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瓶颈与再突破:从知识图谱看中国视阈下的社会认同发展嬗变
Development, Bottleneck and Breakthrough: Viewing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Identity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Graph
DOI: 10.12677/AP.2021.113080, PDF, HTML, XML, 下载: 428  浏览: 65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 喆, 陈建新*:湖北大学楚才学院,湖北 武汉;吴 双: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社会认同知识图谱发展趋势研究热点Social Identity Knowledge Graph Development Trend Research Hotspot
摘要: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从上世纪末到2020年间有关社会认同研究的CSSCI来源期刊的836篇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发现,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N”字型的发展曲线,形成了“发展”、“瓶颈”、“再突破”的三个阶段,其在团队合作上较为分散并伴随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该加强对社会认同本土化的应用,凸显其政治特征和文化底色,注重挖掘社会认同在中国大地上的实践意义,为建设“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CiteSpace software to conduct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836 papers from CSSCI source journals on social identity research collected by CNKI from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to 2020. The study found tha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re than 20 years, the research on social identity has developed an “N”-shaped development curve, forming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bottleneck” and “breakthrough”. The cooperation is relatively scattered and accompanied by stro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ollow-up research,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caliz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highlight its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social identity in China, and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文章引用:王喆, 吴双, 陈建新 (2021). 发展、瓶颈与再突破:从知识图谱看中国视阈下的社会认同发展嬗变. 心理学进展, 11(3), 702-712. https://doi.org/10.12677/AP.2021.113080

1. 引言

在上世纪70年代,由Tajfel等人正式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该理论的提出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群体行为领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并逐步成为该研究最核心的理论之一(张莹瑞,佐斌,2006)。自1967年起,经过了十多年的持续不懈的艰苦努力,以Tajfel为首的专家学者构建了以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认同建构和认同解构/重构为核心的社会认同理论,这种在意识形态水平上或群际水平上的研究,是最为宏观和最为社会学化的解释水平形式(赵志裕,2011)。这个理论的出现,超越了以往在北美地区盛行的还原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微观–利益解释路径,选择了基于执行者的多元群体资格来对群体过程和群际关系进行研究(布朗等,2007; Tajfel, 1970, 1981)。社会认同理论的观点认为,个体能够通过社会的分类来对已存在的群体产生出认同,并以此为基础而产生内群体偏好与外群体偏见。Tajfel和Turner在1986年的研究中,将认同细分为了社会认同与个体认同,并把社会认同界定为一种社会的共同认同作用,或者是对一种社会类别中的所有成员的特征描述。在过去的几十年的研究中,在社会认同理论的推动下,群际水平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并深化到了文化认同的文化动态建构论(dynamic constructivism) (Chiu & Hong, 2013; Hong et al., 2000; Wyer, Chiu, & Hong, 2009)和偏差地图模型(bias map) (Cuddy et al., 2007

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社会认同的研究被逐步引入中国。北大学者方文在2005年以北京基督新教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群体符号便捷形成的社会心理过程和机制,以此来检验社会认同理论,成为了中国内地本土化研究社会认同的开端。香港大学的赵志裕等人(2005)以香港回归中国期间香港人的社会认同历程为例,阐述了社会认同的基本原理。在当今中国社会,通过研究本土化的社会认同现象进而进一步验证社会认同理论已经成了心理学本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高速转型时期,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治理共同体等问题都日益凸显(李怀,2020),在这样的问题中,社会认同理论都能够进行很好的解释。尤其是在新时代下,全党全国呼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认同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对社会认同有一个更加宏观且明晰的认识。因此,从心理学视角对社会认同的研究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和梳理,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展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国内社会认同领域研究话语体系的阶段性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的政策制定与学者的研究方向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基于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本文借助CiteSpace V软件对内容CNKI数据库中社会认同相关的CSSCI数据库中能够收录的836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沿着文献数量、核心作者、研究机构的基本轨迹,系统地梳理了从20世纪末到2020年的国内社会认同研究的演化路径、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归纳研究该领域的动态性特征,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为理论工作者更深入地研究提供了方法指导,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实践依据。

本次研究通过知识图谱对近年来国内社会认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发展脉络两个维度进行探讨,为后疫情时代更好地了解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问题

本文希望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 国内社会认同研究的现状如何?2) 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是什么?3) 该领域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

2.2. 研究工具

在参考其他研究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时,发现前人主要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统计、比较与分析(潘珍等,2016;李瑊妮等,2016)。这种研究方法过程繁琐、耗时费力并且很容易造成结果偏差。在如今的以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可以通过科学的知识图谱来实现信息可视化,将较抽象的数据转化为2D或3D的图形呈现出来,使得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和存在的结构关系更为清晰和直观,从而进一步的揭示科学知识的活动与规律(王喆等,2020)。因此,信息可视化技术越来越受到不同学科领域学者们的关注和青睐(任红娟,张志强,2009)。

时日至今,国内外已有很的软件可以实现可视化,如SAS、BDP、CiteSpace、Tableau等。在众多软件中,由美国费城Drexel大学的陈超美博士主导开发的CiteSpace软件被广泛使用,并被公认居于国际领先的水平,其在信息的分析中颇具特色与影响。CiteSpace软件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分析,采用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探究某一领域的演化关键路径和知识的转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科学文献的识别中并能够直观地呈现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动态。使用这种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手段去呈现科学知识结构、规律和分布的方法得到的可视化图像,被相关研究者形象地称为“科学知识图谱”(Chen, 2006; 李杰,陈超美,2016)。

为了从宏观上把握社会认同研究的脉络,促进社会认同研究新的、更高层次的突破,本文借助国际先进的CiteSpace V文本挖掘及信息可视化软件对社会认同进行定量分析,明确该领域研究热点的发展趋势,从而在方法和技术上对社会认同领域提供比较全面的学术参考和借鉴(杜江红,郝文靓,李永鑫,2013)。

2.3. 数据收集、描述和处理

本研究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以及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国内社会认同领域进行宏观上的分析,选择文献数量最多、学科覆盖最全的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中文检索数据库,在进行高级检索时,以“社会认同”作为关键词,以CSSCI来源期刊为检索来源进行检索,选取论文的时间片段为1998年至2020年12月8日,在将会议报告、报纸、辑刊、外文文献去除之后,一共筛选出论文836篇。将论文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导出,导出的数据格式均为txt格式,并将导出的文献以download开头重命。使用CiteSpace的数据转换功能将导出文件进行转换,最终将转换后的文件导入CiteSpace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和分析。

3. 研究现状

3.1. 发文量情况

某一研究方向的文献发文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该领域的发展方向、研究趋势和研究现状。对这些文献年度的发文情况的知晓有利于我们对社会认同研究的近况和发展动态有一个较宏观的认识。图1呈现社会认同的年度发文量的情况。由图可见,在2000年之后,社会认同的研究呈现了“N”字型的研究趋势,从上世纪末开始到2013年,社会认同的研究呈现波浪式上升的趋势,总体趋势较为平稳;意外的是,从2014年开始,直至2018年,社会认同的研究就一直处于半停滞状态,其中在2015~2018年的四年当中,中国知网上可查到的社会认同有关文献连续4年为0,在经查验后发现,这期间北大核心的论文发表数量也与此基本一致,一般期刊论文对该领域还偶有研究但同样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表明在此期间的研究出现了一定的研究瓶颈或者是社会阻碍,在后面会进行探讨;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可以看到社会认同的研究又逐渐的恢复正常,并且在2020年已经基本恢复到了发展高峰期的水平,由此可见,社会认同的研究又将再一次地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并将在未来有一定积极的发展态势。

Figure 1. The amount of Chinese social recognition of CSSCI source journals in 2000

图1. 2000年来中国社会认同CSSCI来源期刊文献量

3.2. 文献作者分布情况

研究者们对既定主体的兴趣,可以对该领域的研究产生大量的优质研究。通过使用CiteSpace 软件对亲社会行为文献的作者合作网络进行分析,每个点代表1位作者,两点之间的联系表示两位作者在同一文献中出现,即两人存在团队合作,整理数据得到图2。从图中数据不难发现:

在社会认同领域的作者分布中,只形成了两只较显著的研究者团队。其中一支是由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乐国安教授所领衔的研究团队,他们在社会认同理论在集体行动的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的团队发现,与事件相关的、更大范畴的社会类别认同,能够通过情绪路径或效能路径影响群体行动参与,与集体行动组织方的认同则只能通过效能路径影响集体行动的参与(乐国安等,2013;薛婷等,2013);另外一支是由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爱保、刘沛汝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他们从高低地位群体的内外群体的研究偏好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李琼,刘力,2011;周爱保等,2011)。但就整体而言,国内的研究团队较为分散,研究者之间除了少数作者之间有密切的合作之外,其他的合作之间的联系并不显著,这预示着社会认同领域还需要加强跨学科、跨机构间的合作,才能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literature authors

图2. 文献作者分布情况

3.3. 作者机构分布情况

设定“institution”为节点类型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可以得到社会认同领域的机构合作网络与节点知识图谱,如图3。在知识图谱中,节点间的连线表示机构件的合作关系强度。从发文数量上来看,如果将同一研究机构、部门或高校进行整合汇总,则发文量前5名的研究机构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31篇)、中国社会科学院(14篇)、南开大学(12篇)、华中师范大学(11篇)、北京师范大学(9篇)。从合作关系上来看,联结较强、合作较多的研究机构多处于同一地域或同一高校的不同院系之中,即地域相近的机构之间的合作特征较为明显,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和中央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与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等。从某种层面上讲,地域的相近带来了合作的便利,但是也阻碍了一些科研实力较弱城市的研究发展,像中国人民大学和云南大学的这种合作需要被进一步的提倡与鼓励,跨院校、跨越地域的合作研究能够对社会认同领域的发展有着更佳的推动作用。

Figure 3. Distribution of author institutions

图3. 作者机构分布情况

4. 研究热点分析

4.1. 关键词共现图谱

研究热点可以看做是在某个领域中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或者多个话题(李杰,陈超美,2017)。换言之,在一定时间内,学者们共同致力于某个主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功,这些更准确、研究成能够帮我们更快捷的锁定该领域的热点(刘慧,于林龙,2020)。因此,借助CiteSpace对社会认同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能够较方便的获取到研究热点。

通过Citespace对检索的中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下(图4)。图中共有546个节点,762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0051,整体结构较为松散。根据关键词频次统计可知,除去“社会认同”(频次188)、“认同”(频次62)这个代表搜索主题的关键词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合计频次56)出现的次数最多,其次“身份认同”(频次31)位居第二。“价值认同”(频次22)、“文化认同”(频次22)、“大学生”(频次19)、“国家认同”(频次19)紧随其后。

Figure 4. Co-occurrence map of social identity keywords

图4. 社会认同关键词共现图谱

4.2. 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

关键词虽然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但是仅能从表面进行分析,不能发现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进一步探究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CiteSpace对CNKI检索出的社会认同CSSCI来源期刊文献进行了关键词聚类分析,Modularity = 0.7917,聚类效果良好(大于0.3时,网络社团结构显著,0.4~0.8之间较好)。Silhouette = 0.9588 (数值越接近1聚类效果越好),呈现出良好的聚类效果。聚类计算后,我们绘制出国内关于社会认同的聚类分析的表格(表1)。

Table 1. Cluster analysis of foreign keywords

表1. 关键词聚类分析

表中第一列是聚类ID,从图表中可以看到,中文文献有10个明显的聚类主题。第二列是每一个聚类主题中包含的文献数量,第三列是Silhouette值,表示聚类效果的有效性。该值介于−1到1之间,值越大表示聚类效果越好。第四列是聚类主题中文献出现的平均年份,第五列是聚类主题中出现较多的关键词。

中文文献的聚类主题分别是:聚类#0社会认同、聚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类#2民族认同、聚类#3社会形态、聚类#4流动儿童、聚类#5价值认同、聚类#6身份认同、聚类#7社会记忆、聚类#8个体认同、聚类#9社会认同理论、聚类#10人际信任。这9大聚类主题的Silhouette值均大于0.5,并接近1,说明聚类结果可信度高,效果较好。其中,聚类#0、聚类#9都是指代社会认同的有关术语;聚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类#2民族认同、聚类#3社会形态、聚类#5价值认同都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这很直接地指明了我国社会认同的有关研究倾向,即从政治层面去关注、解读和应用社会认同理论;还需注意的是,聚类#0社会认同、聚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类#4流动儿童、聚类#7分别关注了四类群体:中产阶级、青年知识分子、流动儿童、农民工。查阅文献了解发现,这与社会阶层密切相关,根据李春玲(2004)的观点,她将客观经济指标与社会阶层相对应,将这些群体都界定为高身份认同的阶层,因此,在后阶段的研究中更应该对此加强关注。

5. 讨论

5.1. 社会认同理论在西方的发展与困扰

在社会认同理论的提出者Tajfel于1982年离世之后,社会认同理论在其学生Turner的领导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提出了不同版本的改进模型,最具代表性的如最优化特异性模型(optimal distinctiveness model)、主观不确定性降低模型(subjective uncertainty reduction model)。其中被学界广泛认可,最具影响的是他在1987年提出的“自我归类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Turner et al., 1987)他在该理论中构造了元对比原则(meta-contrast principle),该理论是行为连续体中范畴激活的基本原则。这个理论的观点认为,群际关系之所以有所凸显,是因为在群体中的成员所具有的特定品质的相似度比差异度更小时,该群体就会沿着所具有的特定品质或维度分化为了两个不同群体。他的理论存在两方面的重要贡献,一个对Tajfel的人际–群际行为差别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与完善,使之真正转化为人际-群际行为的连续体,二是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内群体和群际行为在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方文,2010)。

但是社会认同理论仍然存在很大的理论争议:即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体排斥(outgroup hostility)的难题。在Turner的研究中也并没有对该问题如何解决进行阐释。直到上世纪末,著名的社会认知领域的学者Fiske从群体认知的视角出发,在刻板印象的内容模型上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在偏差地图中把刻板印象(群际认知)、偏见(群际情感)和歧视(群际行为)合为一体。在之后的研究中,恐惧管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TMT) (张阳阳,佐斌,2006;Greenberg et al., 1997)以及社会支配理论(social dominance theory) (Sidanius & Pratto, 2001

5.2. 社会认同理论在中国的演进阶段

结合我国的研究发现,发展我国在社会认同的研究方面与国外差异较大,更多地是利用社会认同理论来解释、预测和控制社会现象,尤其是一些涉及国家方略的政治因素,如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感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等,可以说,中国社会认同的发展与国家的政策和方略是密不可分的。运用CiteSpace软件提取出不同时间段内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高频、高中心度的研究重点,得到了图5。结合图中信息,我国的社会认同理论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Figure 5. Diagram of the evolutionary stages of social identity

图5. 社会认同的演进阶段图

1) 社会认同的发展阶段(上世纪末~2014年)

从社会认同理论被引入国内之后,其研究的程度逐步加深。起初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个体对社会的认同、社会如何控制等方面。2000年之后,中国经济的腾飞带来了社会意识的又一次觉醒,因此关于消费社会学、市场经济的有关研究都进入了学者的研究视野。这一时期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个体或社会现象层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自2008年开始,关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研究开始不断增多,这体现出对于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认可,探索我国以国族认同为基础的全国范围内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方法,推动实现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发展成了热点议题;可以注意的是,每一次重要的政治会议都会带来国内社会认同研究的研究深化,例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分别在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多份报告,在此之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认同研究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重视。

2) 社会认同的瓶颈阶段(2015~2018年)

从社会认同的CSSCI期刊发文量上来说,关于社会认同的研究在2015-2018年陷入瓶颈,出现了猛然下降的趋势,并连续四年没有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对此内容进行关注。搜索核心期刊(北大核心)和普通期刊后发现,关于社会认同的期刊发文量虽然不为0但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笔者进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http://cssci.nju.edu.cn/)和维普数据库搜索发现,在2015~2018年期间,其他数据库中能找到与社会认同有关文献,但是仍然保持着一个较低的水平。据此推测,CNKI数据库在此期刊,可能由于某些技术原因或者政治原因导致了社会认同有关研究的缺失。不可否认的是,一直在2014年,社会认同的研究趋于一致,并没有产生太多的革新和新的发现,出现了一定的研究瓶颈,可能也是导致社会认同研究暂时停滞的原因。

3) 社会认同的再突破阶段(2019年至今)

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社会认同领域的研究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并基本达到了发展阶段的巅峰水平,这昭示出社会认同理论强大的生命活力。并且此阶段的研究又展现了新的时期特点和研究内容。一是研究趋于产业化,社会认同的研究开始与媒体、二次元、电影以及用户体验相结合,显示出该领域在群际互动中的独特优势;二是研究趋于政治化,例如后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内涵等。从研究趋势上来看,社会认同的研究将会继续保持繁荣,并在一定时间内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6. 总结展望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中关于社会认同的CSSCI来源期刊进行分析,直观地了解国内社会认同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脉络趋势。客观的讲,西方对于社会认同的研究历史更为悠久,系统更为完善,在理论和模型的搭建上有很多值得我国研究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通过前面的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社会认同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界末并在二十多年间的发展并非平稳的增长,而是呈现出“N”字型的曲线,具体的原因还需要后继的研究者根据时代背景进行具体分析。但是通过梳理文章,仍然发现国内的社会认同研究上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在合作团队上,国内现有的研究团队较为分散,除了少数作者之间存在紧密合作之外,并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稳定的合作团队,需要在将来提倡和鼓励新的学者从不同专业和不同角度来解读社会认同;二是在合作关系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合作研究基本集中于本地区的几大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三是在对研究群体的关注上,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到了农民工、流动儿童、青年知识分子等群体上,还应该更广泛地扩大研究视角,从更新的群体来对社会认同行为进行研究。

社会认同理论在本土化的进程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其政治特征和文化底色。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起点上,更需要研究者们从系统论的高度去了解和探析。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的核心。如果一个社会要构建起一个能担当起解决时代课题重任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这个核心价值观必须是能得到广大民众认同的价值观(李建华,夏建文,2015)。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的起点和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被理解、接受并认同才能有效内化为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要更加注重挖掘社会认同在中国大地上的实践意义,为建设“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

本研究受2020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512004)资助。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布朗, 胡鑫, 庆小飞(2007). 群体过程.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 杜江红, 郝文靓, 李永鑫(2013). 基于CiteSpace的倦怠研究可视化分析.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5(4), 1-7.
[3] 方文(2005). 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 社会学研究, (1), 25-59.
[4] 方文(2010). “文化自觉”的阶梯——《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社会心理学系列》总序. 开放时代, (5), 146-158.
[5] 乐国安, 薛婷, 陈浩, 姚琦(2013). 集体行动参与双路径模型再分析——来自现实与网络行动情境的检验. 心理科学, (2), 424-428.
[6] 李春玲(2004). 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 江苏社会科学, (6), 108-112.
[7] 李怀(2020). 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新趋势. 广东社会科学, (4), 178-190.
[8] 李瑊妮, 陈小龙, 何恒, 等(2016). 抑郁与非自杀性自伤相关性的Meta分析.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56(6), 40-45.
[9] 李建华, 夏建文(2015). 立德树人之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研究.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0] 李杰, 陈超美(2016).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1] 李杰, 陈超美(2017).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第二版).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2] 李琼, 刘力(2011). 低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好. 心理科学进展, 19(7), 1061-1068.
[13] 刘慧, 于林龙(2020). 国内具身认知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的科学计量学研究.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8(1), 17-21.
[14] 潘珍, 毛绍菊, 唐寒梅, 等(2016). 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的Meta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37(6), 878-881.
[15] 任红娟, 张志强(2009). 基于文献计量的科学知识图谱发展研究. 情报杂志, (12), 86-90.
[16] 王喆, 陈悦, 黄蓉, 陈建新(2020).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自我伤害行为的可视化分析. 心理学进展, 10(6), 701-709.
[17] 薛婷, 陈浩, 乐国安, 姚琦(2013). 社会认同对集体行动的作用: 群体情绪与效能路径. 心理学报, 45(8), 899-920.
[18] 张阳阳, 佐斌(2006). 自尊的恐惧管理理论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14(2), 273-280.
[19] 张莹瑞, 佐斌(2006).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14(3), 475-480.
[20] 赵志裕(2011). 文化社会心理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 赵志裕, 温静, 谭俭邦(2005). 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社会学研究, (5), 202-227+246.
[22] 周爱保, 李琼, 史战, 刘沛汝, 吴慧芬, 张鹏英(2011). 两种认同共存下集体自我的趋向. 心理学探新, 31(2), 160-165.
[23] Chen, C. (2006).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7, 359-377.
https://doi.org/10.1002/asi.20317
[24] Chiu, C., & Hong, Y. Y. (2013). Social Psychology of Culture.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782997
[25] Cuddy, A. J. C., Fiske, S. T., & Glick, P. (2007). The Bias Map: Behaviors from Intergroup Affect and Stereotyp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92, 631-648.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92.4.631
[26] Fiske, S. T., Cuddy, A. J. C. et al. (2002). A Model of (Often Mixed) Stereotype Content: Competence and Warmth Respectively Follow from Perceived Status and Compet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 878-902.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2.6.878
[27] Greenberg, J., Solomon, S., & Pyszczynski, T. (1997).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of Self-Esteem and Cultural Worldviews: Empirical Assessments and Conceptual Refinement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9, 61-139.
https://doi.org/10.1016/S0065-2601(08)60016-7
[28] Hong, Y. Y., Morris, & Michael, W. (2000). Multicultural Minds: A Dynamic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Culture and Cogn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709-720.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5.7.709
[29] Sidanius, J., & Pratto, F. (2001). Social Dominance: An Intergroup Theory of Social Hierarchy and Oppressio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0, 120-121.
[30] Tajfel, H. (1970). Experiments in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223, 96-102.
https://doi.org/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170-96
[31] Tajfel, H. (1981).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 Contemporary Sociology, 12.
[32] Tajfel, H., & Turner, J. C. (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13, 7-24.
[33] Turner, J. C. et al. (1987).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Oxford: Blackwell.
[34] Wyer, R. S., Chiu, C., & Hong, Y. Y. (2009). Understanding Culture: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