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当代意义
On Marx’s Thought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DOI: 10.12677/ASS.2021.105191, PDF, HTML, XML, 下载: 477  浏览: 3,037 
作者: 吕惠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关键词: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异化当代价值Marx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lienation Contemporary Value
摘要: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人与自然关系是认识和理解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重要的理论视角,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阐释了人类、社会、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性关系,在实践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根源,强调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找到人与自然合一的和解途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节点重新审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我们建设绿色生态文明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实践价值意义,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深厚的价值基础,从而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助力实现中国梦。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 long-lasting topi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ding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building a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Marx’s though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t ideological system, which is extremely rich in connotation. It profoundly explains the dialectical and unified relationship among human beings, society and nature, reveals the root of ecological crisis caused by the production and lifestyle in capitalist countries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and emphasizes that only by changing the capitalist system can we find a way to reconcile 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and realiz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Re-examining Marx's though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is of practical value to our construction of gre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ven the glob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guide and profound value foundation for actively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u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hina and helping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文章引用:吕惠洁. 浅析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当代意义[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5): 1386-139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5191

1.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不断加深,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及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越来越呈现在人类眼前,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矛盾、越来越对立,这就让我们不断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重新回归我们的视野,成为国家社会关注和聚焦的问题之一。从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形成的认识论前提出发,阐述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内涵及突出特征,并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对立冲突及其和解路径上进一步科学分析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在新时代的价值意义,深刻把握马克思理论文本中蕴涵的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内涵,站在当代时间节点,对于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 [1],努力实现好“十四五”时期的生态文明新进步的奋斗目标 [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时代美丽中国以及对全球生态文明安全体系构建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2.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形成的认识论前提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的,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关系首先是实践的,自然与人类是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强调出人类与自然都是客观现实的存在,而自然是先于人类产生的客观存在,具有其先在性,人类社会后于自然界而存在。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变化、发展和演进。他认为,在劳动实践中的作为功用性和效率性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与自然之间进一步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二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马克思的上述观点是在批判黑格尔、费尔巴哈等有关人与自然思想理论提出来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用劳动实践的观点阐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这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其精华,是形成人与自然思想的认识论前提,马克思在其著作中零散记录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深邃性和前瞻性在当代看来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2.1. 人是自然存在物,自然有其先在性与本原性

马克思把整个世界理解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源泉。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和人都是客观的现实存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 [3],人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被显现出来。马克思提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也就是说,在现实存在中,超越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的存在物在实践活动中是不可能存在的。马克思提出,自然界之于人类社会而言,先于人的客观存在,具有绝对的先在性和本原性 [4]。自然界给人提供生存发展的生活资料以及实践劳动的生产资料,离开了自然界的物质支持,人类社会就难以支撑发展,所以,人靠自然生活。这就体现了人类是在自然界演变过程中诞生的。因此,自然中的人是具有双重性质,既有客观实在性也是自然存在物,要将人类本质与自然界的属性统一起来,协调好人与自然及人本身的关系。

2.2. 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联结纽带

在马克思看来,马克思自然观与其他的自然观最根本的区别是在实践基础上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这种实践是人类在长期劳动过程中的积累。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抽象的,是在不断劳动实践中的形成的对象性关系,劳动以人类自身活动为中介,调控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 [5]。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未经人类修饰与改造的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演变的关键步骤,改变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劳动实践是一个社会进化的过程,也是自然演进的过程。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联结纽带,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一切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结果。

2.3. 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或手段

在人类生存发展进程中,由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高效率、功用性的科学技术应运而生,人们去不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本质上是自然力与人的智力、自然规律与人的目的需要的统一 [4]。科学技术的表现在人们利用先进的理念或者是工具用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而丰富人类对自然界的可知论的认识。如果我们说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的联结纽带,那么在人们劳动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则是人们改造自然或进一步深入认识自然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马克思说自然科学“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 [6],技术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 [7]。因此,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借助科学技术去增强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力度,主体作用于客体,更加满足人类的欲求;另一方面则是科学技术使得人类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客体主体化,达到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就目前看来,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更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人类造福。

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坚持辩证主义唯物论,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客观存在性的关系,提出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联结的纽带以及科学技术在二者关系形成发展、协调的作用,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的认识论前提,从这个前提出发,才能真正把握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核心内涵。

3.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突出特征

3.1.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内涵

第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统一基础上的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一致性。马克思提出,自然界根据人类劳动实践划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8],自在自然指的是未经人类接触或改造的自然,保留其原始社会的自然性质;人化自然是受到人类实践活动的影响的、人类依据自己的目的要求改造过以及有些许人类特征的自然界。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关系有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性,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形式的不断丰富,二者的关系相互交织、相互依赖,最终达到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有机统一。当今社会发展中,人化自然的矛盾更多地显露出来,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趋于紧张,因而,要在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指导下,高度重视人化自然中的现实矛盾并努力去解决。

第二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客体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价值论的维度上认为人的主体性与自然的先在性是协调统一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存在物,自然是客观存在物,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改造自然,即以自然界为依托,向自然界去索取生活生产所需之物,就是人们有意识地去影响和支配自然界,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人是处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导价值地位的。自然界是客体,先于人类而存在,为人类提供吃穿住行等物质资料,保持客观性。当今时代要遵循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将人类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第三是实践性维度上的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活动。人类劳动是实践的体现,马克思自然观中表明,实践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是揭示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本质的中介。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9]。人类社会对于自然界的实践就是体现在人的劳动之中,任何事物之间的问题或者人与自然之间出现的矛盾都需要去能动地认识问题,之后通过实践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我们要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节制有限度合理性进行实践活动,做到人与自然之间动态合理、价值化的物质交换。

3.2.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突出特征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有其辩证统一性。马克思在人与自然关系形成的价值论前提出发,论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方面。首先,一方面,马克思提出了在自然界中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人类要想满足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就要依靠自然并受自然的限制,就是人在自然面前的受动性 [4]。自然是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来源,人靠自然界生活,是自然界的构成部分。因而人类要想从事有意义有价值的生产实践活动,就不能脱离自然,就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其次,另一方面,马克思提出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有其社会属性,人与动物在自然界的实践劳动中有着明显的区分。动物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是出自于本能去进行生产建造,没有预期的、有目的的计划活动;而人类在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出于意识下能动地创造性劳动,这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主动创造性 [4],通过自己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等对自然进行积极改造,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支配自然。最后,人与自然是一体化的存在,是同一的,统一于伟大的实践基础上。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发生的。各种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休戚与共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之中。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思想观念的进步,对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人与自然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作用,科学准确去把握自然规律,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出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中,人类自身与自然界是一体化存在的。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有社会性、实践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性是指的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活动来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产资料,实践性的特点源自于人化自然,人化自然中表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与自然是一种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将自然视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人与自然之间的劳动就是其实践性的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指的是自然问题被纳入社会问题的框架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问题在本质上来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因而需要变革社会制度,破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使自然主义与社会人道主义逐渐等同,根本上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从社会层面去解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实现共产主义。

4.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问题及其实践把握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方面,异化劳动是导致二者协调性丧失的直接原因,而人与自然对立更深层次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所谓“异化”,异化(alienation):哲学和社会学的概念,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中,马克思在批判性的角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异化问题,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只有人类存在,那么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就不会消失,必须正确认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冲突,并且在劳动实践中把握人与自然彻底和解的途径方法。

马克思深刻指出,人类通过劳动实践将自然界划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4],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特殊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人化自然出现了违反生态自然性质、无限追求资源利润的现象,也就是:自然异化状态。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存在的逻辑上来讲,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人类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由于受到社会工业文明所需物质的大幅度需要的影响,无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物质,进行严重掠夺,使其自然环境受到了破坏,资源也将逐渐枯竭,自然灾害也不断发生,自然异化造成的一切现象都是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结果。深层次来讲,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化自然,是人类世代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自然异化的过程中,究其本质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度下,拥有大量金钱资产的资本家在利益的驱使和诱惑下不断追逐剩余价值的结果,因而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社会劳动也被异化,劳动者在资本家的压榨下,逐渐沦为无限夺取自然资源、压榨自然的工具,在当时的效率优先、利润至上的资本主生产原则下,劳动者自身越来越丧失对象性的关系,生产的劳动产品远远超出了自身劳动的价值,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罪恶,这种程度上使得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劳动的异化程度就大大加深了。在当今时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以经济利益为上的原则去治理国家,于过去而言,更加注重生态建设,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全球资本的扩张,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将在全球范围内聚焦。

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2020年伊始爆发的新冠疫情就是由于人类的行为跨越了人与自然的边界,使得人类与自然界关系不协调,引人深思。对于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问题中,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是导致人与自然应然合一丧失的深层次根源 [10],是资本主义的贪婪和欲望破坏人与自然正常交往的物质循环关系。从理论逻辑上看,要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真正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达到真正和解。马克思指出: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现完全的变革 [11]。人类在自愿自由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计划有组织从事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组织,人类联合起来共同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达到自由和谐交往。这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组织形态即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共产主义在扬弃私有制财产中恢复劳动与人的对象性关系 [10],肯定劳动自身和劳动,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与价值等同,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最终实现人从必然向自由的转变。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可以根本上消灭人与自然异化的根源,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真正实现人的解放,逐渐能够进入人类理想的状态,使人与自然真正和解,和谐共生,平衡发展。

5.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具有伟大的前瞻性和超越性,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的有机统一,经岁月沉淀、时光流逝,仍在当前国家建设乃至全球范围内国家治理中有建设性意义。我国自十九大之后步入了新时代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于我们眼前实现2035年远景奋斗目标以及做好“十四五时期”新规划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5.1. 新时代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路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过去在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建设发展道路上,难免会出现忽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关系的时段,我们不断向自然界索取所需,使得人与自然矛盾冲突愈演愈烈。在新时代发展时期,要把人与自然关系同等看待,既要注重人的生存发展,也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自然与人彼此依赖、相互依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提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准备” [1];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理念,强调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12]。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再一次强调了生态文明与人与自然的重要性,在十四五时期经济领域目标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等” [2]。一系列的目标举措表明新时代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决心。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有利于统一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路也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及新冠疫情蔓延态势下的历史选择。

5.2. 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坚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自信的信念,推进绿色发展,助力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当下中国人民对人类研究发展规律的实践上的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坚定信心。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过多地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使之出现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裂痕,也让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因此要找到一条兼顾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的绿色发展之路。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分析了我国的生态环保方面还任重而道远,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的统筹协调机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构建绿色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在我国当前的环境生态与现代化进程中的提出来的切实可行的目标要求,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兼顾好社会、自然与人类三者统一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

5.3. 新时代推进全球生态环保、健康安全共同体建设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引起全球人民的关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引发了世界人民对自然与人关系的深刻思考。在人与自然关系统一形成的生命共同体处于重大威胁的背景下,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方式——人类生态环保、健康安全共同体的建立,才能逐渐破除全球面临的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的严峻的生态形势,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世界各国越来越处于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共同体之中,在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正确把握马克思的辩证自然观,牢记并付诸实施习总书记的“人与自然是共同体”的观念 [10],人类与自然界本就是命运与共的,一味去破坏自然,人类也终将不复存在,所以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全球人民的健康安全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守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文化,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体价值遵循,努力推进全球生态环保、健康安全共同体的构建,共商共建共享,惠及世界人民。

6. 结语

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冠肺炎疫情给予人类重大警示,深刻分析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有助于推动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以科学绿色发展为主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促使世界各国增强生态文明保护意识,重视人与自然关系。我国在继承并发展马克思自然观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述。在人类活动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深刻把握,有利于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以及建设好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2] 新华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0/29/c_1126674147.htm, 2020-10-29.
[3] 江丽.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湖北大学, 2016.
[4] 杨峻岭, 吴潜涛.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3): 58-66+76+167.
[5] 李海洋.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把握[J]. 高校理论战线, 2011(4): 23-26.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57.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71.
[8] 陈燕华.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 38(5): 24-26+34.
[9]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69.
[10] 苏百义, 刘歆.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三维探赜——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OL].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 125-132[2020-11-22].
https://doi.org/10.16822/j.cnki.hitskb.2020.06.019
[1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85.
[12]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