽然当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灿烂的世界文化中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事实上很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已经在近代的中西方文化融合中转向消亡的边缘,需要相关人员对其展开维护和挖掘。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主体,应发挥好其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重视对于“中国元素”深层次的挖掘,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表”看见“里”;通过对了解“中国元素”的深层含义,去解读其外在的意象,并予以应用、创新。尤其在高校美术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对“中国元素”文化符号的意象解读更要大于对其外在应用的罗列 [3]。相关教师应在课程开展中先引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并有针对性地对其中某一种形式展开深度的分析和探讨,以为学生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对“中国元素”的应用提供铺垫。

如在介绍传统刺绣元素在平面设计的融入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启前以视频的形式导入刺绣内容,向学生渗透刺绣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及其中蕴含的意象。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们了解到刺绣作为一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其不断的发展中曾出现过许多分支,如湘绣、粤秀和蜀绣等,它们各具特色,又共同传递了以前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蕴藏着较深的中国文化底蕴。同时还能了解将刺绣元素应用到平面设计的一些经典案例,如C&A这类品牌服装企业会将刺绣元素融入到其旗下服装的logo设计中,可见刺绣元素当前的热度之高。此外学生也能从刺绣元素中汲取到一些设计创意灵感,如蜀绣作为当前中国最重要的商品绣之一,历史悠久,技法融汇各家之长又独具特色,具有色鲜明而不浓艳,丝路清晰,虚实得体,劲气生动的特点,且效果贴近工笔水墨画,将其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必会碰撞出别样的火花。笔者为探索蜀绣在平面设计的应用效果,曾为学生们布置了“服饰logo设计中蜀绣元素的融入”作业,而随着作业一个个的上传,也让笔者见证了学生们对于刺绣元素在时尚logo设计的丰富理解。

4.2. 中西文化对比教学增进学生对基础知识、技法的掌握

虽然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使其在世界文化的海洋中格外引人注目,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要“独立于世”,与其他文化没有交融。健康的文化交流、融合的模式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正如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贸易的交流往来为东西方国家带来的繁荣;而今我国提出了现代的“丝绸之路”,着眼于新的东西方交流格局的形成,也为当前国内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鉴。美术设计与其他的艺术创作一样,是文化与文化间沟通的桥梁,虽要注重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但也要注重其在文化交流、创新中的作用。尤其平面设计专业起源于西方,虽在中国被加入了一些“中国元素”,但若要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不能可完全对其“去西方化”,这是不现实的,反而可借助东西方艺术审美的对比强化学生对原有平面设计基础的掌握,并为其创意设计带来更广阔的视角与更灵活的运用。因此当前高校美术平面设计的教学,教师应学习现代“丝绸之路”精神,让“中国元素”在与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之下大放光彩,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和专业技巧经验,以让学生对于平面设计知识、技能的运用得到更大的拓展与提升。

如笔者在进行色彩方面教学时曾将中国水墨画与西方的油画做出对比。中国的水墨画与西方的油画不同,西方的油画注重对实物场景的还原,而中国的水墨画却强调对意境的渲染。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水墨画并不陌生,有关水墨画的意境一般也无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耗费更多时间来导入,只是在水墨画元素融入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水墨画笔墨的渲染方式进行着重讲解,以对平面设计与水墨画两种不同(中西方)艺术形式的融合做以相对柔和的过渡。笔者在教学中曾就“水墨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的课题在课堂上与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中,学生们一致认为水墨画是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最多的一种“中国元素”,在各个领域的包装设计中都有较高的“出镜率”,如何在这一普遍的形式中寻找到新的突破是当前平面设计专业中更为关注的问题,为此学生们还就地尝试了糅合了水墨画的平面设计。

4.3. 多元教学实践与评价的展开促进学生创意的表达

要想将中国元素完全贯穿于高校的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之中,并体从学生的设计作品中体现出这一教学内容转变的效果,除了要在原有教学课堂上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导入,为学生渗透中国文化中的意蕴,在基础教学中提升中国美术技法及其文化背景的教学占比,让学生的在中西方审美的交融对比下拓展平面设计思路,深化学生对基本设计方法技巧的掌握外,还要在实践教学中多设计包含中国元素的实践活动,例如将传统食品的包装设计设定为实践主题,让学生从中国元素浓郁的传统艺术当中汲取灵感,完成食品的外包装设计,并将学生的设计的作品在班级中展出,组织学生对每个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如此既能锻炼学生设计作品中融合中国元素的能力,又能激起学生发挥创意表达,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减少学生的创作压力,为学生的自由发挥留出较大的空间,使得学生的创意表达更加丰富、多元。

如笔者在教学中曾将剪纸艺术作为学生实践设计的主题,要求学生结合剪纸艺术对食品包装进行设计。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也是“中国元素”的一个具体代表。剪纸主要是通过对纸张的折叠裁剪,将点、线、面结合的二维平面呈现出三维空间的丰富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剪纸也是将三维空间“压缩”到二维平面的一种传统艺术 [4] 作品放入到美术平面设计中有助于提升平面设计的立体感,而这一“中国元素”也因其在立体感呈现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在书籍装帧和包装设计之中。课堂中笔者为学生放映了有关剪纸的纪录片剪辑,这让美术专业的学生们对此萌生了巨大的兴趣。学生们很快发现了剪纸艺术在空间呈现方面的独特优势,而代表了“中国元素”的剪纸也能让平面设计作品更具文化底蕴。之后,在笔者为学生布置的“以剪纸元素设计一个地方小吃外包装”的设计任务中,学生们在开展任务的过程中对剪纸相关的素材进行了大量的搜集,而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他们在平面设计中的艺术灵感,同时也增进了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最后的教学评价中,笔者将学生的作品搜集整理到一起、放在教室中展览(手稿),学生们看到了不同同学的设计,并展开了开放式的交流讨论,观点交互之下他们的有关知识架构都得到了补充与完善,创新的思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

当然五千年文明传承下如剪纸艺术一般的文化艺术还有很多,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融合也可以有更多的形式。比如中国图腾,教师可通过对“龙”图腾的这些意象的深度剖析,并通过对有关龙的成语、古谚的引入,帮助学生建立中国图腾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概念,使学生在清楚中国图腾文化的情况下,将这一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平面设计之中;再比如具有浓厚中国色彩的中国“红”,学生们可在实践中运用发散思维,在正红、豇豆红、祭红等颜色中做了不同的搭配,使设计作品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格,不但为其专业水平的提升做了积累,更为“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做了一次深层次的探索。

5. 结语

“中国元素”伴随着我国国力的发展在近几年成功捕获了很多人的视线,但如何将“中国元素”良好地融入到平面设计中才是美术领域所探究的重点。带有“中国元素”的设计必然不是文化符号的堆砌,要学会融合这一元素,需要教学人员先挖掘其中所富含的意象,通过对意象的深刻理解,方能得到优质艺术设计的灵感。

参考文献

[1] 李露露. 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 东方藏品, 2018(8): 32.
[2] 闫丽源. 浅谈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融入中国传统元素[J]. 包装世界, 2017(6): 75-76.
[3] 任志芳. 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研究[J]. 艺术教育, 2019(11): 256-257.
[4] 翟舒鹏. “中国元素”在高校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 儿童大世界: 教学研究, 2019(2):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